高君宇与石评梅——并葬荒丘的革命情侣(二)

文摘   2025-01-20 14:03   山西  


高君宇与石评梅

——并葬荒丘的革命情侣(二)

 

作者 陈漱渝

诵读 阳光下的飞扬

编辑 林   枫


庐隐和她的《象牙戒指》

一、高石之恋

《象牙戒指》是女作家庐隐192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曾于《小说月报》连载,1934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女主人公张沁珠以石评梅为原型,评梅乳名为元珠;男主人公伍念秋以石的初恋对象吴天放为原型,英译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W”;另一男主人公曹子卿即以石的爱人高君宇为原型。曹子卿在小说中亦名长空,估计跟高君宇名字当中的字和曾使用过天辛这一笔名有关。

在一篇学术性的文章中,为什么首先要援引一部小说的细节呢?这是因为一般人只知道高君宇和石评梅是一对苦命鸳鸯,革命情侣,并不了解他们由相识到相恋的曲折过程。而《象牙戒指》是一部纪实性小说,虽然并不排除有虚构成分,但其基本情节均有史实依据。庐隐跟石评梅是莫逆之交,又读过石评梅的情书和日记。在这些情书和日记佚失的情况下,这部小说的史料价值就更显其珍贵。在中国新文学早期,庐隐跟冰心、林徽因并称为福州三才女,受到茅盾等前辈作家的首肯,其《象牙戒指》多次出版,影响面较广,是研究高石之恋的重要依据。


福州三大才女

这部小说的梗概是:女主人公张沁珠是一所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的学生,风度不凡。她父亲年迈,特意拜托他的一位学生伍念秋陪伴沁珠同乘火车赴京上学,双方得以结识。到北京后,沁珠一度住在旅馆,念秋天天都来照应,交往日增。双方都感兴趣的是谈论的问题。念秋擅长言辞,使沁珠洁白的处女心上第一次镂上了对一个异性的印象。但事后,念秋终于向沁珠坦白,他已经结过婚了,并且还有两个孩子。沁珠听后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沁珠跟念秋绝交之后,一度悲凉沉默。1920年,在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的山西会馆,沁珠又结识了一位英爽中含着温度,但谈吐又不失锋利的青年——即小说中的曹子卿。他们的交往使沁珠走出了情感的噩梦,治愈了受伤的灵魂。在一次郊游之后,沁珠得了猩红热,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亏曹子卿全身心照顾,方得以康复。这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但造化弄人的是,子卿也是一位已婚男性。跟念秋不同的是,子卿的婚姻是似有实无。十七岁那年,子卿中学毕业,急于到外地深造,而年迈的祖父却以立即成家作为他离家的唯一条件。最后子卿被迫跟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举行了婚礼。入洞房那一夜,子卿因抑郁而咳血。在婚后七八年中,他跟妻子相聚的时间最多不过四个月。而这四个月中,他又整整病了三个多月。所以,子卿决定跟包办的妻子正式离婚,跟沁珠结合。因为神龛不曾打扫干净,如何能希冀神的降临?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关于子卿追求沁珠的情况,小说中除提到海誓山盟和一天一信之外,还有两个细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细节是:子卿给沁珠的信中夹了三张红叶,每张上都题了诗句。第一张写的是:红的叶,红的心,燃烧着我的爱情。第二张题了一句旧词: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口先成泪。第三张题写的是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另一个细节是:子卿从外地给沁珠寄来了一对纯白而雕饰细致的象牙戒指。子卿在给沁珠的信中写道:当然那东西在俗人看来,是绝比不上黄金绿玉的珍贵,不过我很爱它的纯白,爱它的坚固,正仿佛一个质朴的隐士,想来你一定也很喜欢它,所以现在敬送给你,愿它能日夜和你的手指相亲呢!

子卿向沁珠示爱的同时,也坦陈了自己的政治选择。子卿说,他在结识沁珠两年前就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了,并且是驻北京的重要干部。沁珠对子卿的革命活动表示支持,回答说:那么现在你已经得到定心丸了,你可以去努力你的事业了。然而,在婚姻问题上,沁珠的内心一直都在纠结,迟迟无法决断。她感到如果因为她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人,就会成为罪人。她虔诚地希望子卿能够为革命投身于浩瀚的世界而忘却其他的一切,挺过风雪昏旋的严冬,迎来争奇斗艳的时节。


石评梅在高君宇墓前

1925128日,子卿跟沁珠同游陶然亭公园,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建筑美丽的石坟前,坟前有几张圆形的石凳。两人坐下后,子卿忽然说:这里是一个好地方,是一幅凄绝的画景,不但充塞着文人词客的气息,而且还埋葬了多少英魂和艳魄。子卿希望他死后也埋在附近,并伤感地说:总有一天你要眼看我独葬荒丘。沁珠顿时想起德国作家施托姆的爱情中篇小说《茵梦湖》里有一句名言:死时候呵死时候,我只求独葬荒丘。便安慰道:怎么,我们都还太年轻呢,那里就谈得到身后的事。没料到这番谈话,日后竟一语成谶。

子卿身体本来羸弱,沁珠的纠结更使他抑郁,终于有一天病倒了,又吐血,开始住进了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病情加剧之后又搬进了协和医院,不幸英年早逝。临终前他给沁珠留下了一封情书,还有一张四寸照片,照片后面题写的是:我的生命如火花之光明,如彗星之迅逝。遗体的手上就戴着那只白如枯骨的象牙戒指。


1942年5月盛京书店出版的《象牙戒指》

子卿之死,使沁珠痛不欲生,几度昏厥,但仍坚持替子卿料理后事,将子卿埋葬到陶然亭畔他原指定的那块地方,并在灵前敬献了一枝寒梅。沁珠在坟前祝祷道:请你恕我,我不能使你生时满意,然而在你死后,你却得了我整个的心;这颗心,是充满了忏悔和哀伤!唉,一个弱小而被命运播弄的珠妹,而今而后,她只为纪念你而生存着了。

子卿的葬礼之后,沁珠常去子卿那块刻着绿色字的白石碑前哭坟,痛惜他们数年间的冰雪情感到现在只博得饮恨千古。她面对子卿的石碑发誓:我誓将我的眼泪时时流湿你墓头的碧草,直到我不能来哭你的时候。三年后,沁珠不幸病逝,在日记扉页上写下了矛盾而生,矛盾而死这两句话。


年轻时的程俊英与庐隐、罗静轩

众所周知,庐隐虽然是呼吸五四时期新鲜空气而成长的一位杰出女作家,但因为36岁即死于难产,她的脚步并没有随着大时代而大步跨越,因此,她对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境界不可能有深入开掘,因而在作品中也未能充分展现。特别是子卿对沁珠精神成长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更为缺失。不过庐隐在作品中发挥了她作品中多自传性内容和多浪漫哀婉的风格,相对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末期一个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

未无五润
未无五润者,五行皆润也。有朋友说你不可以润天润地润人润空润命吗?答曰随你如何,我行我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