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文化   2024-11-28 16:17  

如何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关系就是最好的历练场

阿德勒说过一句话,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我们大多的心理不成熟其实都来自人际关系,那么,当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回归到人际关系中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像一面镜子,它使得我们能看到我们自身或者ta人各种各样的不成熟,而事实上,我们想要变得成熟,最终也是需要把这种成熟用于人际关系之中,而如果我们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我们自然也就能处理好自己和自己关系的问题。

我这么说,倒不是劝你立马去谈恋爱做题,当然,如果已经谈了的话,也别听到这话就着急分。

很多单身者会因为寂寞或者孤独,亦或者干脆就是因为“身边三个室友都有了对象”也非要让自己去找一个,这种恋爱观是不成熟的。

事实上,当你寂寞或者孤独,这恰恰是关于你自身独立性的一个考验,是你该去学习成长的契机,你得通过自身建设,让自己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能独立的成年人,这时候你再去谈恋爱,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任,也是对对方负责任。

这种匮乏是需要你自己去解决的,而如果你放弃这种成长任务,只是去找一个人来填补自己的匮乏,这是真正的喜欢对方吗?说的难听点,对方其实只是被你用来满足自身的功能性需求罢了,这是一种有欲无爱的关系。

以这种自身匮乏进入恋爱中的人,在恋爱之中就像小孩子一样,可能会特别黏腻或者患得患失,如果对方也是出于同样的匮乏而找你“抱团取暖”,那么这就是两个未成年人在谈恋爱,相处起来很难不狗血,最后只能给彼此带来伤害。

两个放弃了自我成长任务的人,是不适合走进亲密关系的

实际上,当你因为忍耐不了孤独、寂寞而找一个人走入亲密关系的时候,这本质上是在逃避,着急进入关系中,那只是一种自我逃遁。

那么不走入关系,就一定好吗?

确实,有的人并不走入关系,那ta们走入了什么地方呢?

这是多么明了的事情,很多人走入了各种奶头乐之中。

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逃避。

我清楚,很多人之所以钟情于各种奶头乐,主要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基于奶头乐具有强大的情绪抚慰作用,跟着急谈恋爱的人本质上是一样的,前者是用一个“ta者”来抚慰自己,后者是使用这些奶头乐来填塞自己。

无论是借助活人来调节,还是借助这些奶头乐来调节,都可以叫做“互动调节”,从依恋心理学的视角看,这些调节对象充当了一个人小时候母亲的角色。

那什么叫做“放弃自我成长”的责任呢?就是放弃了“自主调节”的努力。

我在知识星球说过一段话:

视不好受的程度而定,若是那种不好受过于猛烈,那么确实需要找寻一些急救措施,赶紧给自己打个封闭或者麻醉药,先让自己从情绪中存活下来。

不过一定切记,做这一切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回来”。

实际上,打麻药对于普通人的代价太大了,ta们会把巨量的时间浪费在麻痹自己这件事上,很难“回来”。

另外,大多数情况下的难受,其实都是我们可以忍受的,根本没有必要总是去打麻药,根本没有必要有一点情绪难受就去刷抖音微博。

之前我也提过一件事,就是人有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你得先靠自己的能力去调节,在无法的情况下,你再借助消遣和娱乐这些外物调节器。

若你总是依赖外部的这些“情绪调节资源”,最终你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定会萎缩下去,造成的后果就是,你越来越没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走出情绪阴霾,你只会越来越依赖刷刷刷的行为。

放弃自我的自主调节,其实就等于是放弃调节的自主权,当你把这种权力完全让渡出去的时候,那么获得那种权力的人或者事物就变相成为了你的主人。

很多人都是这些外物的奴隶。

总结一下就是:

刷短视频或者信息流,能帮助我们调节情绪,帮助我们调节焦虑、无聊、孤独等等情绪,但千万不要忘了,其实我们人自身也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若我们总是依赖各种刷的行为去调节,那么会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我们自身在情绪以及情感层面的自我调节能力会遭到破坏。

久而久之,由于我们自身的调节能力被削的越来越弱,因而各种刷的行为也会相应变得越来越被需要,依赖最后变成了离不开。

如果你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那么就要学会进行反向做功,下次再到情绪调节时刻,即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学着介入自己的心智去阻断那种“习惯性去刷”的行为,多试着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安抚自己的情绪,多去积累这种凭借自身成功安顿自己的经验,只有自己生出来的能力才能让我们享有不被外物奴役的自由,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某种程度上,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都是不够成熟的,尤其是年轻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所谓心理成熟的人,都只能说是相对成熟罢了。

甚至于说,有些人根本就是不成熟的,而由于你更为不成熟,所以没有能力看得出别人的不成熟。

很多二三十岁的人经常抱怨自己父母的不成熟,可你问问自己,父母生育的年纪也就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你现在也在这个生育年龄附近,你觉得自己有够成熟了吗?至少我没有这种自信敢说自己有多成熟了,反正需要成长的空间还有很多——不是只有我的成长空间还有很多,而是很多人的成长空间都还有很多,甚至可能成长空间比我还大得多。

我们很多人的不够成熟来源有这么几个原因:

其一,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

只有在一个各方面发展成熟的社会里才能孕养出稳定的社会共识和价值观,这绝对是需要长时间才能沉淀下来的,就比如那些发展停滞不前的发达国家,ta们现在的价值观和老一辈的人可能没有多少变迁,可我们是什么?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快速发展中的),我们过去三十年都是在快速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很多价值观在没有沉淀为广泛共识的时候就已经面临着更新迭代的冲击。

前几年大家信奉的东西,过个四五年大家都已经不怎么信了,所以在这样一个价值观不断更迭的社会中,有什么价值观一定是恒定的?没有恒定的社会共识和价值观,你拿什么来恒定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是成熟还是不成熟?这是第一点。

其二,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人来说,ta的人生实际上大半还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那是一个“只要管学习”的阶段,处在这个年纪的人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学习上,根本没有多少时间能用于进行关系发展的历练,也因此,关于很多的关系伦理等等的知识积累是很贫乏的,说的难听点,很多人在进入社会之前,“社会化”程度依然是很低的,社会化程度低,换句话说就是“幼稚”。

很多人关于人际关系的真正学习要从进入大学才开始,当然,由于十几年来的人际发展经验太少,大学期间逃避人际发展的人依然不少,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第一次获取严肃的人际关系知识以及伦理,得等到大学毕业,在不得不和人打交道的那一刻,所以如果两个毕业一两年就结婚的人,有一种可能,这就是两个孩子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一对父母生育孩子之后,ta们也就把这种不成熟带入到了后代养育之中。

其三,由于每一对父母成熟程度存在差别,所以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中,孩子能继承的成熟度是不同的,这就是造成每个人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ta们的“本金”是不同的。

看下来,你会发现,这三个原因都给我们提出了成长任务——怪社会快速变迁传导到个人身上的压力?怪应试教育占用的大块时间?怪父母养育自己时的不成熟?

怪这些都没有用,最终我们都只能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

既然社会在不断发展,那么我就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保持开放;

既然应试教育已经占去了大块时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珍惜剩下来的时间好好磨练自己,做到对自己真正的负责,而不是让自己能用于成长的机会被盲目恋爱、奶头乐成瘾等等这些东西掩盖;

既然父母是不成熟的,那么当我们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要努力让自己去变得成熟,这样将来自己的孩子才不会抱怨“我的父母是不成熟的”。

成熟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事情,它只能是一个需要一辈子去“养成”的过程,哪怕你成为了父母,你也依然需要不断学着怎么成熟。

单身的时候,你学着怎么让自己独立,这是个体的成熟,走入亲密关系之后,你要学习着怎么和另一方和谐有爱的相处,这是亲密关系成长的成熟,有了子女之后,你要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成熟的父母。

实际上,对于子女来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你永远是对的,而是你永远在成长,如果你能亲身示范自己是在不断进行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那么这样的孩子也能学会自我成长,而一个具有自我成长能力的人,才能拥有最好的自我纠错能力。

这就意味着,只有你把这种自我成长、自我修正的能力和习惯尽早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给孩子,那么哪怕你因为自身局限而教了一些“错误”的东西,那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因为你知道,孩子已经有了自我纠错的能力,ta是一个独立思考能力的人,ta会分辨你教给ta的东西,在ta发现这东西是错误的,那么ta就会自行修正,这就是你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要送出这份礼物,你需要自己先做到

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呢?永远是“现在”,并且也是“永远”。

怎么坚持自律学习100天?

知识星球从这里进入

白诗诗
点击名字可以看见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