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用的一两点实践到极致就够了

文化   2023-08-10 16:16   广东  

这篇分五个部分,是关于我对“自我成长”这个话题的一些认知。

这些认知,或者说是信念,对我来说,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今天分享出来,希望其中会有些能够帮助到你。

这次的分享有点长,希望大家有耐心慢慢读,毕竟“耐心是成长最重要的品质”呀!

1.“把有用的一两点实践到极致就够了”

记忆中那次为了帮助高太爷推他的新书,我贡献了人生的第一场公开直播,也公开了白诗诗这个名字的真实性别哈,以后这个不再是悬念。

直播连麦过程中,高太爷说他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清楚意志力这件事,我当即旗帜鲜明的提出不同意见,我说,作为普通读者的大家,没有必要像我们作者一样要去把这些概念搞清楚再写给大家看,其实只要把书中有用的一两点实践到位就足够。

对于他那本书,我最为强调的一点就是他书中所提到的“记录”,作为一个结识多年的旁观者,我深知记录这件事在高太爷身上起到怎样的作用,甚至于说,记录这件事成就了高太爷,我觉得并不过分。

所以就这一点来看,如果读者能够把记录这件事切切实实的实践到位,真的比读几十本书都有用。

读的书也罢,看的文章也罢,能够把其中真正觉得有用的一点做到极致,这就够了——这是我的观点。

我觉得我们读者朋友太过于注重“启发感”;过于注重启发感而不重实践,这是挺本末倒置的事情。

真正应该注重启发感的是谁?

其实是作者,作者得多写一些能够让读者感到有启发的内容,就比如说一些话题,我都会写许多个点。

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点?正是为了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找到一两点适用的启发点;老实讲,每个读者对其中一些点无感是很正常的。

真正重要的是这些能够抓到手的一两点,然后你得想办法去实践。

为什么要实践?

你想想看,一件事我做过——那么我就强过了未曾做过的人,做过之后我还能够进行复盘——那么我就强过了没有复盘习惯的人,从复盘之中我还能够进行方法的提炼和总结——那么我就强过了缺乏足够复盘总结能力的人,最后我再把我的经验分享出来。

如果你只是一个仅仅看了文章,然后觉得“有启发”的人,都没有去做过,你想你差我会有多远?

我写公众号,对于一些我殚精竭虑写的文章,我自是希望认可的读者朋友能够帮我分享出去;这样我就不用额外费神的去外面的网站做一些拉下线的引流,从而可以把更好的精力用在为大家写出好文章这件事本身。

写得差的文章,没人分享自然只能赖我;使我哭笑不得的是一种情况,就是有比较多的读者会来说,诗诗,你文章写的挺好的,但我舍不得分享出去。

他们为什么舍不得分享出去?心理大概是,怕朋友知道了这个公众号,把好东西学去超过了自己。

那我就说说,作为最大分享者的我——这些文章不就是我写的吗?对于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感受。

曾经我有过大家一样的担忧,觉得好东西分享出去怕别人知道,怕别人超过了自己。

在公众号历史文章里面,其实就藏着一篇我目前看家吃饭的本领——那篇文章我曾一度纠结要不要分享出去,很担心同行知道。

但知道了又怎样呢?知道了不一定学,学的不一定能够学到位;因为我知道大家都挺懒的,所以我就分享出去了。

以前我的情况是,只分享那些曾经的看家本事,现在,我不介意分享现在的看家本事。

在我公众号的长期分享中,我大大小小的也分享过许多的方法了吧?你多少会对其中一两点有所感触吧?不然你也不可能看到现在对吧?

那么你要问问自己,对于看过的那些方法中,“哪怕有实践过其中一点吗?”

还是仅仅停留在,“诗诗这篇写的好让我有启发”的层面?

我这个公众号,其实是应该多推一些书单,毕竟有很多人问我要书单。

但我从来不热衷于推书单,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就算我推了书单,也不一定真会有人去看;想到这,我就挺心凉的。

同样是知道一本好书,最后可能会有20%的人真去看;在这20%去看的人中,最后可能只会有20%的人认真阅读并做笔记;在20%认真阅读并做笔记的人中,最后可能只会有20%的人将知识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就上面所列的数据,你且拿计算机出来算算看,如果你将一切被视为客观的、有用的环节做到位,你能超越多少人?你又能成为人群中的百分之几?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要把实现标准拔高,人与人之间的层次也会被区分开来。

有鉴于以上的认识,我曾买过一个付费专栏,然后就曾以“做最认真的读者”来要求自己。

我想的是,就某个话题而言,我可能没有办法超过作者的思想高度,但是我可以努力做到并超越话题下面读者评论的思考水平。

态度还得认真,而不是一刷而过;只有认真去看文章和评论,人的感触才会更深, 能被激发的思考才会更多。

我怎么做的呢?就是够我用来读十几篇文章的时间,我都拿去和那些读者评论较劲了,对于赞同的内容,我会去想别人为什么能够写出我所赞同的;对于不赞同的内容,我会当即进行反驳。

因为大众读者的评论角度五花八门,所以就这样经过几十来回的撕斗,几小时后,我对所读话题竟然也就有了不错的全面认知,甚至据自己产生的见解写篇小文章都不是难事。

读过别人的一篇文章,然后自己竟也能够写出一篇来——在短短几小时的时间里,就实现了从内容消费者变成了内容生产者和思考生产者的转变,这种感觉是超棒的。

那么我们读书,可不可以设置这样的目标,比如“除作者之外,就书中所列的某个有用点,我要成为所有读者中最极致的实践者”?

我觉得完全可以,并且如果你真的去做,甚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真正跟你这样去为这个目标较真的人并不多。

很多时候,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定义有用没用——其实还是一种注重启发感的表现。

真正给我带来改变的是另一种,就是需要让我们的实践成为唯一的定义标准。

2.“走出去,但也要成为强光”

有一次曾少在直播间说,一个人总是封闭自我,不出去主动社交的话,是很容易固步自封的——他原话并不如此,我只是借“某某曾说”,这样比较好开启这段的话头。

老早以前认识一位兄弟,他在山东老家,月薪税后一万左右,这工资在当地挺高的,后来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深圳开咖啡店的人,那人一个月收入十多万,还能经常出去旅游。

于是这位兄弟就感觉受到刺激了。

再说一个女孩,早年淘宝刚火的时候,她在网上倒卖洗衣机以及四件套,一年就赚了几百万,她说那时候钱特别好赚。

这女孩有啥本事吗?没有,就只是正好跳到一个好坑。

再说一下圈里的,其实我也知道一些“只要知道”就能够赚到不少外快的门路——尽管我不愿意去做,但我知道这种机会是很多人会渴求的。

第一个例子中的兄弟总结道,我落后可能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可能是因为自己视野狭窄,看不到也挤不进更好的圈子。

我给了他点了赞点得好看点了分享,要不是因为他打赏没开,我都想给他打钱了……因为我觉得他说特别有道理。

我在朋友圈里说过一句话,叫做“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权限”。

什么意思呢?

学习知识,能不能学会是一种能力;但学习知识首先得有知识让你学吧?

如果某些知识存不存在你都不知道,如果某些知识存在但你连学习它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你说获得知识的权限,是不是很重要?

电视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比如上头有些计划内容,低级职位的人是没有权限知道的——你看,这就是权限对人的划分。

这世上有许多的东西,许多的机会,老实讲靠的并不是纯粹的死努力。

更有一些东西,知道和不知道之间,是有极大差别的。

第二个例子中的女孩总结道,这世上其实有很多容易赚钱的方法,只是很多人没有认真去钻研赚钱这件事,所以也就不知道容易赚钱的那些方式。

由于对这个女孩比较赞同,我后来收纳她为女友。

当然了,我收纳她的时候,她没能包养到我,因为在遇到我之前,她把钱都挥霍光了。

我问,你为什么不把那些赚钱的方法告诉你的亲朋好友呢?

她讲的是,身边那些习惯赚小钱的人,根本不相信她说的。

我觉得她的说服工作没有到位,因为她对那些身边的人藏富了,如果她当时能够诚实的把银行卡余额摆出来分享,相信她就能够立刻找到不少的竞争伙伴。

这就要说到第三个例子,我总结道,别人知道的门路还真不会白白拿出来讲给你听,因为一旦知道和不知道会造成巨大差别,那么信息持有方就会想方设法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设置壁垒,这也是某一些行业壁垒的逻辑所在。

一个人在固定的圈子里,甚至是从来不去认识新的人,那么这样必定是固步自封的,无论是朋友圈还是认知层面的。

你总不能幻想着那些牛逼的人来主动告知你一些秘密吧?

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除非那些人发了菩萨心肠(想要掘自己行业的坟墓),或者脑子进水了。

牛逼的人身边从来不缺主动的人——总算记得一句曾少说过的话。

所以想要走进这些牛逼人的圈子,就只有自己主动靠过去。

主动靠是一种态度,这是一方面;同时也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因为强者只喜欢强强联合。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观察发现,就是越是底层的人越是单打独斗,越是爬到顶端的人越会搞抱团。

小时候看电视里面的娱乐新闻,我特别纳闷的一点就是,这个特别出名的明星,竟然是那个特别出名的明星的好朋友;纳闷怎么明星之间都相互认识。

——这是一个幼稚孩童对这个世界“金字塔人际”初次的模糊感知。

后来我就特别明白了,尤其是在知乎成为一个被他人成为“大V”之后,那时候知乎红极一时,恰如时分的我有了不少的关注者,然后就被拉进了一个大V群。

哦,可他奶奶的,当我成为了一个所谓“大V”后,原来那里已经有一个大V部落在等我,平时我所仰望的一些大V,可全都在群里聊一些骚话。

当时的知乎大V并不多,而且那时候知乎大V都很有影响力,在那个群里面想加谁,可太容易了。

加完之后,一来二去的成为好友,然后就在文章里面做一些梦幻联动,各自的读者就沸腾了,“原来他和他认识”。

“我喜欢的大V和另一个喜欢的大V居然是朋友”,这话听起来,感觉这些读者是在说,他们居然原先是朋友,然后都成为了大V。

其实不是的,正好相反,如你所见,正因为大家都成了大V,才彼此有机会成为朋友。

这件事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人,如果你真的缺朋友,那就一定要多出去交流交往认识人;如果你真的缺的是高质量朋友,那还是得沉下心来让自己变得强大。

人强大了,就会变成更亮的光。

微光吸引微光吗?不是的,微光会嫌弃微光。

我的理解是,强光才能吸引强光。

你得跑上去,头部自会相聚。

3.“持续的成长要学会消除对感觉的依赖”

持续的成长要学会消除对感觉的依赖,然后做正确的事。

什么叫做消除对感觉的依赖?

举个例子,你在某本书上看到一个好的方法或者观念,看完之后蠢蠢欲动,感觉知之恨晚,行动欲望强烈。

当然因为你是个实践派,所以行动效率也很高。

但接下来没几天,你的热情就冷淡下去了;不久之后你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如何拯救自己的行动呢?

得了,你想到要回去再把书中的内容再看一遍……奇怪的是,看着没有原来那么来劲了。

为什么没感觉了?

这个再好理解不过,就好像院线上线大片,你第一次去看觉得惊险刺激,第二遍再去看,还会有第1遍那种激动的感觉吗?

不可能的,其一,你的刺激阈值已经被提高,显然相同的刺激不能再让你有同等兴奋了,其二,第二次观看,你已经让自己处在“完全被剧透”的处境中。

所以呢,就因为没感觉,前前后后,你的行动就搁浅了。

人的感觉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如果我们人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事,是很难去做一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产出价值的事情的。

你对你所看的一些观念没感觉了,意味着观念错了吗?!

你对你所看的一些方法没感觉了,意味着方法没有用了吗?!

我们都知道,“不是”!

所以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去做一件事情的人,是会适当容忍自己的麻木的——这也是必须的。

对一件事情有感觉,自然是好的,这是动力;但对一件事情没有感觉的时候,他们依然会去做,只是因为他们知道那件事是正确的。

有一个词,叫做“老生常谈”,这个词活生生所说的就是,“强调一个人们没感觉但是依然很重要的事”。

一件事你有行动欲望的时候,别人也有行动欲望,这个时候你行动的相对价值是不大的,没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

人与人之间拉开实质的地方,就在于大家意志力和体力都消耗差不多的时候,那才算是真正竞争的开始。

怎样让自己持续行动,持续去做正确的事情?

要么能够保持初心——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要么能够选择性的删除自己的记忆,好比刚看过一个影片,看完之后把相关记忆删掉再看一遍,可以再次感到同样的爽——这是一个极难实现的幻想。

要么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把正确作为更高的优先级,而不是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操作。

最好能够建立行为清单,把曾经十分认同的事情记录下来,放到行为清单中,到了哪怕没有感觉的时候,依然按照清单来执行,这样可以防止我们的健忘症——这是可执行的更高标准的操作。

4.“所谓成长就是一次次发现错误观念,瓦解之,升级之”

我们身上出现的负面情绪,其实都是因为其情绪背后的信念在作祟。

一个人想要成长,就要学会克服这些负面情绪,从而有更多的正面情绪去应对我们要做的事情。

所谓的克服,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减少负面情绪的出现——负面情绪不出现的话就不需要克服,不需要“克服”就是最好的克服。

所以,怎样减少负面情况的出现?

答案很明显:瓦解错误的信念。

要做好这件事,平时需要我们多跟自己做游戏,一个叫做“找找情绪背后隐藏的信念是什么?”的游戏。

就前段时间,我们少数读者所见的那样,我其实是很怕直播、也怕语音的,我很怕在大家面前呈现一个具体的自己——怕没人喜欢我的声音以及长相。

你看,前面这句话,我一共用了4个“怕”字,这些怕的情绪后面隐藏的就是信念“怕没人喜欢我的声音以及长相”——那么这种信念对吗?

后来这种信念经受了检验,事实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去跟我在意我的长相和声音,就我观感来看,好像那些看我的家伙都在笑哈哈走度过了整个直播的两个小时;所以我所持的原有观念是错误的。

这个观念还可以深一层去挖,比如“我想讨得所有人的喜欢”,这是一个更为错误的、潜藏更深的信念,这是需要我日后不断去克服的。

要瓦解这些错误信念,如你所见,我们当然要去做一些原有观念所不认同的事情——必定是这样的。

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去做原有观念认同的事情,比如,我原有观念认同的事情是“怕没人喜欢我的声音以及长相”,如果我只是去做我所认同的这件事,我还怎么敢去直播呢?

直播,又暴露声音又露脸,这是十分违逆原有观念的事情,我真按自己舒服的方式来,我会去做才怪呢!

不过呢,其实正是我逼着自己真的去直播了,才改观我对自己长相和声音上的一些错误执念,甚至惊喜的是,发现自己在直播中其实有一种可以搞笑可以活跃气氛的亮点——这样的新视角,是可以促成我下一次行动的能量支撑。

总而言之,去做原先不认同的事情,是改变原有观念最好的方式。

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一次次的发现自己错误的思维或者是信念,瓦解之,升级之。

5.“耐心是成长最重要的品质”

耐心是成长最重要的品质,没有之一。

之前办理公司的营业执照,就因为什么也不懂,所以就找了朋友给介绍的一个代理公司。

尽管叫做“代理”,但我这边还是要做许多的麻烦事;有很多操作细节我不懂,所以我就事无巨细的问了。

代理公司的业务员是个女生,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过这个业务员女生似乎被被我搞得挺累的——就因为我问的一些问题挺“白痴”,把她搞烦了。

有过那么几阵子,我不忍心还是跟对方道歉,“不好意思,第一次办这个,实在是因为不懂,所以很多问题才会问的那么细”。

但逻辑上讲,我这个道歉是没有必要的,我是客户,就因为很多问题我搞不懂,所以才会专门交那么多的钱给他们代理公司来办,所以对于我那些在他们看来过于简单的问题的提问,其实就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事情——老实讲,这种代理公司,除了收我“智商税”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提供情绪劳动。

要是我什么都懂,她就能轻松赚到我那笔钱了,可是我如果什么都懂,为啥我还会找她代理呢?什么都懂的我,不跟她抢工作饭碗就不错了!

她没搞懂自己的工作性质,向我表现出不耐烦,甚至阴阳怪气,是态度上是不够专业的。

当然,我特别能理解她。

几乎每一个成长后的人,当他们回顾过往,多少都会看到原来自己的傻逼之处;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如果你看不到过往的傻逼之处,说明你的成长还不足以让你上升更高一个层次去看待自己,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成长。

成长是不可逆的,当你真正获得成长,你的思维和眼光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就前面的例子来说,可能有人会这样想,如果一个人懂得很多,那么他就应该可以毫不费力的教会别人。

其实真是不一定,这要看教授知识者与学习者对信息的处理模式是否匹配。

那个女代理给我讲的一些东西,甚至我这边看了还会有些是无法理解的,我还得寻求进一步解释——尽管她已经以为那些东西足够直白。

也就是说,教授知识者能不能以学习者能够接收信息的方式去教授,这一点至关重要。

然而,难也难在这点上:专家和初学者处理信息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专家越是专业,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初学者差异越大。

所以如果你成长为一个专家,你看以前的自己,肯定会觉得傻叉。

这可能就是她从她的专业角度看待我这个初学者的角度。

这就是我对她的体谅和理解。

所以我特别的佩服教师这份职业——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还存有耐心的老师。

在教育与被教育这点上,其实阻隔着一座很难觉察的大山,叫做知识的诅咒。

什么叫知识的诅咒?

好比给我办事的那位代理,她懂得业务上的操作细节,但我不懂……她根本无法理解我不懂的程度,所以会觉得我问的问题是挺白痴的;但在我看来,那些挺白痴的问题是我有必要去知道的,也确确实实是我感受到的难点。

学会某个知识的人,就因为度过了自己白痴的阶段,所以时间一久,就难以体会到自己最当初也有过白痴的表现;再看到后来者学的没那么快的,很容易觉得对方是真的智商不够。

如果一个老师,动不动心理隐隐就会将一些学生的智商分位次,然后据此分配自己的精力和面对学生的态度,我觉得这可能挺缺德的。

我真正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自己在学习东西的过程中,就因为学的慢,动不动觉得自己智商有问题,那这样,自己身上的那位评论家,是不是也挺缺德的?

教育,分为他育,他人是你的老师,你向老师学习,耐心,就是老师最应该具备的品质——作为学生的你,是不是也希望老师具有这样的耐心品质呢?

教育,还可以分为自育,就是自我教育,通过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获得成长,自己是学生,也是老师——作为学生的你,是不是也希望作为老师的另一个你具备这样的耐心品质呢?

在学校里,老是没耐心就教不出好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对自己没有耐心我们就无法获得良性的成长。

白诗诗
点击名字可以看见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