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是一项事关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工作,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交流碰撞中探索社工站服务方向,为各地社工机构赋能,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苏州大区)内部各项目团队联合发起了“话说社工站”系列沙龙,邀请全国各地伙伴共同参与。
本文内容来自“话说社工站”系列沙龙第四场“社工站运营三大场景问题探讨”的嘉宾发言,邀请浙江、江苏、贵州、甘肃、安徽等地嘉宾共同探讨,本场沙龙分上中下三期,本期主题为“社工站的政社关系维护”。
01
社工站在运营当中如何建立良好的政社关系
郑壹零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
郑壹零老师从政社联动背景出发,指明共同富裕背景下政企社应成为“合伙人”的关系。在理清社会工作者可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提出社工站在构建良好政社关系中的发展对策。郑壹零老师指出2020年7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与基层治理非常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综合各地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党群服务中心这条纽带,把辖区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服务党员群众,实现理想的基层工作状态,以党组织为核心,用多组织介入的方式,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进一步凝聚党心、政心与民心。郑壹零老师提出政府跟社会组织应该变成合伙人的关系,同样企业跟社会组织也不再是简单的捐赠跟被捐赠的关系。中国政企关系紧密,政社关系日趋发展,但企社联动严重滞后,之所以滞后是因为企业不懂公益,而公益组织不会正确传递和创造共享价值。郑壹零老师认为社工站想要更好地运作就离不开政府跟企业。只有政府、企业加上社会组织三方联动,才能把社工站运作好。郑壹零老师指出社会资源共有六大类,社工站可以为这些所有方提供阵地,起到一个很好的互补作用:- 一是政社联动,政府部门都有服务社区居民意愿和需求;
- 二是社社联动,提供需求和方案引导更多社会资源一起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
- 三是企社联动,推动企业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成立志愿服务团队,一起参与社会服务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 四是商社联动,结合不同商家,策划个性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商家与居民的关系;
- 五是校社联动,结合不同高校专业特长,策划实施可持续性社区、社会志愿服务项目;
改变自己的思维。郑壹零老师提到传统社会服务是以活动跟项目为中心,而现代服务却应该以活动和项目为链接点,通过活动与项目链接更多社会相关人员跟资源共同参与;同时社工一定要有从“我”到“我们”再到“你们”的运作思维与运作方法的转变,否则社工机构就是闭门造车,而社会上却有大量资源闲置。2.改变自己的角色。郑壹零老师通过医生与药材的比喻,把解决社会问题比作治病,把社会组织比作医生,把社会资源比作药材,生动形象地指出社会工作者角色改变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像医生一样,不仅要学会把脉、诊断,看出病因所在,还要根据就不同病因结合不同药材的作用,开出一副综合性的药材。最后,郑壹零老师提出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了解上一级,组织多条线兼顾的活动,以此促进政社联动。洪梅老师开篇以对相关方的访谈,探讨引出了政社关系中各方对合作方的期待和看法,带给行业同仁思考和启发,继而结合元和街道社工站运营的个体化经验,分享了以社工站为载体构建良好政社关系的方法,最后提出关于构建政社关系的个人期待。经过对苏州一些街道合作方的访谈,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做到以下事项的70%即算作比较优质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要有专业性,能够根据甲方意向直接提供可参考方案;
- 要有执行力,按照既定的方案逐一落实,如实完成、不偷工减料、不敷衍了事;
- 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适时完成各类的汇报、外宣,提升社会影响力;
- 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能独立思考、策划匹配项目,尽量不增加社区负担,各项活动能有实效;
- 工作人员要有主动性,能够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相关工作,对街道和社区临时交代的、符合项目主体要求的事项能够积极配合;
- 能融入在地社区,能深入了解群众,熟知社区的需求,会主动作为帮助社区创品牌、搞活动;
- 要有一定的背景资源,能及时对接资源服务活动,扩大影响,做好创新力,能有亮点和出特色。
从团队角度看,社会组织融入本土,需要气质相符,即工作人员要具备社会工作者的气质,过往的工作经验、服务基础、面向人群契合落地需求,团队成员比机构实力更重要;从服务目的看,社会组织是来解决问题的,而非制造麻烦;从工作边界看,社会组织要分清边界,不能代表政府,而是配合政府行动。(苏州某街道经过多轮政社合作的感受)经过交流了解到,苏州某社会组织资深社工对于政社合作现状、关系的感受如下:- 政府采购的服务要求水涨船高,社会组织的现状依旧是“新人辈出”和“蹒跚行路”,一般的社区经过或多或少的社会组织服务下沉,对于优质社会组织服务有基础的期待,但社会组织不断有新人进出;
- 政府更期待场面宏大、事迹动人、成效显著、创新创优,但是社会组织,特别是专业社工在服务的时候更强调浸润;
- “能人”效应,往往能做到一通百通,能人背后就是能力,能力背后就是专业,但专业具有层次感,很难支撑和覆盖到全域;
- 政府整体都是积极向好,关键在于社会组织能不能打动人心,能不能抓到痒点。
结合与相关方在政社关系中的探讨和交流,洪梅老师认为,作为社工站的承接机构首先要摆正自己最基本的定位,要响应文件的要求。官方文件中指出:社工站是区域型的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是发挥枢纽功能。在这一功能的导向下,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社工站是街道的社工站,而非民政的社工站,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做的时候容易把它看成我们只做民政这个条口或者社会事业局这个条线的服务,而没有把它嵌入到街道,和街道其他的部门群团进行合作。我们的角色不是实现对政府的功能替代,而是为了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围绕社工站的自我定位和元和街道社工站的运营经验,洪梅老师分享了以社工站为载体构建良好政社生态的四点感受。1.主动分担,积极作为。洪梅老师以元和街道社工站的运营团队为例,告诉我们作为社工站运营团队,要及时学习相关文件,要明确文件背后有没有考核的相关清单指标,要积极去配合落实相关行动。对于服务的街道要主动嵌入进去,嵌入的姿态就是去了解它、去看见它。2.开篇谋局,先入为主。在确定好由机构来去承接某街道社工站的时候,首先会明确整体的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后续循序渐进的事情如何安排。一般在项目确定后的1周内要做好拜访分管项目领导及科室的工作,同时后期要组建工作联络群、开展项目启动仪式及构建传播矩阵等。3.联席联络,互通有无。社工开展服务时,不要把自己当做孤岛,不能让对方失去掌控感,政府采购服务,要让他们知道当下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因此可以常态化(周报月报)、联席会、个别化等沟通形式来保持联络,可采纳大型活动邀请、日常报备等方式来做到彼此熟悉合作、互通有无。4.外引智库,彰显实力。机构负责人来过吗?有大咖来过吗?政府在购买服务时非常看重我们背后的资源。所以要思考我们能不能做到先进经验的迁移且能够因地制宜地创新,能不能做到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组织做活动的细心、专业、不同之处。操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邀请有影响力的上级领导、同行专家指导、交流、参访。
洪梅老师结合经验提出政社关系能够组织体系互嵌、功能角色互补、服务网络互通的期待,最终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双向奔赴,社会组织是通过自己的“有为”达到有位。以下为往期回顾,第四期沙龙回顾的中篇将在明天继续发布:More we shar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