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仁乐助,只给你来自一线的社工经验”
我们基于正在开展各类型服务
由机构内外部同仁共同输出各领域经验
「基层治理」为其中之一
我们在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中,一定需要社区志愿者的协作,为此也就需要提高社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这篇短文要说的就是社区志愿者培力。我们把培力和培育区分开,培力是对那些关注并希望解决社区问题、社区矛盾的主体,在参与需求回应的过程中,通过意识引导、思维提升、实践支持等方式,给予必要的能力支持。服务对象有以下特征:首先,他们具备一定规模,有了一定人员基础;其次,对于志愿服务或多或少参与过,有基本认知;最后,有潜力通过学习更好地开展相应志愿服务。说完前提,再定概念。《志愿服务条例》中定义志愿者为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社区志愿者培力,我们先看看“培力”这个词。培力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意识形态与70年代自助观的社会运动。弗雷尔(1973)强调培力的目的,是让群众“批判意识觉醒”,同时,这个批判意识的觉醒是一个结合“反思”与“行动”的实践过程,是一个除去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社会变革(张丽春、李怡娟,2004:84—90)。培力运用在社区心理学时,多半是强调借由社区教育的过程,唤起都市中较贫乏、文化不利的社区居民的自觉,促进其自我培力感,同时带动并鼓励社区中低阶层居民多参与和自我生活相关的社区决策(Joseph,1985;转引自张心怡,2001)。沃勒斯坦(1992)认为,社区培力是一种社会行动的过程,能够促进民众、组织及社区的参与,以朝向增进个人和社区控制、政治效力、改善社区生活以及社会公平的目标。在社会工作理论不断发展的当下,赋权理论和优势视角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同属社会建构主义的两个理论,冲破了“问题视角”的牢笼,关注案主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具有积极的精神内核,这也是志愿者培力的理论基础。在社区志愿者培力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社区志愿者的导向性,也就是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成为社区志愿者主要有利己和利他两部分动机,有人期望通过志愿服务获取志愿积分,我们需要在招募和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为志愿者增加相应志愿时长;有人期望通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我们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志愿者提供更有参与感的活动。不论哪类志愿者,我们都可以参考以下四种方式开展培力工作:考虑到社区招募到的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动机目的都各不相同,不一定能直接开展服务。可以在前期通过邀请专业人员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志愿者基础知识、专业服务价值、服务对象特征等,加强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志愿服务方法、沟通技巧、志愿者团队管理、志愿者注册登记、志愿者服务管理、志愿者能力建设等主题培训,让志愿者掌握基本服务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的目标。另外,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立同样必不可少。志愿服务的总则、招募与登记、基本权利与义务、志愿服务流程、管理培训、激励表彰等都需要有明确的依据。现在,社区居民对于志愿服务的了解越来越多,更多人愿意成为志愿者,但有的社区招募志愿者后,在服务上呈现脱节状态:一方面是不断加入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却是持续弱化的志愿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招募志愿者前就要建立志愿者平台,招募志愿者后要“趁热打铁”,接连开展志愿者见面会、志愿服务发布等等不拖沓。无论是培育平台、管理平台还是服务平台,要让社区志愿者形成链条化的参加模式。这需要社工制定详细的志愿者发展管理计划,在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方面多开发不同的岗位。还可以整合外界资源,为志愿者发挥作用创造机会。比如,收集个人及志愿者团队的服务意愿,针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需求梳理,再结合志愿者个人能力及优势,形成志愿者内部的资源库,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匹配外界资源,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社区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年轻人入住较多的年轻社区,线上问卷招募简单方便、覆盖面广,拆迁安置小区,居民小组长、居民骨干以及社区漫步则更能达到效果。社区志愿者开展活动时,社工应当发挥好志愿者督导的作用,前期通过陪伴式参与对志愿服务进行指导,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带动志愿者参与,通过复盘回顾志愿者的工作过程,实现督导功能。当社区志愿者面临难以解决的困难时,社工需要为其提供支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要引导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实现提升。志愿者无论因为哪种动机参与志愿服务,都是在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理应得到尊重,社工都应该多听取他们合理的意见,不要简单地发出指令,尤其要认可志愿者工作本身的价值。社工可以多邀请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与会议,为其开展团队建设,加强集体意识。同时要关注志愿者的情况,当其遇到困境时,发动其他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帮助。另外,还可以在阶段性(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时间节点,用志愿者表彰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获得感,加强志愿者对社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分享人
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社工
曲兴杰
- 点这里,提出你的问题 -
三方面入手,社区社工怎么快速融入社区
需要大量居民投票定方案时,常见的4个问题和5点经验
怎么推动居民参与治理?回到居民需求建起四层关系网络
结合3省5市7年经验,发现评估社区焦点问题的5个维度
社工进驻社区,怎么建立良性的生态型关系?
社区社工服务中,社区资源哪找、怎么整合、怎么持续?
主编:李冉(lr719202192)
分享朋友圈,让朋友陪你一起学习
More we shar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