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仁乐助,只给你来自一线的社工经验”
我们基于正在开展各类型服务
由机构内外部同仁共同输出各领域经验
「基层治理」为其中之一
友好型社区建设是什么?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是贯彻城市发展理念、践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实践形式。
友好型社区作为一种社区建设模式,旨在创造一个温馨、包容、互帮互助的社区环境,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积极的社区互动。这一模式强调满足社区类型群体的需求,提供健康、安全、社交支持和服务,鼓励社会参与。此外,友好型社区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以实现社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友好型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促进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02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从友好型社区建设的角度看“一老一小”场景,就是儿童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好型社区。目前,常见友好型社区建设有两类:一是按年龄分,儿童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好型社区、全龄友好类社区等;二是按功能分,睦邻友好型社区、健康友好型社区、运动友好型社区、环保友好型社区、文化友好型社区等。我拿按年龄分的友好型社区建设举个例。儿童友好社区是以社区为依托,以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以0-18岁儿童及其监护人和其他家庭成员为服务对象,在安全友好的社区公共空间提供包括文化、教育、健康等多维度的普惠型服务。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聚焦“制度友好、文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人员友好”的“五维友好”工作框架,打造适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多元友好生态体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提出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也对“五维友好”做了明确。老年友好社区,是指通过政策、服务、环境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使老人挖掘自己的潜能、满足自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保护小区的失智、失能、失独等相对弱势的老人全面融入和参与社区生活,提高老人生活品质。老年友好主要包含空间友好、服务友好、人文友好三个方面,细分为户外和建筑、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涵、公民参与和就业、交流和信息、社区支持和卫生保健服务八个领域。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龄友好社区的概念。通知中明确,重点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方面内容,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全龄友好社区。我们可以理解全龄友好型社区是通过规划和设计营造更高效、更积极的社会环境,服务和支持各年龄阶段的居民享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围绕社区内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进行社区规划、建设和更新,是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关键指标。03
在了解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定义和关键指标后,我们谈谈社工怎么参与友好型社区建设。上文提到的各种类型友好型社区建设都需要“软硬兼施”,既要有硬件友好,如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有软件友好,如社区的公共服务、氛围营造和理念形塑等,其中软件友好恰恰是当下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社会工作强调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专业所长,解决服务对象问题并促进发展。社工恰好可以在此补位,以“柔性”力量,从“软件”方面,助力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我拿苏州市元和街道朱巷社区全龄友好社区建设来举个例。作为苏州市首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试点、苏州市儿童友好社区试点、苏州市三全社区建设试点,朱巷社区积极建设全龄友好社区。创建行动包括“诸事顺意·老来巷往”“屋里厢·这厢有礼”等多阶段、全龄层、多主题、全参与的项目。朱巷社区将老年关爱、儿童友好作为全龄友好社区创建行动的重点,启动了“大巷电台”与“小象电台”:“大巷电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识、文化娱乐等信息,打破老年人的信息鸿沟;“小象电台”包含天天“巷”上等栏目,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营造人人参与全龄友好建设的氛围。在“大巷”“小象”品牌建设中,朱巷社区成立了多支行动队伍,发挥专业优势,为全龄友好社区建设添砖加瓦,输出全龄友好服务模式。其中,社工参与到友好型社区中的文化建设、空间营造、服务提供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充当倡导者、资源链接者、教育者、使能者等角色,联动街道各部门积极参与,从需求评估、项目服务设计,到负责项目整体运营。04
1.识别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方向,勾勒友好型社区蓝图。社工介入友好型社区建设一般是以项目形式进场,社区往往已经明确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方向。还有部分社区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人口结构特征、资源优势、需求紧迫性综合判断建设方向。社工在项目规划时,主要聚焦关注友好政策的倡导、软硬件资源的整合和友好服务的目标。在服务体系的设计时,既要基于官方要求的建设规范对标对表,确保完成规定动作,也要结合社区文化、资源优势等,开展有特色亮点的自选动作,提升在同类友好型社区中的辨识度。2.关注友好社区服务的递送与成效,以支撑友好社区建设的总目标。服务友好在服务对象选择、活动主题设计、服务活动形式等方面都是强调以友好社区导向的人群视角和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双向”的互动。友好服务更关注填补社区中空白服务和优化供需错位服务。此外,服务设计不仅是局限于为导向的人群开展服务,还要面向各类相关方。如儿童友好社区中,以儿童为中心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学校等相关方。3.掌握“五社联动”的底层逻辑,建构友好社区生态。友好型社区建设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尤其是“五社”要素在其中的作用。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识别出社区资源,培育养成友好关系,更能构建友好型社区的支持网络。在友好服务递送过程中,社工关注受益群体不同类别的需求,链接社区内外部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公益慈善资源、商业资源,为其提供多元化、精细化、高品质特色服务,能进一步提升社区归属感。4.提升友好社区美誉度,营造友好参与氛围。强调和挖掘社区特有的文化内核,以友好社区代言人、IP形象进行友好社区的理念传播与意见收集。除了在实体空间,如社区的公交候车亭、小区门禁广告牌、小区宣传栏等渠道投放IP,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受众触达率,激发各类主体的参与热情。友好型社区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过程,涉及制度保障、空间建构、服务递送、文化营造、队伍打造方方面面。社工作为社区建设中的专业力量,更要勇于承担责任,充分发挥策划者、倡导者、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的作用,积极推动友好社区建设。分享人
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社工
洪蕾
- 点这里,提出你的问题 -
三方面入手,社区社工怎么快速融入社区
需要大量居民投票定方案时,常见的4个问题和5点经验
怎么推动居民参与治理?回到居民需求建起四层关系网络
结合3省5市7年经验,发现评估社区焦点问题的5个维度
社工进驻社区,怎么建立良性的生态型关系
社区社工服务中,社区资源哪里找、怎么整合、怎么持续
冲破问题视角,在社区服务中怎么开展志愿者培力
社区中的困境人群服务,助什么人,怎么助人
主编:李冉(lr719202192)
分享朋友圈,让朋友陪你一起学习
More we shar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