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冬日腌咸菜

文摘   2024-11-29 09:04   江苏  


前不久,去一个民俗博览馆参观,讲解员在介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老腌菜缸时,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家里的那腌菜缸,那冬季的一缸缸咸菜来……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南方乡村,记得七八十年代,我才十来岁,那时农村经济落后,商品短缺,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平时一日三餐均以蔬菜素食为主,很少沾荤味。而到了秋冬季,家家户户都开始腌咸菜,以备寒冬季节食用。记忆中的腌咸菜品种繁多,基本上都是自家菜园里种植的,像什么雪里蕻、白萝卜、菜瓜、红辣椒、豆角等,而腌得最多的是雪里蕻,也是整个冬季的主打菜,家家户户都要腌几缸。
从春夏之交开始,母亲就开始种植冬季的咸菜了,房前屋后,田埂上,菜园里的各个角落,都种植着各类蔬菜,而除雪里蕻外其他蔬菜平时都能炒着烫着吃,唯独雪里蕻必须腌制吃,好像雪里蕻专门为老百姓腌咸菜而生长的。丰收的秋季,家家户户菜园里的雪里蕻长势喜人。一到小雪节气,到准备腌咸菜的时候了。腌咸菜那天必须是晴好天气,当天一大早便把雪里蕻挖出、去根,再摘了表层的黄叶,挑到水塘边用水洗净,然后挂在树与树之间的绳子上,将水晾干后再经太阳晒一天,晚上全家齐动手开始腌咸菜了。
父母亲是主角。雪里蕻切好后放在一个大木盆里,然后拌一种颗粒较大的青食盐(没有加碘的那种),再从上到下,从里往外不断地拌匀轻揉。其实腌咸菜是个技术活,晒菜时要晒得到火候,时间没到或太长了,腌制出的咸菜要么水多不断地从缸里溢出来,咸菜的香味没有了,要么晒得太干没有咸菜水的浸泡,就没有咸菜味了。而拌盐时盐多了,咸菜咸得发苦,捞出来吃时必须用凉开水过一遍,味道就不好了,而盐少了咸菜发霉、霉烂、发臭,全部倒了。拌盐揉菜时也有讲究,揉轻了盐没有入味,揉重了菜水被揉出,吃时菜味淡了……总之,技术要求不低。咸菜腌好后入缸,再密封严实,大概十天半月后就可以捞出吃了,一直吃到春季新菜上市时。
腌咸菜用的缸是一种泥制陶罐,肚大腰圆,缸底小,缸口小,约有80厘米高,其容量一次能腌制咸菜七八十斤。记得那时我家里有三四个,一字摆开,里面腌着不同的咸菜,看着着实喜人。我家人口多,一个冬季必须腌好几缸咸菜,如果腌制不好坏了的话,那冬季吃菜就是大问题了。
咸菜基本上一天三顿都吃,那时粮食短缺,家家人口多,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南方农家,一天三顿饭早晚必是稀饭,喝一口粥,吃一口咸菜,一碗稀饭一会儿就见底了。其实中午的米饭如果就着咸菜也格外清香,格外下饭。有时候,咸菜吃腻了,母亲就加工一下,或用香油、辣椒、葱姜等素炒一下,或买些肥肉煎炒,味道好极了。记得我在县城上中学时,由于是寄宿制,每周只回来一趟,每次去学校时母亲就给我加工一茶缸腌咸菜。而冬闲村民去较远的地方义务兴修水利或半月不回来时,也人人必带加工后的腌咸菜,那乡愁,那美味,就好像在昨天。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亮堂,家家户户用大腌菜缸腌咸菜也成了历史。
腌咸菜,那个时代的特定饮食,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虽说那时生活清苦,但时光里的咸菜清纯而厚重,它伴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永远地镌刻在我心灵的记忆深处,那么的有滋有味……



本文刊于2024年11月29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






镇江品读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镇江文化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