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 命系庖厨当何为

文摘   2024-11-22 07:52   江苏  


“命系庖厨”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著名法官徐有功呈给武则天的一道奏折。他长期担任审案官,“力求宽仁,从不轻易动用刑讯,也不轻易判人笞杖刑”,而是用仁义道德去教育感化案犯改过自新,被百姓誉为“徐无杖”。执正要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但因正义执法,犯颜直谏,多次被罢官,三次获刑,几丧性命。“狱兴罗织陷忠良,公亦几遭虎口伤。蹈死救人人免死,论功何止汉于张。”宋代诗人王十朋,称其胜过古代法官标杆的于定国和张释之。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武则天再次起用徐有功,命他为左肃政台侍御史,徐有功辞而不受,说:“臣闻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者,势固自然。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他把自己比作林中奔走之鹿,而命系于周兴、来俊臣手中。自己接受皇帝的任命,公正执法,必致死地。

毛泽东读《新唐书
·徐有功传》时,用大小圆圈、曲线、三角符号多处圈点,十分赞赏徐有功,唯独在此处写了这样一段批语:“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显然,毛泽东很不赞同徐有功的这个观点。那么,命系庖厨当何为?

毛泽东一下列举了九位人们比较熟悉的名人志士为真理、为信仰、为民族以身殉志壮烈牺牲的事迹,明确指出,即使“命系庖厨”,也要坚守正义与原则。岳飞、文天祥身处南宋偷安的环境之中,为民族征战遭构陷献身;曾静、戴名世是清朝著名学者,为坚守正义被杀;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为民族解放与国民党反动派战斗,最后被杀。他们的事迹告诉人们,人无法选择生存的社会环境,但无论处于什么浊流旋涡之中,心中的正义之志都不应因环境而改变,命可以系于“庖厨”,但绝不能惜命偷安,苟活于世。


毛泽东不赞成徐有功“命系庖厨”的观点,但又十分赞赏徐有功大公至正、不计得失的优良品质。细读新旧唐书徐有功
传,我感到徐有功对武则天的“命系庖厨”之说,只是他多次蒙冤入狱的无奈之言,而他的守志执法行为,又恰恰能说明“命系庖厨”当何为。首先,他卓然守法,志不渝。润州刺史窦孝谌之妻庞氏,被诬判死。徐有功据证断案,认定无罪,为其审辩。不料,遭到判庞氏死罪的监察御史薛季昶的强力弹劾,告其包庇死刑犯,应判死刑。有人闻知哭着把这个不幸消息告诉他,徐有功淡淡而言:“人总有一死,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死,其他人都长生不死么?”说罢,泰然徐步而去。毛泽东在此记载处,字字加旁圈,句末还加了套圈,赞赏之意跃然纸上。其次,他守志勇气中充满智慧。在周兴、来俊臣大兴冤狱的环境中,徐有功之所以几涉死境而又被武则天多次再用,就是因为他在“命系庖厨”中用智慧周全安身。《新唐书》载,有次上朝,武则天问徐有功为什么断庞氏等案多有差错,徐有功说:“失出,臣小过;好生,陛下大德。”寥寥一语,可谓珠玑之言,武则天听后,默然内悦,免了庞氏死刑,徐有功也跳出死境。毛泽东为这个回答叫绝,逐字加圈。第三,不惧挫折,愈挫愈坚。命系庖厨,必然险象环生。徐有功视挫为砺,抗争不迭。《新唐书》说:“尝所谓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辩,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亡,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令活者甚众,酷吏为少衰”。“凡三坐大辟”,“后以此重之”,武则天也看重了徐有功不存寸私、专为天下的优良品质,所以每每再用。


本文刊于2024年11月22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






镇江品读
打造最具影响力的镇江文化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