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去吃火锅,出了一身汗,回家就洗澡,看花洒里的温水,不禁想起寒冬洗澡的记忆。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对于农村人来说,冬季洗澡是个令人头疼的大事,漫长的冬天,想洗澡都是挑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家里点燃煤球炉,拎到房间里,然后在大木盆里兑好比体温稍高的水,再一盆冷水,一暖瓶开水,然后把换洗衣服准备好,就开始洗澡了。
把自己扒光,坐进木盆里,盆浴,打湿身子,然后打上肥皂,慢慢地搓全身。然后往身上撩水抹去污垢,木盆里就多了一层油垢,冷水盆里倒进热水,配好水温,用水擦洗身子,抹干净身子的肥皂沫,最后搬起水盆冲去身上肥皂的残留,再用毛巾蘸热水擦干身子,就算洗澡完毕。只是天实在冷,洗完澡浑身冻得瑟瑟发抖,赶紧跳上床,拿棉被盖起来,把母亲藏在被子里的热水袋抱在怀里取暖。缓过劲来后,穿衣服、收拾归位。很多的时候,我们洗好澡,爬上床之前,开了房门,母亲就进来收拾残局。脏衣服抱走,盆里的水倒掉,收好毛巾、肥皂,把煤球炉拎到床前让我烤火。这样的洗澡法动作慢体质差的人总会冻感冒,但去镇上的浴室洗澡,要花钱,都是大池子,单独的水龙头还要排队,洗澡每周一次,累计起来,花费也不少。整个漫长的冬季,能到浴室洗上两至三次澡就称得上奢侈了,多数人都是过年前才去洗洗澡。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看到妈妈在帮侄女洗澡,怕冷的我在床上玩、看书,看到侄女喊冷,我卷起床上的试卷对着她扇风,结果是我挨了毛栗子。后来家里买了浴帐,总算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洗澡的痛苦,那时的浴帐是一块厚塑料布,直桶状,和蚊帐相似,两米高,一边有门,方便洗澡时出入。
我们烧好热水,母亲拿出浴帐夹好,把盆里配好水,放下浴帐罩住木盆,压好浴帐四周,浴帐内一会儿就热气腾腾了。母亲还会在浴帐内放上两瓶热水,另一盆冷水,我们把衣服放在塑料袋里拎进去,夹好浴帐,换洗衣服放在浴帐内的小凳上,备好肥皂,就开始脱衣服。坐进木盆里,少放水,打湿全身,打肥皂、搓身,因为热水被浴帐裹得严严实实的,浴帐里温度也高,不觉得多冷。洗好、冲好,再往冷水盆里兑好热水,到冷水盆里把肥皂沫冲洗干净,也就浑身舒爽,遍体通泰了,再抹干身子,走出来,倒掉脏水,换上干净水,兄妹几个排队洗澡。
洗澡时,母亲往往会安排我们的洗澡顺序,第一个洗澡的是母亲,然后是我们几个孩子,最后是父亲。第一个进浴帐洗澡的人因为浴帐才开始升温,会有点冷,母亲洗好澡后,浴帐里升温了,我们兄妹几个洗澡就不冷了,凝结的冷水珠也不是太多,最后父亲洗澡,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体力好,扛得住寒冷和憋闷。邻居家阿婆的子女分开住,家里没有浴帐,每次我们兄妹洗澡,妈妈就去喊阿婆来洗澡,阿婆年纪大,身上有老人气味,妈妈不嫌弃,帮她搓背擦身,穿衣服,衣服穿好了,还要我们给她泡一杯茶,喝了再走。
我们长大了,走出乡村进城安家乐业。现在大多数人家冬季居家洗澡也不成问题了,家家都有了淋浴房、热水器浴霸、取暖器等。用浴帐洗澡也成为历史了,但那些和冬天洗澡以及浴帐有关的往事在我的心里依然烙印深深。
本文刊于2024年12月13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西津渡”版
喜欢今天的内容,请点亮【在看】,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人
本公众号是《镇江日报》副刊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我们将精选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