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称为“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如今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下辖3市3区,经济体量位于省内中下游。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探究泰州基本面: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经济承压运行,在此背景下其经济增速和产业布局发展如何?医药、化工、汽车、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发展情况?伴随着化解产能过剩、减税降费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之房地产和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下,财政实力表现如何?化债以来,泰州政府多次表述降低债务成本、化解隐形债务,目前成效如何?本文将聚焦经济产业、财政实力和债务规模三个角度出发,通过省内地级市、全国数据作对比以及拉长时间维度研究泰州基本面情况,重点分析区域核心产业的表现,从规模、构成、增速角度分析财政概况,结合政府层面和城投平台层面分析区域债务情况,进而对泰州在目前经济背景下的基本面有所知悉。
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GDP为63,326.3亿元,经济体量位于全国第2,仅次于广东省,增速5.8%,高于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经济实力很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6.2亿元,同比增长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第二产业增加值27,709.7亿元,同比增长7.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8%;第三产业增加值33,880.4亿元,同比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第二、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各地级市GDP总量排名与2023年相比无变化,前五位分别为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其中苏州超万亿,稳居江苏省首位,泰州市处于省内中下游(9/13),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规模较小;从增速看,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内有10个地级市超过全省平均增速,扬州、常州和南京略低于全省增速,泰州市增速为5.8%,与江苏省增速持平,高于全国增速0.8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尚可,但较上年有所下降;人均GDP方面,无锡位列江苏省首位,达20.6万元/人,泰州市处于省内中下游水平(8/13),为14.9万元/人,低于江苏省人均GDP(15.1万元/人)0.2万元,高于全国水平(8.9万元/人)6.0万元,和省内对比表现一般,但作为经济体量庞大的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在全国仍处于中上游,经济发展水平较强。
从GDP总值看,泰州市近十年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21年突破6,000亿大关,2023年GDP为6,731.7亿元,是十年前的2倍多,占江苏省GDP总量的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4.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58.6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28.3亿元,增长6.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2.7%和44.1%,拉动GDP增长0.2、3.6和3.0个百分点,二、三产对经济的拉动明显。从增速看,2014年以来泰州GDP增速整体高于江苏省水平,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但2014-2020年增速持续下降,2021-2023年增速分别为10.1%、4.4%和6.8%,2021年得益于区域消费、投资、进出口均表现良好,拉动GDP增速超10.0%,2023年增速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较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增势有所波动。人均GDP方面,高于全国水平,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2023年泰州人均GDP增长5.4%到14.9万元/人,占江苏省人均GDP的99.3%,基本持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经济发展水平较好。2024年上半年,泰州实现GDP3,354.8亿元,同比增长5.8%,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与江苏省增速持平,省内占比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1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591.1亿元,增长5.1%,二产仍是主要的拉动项。据《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标》(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泰州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计在6%以上,其中农业增加值预计增长4%左右,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6.5%左右,能够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从上半年数据看,略低于预期值。
具体来看泰州市的产业结构,与江苏省“三二一”模式不同,泰州市为“二三一”模式,2023年一、二、三产占比分别为5.1%、48.4%和46.5%,近十年一、二产占比整体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整体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三产占比仍偏低,分别低于全国、全省8.1个和5.1个百分点。
GDP构成方面,泰州占比超10.0%的行业分别为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占比近四成,建筑业占比近一成,另外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农林牧渔业占比较高。2022年17个产业中有14个行业呈正增长,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个行业负增长,生产总值分别下降12.1%、12.0%和1.1%,地产仍是经济增长的拖累项,消费市场活力偏弱,增速超10%的行业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增速分别为14.8%、12.9%和11.0%。
接下来本文重点分析产值占比较高的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泰州市主要的二产类型,三产中占比较高的有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另有一产中的农林牧渔业。
2019-2021年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增长,2022年以来处于下降趋势中,全省对比看,2023年以前增速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2023年低于全省水平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97.3亿元,同比增长6.1%。2024年1-7月,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8%,较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低于江苏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工业增势放缓的势头并未缓解,且与江苏省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来看,近几年泰州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增速分别为11.2%、13.6%和13.1%,截至2022年末,泰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676个,占全省的6.0%,省内排名第8,数量尚可,其中亏损企业为452家,企业亏损面12.1%,低于全省亏损面5.9个百分点,且近几年整体略有下降;按行业类型看,主要分布在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分别占比14.1%、13.0%和10.2%。
2019以来泰州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规模整体有所增长,从增速看,2019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负增长,此后持续正增长,2023年两者均呈负增长,分别下降2.0%和20.1%,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计7,325.3亿元,利润总额442.6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的4.4%和4.7%,低于其经济体量占比,2023年降幅较大主要系34个行业大类中,仅有10个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不足三成,其中,按累计营业收入排名前十大行业实现利润340.4亿元,同比下降24.1%,降幅大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主要产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其中专用设备(-52.6%)、化工(-51.5%)和医药(-35.6%)等行业利润降幅明显。2024年上半年,泰州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均转正,分别为2.6%和18.7%,但与2022年增速仍存在一定差距,规模在省内占比分别为4.3%和4.9%。
泰州聚焦“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导发展工业,其中“一个产业体系”是指大健康产业体系(2022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在全市工业中的占比分别为5.4%和25.6%),“四个特色产业集群”指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四个特色产业集群。据“十四五规划”,泰州将继续着眼塑造大健康产业地标,深化泰连锡生物医药、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大国家制造业集群建设,前瞻布局细胞和基因技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深海深地空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具体来看,2023年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其中,“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6.0%,较去年提升0.8个百分点,拉动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5.4%,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项。“1+4”主导产业发展呈现“一快三稳一降”的态势,海工船舶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速为32.4%;大健康产业、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光伏和锂电三大产业运行平稳,分别增长1.8%、13.1%、7.7%;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下降1.3%。分行业看,全市规上工业34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大类增加值保持增长,行业增长面接近七成,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下降8.6%、5.0%、1.4%,与营收与利润所表现一致,工业行业增加值同样承压。
另外,据泰州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分析》,2023年泰州市工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第一,医药行业生产下滑。2023年,泰州市规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前十大行业中,有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同比下降8.6%,较上半年回落11.0个百分点。受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回落影响,扬子江、济川药业等龙头企业产值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回落超过1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核酸检测需求“退场”,硕世生物(-91.0%)、默乐生物(-85.2%)等企业检测业务量大幅下降,产值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扩大1.2、17.0个百分点;第二,企业盈利尚未好转。2023年,泰州市工业品出厂者价格同比下降2.5%,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剪刀差为0.5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2023年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38元,较前三季度增加了0.97元。从企业亏损状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519家,亏损面为13.8%;亏损企业亏损额86.18亿元,同比增长66.4%;第三,新增企业贡献不足。2023年,泰州市月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7家,共实现产值108.91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仅有1.3%,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累计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36家,其中仅有13家企业累计产值过亿元,新增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对泰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弱。
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2023年下降1.7个百分点。34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1.8%,进一步下降,其中,表现较好的有食品、船舶、化工等行业,增速分别为23.7%、20.6%、7.7%。分地区情况看,高港区(医药高新区)、姜堰区、兴化市、靖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海陵区、泰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效益方面,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41.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189.8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转降为增,在上年低基数基础上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与2022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船舶、汽车、农副食品等重点行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87.8%、156.0%、34.0%。2024年1-7月,泰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2023年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4%,分别较2024年1-6月增长0.1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进一步增长。
重点产业上,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一体系四集群”产业合计完成产值2,720.5亿元,同比增长1.7%,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7.3%,比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从具体产业情况看,大健康产业完成产值649.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食品产业产值同比下降2.1%,医药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1%,转增为降。四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070.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产业增长势头较快,产值分别增长20.5%、2.9%、8.8%,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9.3、1.7、7.6个百分点;光伏和锂电产业产值同比下降16.9%,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8.1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泰州工业以下几点表现亮眼:化工行业持续回暖,部分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490.3亿元,同比增长3.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化肥、合成纤维、农药原药、乙烯等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7.0%、31.7%、14.8%、12.4%,增势良好。目前泰州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质态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产值1,035.4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泰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拉动泰州市规上工业累计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泰州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产值294.8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泰州市规上工业产值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拉动泰州市规上工业累计产值增速0.8个百分点。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2024年上半年,泰州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453.9亿元,同比下降8.5%,增速低于泰州市平均水平9.7个百分点。光伏组件和锂电池价格持续低迷,给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接单、生产和回款都带来较大压力。目前江苏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秦新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等企业产能利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产值均同比大幅下降30%以上,新能源产业下行明显。2024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6.1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516.1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13.1亿元,同比降低7.5%,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民营工业企业承压运行。截至2024年6月末,泰州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2家,上半年完成产值99.5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5%,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275家企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仅59.5%,新增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
从上市公司资源看,泰州市共有19家上市公司,海陵区和靖江市各有5家企业,姜堰区和泰兴市各有3家,另高港区2家,兴化市1家,行业主要涉及工业重点产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截至2024年9月24日,泰州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619.4亿元,仅占江苏省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18%,规模很小,其中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科技”)市值最大,为128.9亿元,其余公司规模均在10-70亿元之间。2023年营业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为华达科技,规模为53.7亿元,占市内全部上市公司营收规模的34.5%,另有3家企业规模超十亿,15家企业规模在十亿元以内;同期净利润中规模最大的仍为华达科技,2023年净利润为3.7亿元,另有11家企业净利润在2.5亿元以内,其余企业均呈现亏损,亏损面近四成,其中亏损规模最大的企业为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虹医药-U”),2023年净亏损4.0亿元。泰州市上市公司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分别为170.1亿元和82.4亿元,同比变化-22.0%、1.5%,省内占比的分别为3.4%、3.5%;同期净利润合计分别为1.0亿元和5.1亿元,同比下降95.9%和增长13.3%,省内占比分别为0.3%、4.6%,整体规模较小且降幅明显,2023年多家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且亏损企业数量较多,2024年上半年有所回暖。总体看,泰州市上市公司资源一般且较为集中,企业盈利情况波动较大。
从建筑业总产值看,省内各地级市中,南通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泰州排名上游(4/13),2018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规模稳步增长,从2018年的3,33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16.6亿元,增幅38.6%,2023年在省内占比10.7%,相较其经济体量,规模偏大。2023年泰州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61.5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16.6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5,974.4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965.9亿元,同比增长9.2%,增势较好。但同时建筑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截至2023年末,泰州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137家,同比增长9.6%,其中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及其他分别有9家、123家、347家和658家,资质等级整体偏低;受房地产终端销售不景气及地方政府债务等因素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回款压力进一步凸显,2023年泰州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应收账款523.6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应收工程款总计484.1亿元,同比增长15.3%,工程款回笼慢、营业成本高、融资难等造成部分建筑业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近年来,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和应用智能化“六化一体”特征的装配式建筑是建设领域的重大发展趋势,2023年泰州市装配式建筑工程完成产值14.5亿元,同比下降24.8%,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从0.4%下降到0.3%,装配式建筑发展明显不足。
江苏省常住人口数量呈净流入,从各地级市来看,近五年13个地级市中有9个地级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其中南京、苏州和常州净流入规模较大,淮安、徐州、盐城和泰州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为淮安,净流出10.3万人,五年内泰州净流出规模为1.6万人。从总量看,2023年泰州市人口数量在江苏省排名下游(12/13),规模为450.7万人,占江苏省人口总量的5.3%,规模较小;从增速看,近十年人口增长率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除2021年和2023年呈小幅净流入外,其余年份均呈净流出。
从房地产投资开发额看,2014-2021年持续增长,此后整体有所下降,增速波动较大,整体有所放缓,2023年泰州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4.9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高于全省7.5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2024年1-7月泰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91.1亿元,同比下降21.0%,低于江苏省增速11.8个百分点,转增为降,波动较大。从泰州市房地产业施工面积看,近十年整体有所下降,2020年以来持续呈负增长,2023年和2024年1-7月分别同比下降16.6%和7.11%;房屋新开工面积腰斩,2021年以来持续负增长,2023年和2024年1-7月分别同比下降9.3%和22.7%;从竣工面积看,近年来同样有所下滑,2023和2024年1-7月分别下降38.4%和60.4%。2023年泰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入库31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9个,计划总投资合计438.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2%,项目规划建筑面积合计49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随着新入库项目减少和部分库存项目竣工售罄退库,泰州市在库项目数大幅减少,目前排全省末位。再结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2022年以来均呈负增长,2023年泰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8.9%和14.0%,同期,全国分别同比下降8.5%和6.5%,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7%,对比看泰州市下行压力更为显著;2024年1-7月泰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2.6%和5.9%,地产仍处于下行区间,销售去化压力仍不低。从泰州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看,2023年5月以来呈负增长,2024年1-3月小幅转正,此后又持续下降,且2024年8月同比下降17.0%,降幅有扩大的趋势。从需求端看,尽管政府先后出台“泰十二条”、“泰十条”、“泰八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和房票安置政策,另外通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房贷利率首付款比例、人才购房优惠、二孩三孩家庭、军人购房奖补等措施持续加大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但受宏观环境影响,购房者大多处于观望状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从供给端看,行业投资意愿减弱、受市场销售低迷影响,供给端动力不足,供需两端持续低迷,房地产面临下行压力,何时恢复有待观察。
社零方面,泰州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省内占比在3.7%附近波动,规模较小,增速近几年波动较大,2021-2023年泰州社零增速分别为18.3%、0.7%和7.6%,但仍高于江苏省水平3.2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2023年增速位列全省第5位,增势尚可。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9.7亿元,分行业看,2023年泰州市实现批发业销售额5,871.0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列全省第9位;实现零售业销售额1,646.7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列全省第4位;实现住宿业营业额31.4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居全省第5位;实现餐饮业营业额200.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列全省第8位。分品类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个品类中,15个呈正增长态势,增长面超六成。2023年,泰州市实现限额以上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310.7亿元,同比增长25.4%,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2个百分点,成为限上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限额以上文化娱乐健康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6.7亿元,增长9.1%;限额以上交通类商品零售额303.1亿元,同比增长4.9%,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个百分点,受价格波动因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7.3%,汽车类同比增长3.5%,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1.8%,稳步增长;受上游房地产行业影响,全年限上居住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2.2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建筑装潢材料、家具、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分别同比下降17.8%、14.6%、7.2%,持续下降。2024年1-7月,泰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3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江苏省增速0.6个百分点,省内排名中游(7/13),较2023年下降2.3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同期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7.7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23年回落4.2个百分点,较2024年1-6月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497.7亿元,增长9.4%,较2023年和2024年1-6月下降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402.0亿元,增长10.1%,较2023年回落5.6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11.2亿元,增长13.8%,较2023年回落19.9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39.2亿元,同比增长17.3%,较2023年下降6.5个百分点,较2024年1-6下降3.4个百分点,受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周边地域虹吸效益等影响,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地下滑,住宿业尤其显著。具体品类看,粮油食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消费,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均有所回落,其中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影响依然明显,1-5月零售额分别变化22.0%,7.6%,3.5%和-2.2%,较1-4月回落1.4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除以上原因外,还有龙头企业搬迁及业务分流以及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销售模式修整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泰州市消费市场规模较小,增速优于全省水平,但边际回落的态势不容忽视,重点品类对消费市场的支撑不足。
从区域金融资源来看,2021-2023年末泰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为8,730.4亿元、9,739.4亿元和11,17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8%、11.6%、14.7%,2023年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1个、全省2.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同期泰州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为7,488.5亿元、8,649.5亿元和10,28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15.5%和18.9%,2023年增速分别高于全国8.8个、全省4.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分行业看,租赁、水利、批发零售业、制造业是拉动贷款增长的主要行业,四大行业分别拉动贷款增长5.7个、4.6个、2.5个和2.1个百分点,信贷和存款总量持续扩大且增速上涨,2023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在江苏省中排名第8。2024年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630.0亿元和11,49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和14.2%。
银行金融机构方面,泰州市有11家属地银行,其中有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商业银行”)1家城商行、江苏兴化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化农商银行”)、江苏泰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兴农商银行”)、江苏姜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姜堰农商银行”)、江苏东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台农商银行”)、江苏靖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靖江农商银行”)、江苏泰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农商银行”)5家农商行,以及泰州高港兴福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兴化苏南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靖江润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泰州姜堰锡州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家村镇银行。所有银行中,规模最大的为兴化农商银行,2023年总资产为689.1亿元,另有1家规模超500亿,4家在400亿以上,在全国相应类别银行排名中均位于上游;净利润规模仍是兴化农商银行最大,2023年净利润4.8亿元(81/602),其余几家净利润规模均在2.5-4.5亿元之间,排名整体处于全国同类上游;资本充足率处于12.0%-16.5%区间内,排名整体处于中上游,主体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良贷款率处于1.1%-1.7%之间,排名整体处于中上游;拨备覆盖率整体处于205.7%-473.4%之间,主体间差距较大,排名整体处于中上游。整体来看,泰州区域金融市场规模偏小但增势较好,属地银行数量较多,银行规模、资产质量等整体处于全国排名中上游,金融资源尚可。
2023年,泰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4.0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324.5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3.2亿元,下降9.5%;牧业产值62.9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147.9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5.5亿元,增长10.2%,实现增加值365.3亿元,增长4.3%。粮食实现稳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283.1万吨,同比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104.51万吨,增长0.3%,秋粮产量178.6万吨,增长0.8%,粮食播种面积566.6万亩,增长0.2%,粮食单产7,494公斤/公顷,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畜禽产能有所增长,全年生猪出栏157.1万头,同比增长15.4%,年末存栏102.2万头,增长18.8%,全年家禽出栏2,596万只,同比增长0.3%,年末存栏2,387万只,增长6.6%。
总体来看,尽管省内排位不高,但全国范围来看泰州经济发展水平较强,聚焦“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导发展工业,船舶和汽车相关产业表现良好,化工边际改善,以医药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承压,光伏和锂电则弱化明显,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在2023年下降后2024年迎来改善,但也面临新能源产业下行明显、民营企业承压运行,新增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贡献有限等不足,同时区域内上市公司资源一般;地产在各项政策的刺激下仍面临不小压力,何时恢复有待观察,人口的净流出也是困扰;消费市场省内占比较小,增速优于全省水平,但边际回落的态势不容忽视,重点品类对消费市场地支撑不足;金融市场规模偏小增势尚可,属地银行数量较多,关键指标表现较好,但规模略显不足。
泰州市财政实力在江苏省排名中下游(9/13),在省内占比为4.7%,低于其经济体量占比。财政质量方面,2023年税收收入占比68.6%,在省内排名末位,财政稳定性一般;财政平衡能力方面,江苏省域内差距较大,排名第1为苏州,2023年财政自给率为93.7%,泰州排名中游(5/13),2023年财政自给率为64.4%,财政平衡能力较弱。
从近十年看泰州市财政实力,绝对规模上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4年的278.0亿元增长171.1亿元至2023年的449.1亿元,近十年整体增幅为61.5%,同期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97.0亿元至9,930.2亿元,增幅为37.3%,泰州财政收入增势尚可。近几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21-2023年分别同比变化12.0%、-0.9%和6.0%,2022年呈负增长,其中主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都有不同程度地下滑。2014年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3.2%,2023年上升1.3个百分点至4.5%,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其经济体量占比。财政质量方面,泰州市税收占比表现一般,且整体有所下滑,2023年较2014年下降14.4个百分点,近几年最低值为2022年的63.5%,主要系受土地市场不景气、实施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同期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6.6%,2023年得益于增值税增幅较大,增长5.1个百分点至68.6%,但仍为全省最低水平。财政平衡能力方面,近十年同样有所下降,2023年较2014年下滑10.5个百分点,近十年低点为2022年的59.2%,2023年较上年增长5.2个百分点至64.4%,财政平衡能力持续弱化,虽然2023年略有恢复,但持续性仍需观察。
2023年泰州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9.7亿元,同比长5.5%,低于江苏省增速1.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7,其中税收收入307.9亿元,同比增长16.4%,非税收入131.8亿元,同比下降13.3%,增量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从主要税收种类看,增值税为主要税收来源,占比近一半,得益于上年留抵退税较多、基数较低,同比增长49.8%;占比超10.0%的还有企业所得税和契税,其中契税增长23.3%,但受减税降费影响,企业所得税下降7.3%,同时个人所得税也下降2.7%。另外,受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分别下降9.7%、23.7%、34.7%和12.0%,仍是税收的拖累项。
非税收收入中,占比较高的有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2023年非税收入合计131.8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专项收入大幅下降43.8%,拉动项主要来自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另外其他收入和罚没收入也有一定的贡献,但该项收入稳定性一般。
从产业创税来看,泰州变动趋势与江苏省基本一致,且低于江苏省水平,近十年整体有所下降,2022年产业创税水平为4.1%,是近十年低点,低于江苏省1.5个百分点,2023年较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产业创税能力持续下降后略有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
政府性基金方面,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23年占比为93.3%,近些年泰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波动较大,2018年增幅达71.5%,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回暖,土地成交量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多,为近几年高点,2022年同比下降23.4%,主要是土地市场收入减少,2023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493.0亿元,同比下降5.4%,延续下降趋势,其中占比最大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6.1%,在土地市场遇冷及经济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泰州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压力明显。2023年泰州土地出让金为445.1亿元,同比增长1.1%,城投拿地金额占比67.5%,房企拿地占比25.9%,城投托底明显;2024年1-8月泰州土地出让金为49.9亿元,其中城投拿地占比59.8%,房企拿地占比29.2%,土地收入仍主要来自于城投端,占比有所下降。土地依赖度方面,泰州市土地依赖度2022年达到峰值61.8%,近两年持续下降,2023年下降3.3个百分点至52.3%,高于江苏省水平1.3个百分点,水平偏高,在目前土地市场景气度下行的背景下区域财政仍面临压力。
据《关于泰州市2023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泰州强化收支管理水平,建立间歇资金竞争性存放机制,年增加资金存放收益达 7,000 万元,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但同时泰州财政面临的困难包括:一是财政收入组织压力增大,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多重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减收,土地出让市场持续低迷,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将成为常态。二是财政平衡压力加大,受宏观环境影响,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缺口逐渐加大,同时,债务化解、“三保”、支持发展等支出仍需保持力度,财政“紧平衡”状态凸显。
在2024年预算草案中,预计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7亿元,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332.5亿元,增长8.0%,预计除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呈负增长以外,其余税种均呈正增长,非税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降2.0%,延续下降趋势,除专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外,其余均呈负增长;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483.3亿元,同比下降2.0%,其中主要来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为451.0亿元,下降2.0%,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预计为21.5亿元,下降4.4%。2024年上半年泰州财政收入为236.06亿元,省内排名第8,同比增长2.83%,高于江苏省增速0.67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泰州市财政实力在省内排名中游,税收占比偏低且平衡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创税能力持续下降后略有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政府性基金收入在2021年的峰值后下滑明显,城投对土地市场发挥一定托底作用,但土地依赖度偏高的情况使得区域财力仍存在一定压力。
政府债务方面,泰州政府债务余额和限额规模均处于省内中下游(10/13),债务余额占江苏省的比重为4.7%,低于其经济体量占比,政府债务可用空间31.4亿元,省内排名第8,尚有一定可用空间。城投有息债务方面,泰州排名第6,占全省规模的7.7%,远高于其GDP占比。从指标看债务压力,泰州市城投杠杆率省内第2,仅次于盐城;广义债务率省域内差距较大,泰州排名首位,2024年6月末高达959.6%,省内最低为苏州市(439.5%),广义债务率(财政全口径)看,泰州仍为首位,2024年6月末为751.6%,区域内债务负担偏重。
从泰州市的债务规模来看,近几年政府债务规模和城投有息债务规模均持续扩张,绝对规模上债务结构以城投有息债务为主,2023年城投有息债务与政府债务占比约为8:2,政府债务逐步由以一般债务为主转换为以专项债务为主,2023年末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占比约为4:6。从增速看,政府端债务规模呈现增长,增速呈先增后降的态势,2023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70.7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68.0亿元,专项债务余额602.7亿元,在省内占比整体有所压降,低于其经济体量占比;城投端债务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政府端,2023年城投端增速高于政府端5.2个百分点,城投有息债务省内占比持续增长,2023年占比达8.0%,高于其经济体量占比。
从各项债务指标看泰州市债务变化情况,政府债务率整体有所增长,2023年较上年增长8.1个百分点至89.0%。近五年城投杠杆率持续扩张,由2019年的11.2倍上升至2023年的17.6倍,主要系近几年泰州财力受土地市场不景气、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增势较缓,而城投债务增速仍相对较高,2023年城投有息债务增速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个百分点,促使城投杠杆率持续攀升,城投端债务压力明显;在城投端和政府端债务的共同推动下,泰州2021年以来广义债务率攀升明显,2022年和2023年广义债务率分别为855.7%和952.1%,分别增长186.0个百分点和96.4个百分点。
从泰州市下辖各区市政府债务来看,主要集中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医药高新区),泰州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70.7亿元,其中泰兴市和高港区规模均超200亿元,占比25.0%和19.0%,另外市本级规模占比16.0%,海陵区规模最小,不足百亿。城投有息债务高港区规模最大,2024年6月末泰州城投有息债务7,970.5亿元,高港区占比31.6%,靖江市和泰兴市规模超千亿,分别占比16.8%和14.6%,海陵区仍规模最小。
债务压力方面,泰州全口径城投杠杆率为17.7,市本级城投债务压力明显,城投杠杆率达30.0,下辖区市中高港区城投杠杆率偏高,其余区县均低于全市水平。从广义债务率看,泰州2024年6月末广义债务率为959.7%,主要集中在高港区、市本级和姜堰区,广义债务率分别为1,371.7%、1,154.4%和1,066.4%,各区市广义债务率均超600%,区域债务压力也不轻。
政府债券新增方面,2023年泰州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4.7亿元,再融资债券146.9亿元主要为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程、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新校区、南园小区、鼓楼北路住宅区等8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项目。截至2023年末,全市债券余额为1,064.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461.6亿元、专项债券602.7亿元。2023年,全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发行额79.6亿元,还本支出70.8亿元,付息支出15.3亿元;专项债务发行额112.0亿元,还本支出80.1亿元,付息支出19.2亿元。
2024年预计泰州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5.0亿元(再融资债券18.7亿元,财政预算安排6.2亿元),付息支出15.5亿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86.8亿元(再融资债券76.8亿元,财政预算安排10.0亿元),付息支出20.7亿元。
债务管控方面,根据《关于泰州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持续做好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督促指导各市(区)、各债务单位细化排实年度化解计划和资金来源,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化债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坚决遏制违规新增隐债、虚假化债等违规行为,稳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积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深入推进经营性债务控量降本工作,强化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督管理,从严规范投融资行为,切实提升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质态、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与驻泰银行机构沟通对接,扩大周转金规模,提升全市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该报告也坦言,地方债务风险压力较大,尽管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政策文件影响,化债渠道收窄,化债资金缺口增大,到期债务周转接续压力增大,防“爆雷”面临更大压力。
另外,梳理2024年以来泰州化债动态可以看出,无论是市级平台,还是下属区县政府均对化债高度重视,在多处提到“化解隐形债务、压降企业融资成本”等相关表述,并根据区域自身情况从优化融资结构、减少非标占比、优化债务期限和鼓励银企合作等角度提出化债的具体措施。
区域风险方面,据我们统计,泰州区域内2024年有1笔非标违约事件,融资方为民企靖江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所在区域为靖江市,涉及金额0.63万元;商票逾期方面,截至2024年8月,涉及主体32家,从行业大类看,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涉及城投主体有靖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布澄清公告,票据逾期原因为持票人提示付款清算方式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公司先做拒付处理,目前均已结清。截至目前,区域内无实质城投违约主体。
总体来看,泰州政府债务规模处于省内中下游,但城投有息债务规模偏大,近几年均持续扩张,区域债务增量主要来自城投端,在财力相对弱化的背景下,区域内债务负担加重。下辖区市中,政府端债务主要集中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城投端债务也主要集中在高港区,整体看高港区、市本级和姜堰区债务负担最重。在债务化解上,泰州市主要从优化融资结构、减少非标占比、优化债务期限和鼓励银企合作等方面隐性债务的化解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压降,取得一定成效,但未来仍存压力。
4.1城投平台
泰州市发债城投平台有49家(目前有存量债的46家),主要为区县级城投,占比81.6%,另外地市级城投、区县级内开发区分别有3家和6家,城投层级整体较低;分区域看,下属区市中,高港区(医药高新区)数量最多,有14家主体,另外泰兴市有8家,姜堰区有7家,其余区市不足5家;总资产规模超千亿的主体有泰州国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国控”)、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城投”)和泰州市兴化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化投资”),另有11家主体规模超500亿元;从有息债务规模看,泰州国控、泰州城投、泰州医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药业”)和兴化投资规模最大,均超500亿,另有26家主体有息债务规模在100-500亿元之间,泰州市兴化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兴国投”)、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港高新开发”)、泰州医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城控股”)、江苏新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马建设”)、泰州鑫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国投”)和泰兴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涛投资”)债务期限结构最差,短期债务占比均超50.0%,除5家主体债务期限结构较好外,其余主体短期有息债务占比均超30.0%,债务期限结构整体表现一般。非标债务方面,有22个主体非标占比超15.0%,其中占比最高的三家主体为泰州市金东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新能源”)、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港高新开发”),非标占比达58.3%和57.5%,有息债务结构整体一般;存续债方面,规模较大的主体有泰州城投和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交产”),分别为221.0亿元和204.4亿元,一年内到期规模分别为88.5亿元和44.6亿元,另有5家整体存续债规模超百亿,10家规模超50亿;2024年有32家主体新发债券,但规模小于债券到期量。
从发行量看,泰州城投平台债券发行量和偿还量均有所波动,2024年1季度和2季度发行量分别同比增长14.6%和下降45.9%,2024年上半年合计发行量为581.0亿元,占上年全年发行量的48.3%,基本持平,2024年1季度和2季度偿还量分别同比增长99.0%和1.6%,上半年偿还量为612.5亿元,是上年全年的67.8%,偿还量有所增长;2021-2023年净融资额分别为566.5亿元、84.2亿元和301.1亿元,2024年1、2季度净融资额分别为38.9亿元和-70.4亿元,整体收窄明显,2024年上半年转为净流出,城投债发行延续严格监管态势,严格控制增量的同时化解存量,再融资压力上升。另一方面,泰州票面利率在2023年1季度以来持续下降,2024年2季度平均票面利率为2.55%,在江苏省各地级市中排名中下游(9/13),但距最低的苏州仅有23BP的利差,在化债推动下,城投平台债券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从江苏省内各地级市发行利差(基于国开债)对比看,同样下行明显,泰州2023年2季度以来发行利差持续下降,各季度分别下降20.68BP、51.80BP、48.44BP、32.81BP和12.20BP,化债效果显著,2024年2季度泰州发行利差为60.18BP,省内排名下游(12/13),省内地级市对比看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4.3二级市场
从信用利差走势看,江苏省内城投利差整体有所下降,各地级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期看,2024年8月下旬以来又有所回升,泰州信用利差从2023年初的110.84BP下降46.15BP至9月13日的64.69BP。目前江苏省平均利差为58.24BP,利差最小为苏州(50.25BP),淮安利差最大(71.86BP),泰州排名下游(12/13),高于江苏省6.45BP,在区域内对比看表现一般。
从经济和产业情况看,尽管泰州省内排位不高,但全国范围来看泰州经济发展水平较强,聚焦“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导发展工业,船舶和汽车相关产业表现良好,化工边际改善,以医药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承压,光伏和锂电则弱化明显,规上工业企业盈利在2023年下降后2024年迎来改善,但也面临新能源产业下行明显、民营企业承压运行,新增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贡献有限等不足,同时区域内上市公司资源一般;地产在各项政策的刺激下仍面临不小压力,何时恢复有待观察,人口的净流出也是困扰;消费市场省内占比较小,增速优于全省水平,但边际回落的态势不容忽视,重点品类对消费市场地支撑不足;金融市场规模偏小增势尚可,属地银行数量较多,关键指标表现较好,但规模略显不足。
从财政实力看,泰州市财政实力在省内排名中游,税收占比偏低且平衡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创税能力持续下降后略有恢复,持续性有待观察;政府性基金收入在2021年的峰值后下滑明显,城投对土地市场发挥一定托底作用,但土地依赖度偏高的情况使得区域财力仍存在一定压力。
债务及管控情况,泰州政府债务规模处于省内中下游,但城投有息债务规模偏大,近几年均持续扩张,区域债务增量主要来自城投端,在财力相对弱化的背景下,区域内债务负担加重。下辖区市中,政府端债务主要集中在泰兴市和高港区,城投端债务主要集中在高港区,整体看高港区、市本级和姜堰区债务负担最重。在债务化解上,泰州市主要从优化融资结构、减少非标占比、优化债务期限和鼓励银企合作等方面隐性债务的化解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压降,取得一定成效,但未来仍存压力。区域内城投平台债务结构整体一般,再融资压力下净融资转负,在化债推动下,城投平台债券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但省内地级市对比看尚存在一定的空间。
在经历下滑后,泰州工业盈利在2024年迎来改善,但部分行业仍承压运行,对财政的压力也有所加大,而城投端债务扩张后更需管控,在化债推动下,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未来还需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质和量并举,拓宽财政收入来源,从根本上化解区域债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