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是提高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的重要工作任务。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逐渐由晚期向更早期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探索成果。【肿瘤资讯】特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杜小军教授接受采访,分享肺癌早筛、早诊工作的开展进展,以及EGFR-TKI在早期NSCLC中的应用与探索。
专家简介
博士、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SCI)杂志审稿人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SCI)杂志审稿人
《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SCI)审稿专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审稿专家£AME出版社专刊主审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贵州省胸心外科学分会委员
贵州省高层次人才£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卫生人才主持及参与了多项省内外、多中心关于肺癌、食管癌的科学研究课题;已发表多篇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累积影响因子(IF)近30分;所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示。对肺癌、食管癌的多学科诊治有着较深入研究,擅长胸部常见疾病的微创诊疗
早筛早诊是提高肺癌生存率关键,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早筛
杜小军教授:目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占据所有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肺癌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5年生存率已经从16.1%(2003—2005)提高到19.7%(2012—2015),但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将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其中,肺癌的生存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导致肺癌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是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错了最佳根治性治疗时机。有研究指出,分期越晚,患者的5年生存率越低,I期患者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尤其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而II期的5年生存率骤降至50%~70%,III期则进一步降至30%~40%,IV期则仅不到5%。因此,早筛、早诊、早治,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5年生存率最为重要的方法。
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一般为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环境或职业暴露(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既往恶性肿瘤史;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 h/d,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目前,用于肺癌筛查的技术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肺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胸部X线、胸部CT、磁共振显像(MRI)、PET-CT等,其中,由于PET-CT价格昂贵、分布少且具有放射性,因此不适用于肺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的常用手段,我国开展的社区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胸部CT筛查结果显示,肺结节阳性率高达22.9%,其中恶性结节患者比例达6.34%,肺癌检出率为1.5%。既往医生仅能依靠个人阅片经验对肺部病灶进行良恶性判定,具有主观、不易推广、不稳定、易疲劳等缺点。近年来,定量CT、影像组学,计算机辅助诊断,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研发,将逐步应用于临床,不仅解决了上述缺点,而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肺癌筛查的准确性、自主性、智能化的不断提高,未来该技术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血液检查方面,原发性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可以作为体检时肺癌筛查的方法,但由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导致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偏高,因此不适合用于良恶性的鉴别或肺癌的诊断。
采取个体化肺结节管理策略,结合患者特征制定干预计划
杜小军教授: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动态变化,可以协助初步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大多数恶性肺结节的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与恶性实性结节相比,恶性亚实性结节出现不规则形态的比例较高。恶性肺结节边缘多不清楚、不光整,或呈分叶状,边缘毛糙,甚至有毛刺;纯磨玻璃肺结节,尤其是小于5mm的纯磨玻璃结节,提示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为癌前病变。但也有微浸润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着的磨玻璃结节大多数为恶性,通常来说随着结节体积增大,其恶性概率也随之增高,但肺结节大小的变化,对磨玻璃结节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还需要密切结合形态及密度的变化。对于无法判断良恶性概率的肺结节,定期随访胸部CT动态观察是最重要的处理方式。随访时,建议每次检查的扫描方案、扫描参数、图像显示,重建方法和测量方法保持一致,以达到同质可比的目的。
现阶段,对肺结节的处理方式有很多,除效果最好的手术治疗外,还有立体定向放疗、靶向或免疫治疗,以及消融治疗。对肺结节,尤其是混合磨玻璃结节或纯磨玻璃结节的处理和随访策略比较复杂,尤其需要强调患者的个体情况,既要考虑患者的病情,也要充分重视患者的社会情况。病情方面,首先要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概率,若为恶性,则要进一步评估恶性程度及进展时间,例如5~6mm,随访三年没有变化的纯磨玻璃结节,可以考虑暂时不处理,继续保持密切随访。随访过程中,若出现体积增大、密度变实,再考虑进行积极处理。另外,还要关注患者的合并症,如对磨玻璃结节合并严重肺气肿的高龄患者,或预期寿命不长,例如仅有2~3年的患者,可以考虑不处理其肺结节。
社会情况方面,要重视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期望寿命等情况。例如,上个月我在门诊接诊了一例19岁的女性患者,目前仍是学生,因为肺小结节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原位腺癌,手术本身进展顺利,然而我们估计由于其原位腺癌手术,未来工作和个人生活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对此类肺结节患者进行诊疗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社会情况,“量体裁衣”,力争在确保患者得到最大化治疗的同时,对其生活、工作、自然寿命不造成较大的影响,要避免过度治疗和引起恐慌。
三代EGFR-TKI已成辅助治疗标准方案,阿美替尼为患者提供自主新选择
杜小军教授:如今,基于临床研究中EGFR-TKI辅助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确切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对于EGFR阳性的早期根治性术后的NSCLC患者,EGFR-TKI的辅助靶向治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模式。例如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III期ADAURA研究,该研究于2023年ASCO大会中报告的结果显示,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用于ⅠB-ⅢA期EGFR阳性(19del/L858R)、完全切除术后的NSCLC患者,3年OS率达到95%,5年OS率达到88%,对比安慰剂组,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绝对值提升近10%,死亡风险相对下降51%(HR=0.49, 95.03% CI: 0.34-0.70, 双侧P<0.0001),实现了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和临床意义的OS改善。
除了奥希替尼外,其他的EGFR-TKI也在早期NSCLC的辅助治疗中报告了积极的数据,例如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2024年ELCC大会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牵头开展的阿美替尼用于EGFR阳性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更新了最新数据,这项研究纳入了国内4个不同医疗中心中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腺癌、EGFR阳性IA2-ⅢA期NSCLC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在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和个人身体状况,接受阿美替尼(110mg,po,qd)6个月至3年的术后辅助治疗。这项研究此前于2023年ELCC中便已经报告了2年的DFS率为99%,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至19.2个月,纳入患者数达到290例,3年DFS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达到了92.4 %。而在按分期划分的预设亚组中,I期患者(包括IA和IB)的3年DFS率为91.7%,II-IIIA期患者的3年DFS率则为91.2%,可见对于I-IIIA期的早期NSCLC患者,阿美替尼的辅助治疗都可以达到一致的获益。此外,针对脑转移,研究中3年CNS DFS率为99%,总体人群的36个月CNS复发率仅为1%。在阿美替尼治疗期间,未报告≥3级的不良事件。290例患者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比例为35.9 %。
所以综合看来,对于具有高危因素,例如胸膜侵犯、低分化、气道内播散、局部切除、EGFR阳性的早期NSCLC患者,选择合适的EGFR-TKI进行辅助靶向治疗无疑可以带来有效的DFS、OS获益,还可以预防脑转移的发生,保障患者更长期的高质量生存。另外,相较于传统化疗,EGFR-TKI给患者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副作用较低,对生活、工作影响较小,患者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也不需要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在接受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同时正常工作。
展望早期肺癌筛查、治疗探索方向,期待MRD检测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杜小军教授:目前,全球范围内对肺部病灶,尤其是肺结节的无创良恶性鉴别技术还尚不够理想,准确性亟待提高。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结合影像组学、液体检测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希望未来有所突破。
另外,对于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是有必要的。但目前国内获批可应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的EGFR-TKI仅有奥希替尼与埃克替尼,如果有更多的获批药物供临床选择,将更有利于我们开展个体化治疗。例如在晚期肺癌中已经获批的阿美替尼、伏美替尼以及其他EGFR-TKI药物,若能获批用于早期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将会让更多患者获益。
关于术后辅助化疗在EGFR阳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商榷,但此前ADAURA研究中并未排除接受过辅助化疗患者,据了解阿美替尼的APEX研究设置了阿美替尼辅助靶向治疗与辅助化疗的对比,这将为早期EGFR阳性NSCLC患者的去化疗治疗模式提供重要的参考。另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团队主导的LUNGCA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结果可用于预测术后辅助治疗的获益优势人群,以及复发或转移的时间,希望未来该技术能够降价或进入医保,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以实现精准化和个体化的诊疗。
[1] Armstrong AJ, Azad AA, Iguchi T, et al. Improved Survival With Enzalutamide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J Clin Oncol. 2022;40(15):1616-1622. doi:10.1200/JCO.22.00193
[2] Gongqian Zeng,et al.China ARCHES: A multicenter phase I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PBO)-controlled efficacy and safety trial of enzalutamide (ENZA) +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 vs PBO + ADT in Chinese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Annals of Oncology (2023) 34 (suppl_2): S954-S1000.
[3] Beer T M, Armstrong A J, Rathkopf D E, et al. Enzalutamide in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before chemotherap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5): 424-433.
[4] Hussain M, Fizazi K, Saad F, et al. Enzalutamide in men with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8(26): 2465-2474.
[5] Sternberg CN, Fizazi K, Saad F, et al. Enzalutamide and Survival in 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382(23):2197-2206. doi:10.1056/NEJMoa2003892.
[6] Neal D. Shore, et al. Post hoc analysis of rPFS and OS from the TALAPRO-2 (TP-2) study: Genomic subgroups based on likelihood of BRCA or HRR gene alteration status. 2024 ASCO GU. F7.
[7] Freedland S J, de Almeida Luz M, De Giorgi U, et al. Improved outcomes with enzalutamide in biochemically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 389(16): 1453-1465.
排版编辑:TanRong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