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TMB?意义几何?

文摘   2025-01-10 18:43   江苏  
前言
对于免疫治疗(IC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实际一直没停。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产业界,也都在期待更好的生物标志物。
不过,正如大部分药物生物标志物所面临的困境,ICI同样缺乏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
TMB,这个之前被寄予厚望的ICI生物标志物,近几年似乎有点沉寂,有点落寞,不过也还没有消失。
可参考本公众号其他文章中关于生物标志物(包括TMB)的探讨[部分文章只是提及]:
“史上最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适应症-1(K药篇)
2024 V1版结直肠癌NCCN指南对于POLE/POLD1的更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格局,大局已定?
早期NSCLC术前基因检测(EGFR/ALK)的必要性如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药物大全(2025)[药物推荐分级]
正文
2025年1月8日,Marengo在官网发布新闻稿[1],该公司同类首创新药Invikafusp Alfa (STAR0602)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FTD(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携带TMB-H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期结直肠癌治疗。
点评:
1,获得FDA的FTD并不算什么大新闻,获得FTD最后失败的药物也非常正常;即使最终成功,也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指获得FDA批准)。
2,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生物标志物TMB-H。
如果最终成功,是否会改变全球对于TMB这一生物标志物的态度?
FDA批准K药用于TMB-H的批文
TMB的高光时刻应该是2020年,帕博利珠单抗(K药)刚获得FDA适应症,而核心癌种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NCCN指南,TMB依然在核心位置中。
此后行情一路走低,到NSCLC的NCCN指南删除,似乎已经要被扫进历史尘埃里了。
K药的FDA说明书
从FDA的K药说明书中可以看出来,目前该适应症依然在加速批准的状态,也就是说,严谨的医生会认为,实际上K药用于TMB-H依然证据等级不足。
所以,K药的适应症已经获批近5年,且有伴随诊断,但依然未能获得认可。
似乎,Invikafusp Alfa在这条路上未必会走得很顺。
3,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适应症范围。
该药物的STARt-001研究针对PD-1耐药的多种肿瘤患者。
而现在,无论是对于TMB-H的结直肠癌还是多数实体瘤患者,PD-1耐药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了。
能通过新疗法解决一部分患者面临的问题,已经可说是巨大成功了。
结语
我们在见证一个个新药。
期待新药和新的标准被建立。
参考文献
1,https://marengotx.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marengo-fda-fast-track-press-release-jan7-2025.pdf
2,https://www.fda.gov/drugs/drug-approvals-and-databases/fda-approves-pembrolizumab-adults-and-children-tmb-h-solid-tumors
3,K药的FDA说明书

伍的解读
有深度,有广度;有观点,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