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的肺鳞癌驱动突变的发生率更高
文摘
2025-01-21 13:17
安徽
一般而言,肺鳞癌中驱动突变的比例低得多(相对于肺腺癌);因此,也会让很多人下意识的对肺鳞癌的靶向治疗机会有所误解。(PS: 今天介绍的文章,其实不太符合我看文章的风格:文章档次一般,所以可能可信度一般;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结论即使有问题,也算是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因此,属于可以参考。)2025年1月19日,Lung Cancer发表研究,提示在不吸烟的肺鳞癌患者中,检出驱动突变的可能更高[1]。2891名肺鳞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98%的患者既往吸烟,2%的患者既往不吸烟。AGA(可行性驱动突变)在22.2%(14/63)的既往不吸烟患者中检出,既往吸烟的患者中为2.4%(69/2828)。MET和EGFR突变在既往不吸烟的患者中相比较既往吸烟的患者中比例明显更高((9.5% vs 0.4% and 7.9% vs 0.4%)。1,肺鳞癌患者中,检出驱动突变的比例还是很低的。本研究纳入近3000名患者,这个数量还算有点说服力,之所以没在更高等级的期刊(还是那句话,临床期刊普遍影响因子偏高,因此Lung Cancer不算高等级期刊,但倒也不代表结论不可信)中发表,大概是因为只有检测结果,而没有用药的随访结果。2,22.2%,意味着至少非吸烟的肺鳞癌患者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很高。虽然,从国内看,应该是多数NSCLC(非小细胞肺癌)都会选择基因检测,很少会因为病理类型就不做了。3,2.4%的比例,是否需要尝试,则需要结合检测/用药的性价比了。但从CheckMate-77T等结果,肺鳞癌使用(围术期)免疫治疗的疗效较佳,但驱动突变的患者很难说。所以,既往吸烟的患者,无论从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角度,或许,都有基因检测的必要性。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9500225000224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read more)访问文献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