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希替尼需关注心脏毒性

文摘   2025-02-05 19:01   江苏  
前言
全球范围看,奥希替尼是携带EGFR敏感突变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无论一线、携带T790M的后线、辅助治疗和巩固治疗)
可参考: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药物大全(2025)[药物推荐分级]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药物大全(2025)——提纲和解析
想包圆全周期NSCLC?奥希替尼暂时折戟围术期治疗(还要继续等待更大型的研究)
LAURA(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奥希替尼巩固治疗),算不算改变临床实践的批准?
但奥希替尼并非"神药",也没有任何药物可成为"神药",即使2024年蝉联药王的帕博利珠单抗。
正文
2025年2月,JTO发表真实世界研究,提示使用奥希替尼需关注心脏毒性[1]。
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奥希替尼的中位用药时间为12.4个月。奥希替尼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4.7%。高龄、心衰病史、心房颤动和基线左心室应变降低(高危因素)与心脏毒性的发生独立相关。ORCD(osimertinib-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 奥希替尼相关的心脏功能障碍)的恢复率为82.4%,停药患者和未停药患者之间没有差异。
文章结论
真实世界中,奥希替尼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4.7%,其中需要心脏病学干预的ORCD发生率为3.4%,高于之前报告的发生率。鉴于奥希替尼的长期用药和与心脏毒性相关的死亡率增加,密切监测至关重要,尤其是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
我的评论
1,我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说明一个观点:没有神药,即使标准治疗。这也是在我整个公众号文章中共同的观点。
如果选出我公众号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那基本无悬念的是奥希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但我也从不认为这两款药物在适应症范围适合所有患者
奥希替尼的早期术后辅助和局晚期巩固治疗都有过度治疗的嫌疑,这也是奥希替尼比较大的争议点(具体的问题在我上述链接的核心文章中有详细描述);而帕博利珠单抗则有超出国内患者治疗预算的天然弱点。
但,这不代表,从疗效上说,就有很多药物会比他们更好;也就是说就算他们不适合所有患者,但将视野放到全球范围,在适应症范围内,他们也是相对更好的选择;无论从数据(临床试验疗效),真实世界疗效还是药品本身的质量上说。
2,JTO发表文章来点出奥希替尼毒副作用的问题,说明奥希替尼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想必国内的临床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但这也不代表,其他药物就能规避这个问题;也不代表其他药物的其他问题比这个问题好到哪去。
因此,更好的做法正如文章结论中所提,密切监测至关重要。
结语
关注毒副作用应该是肿瘤治疗中的常规操作。
但切记,不要因噎废食。
像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在EGFR非耐药突变中,因为毒副作用低选择奥希替尼没什么问题,但不代表这个思路适合所有情况。
晚期肿瘤还是更多关注疗效,这也是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把延长生存作为主要目标的原因。
参考资料
1,https://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24)02377-3/abstract?dgcid=raven_jbs_etoc_email

伍的解读
有深度,有广度;有观点,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