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的PD-1——III期成功
文摘
2025-01-11 07:31
江苏
无论是哪家的,无论是哪国的PD-1/L1,我都觉得有点太多了。不过如果做出差异化,跟Dostarlimab-gxly(多塔利单抗)一样,倒也未尝不可。我们也静等最后FDA的解释,说不定ODAC会议还要继续开。2025年1月10日,辉瑞在官网宣布[1],其皮下注射的Sasanlimab联合BCG(卡介苗)用于未使用过BCG,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III期临床试验CREST,达到其主要研究终点——研究者评估的EFS(无事件生存期)。1,该研究是Sasanlimab首个获得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的重要III期研究;2,如果获得批准,Sasanlimab会成为首个可以延长该类型患者EFS的首个PD-1;3,未经治疗的高风险NMIBC是一个高度未被满足的治疗领域,在过去的30年里治疗选择基本没有改变。1,大部分药物研究结果发布的时候,其厂商都会找到很多有的没的意义;是否真的有那么多意义,更多时候还得看:①监管认不认——一般变革游戏规则式的研究结果,FDA/EMA等监管会第一时间完成数据审核并批准;②临床认不认——临床医生们是否会在可及性问题解决后第一时间用上。一是我觉得现在全球临床的问题需要通过新机制的药物来解决,虽然新机制且有效的药物有时候是可遇不可求;二是我总觉得如果全球制药行业继续把精力放在PD-1/L1上,会压缩更好药物的生存空间。不过我也明白,制药行业的发展既不可能按照我的想法;我的想法也未必对。只能说,按照,管他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路来评价新药。只要有效,且患者负担得起,管他来自哪里,都是好药。很久之前,我想过,贵为"宇宙药厂"的辉瑞怎么能没有PD-1/L1(舒格利单抗算是"钞能力"的一种体现吧)。这会真来了,我倒觉得,这时候来干嘛,还不如多来两个洛拉替尼。1,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s-sasanlimab-combination-bcg-improves-event-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