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最近出门基本上都能闻到一阵诱人的香甜味,热腾腾、香喷喷的。。。
没错,就是烤红薯,它简直是冬日的专属味道。
而且,红薯确实很适合冬天。
一、红薯是“根”类食物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冬日进补,是很适合吃点“根”类食物的。
因为入冬后,天地阳气潜藏地下,而“根”类食物正是把自己的营养精华深深扎根土里,与冬天“藏”的特性相符,能帮助身体储存更多能量,补足中气。
所以,冬季多吃些根茎类的食物正是顺应四时的饮食之道。
除此之外,经历冬霜与温度骤降后,红薯中的淀粉也转化为糖分,口感尤为甘甜。
二、红薯补养脾胃
《本草纲目》提到红薯:性味甘平,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同薯蓣。
薯蓣就是山药,说明红薯跟它功效类似,土气很旺,是可以健脾胃的。
红薯有白皮和红皮之分。
白皮白肉的红薯偏于润肺,因为白色入肺,肺又主皮毛,所以它对皮肤的润泽会有帮助。《本草纲目拾遗》就载其“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
而更补脾胃的是红皮黄肉的红薯,色黄入脾,可以增强脾胃的气机运转;红色入心,能够补养气血。
所以,红薯算是个补虚小能手。
脾胃虚弱、胃口不好、四肢无力、脸色差、没精神的人,都可以吃点红薯养养脾胃。
除此之外,红薯还能美容养颜。
《随息居饮食谱》就提到红薯:“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
因为红薯中含有一种类雌激素物质,可以保护肌肤。归根到底,还是红薯能补养脾气,气血足了,自然面色红润。
冬天红薯可以搭配生姜煮个小甜汤,相当于暖冬版的姜枣茶。
冬天人的胃口要比夏天好很多,因为阳气往身体里收了,天气寒冷也要消耗更多能量,这个时候脾胃更能补得进去。
这道红薯姜汤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帮助调和中焦,补虚健脾。
三、红薯利肠胃、润肠通便
《本草求原》说它能“宽肠胃,通便秘”。
红薯富含大量膳食纤维,既能增强饱腹感,还能促进肠胃蠕动,起到通便、缓解便秘的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主运化,负责把我们吃进胃里的食物和水分转化成营养运输到身体所需的部位。
如果脾虚,气不足,脾胃对食物运化的能力就不够,那些脾来不及处理的食物就会堆积在胃肠里,形成积食。
积食化热,不仅损耗体内的津液,也会让肠道干燥,加大了排便的难度。
并且脾的运化功能罢工后,我们喝进胃里的水也没法转化成能被人体吸收的津液,身体缺少津液,拉出来的粑粑自然很干,干成羊屎球。
中医里把这种便秘叫做——脾虚便秘。
因此脾虚便秘的人可以喝这碗红薯小米粥,健脾胃,补了气又补了津液,胃肠道有了“动力”,排便就不难了。
但红薯有个缺点,就是吃多了能壅气,中满者不宜多食。
简单来说就是,脾胃因为积滞、痰湿、气虚等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腹中胀满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不是不能吃,关键在于不能多吃。
并且红薯里含有气化酶和粗纤维,可以在人胃肠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有人红薯吃多了爱放屁。
担心吃多了的,可以煮红薯粥吃,再放一小片陈皮,增加健脾功效,解决理气的问题。
或者带皮吃。
中医认为,食物的皮肉是阴阳相互制约的整体。红薯亦是如此,肉能补脾胃之气,皮则是能通气助消化。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家烤点红薯吃。
名中医黄煌教授曾讲过,烤红薯的功效接近经方小建中汤,甘温补中、理虚健脾,适合面色黄、肌肉松软、胃酸缺乏、喜食甜食、大便或干或溏的人。
冬季也是流感高发期,多吃点红薯也是有好处的。广东名中医何炎燊曾记载过,他在流感盛行时,会用到一个方子:
其中芥菜辛温,可除邪气、和中祛痰湿、疏肺豁痰止咳,有“小柴胡”之称。此方无病者可防,有病可愈。
这道汤主要是针对身体淤堵的人,除此之外,我还整理了几个防流感、提正气的食疗方做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领取。
我们还可以搭配红薯叶一起吃。红薯叶有健脾胃、益肺、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实养生就是在日常的一餐一饭里,而这就是最朴素的食物能给我们带来的。
切记切记: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房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