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确定性共处

文摘   2024-09-16 23:02   江苏  



我以前,当然现在也还是这样,很容易被悬而未决的事情,或者小概率,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比如,我现在很爱他,他会不会有一天不爱我。比如,我这工作还能继续做吗?会不会未来被AI取代了?在这些漂浮的悬置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与怀疑里,个体可能会经历一种内在的冲突,这种冲突源自于对控制的需求与现实世界中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张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未知为什么如此值得恐惧呢?
本质上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例如,个体可能会意识到,他们对结果的迫切渴望实际上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证明需求。也就是我必须做成这件事,这个结果必须是确定,否则是就是没有价值的,无用的。或者就是,根本不信自己有解决失序的变化的能力,长期处于自我否认与自我怀疑里。这种需求可能与早期的经验有关,如童年时期,就开始匮乏父母对其认可,或者在成长过程中,接受集体意识的塑造,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达成某个成就。

但是,生活啊,几乎就是不确定性代名词。所以,我们首先要说服自己不确定性就是生活的必然,因此并非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被控制,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立即解决。通过接受这一点,个体可以减少对结果的执着。也就是那句祈祷文,愿上天赋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赋予我平静,去接受能接受的事情;给我智慧,让我能够分清这两者的区别。

其次,为什么企业能盈利?那就是不确定性的魅力。所有的机会与利润都藏在风险里,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所以,不确定性里才可能有巨大的机会。接受这一点,说服自己。

再者,灾难预演,我记得有次我去看心理医生,跟她说了很多很多我的担忧,她问我,好的,你告诉我,如果现在这些都发生了,又怎么样呢?
我想了一下,确实,好像也没怎么样。我还是能解决的。淡化你所拥有的东西或者你向往的东西在你心中的地位,这样任何损失都不会给你带来伤痛。预演一下,失去了,自己能不能解决。这样,世界的波动性也不能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然后,在不确定性里做确定性的事情,相信长期主义。专注于可控的事物可以帮助个体将注意力从不确定性转移到他们可以影响的领域。这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或投身于他们热爱的工作来实现,比如读书、健身、学习以及观察生活,这些总没有错。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作为渺小的个体,可以增强自己的控制感,同时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还有一个小提示,也就是《反脆弱》这本书里提到的,减少不利因素,而不是增加有利因素。我觉得用芒格的话更为简单,那就是在要这件事想一想,可能会毁了这件事的因素有哪些,尽量别做这些。也就是要想提高成功概率,那就是尽量少做不对的事。

总之,悬而未决,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学会与之共处,而且不确定性里才有成长与获利的机会,如果实在焦虑,那就做点确定性的事情,以及少做导致坏结果的事情。
我想到有次我问我的爱人,你会担心有一天我们会不这么要好吗?
他说,我不会去想这些问题,我就想过好当下,珍惜每一天的幸福。

小美书影
唯读书和电影不可辜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