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而去年十一在重庆时,我在路上走,听了一个播客,讲明朝为什么贞女这么多,因为她们是儒家那些名士面对国破山河,自己不去死,把这种为国守贞的志气寄托在女性身上。于是催生了歌颂贞女,让女性陷入守贞或自杀的意识骗局。
我当时就被这个观点震惊了,后来有事,我就没仔细听。结果居然在微信读书看到一本书,《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精选版)》就讲了这个观点。
我才看了一点点,回应这观点就是书里提到也没为大明陷落而自尽的名士屈大均,当然他出家了。一方面对逃避忠君责任的“僧”不太满意。但是双标的是,“至于他自己,当然他即使穿上僧袍也仍是儒士”。
书里讽刺他,他为什么这么去赞美贞女,因为他认为“过僧人生活毕竟不容易,而自杀更难。然而贞女却摈弃世俗享受,为信念而决然献身,没有犹豫也不留退路。也许,屈大均觉得她们如此令人敬慕,是出于愧疚心理,愧疚自己没能为道德而就义?”
这本书有个发现,贞女现象的升级,与这一时期的民族和政治危机、对极端行为的文化兴趣,以及儒家有关忠贞的道德话语的强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13和17世纪都涉及汉帝国的民族危机,宋明两代王朝最终在异族征服者(蒙古人和满人)手中覆灭。而15和16世纪(明后半叶)则是一个朝政动荡,儒家士大夫以道德英雄主义相激励的时代;宦官专权,朝廷内部的“忠”“奸”斗争连绵不断,贯穿始终。
这俩时代一个是贞女出现,一个是贞女发展到顶峰。
原因是“异族侵略和“蛮夷”文化污染的时代,成为贞女也许是精英家庭的女儿用来将汉民族与“野蛮”民族区别开来,捍卫汉族文化和家学的至高无上性的一种途径”。一开始在精英家庭,作者没说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平民不配守“礼”,以及平民女性要作为劳动力干活。
说白了,男性歌颂贞女,以此祭奠自己没有为国而死的“男性政治忠诚”,女性代表了儒家的忠,毕竟一些男性上了战场,一些男性想要寄托自己为国哀思的情怀,贞女成了政治忠诚的最高象征,被比之为不曾为主效力却愿为主献身的忠臣。贞女形象被用来寄寓深受创伤的精英的各种情感和信念。
于是他们用赞美做规训,催促女性去死,成全他们的“苟活”。
有意思的是,女性成全了他们的忠诚之梦,他们还是说“女性是软弱的、被动的性别,然而贞女却能表现出高超的品格,足以令男子无地自容”。
总之,作者分析,为啥17世纪女性为成贞女去死的现象盛行大概是以下三个原因:
1. 民族认同与政治忠诚表达:在元朝统治之后,明朝的建立伴随着对汉族文化认同的强化和对蒙古文化影响的排斥。明朝政府将文化教化和道德规范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以恢复和弘扬儒家的道德秩序。
而如上所述,大明陷落,贞女的形象被用作士大夫表达政治忠诚和道德立场的工具,同时这种政治文化也塑造了女性的道德观念,他们自己不去死,但将忠贞不渝作为女性政治道德的核心。
2. 理学影响与道德自律:理学在明代达到鼎盛,其强调的个人道德自律和修养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倡导的道德规范将妇女的贞节行为提升至道德典范的高度。
3. 经济变迁与社会伦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构成了挑战。物质追求和性解放的趋势被认为对妇女的道德构成了腐蚀,因此,通过塑造贞女形象来维护和强化社会伦理与性别道德,从而维护自身统治。
后面有时间我再看看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