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普利策奖得主、《癌症传》《基因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医生新作《细胞传》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发行。10月16日,穆克吉医生携手《细胞传》译者马向涛医生和癌症科普作家李治中博士莅临该作品的新书分享会,与读者一同走进细胞生物学的世界。细胞医学、新型疗法、基因编辑等主题在对谈中层层展开,透过穆克吉深入浅出的讲述,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被揭示得更为生动和真实。【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其中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细胞生物学的开拓:
从“基因的时代”到“细胞的时代”
在分享中,穆克吉阐述了创作《细胞传》的初衷。他表示,书籍的核心思想来自三个重要反思:补足细胞生物学的知识空白、关注新兴的细胞医学前沿,以及应对新冠疫情下的科学需求。他指出,基因的时代代表信息的获取,而细胞的时代则探索信息如何转化为生命:人体细胞虽然共用2万多个基因,却分化出功能多样的细胞类型——如脑细胞、肝细胞和免疫细胞,这正是生命奇妙的奥秘所在。穆克吉认为,细胞生物学不仅是探究科学的领域,还是解码生命之谜的关键,对未来医学发展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谈及写作的挑战,穆克吉坦言,撰写这样一部包含众多细胞类型的书籍并非易事。不同于《癌症传》和《基因传》的时间线结构,《细胞传》采用了按细胞类型划分章节的形式,同时保持着一条连贯的叙述线。这种全新的组织方式虽然增加了叙述的复杂性,却为读者提供了多视角了解细胞科学的机会。
2012年,第一例CAR-T疗法成功治愈白血病的事迹轰动全球,从此细胞疗法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入了公众视野。穆克吉也参与到相关的前沿研究中,经历着细胞医学的兴起,见证了许多鼓舞人心的进展。他认为,细胞是解决许多生物医学问题的核心要素,对人体与疾病的众多探索道路都汇聚于细胞。此外,在谈及细胞疗法成本时,穆克吉提到,美国和欧洲政府正在推动医院与机构开发罕见病疗法,如美国的ARPA-H和欧洲的医院豁免项目,这些机构与项目鼓励医院和研究所独立开发新疗法以降低个体化治疗成本。
科学伦理的平衡:
我们如何拥抱新人类
通过对基因编辑和细胞疗法的介绍,穆克吉在书中引入了一个概念:“新人类”,其定义为通过细胞修饰或基因编辑方式改变基因组后的人类状态,比如通过T细胞基因编辑重获健康的白血病患者。谈及新人类时,穆克吉强调,我们需要重视其中的伦理问题。其中一方面用于疾病治疗,另一方面则关于如何限制以增强人类能力为目的的细胞基因编辑。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利用新科技治愈疾病的同时,避免触及通过基因编辑增强能力的伦理界限。在违反伦理地改造人类基因方面,贺建奎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任何想要用技术增强人类的行为都存在极大的风险和伦理挑战,而治疗的需求则更具道德上的正当性。
科学界和社会应建立严谨的伦理标准,以避免滥用对人类特征的改造。新技术的潜力无穷,但保持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同等重要。
人工智能的助力:
AI+生物医学前景广阔
人体中蕴含的信息层次丰富而复杂多样,仅凭人类的理解与分析,我们无法高效地解开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谜团。然而AI领域的突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穆克吉指出,AI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复杂的信息矩阵,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进展,降低医疗研发成本。他特别提到了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其中物理奖授予了在人工神经网络领域做出奠基性工作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辛顿,化学奖的一半授予了“AI生物学家”AlphaFold的发明者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均与AI和生物学有一定联系。这表明生物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优势学科,其与AI的交叉领域尤为前沿。穆克吉认为,AI结合生物医学将成为未来十年的重要趋势。
结语
德国细胞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在1958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我们终将回到细胞”,穆克吉引用了这句名言作为本书引言的标题,寓意着未来生物医学格局终将由细胞医学的突破再次构建。基因如同音符,谱写细胞的旋律,细胞的合奏汇成生命的乐章。在生物医学新时代的曙光中,我们将在关注基因的基础上聆听细胞之歌,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进对生物学复杂信息的解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认识癌症、探索如何治愈。细胞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医学新技术的涌现,更提醒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谨慎前行,理性判断——这正是穆克吉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信念。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