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苏轼《夜梦》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是六旬的老翁。
在海南,他过着清苦却也自得其乐的贬谪生活。但有一天晚上,他却做梦梦见了自己的父亲。
在梦里,他又回到了童年,因为嬉戏玩耍,没有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为此他提心吊胆坐卧不宁,害怕被督导自己功课的父亲发现,就像咬了钩的一条小鱼一样焦躁不安。
由此可见,苏洵对孩子读书要求有多严格。即使已经垂垂老矣,苏轼做梦醒来还是会心有余悸。
但和苏轼截然相反的是,苏洵自己本身接受的却是父亲苏序宽松的教育。有他的诗为证: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他自幼就不喜欢读书,也不肯在当时科举考试需要的韵文诗赋方面下功夫。而父亲苏序也从来不强迫他,随他四处游历,纵情山水。在他后来给欧阳修的信中,他也坦诚有言: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教育,宽松好,还是严厉好?
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或许各有各的好吧!它因人而异,也见仁见智。
一 苏老泉中没中进士
介绍苏老泉,有人说苏家“一门三进士”,问我这爷仨是不是同时登科,如果是的话,这可真算得上是千古佳话。
他们是有多喜欢苏家啊!
这么愿意苏家能锦上添花!
但还是要尊重现实,我告诉他们历史上的苏洵是唐宋八大家里面唯一一个没有考取进士的人。肉眼可见,他们都有些失落。
展示给他们看《宋史苏洵传》里的记载: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告诉他们他自己后来也感叹: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所以他应该是确实没有考中进士。
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22岁中进士,一个19岁中进士相比,他真的是考场太失意了。
遗憾吗?
遗憾!
孩子们还是觉得美中不足。
“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偏爱”啊!恨不得苏家占尽一切风头。可是如果是我,我就不遗憾!”
我笑言:
第一,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可是其成就却超过很多科班出身。名列唐宋八大家,彪炳千秋。中国历史上进士不能计数,但八大家可就八个人,我们没记住那么多进士,却一直记得他学习他的文章。
第二,做优秀的自己不易,做一位优秀的父亲更难,天下优秀的人不计其数,优秀的父亲却少之又少,而他却绝对可以算是一位优秀的父亲。能培养出苏轼苏辙这样的学霸儿子,应该比自己是学霸更让他欢欣。
“所以我们虽然有自己的人生,不一定以父母的期待为人生理想,可是如果在活出自己的人生之外,还能有圆了父母期待这样的副产品。想想我们是不是赚了?”
抓住一个机会就敲打敲打他们,为人师者,当然愿意学生们能收割自己人生的幸福,因为他们幸福了,也就同时收割了家长们的快乐。
然后我们一起总结苏洵事迹可以用做哪些方面的写作素材:
其一,大器可以晚成,好饭不怕晚,要始终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想认真,随时都是认真的好时机。其二,浪子回头金不换,一定不要自暴自弃,苏洵能痛改前“非”,学有所成,你也能。其三,学历重要,985大学镀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天天向上的心,不是科班出身,肯用心,一样能干出成绩……
努力永远不晚,成才之路处处。
这不只是写作素材,更是人生路标。
二 和苏洵学写考场作文
问学生考场作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和平时的作文不同,考场作文必须要“炫”!
只有“炫”,才能出彩,才能与众不同,在众多考场作文里脱颖而出。
而如果要“炫”,它必须至少具备以下几要素:
一个好的书写,一个好的题目,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立意,一个好的结构。
这五“一”工程”中,最好借鉴的就是文章的结构。而苏洵的这篇文章的结构堪称典范,是最好的学习模板。
其一 提出问题短平快
首段总分总结构,开门见山亮出全文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后提出它的两个分论点两个,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能独完”;最后再强调——弊在赂秦。
我们的考场作文,最强的开头就是这样。明确,有力,简洁,还可以契领全文。给阅卷老师以深刻印象。
其二 分析问题层次明
按照开头立论,这个环节先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力亏而国亡。
这一段有三组对比:
秦之所得(攻取所得和受所得赂)
诸侯所亡(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
对土地的态度(前人得之不易和后辈视之不惜)
有对败家子的可怜可鄙相的形象刻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有诸侯之地和暴秦之欲的反比例:“有限”和“无厌”,“奉之弥繁”和“侵之愈急”。
最后以“抱薪救火”为喻,明明白白告诉你:赂秦不灭,天理难容!(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也思路清楚,将不赂者也分为两类:一短见的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二有“远略”的燕赵,义不赂秦。重点说赵国,字字都透着惋惜。最后假设论证,更是无限憾恨。
论证清晰,却又如此饱满!
其三 解决问题意味深
最后两段先提对策——如果六国能礼遇奇才。并力西向。那么秦人恐怕食不得下咽。可是明明有“如此之势”,被秦之淫威胁迫而灭亡,怎么能不令后人扼腕而叹。也因此苏老泉警醒当朝: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可是如果被胁迫呢?他又进一步直截了当地揭露,我堂堂一统华夏,那就还不如曾经的六国诸侯了!
言至此,全文结束。
理足气沛,天衣无缝,掷地有声!
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清晰而流畅的行文哪个阅卷老师能不被打动?
三 三苏同文为什么是苏洵胜出
积累了素材,学习了结构布局,我们还要学习其文立意。告诉学生,苏家父子三人都写过《六国论》。
“谁的更好呢?”我问。
“当然是苏洵!”
问他们为什么不说是苏轼?苏轼的文名可是三苏之首啊!
“课本没有选!”
没有比这个理由更直接的了!
教材确实是衡量文章文质兼美的绝对标准。但如果从文章的内容来回答,我们可以有深层次的答案。
展示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六国论》里的精彩语段: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苏轼)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苏辙)
两兄弟一个谈“士”,要重视人才,看道德,更要看实际作用;一个谈“势”,要看清形势,要有格局,有眼界。而苏洵说的却是“道”,破灭的理由是“赂秦”。
可是,任谁读了苏洵的《六国论》,也看得真切,说的虽然是六国赂秦,但矛头对准的却是当政。
他的文章胜出恰恰是因为这样的针对现实。因为这一点恰恰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传统。它体现了士大夫阶层时刻关注民生疾苦,时刻心怀国家命运的责任和担当。
北宋当时因为历史的原因,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和契丹、西夏作战一直败多胜少,军事上软弱无能,外交上则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谋求苟安,即使偶尔获胜,也是如此屈辱。
据相关资料记载: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极大地助长了契丹、西夏的嚣张气焰,也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国力,使国家深陷打仗赔款再赔再战的恶性循环。
苏洵这篇文章犀利而深刻,矛头直接指向了北宋执政者的外交投降方针,一腔爱国热血,让他喊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时代强音!这也代表了当时国民的呼声。
而这一点还具有普世价值。
它对任何时代个人、国家面对强暴都有指导意义。
譬如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以中华之物力,交各国之欢心”的策略,导致了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换来的只是国民更深重的灾难和外国侵略者越来越大的胃口和野心。
譬如我们的朝鲜战争,敢跟强权硬碰硬,换来了建国以后一直以来的太平。
当然个人面对各种霸凌也是如此。这些霸凌可能没有理由,却一定是一种选择,对你软弱的一种选择。只有当霸凌者认为自己不能承担霸凌你的后果时,霸凌才会终止。
我们为什么写文章?
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伟人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针砭时弊,始终是知识分子为文的庄严使命。苏洵的这篇文章胜出,就好在这样的指向性!
怕你印象不深刻,号码不能再清晰,请你对号入座!
我们新时代青年也应学习苏洵,文章好是一个方面,更要时刻关注国家命运,有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这才是学习此文的深义。
附有关苏老泉文学常识: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张鹏翮于三苏祠题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清·杨庆远于三苏祠题联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朱德四川眉山公园题诗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三字经》
焚初稿,始读书,独成一体扬名入塾;
摒旧规,遗进士,同列八家育子为贤。
——今人青海西宁李钦渊联
(写作不易!都看到这里啦!请点赞鼓励一下呗!抬手一赞,也是日行一善!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