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备课笔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文摘   2024-05-15 05:41   河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

每回读《阿房宫赋》,张养浩的这支《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小令总是会在耳边萦绕。论洞穿历史的深刻性,小令虽小,却丝毫不让杜牧的这篇煌煌巨制。

可是如果你了解了它们的写作背景,就会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张养浩此令写于他赴任赈灾的途中,时年已经60岁,当年就因为劳累死于任所。一位历尽沧桑却一直心念百姓苍生的老者,早就洞察封建王朝的本质,无论兴亡,百姓最苦!

而我们的诗人杜牧写此文时还没有考取进士,没有真正踏上仕途。少年人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一腔热血,满怀热忱,想着大有作为,愿为“圣明”除却弊事。所以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里这样说及自己创作《阿房宫赋》的目的:

宝历(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而那一年的俊赏杜郎,年仅23岁。

环节一:猜谜赏联知杜牧

以下面的一联猜一诗人名字:

半亩山半亩

一曲歌一卷

交代谜底——杜牧。再展示一联,猜猜这一联提到了有关杜牧的哪些知识:

工部诗坛英发,红烛短时樊川回望枫林晚;有意山唐季并行,白云生处赤壁遣怀石径斜。

和学生一起背诵杜牧的《山行》、《赤壁》、《清明》、《泊秦淮》、《江南春》……,这些他们曾经学过的诗。补充对联里提到的《遣怀》、《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总结展示: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环节二:钩“心”斗“角”理全文

介绍有关“赋”的常识。

“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疏通字词后,就由刘勰对“赋”的阐释入手理清全文思路。

先说“体物写志”:

1、2自然段是“体物”,描述阿房宫。

3、4自然段是“写志”,书写阿房宫引发的感慨。要以史为鉴,切忌哀之而不鉴之,步前任后尘。

再说“铺采摛文”:

所谓“铺采摛文”,意思就是铺陈文采。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本篇介绍阿房宫,核心是——“纷奢”。钩“纷奢”之心,多方位多角度去描绘阿房宫。

一写阿房宫之宫室。

二写阿房宫之美人。

三写阿房宫之珍宝。

而每一个角度又辐射出多个分支,再细处刻画。譬如美人一段,先介绍美人之所来,然后分别写了美人之多、美人之美、美人之盼,美人之悲剧命运。

这样就由“纷奢”入手,可理清全文结构:

先是“纷奢”的表现:宫室之恢宏,美人之枯萎,珍宝之弃掷。

再是“纷奢”的过分:从负栋之柱、架梁之椽、钉头磷磷、瓦缝参差、直栏横槛、管弦呕哑这六个方面的“多”,极写“纷奢”的不可思议。

然后是“纷奢”的后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最后是“纷奢”的教训:不“爱”其人,最后只会成为后人的镜子。

如此“钩”心“斗”角,可见文章之巧思。

环节三:浓墨重彩说宫室

和学生重点分析第一自然段,有关对阿房宫建筑的铺陈,加深对“赋”的认知。

由学生总结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绘阿房宫的。(可以博物馆导游身份介绍)总结如下:

工程之巨——“蜀山兀,阿房出”。

面积之广——“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楼阁之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建筑之巧——“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宫殿之多——“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桥道之美——“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舞之盛——“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这样密密匝匝,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写来,让我们不由惊叹阿房宫的繁华,更可见统治者之纵情声色。

再设计训练:

一、请用成语来赞美一下阿房宫

(美轮美奂,美不胜收,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叹为观止……)

二、重点赏析文章有关长桥复道的句子。

除了修辞、表现手法之外,还可以从句式的角度感受文章的节奏感。可这样设题:

文章关于长桥和复道的描写,可以改成“长桥卧波,是云中龙;复道行空,是雨后虹”这样的句子吗

这样通过句式变换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变化错落之美,行文的生动活泼。

环节四:“哀”而不“鉴”空为鉴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补充唐敬宗李湛骄奢淫逸的结局,仅在位二年,就为宠信的宦官所杀。

附清代蔡东藩评价:

“唐敬宗在位二年,未尝行一虐政,且于裴度、李绛、韦处厚诸臣,亦知其忠直可用,非直淫昏无道者比,而卒为逆阉所弑者,好游宴,暱佞幸故也。”

最终还是被杜牧说中,“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为君主应当向魏征进谏唐太宗说的那样,“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而让百姓不得安宁,只能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身死国灭,被后世当作反面教材。

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这两处的“使”,是“如果”的意思。这是杜牧对六国对秦王朝覆灭的惋惜憾恨,也是对君主的语重心长。

我们是不是听着有些熟悉。是不是也经常在事后这样悔恨:

如果我能怎样怎样做,那么事情就不会怎样怎样了……

这世间最多这样的如果,却也根本不会有如果。

布置练习:

一、聪明人以人为镜,看到别人被这块石头绊倒了,就知道绕行。而实际上平庸的我们,却总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找一找自己碰到的这些石头,给它贴个标签,提醒自己一下。

二、青年杜牧,激扬文字,字里行间可见爱国热忱,少年人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以杜牧为论据,来论证一下“我辈青年要有担当意识”这个论点。

教后记:

在课上有同学说起文章的繁和简。

对阿房宫的浓墨重彩,急管繁弦的描绘,让我们感叹秦之“纷奢”,而对秦王朝的覆灭,这样“纷奢”的结果却只有寥寥几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感觉这样很震撼。

其实这样的繁简对照,正是作者匠心之所在。这就好像《红楼梦》里王熙凤讲的“放炮仗”的笑话。前面越是繁华,后面越是俭素,才更显得秦覆灭的迅速和轻而易举,不爱其人的下场才更昭然,也就加深了这篇文章的深刻性。

教学相长,总会有这样一些额外的收获。

感谢我的孩子们!

海夜听风三人行
不是千篇一律,只是万里挑一,一中语文教师,一心一意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