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备课笔记:北宋孤勇者

文摘   2024-04-12 19:48   河北  



有关王安石对联:




虽千万人吾往矣,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亦不足畏,不足法,不足恤,且任我霁月光风,长留天地;


至数百代复何求?奇哉一书,大哉八家,更文如峰,诗如江,词如溪,莫辜负高山流水,共仰荆公。(作者:王影子)



守旧易,维新难,半山但为勋业 ,何奈无他之心,而蒙天下垢;

收五州,安四海,荆公岂独文章,如斯不世之杰,应传万载名。(作者:轻语轻言)


与范公不俗,皆谥文,皆变法,皆与诗书满腹,政事劳心,难得先忧后乐;

乃东山有缘,同名字,同寿龄,同乃翰墨才华,簪缨门第,偶然王宅谢墩。(作者:天高云淡)


有关王安石名言:


1 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4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5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6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7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8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9 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10 不以不善而废其善。


11 不以死生祸福累其心。


有关王安石评价:


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一世之伟人也。


颜习斋: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蔡上翔: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祐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禩,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苏轼: 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 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其代皇帝草诏)


有关王安石生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


籍贯江西临川,出生于江西临江府其父任上,父亲王益,真宗时进士,一直地方任职,其少时曾随父亲宦游四方,因此有机会体察民生疾苦。


仁宗景祐四年,随父入京,结识曾巩,曾巩以其文荐于欧阳修,为欧阳修激赏。庆历二年,进士及第,任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却放弃进入馆阁的大好升迁机会,继续地方任职。曾任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群牧司判官、常州知州等职。每到一处,皆勤政爱民,政绩斐然。这些基层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北宋沉疾,也为他将来执政变法积累了经验。


地方任职近二十年,这中间朝廷多次征召,文彦博、欧阳修等执政大臣也多次举荐,但都被他以家事繁重为由拒绝。直至神宗即位,在想着有所作为的少年皇帝支持下,开始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时49岁,升任参知政事,针对朝廷“三冗”,陆续出台各项新法。


有关“冗费”,他出台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


有关“冗兵”,他制订了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有关“冗官”,他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培养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这些法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衍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士大夫阶层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人士群起而攻之,反对新法。北宋党争开始逐渐白热化。曾经举荐他的文彦博,甚至这样对神宗皇帝说:

“君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旧党子弹乱飞,而新党内部吕惠卿之流也为争权夺利背刺,皇帝面对各种掣肘也开始犹疑,王安石心力交瘁,两次请辞相位。熙宁九年(1076年)罢相,出判江宁,闲居江南。累封荆国公。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登基,高太后听政,重用旧党人物司马光,随后新法悉数被废。元祐元年,王安石郁郁病终,终年66岁。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有关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友情


王荆公司马温公吕申公、黄门韩公维,仁宗时同在从班,特相友善。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谈终日,他人罕得预,时目为嘉祐四友。”


这段文字见于《宋人逸事汇编》。


说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以及韩维,四人在仁宗朝,同在朝里为官,关系特别亲密友善,一有闲暇多终日同游,会于僧舍坊间,其他人很少能参与其中,人称“嘉佑四友”。


而其中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个人其实性格极其相似:都品德高尚,才华横溢,朴素节俭,不贪酒色,不追求个人享受,在最会生活的风雅大宋里一点也不讲究风花雪月。因此两个人很是相投,据南宋王铚《默记》里记载:


……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选房子也愿意与司马光为邻。可见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推重。而司马光也是如此,在他的《与王介甫书》里他这样说:


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


这样的两个好朋友却因为政见不同而日渐疏远,后来竟水火不容。司马光在向神宗进《弹奏王安石表》中怒言:“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当司马光主持了朝政,新法全部被推翻,同样也引起了极大争议,譬如免役法,老百姓已经适应,并且确实受益。一些旧党人物如范纯仁苏辙等人也为新法发声,但此时的司马光已经开始为了反对而反对,表现出来的执拗比从前的“拗相公”尤甚,被苏轼直呼“司马牛”。


当年三月,远在江南已经病重的王安石听说如此,忍不住叹息道:“这个也罢了吗?此法我和先帝讨论了两年之久,然后才开始推行,实在是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呀!”


四月,王安石忧病而死。


听闻这个消息,也在病中的司马光挣扎着起身,给吕公著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向朝廷建议: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为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以司马光之威望,有了他定的基调,王安石死后,没有谁敢行诋毁。朝廷追封他为太傅,赐以谥号“文”,史称王文公,备极哀荣。


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即使势同水火,政见截然,两个人相争,也从不涉私,肯仗义发声。


有关王安石轶事:




司马温公尝曰:“昔与王介甫同为群牧司判官,包孝肃公为使,时号清严。一日,群牧司牡丹盛开,包公置酒赏之;公举酒相劝,某素不喜酒,亦强饮,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强也。某以此知其不屈。”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


译文:司马温公(司马光)曾说:“昔日我和王介甫(王安石)一起做群牧司(主管国家马匹的机构)判官,包公(包拯)是群牧司使(两个人的直接领导),时包公以清廉严肃闻名。有一天群牧司里的牡丹盛开,包公摆下酒宴来与人们一起赏花,举起酒杯劝饮,我平时不喜欢喝酒也勉强喝了,而介甫从酒席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喝,连包公都不能强迫。我因此知道他的不屈从的个性。”


二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着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座吃饭。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已经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猪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一碗菜汤罢了。萧公子(平时)很是骄横放纵,就放下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萧公子见状很惭愧地告辞了。


(整理不易,看到这里啦,请“高抬贵手”,点个赞👍🏻与在看👀吧!)

海夜听风三人行
不是千篇一律,只是万里挑一,一中语文教师,一心一意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