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关孟子
一)有关孟子的名联
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禹颜
这副对联悬于山东济宁邹城市孟庙的亚圣殿,清乾隆22年由乾隆皇帝亲题。
它的上联彰显了孟子的政治主张,施行仁政,教化百姓,行尧舜之道;下联赞扬了孟子的忧世之心,如大禹,如颜回,心怀天下。
二)有关孟子名言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7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三)出自《孟子》的成语
杯水车薪 揠苗助长 一曝十寒 杯水车薪 始作俑者 当务之急 舍我其谁 舍生取义 饮食男女 解民倒悬 以邻为壑 五十步笑百步 ……明察秋毫 寡不敌众 挟泰山而超北海 缘木求鱼 君子远庖厨 于我心有戚戚焉(蓝字部分出自本文)
二 有关齐宣王
田氏,名辟疆。他执政期间,齐国快速发展,国势继续上升。继齐桓公后,在稷下广开学宫,招揽四方游士、学者,使稷下学宫之学臻于极盛,呈现百家争鸣之气象。和孟子同时代在稷下学宫出现的,还有邹忌、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人。
此外,和他相关的还有“滥竽充数”“安步当车”以及拜钟离春为后(民间传说“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等典故。
三 课文背景
孟子第二次到了齐国,国君已经是齐威王之后的齐宣王。齐宣王奉其为客卿,对他礼遇有加,非常尊重。但身处战国乱局,称霸诸侯可以说是所有诸侯国国君的梦想。齐宣王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对孟子一贯的王天下的主张他并不感兴趣。
(可参考“奕秋善弈”的典故,奕秋的故事出自《孟子》,是孟子对齐宣王不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一味敷衍自己的批评)
怎样让一个心不在焉有抵触情绪的特殊学生认真听讲呢?这就需要孟子这位老师的高超的讲课艺术。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课堂感受一下孟子的为师风范吧!
四 论辩思路
一 扬长避短 投其所好
首先齐宣王发难。他要听的授课内容是齐桓晋文之霸天下的事迹,提出这一点,其实是希望孟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讲。
孟子当然不会被牵着鼻子走,他采用了短平快的打法。一口拒绝谈论霸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话风一转,开始说王道,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无以,则王乎)这样很利落地话语权就开始由孟子掌控。
而“王天下”齐宣王之所以也能听一听,这是因为,无论王道还是霸道,最终指向都还是他的梦想——得天下。
孟子这样展开话题,也算是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吧!
二 保民而王 以羊易牛
师生对话:
齐:怎样王天下?
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我能做到“保民”吗?
孟:你当然而且一定必须能
齐:你怎么知道?我自己还不知道!
孟:因为你能做到“以羊易牛”啊!
“以羊易牛”,在齐宣王而言其实是一件很难逻辑自洽的事。不忍以牛衅钟,让牛“若无罪而就死地”,那么换做羊,羊就不是“若无罪而就死地”吗?羊和牛在这一点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很尴尬的他只好“呵呵”,(王笑曰)说“是啊!我这到底是什么心理啊?我确实不是吝啬一头牛啊!可是这么做,也难怪老百姓认为我就是舍不得这头牛啊”。
在他羞愧难当无可辩解的时候,孟子却看到了他“以羊易牛”的闪光点——“是乃仁术也”。看似吝啬,其实是见牛(之惨)却未见羊(之惨),是对牛动了恻隐之心。这和“保民而王”的仁爱之心本质相合。
这番话一石三鸟。
替齐宣王解围;也实实在在地表扬了他一把,让他心花怒放,放下戒备心;也不动声色地为自己继续进言铺路。
三 齐王不王,实不为也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当齐宣王这样发问时,他就已经着了孟子的“道”。接下来他的每一问都在孟子的掌握之中。
可以“保民而王”,为什么却没有做到?
因为“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接下来孟子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设喻,来说明这其实是齐宣王的懈怠:非不能也,实不为也!鼓励他于王道大有可为。
而“推恩”是“保民而王”的总方针。
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样由小及大由近及远,修身齐家,然后即可治国平天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推恩及禽兽,和推恩及百姓哪个更重要?
这样的问题已无需回答。
四 王之大欲,后必有灾
这一章节,反面论证,不直言“霸道”,却极言“霸道”之危害。
孟子用极为荒谬的提问,步步为营,推导出齐宣王之所大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指出其直接危害“危士臣,构怨于诸侯”,根本结果只能是失败。(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胜强)
五 发政施仁 以王天下
“霸道”不通,“盖不反其本”?
孟子再次申明要“发政施仁”。他用一组排比句勾勒一个美好的画面:
“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这让一直想一统天下的齐宣王完全入了迷。从一开始的漫不经心到逐渐认真再到完全倾心,孟子终于以自己缜密清晰的推理、形象有力的语言彻底折服了齐宣王。
齐宣王谦恭而虔诚地说: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这样的侧面烘托,更可见孟子论辩的魅力。
水到渠成。孟子开始进入辩论的灵魂部分,他告诉齐宣王:
发政施仁,要以民为本,要推恩及民。首先制民之产,然后再治礼义。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要,才能再去谈教化民众。
然后他给我们描绘了他的理想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吃得饱,穿得暖,乐于教化,长幼有序,百姓和乐,没有战争,天下清明……
五 课堂讨论
一 孟子评价自己说“我知言”,自己说自己擅长论辩,他的辩论有哪些特点?
气势充沛;语言犀利;巧设机关;善用譬喻……
二 齐宣王最后有没有听孟子的话推行“王道”呢?
附:
孟子去齐……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孟子·公孙丑下》
三 孟子的理想国现在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