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善良,福报就在路上。
今天的善良会是你明天的伏笔。
最近做的几篇文言文阅读,似乎都在讲这样的道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忍不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先上原文:
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这个故事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人公是西晋名士顾荣。它的大意是说:
顾荣在洛阳居住的时候,有一次应别人邀请前去赴宴。宴会上有人在专门负责烤肉。肉烤熟了,他正准备吃,却发现这个烤肉的人盯着烤肉眼睛发亮流口水,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就把自己的那份烤肉送给了这个烤肉的人。
同坐的人见了不禁嘲笑他,觉得他太多此一举,身为贵族,和仆从的地位有着云泥之别,把这样难得的美味给他,未免也太抬举他了。
也难怪同坐的人这样说,魏晋时期烤肉正在贵族宴会上流行,人多的时候也未必人人都有份,只有身份贵重的才可能排得上。同在《世说新语》里就记载着有关王羲之吃烤肉的一件趣事:
(羲之)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故事里说王羲之十三岁的时候,去拜访当时的名士周顗,周顗察觉这个少年很不一般,就把宴会上的“烤牛心”割下来让他先吃。“烤牛心”是时人最看重的菜肴,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配享用,这样不寻常的对待,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王羲之这才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以这个故事来印证,顾荣肯把自己的那份烤肉给这个烤肉工,确实是很出格。要知道在门阀之风甚重的魏晋,即使贵族也分三六九等,有各种鄙视圈,顾荣,作为江南士族里凤毛麟角式的人物,居然把烤肉给了一个下人,这在当时确实很让人啧舌。
当然,是真名士自风流,顾荣只介意自己听从了内心的善念,才不会理会这些世俗的眼光。他微笑着回答别人的惊讶:
“怎么可以让一个整日给别人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滋味呢?”
听听,这是多么温柔的声音啊!
这句话即使放到现在也很让人动容,为辛苦的劳动者鸣不平,这太难能可贵了,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句有名的唐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样的人都有一颗对世悲悯的心。
顾荣自己当然不会想这么多,他能够这样做,可能只是条件反射,是下意识的举措,是心底最纯粹的善念的刹那闪现。所以对这样随手而为之的事,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很快也就忘掉了。
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生活在动乱的司马王朝,皇帝换得快,臣子的命运就也起伏不定,即使智慧如顾荣,也多次遭逢危险。但无论环境怎样凶险,有一个人都一直留在他的身边,从未离开过。一次遇险,那个人又挺身而出,冒死相救。他感动之余也很讶异。问过以后他才记起,原来他就是当初的那个烤肉的人。
授人以滴水,人馈以涌泉。
我想明白情由的顾荣,那一刻一定感慨感动。原来一串烤肉这么昂贵,在未来竟值得这个烤肉的人拿命去换。他一定没有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丝善念,竟是命运埋下的伏笔。
也许有人要说,以顾荣之为人,受他恩惠的人应该很多,未必人人都能如这位烤肉的人那样知恩图报。可是与人为善,就譬如种花,你一路走一路撒播花籽,虽未必都会开花,但总归有花盛开,而只要有花盛开,你这一路就都会芬芳。
当然善良的人们,虽“兼相爱”,却未必会想到这“交相利”。与人为善,可能对他们来说只是个爱好,他们并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只是觉得自己这么做就很开心。
那么,我想这善良的最大伏笔,其实还真不是未来来自他人的帮助,像顾荣这样,让人以命相谢。它更大的价值根本无法计算。那就是为善收获的快乐,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这种内在小宇宙的阳光圆满,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方方面面,譬如身体的健康,譬如工作的如意,譬如同身边朋友的和谐相处。在这样的心境下,这样的人即使身处黑夜,也能凭借自身的光走出暗巷。而这才是善良给予我们的最大礼物。
以上是我整理这段文言文阅读的收获。类似这样的文言文练习其实有很多。以后也许还会继续整理下去。毕竟我们要做题,更要做人,而这应该才是我们学习经典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