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项羽的失败谁来买单?

文摘   2024-03-15 20:18   河北  


一 项伯的义和张良的义

项伯该不该去告诉张良?

张良该不该再去告诉沛公?

有关项羽“击破沛公军”的计划,两个人都为了心里的“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一个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样的大恩不去报答,那也太不仗义了。毕竟民间还有一句话——有恩不报非君子。

一个是为了不负韩王之托。有道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应许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我们也有另外一句类似的成语——一诺千金。

两个人都是为了“义”,但行“义”之前,两个人也都做出了不“义”之举。

项伯把项羽的军事计划泄露出去,对项羽就失去了义;张良选择把消息再去禀告刘邦,那就是陷项伯于不义。

没想到这个问题会成为讨论的热点。那就停下来,把它说透彻了。

“必须要报恩,不能知恩不报。但是报恩也有极限,我好意告诉你去救你,你再去告诉别人,那我也对你就仁义至尽。我就,我就——”

“你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张良?”

我问,班上人们哄笑。

“也不是,当然不是,我就把他砸晕了背着走——”

……

看来孩子们都有情有义,愿意让项伯既对得起张良,也对得起项羽。

“这件事告诉我们,可不要把不该说的秘密告诉朋友,因为你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圈里套圈。”

和他们开玩笑,然后我说出我的意见:

两个人看似都是“义”举,但是却有本质的不同。

项伯是拎不清,因私废公,敌我不分。泄露军情,贻误战机。这放到现在是妥妥的泄密罪。而张良却能做到公私分明,“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生命和私下的交情,大义为先。

没成想这一节课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这个项伯,真是一个猪队友!”

“我就想知道他最后娶没娶刘邦的女儿当儿媳妇。”

“你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我笑,“幸亏我有颗八卦心。我还真查了查项伯的最后结果。”

我告诉他们,项伯当然没有娶成刘邦的女儿当儿媳。那一刻刘邦那么说不过是权宜之计。当刘邦得了天下,他自然不敢主动去找刘邦再续前缘,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他在刘邦做了皇帝之后,被赐以“刘”姓,(项氏一族都是如此)同时也被封侯位,汉惠帝时寿终正寝。

同学们听了都唏嘘不已。

二 范增的“击”与项羽的“击”

范增说:“急击勿失!”

项羽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两个人一致同意于刘邦一战。为什么最后却有了分歧?

“还不是因为刘邦有个好亲家,准亲家!”

提出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这样嘻嘻哈哈。我剜了一眼过去。说话的孩子立刻意识到自己错了。

“是因为项伯劝说的原因,项羽就改变了主意吗?”我说,“回答问题,‘率尔对曰’可能得不出正确答案。如果那是根本原因,那么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把这老先生急得坐不住,项羽一向也很尊重他的意见,为什么这次却没有听他的意见呢?”

提示同学们再读第一段。

“他们要打沛公的原因不一样。”

“项羽是大怒,觉得被人挑战了权威,要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厉害看看。而范增是深谋远虑。”

“怎么深谋远虑?”

“他知道现在的刘邦同以前那个贪财好色的刘邦一样。由此推断刘邦这个人‘其志不在小’,可能志在天下。”

“还有他会观气,发现刘邦有做天子的云气。”

……

我做总结:同是击沛公军。项羽是一时意气,刚刚经历过巨鹿之战,这样一路势如破竹地打过来,无论是实际的权力,还是声名,天子至尊,天下人都属意于他,正是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以听到刘邦欲王关中,他自然大怒,要让刘邦知道挑战自己的下场。

而范增则不然,他以政治家的敏锐察觉到刘邦才是项羽的劲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趁着他羽翼未丰时才能一击必成。否则,定是千古遗恨。

也因此项羽再听到项伯的解释,刘邦扮猪吃老虎奴颜婢膝地和自己认错,政治单纯的他就认为这真的是曹无伤的造谣中伤,原谅了刘邦。这样自然也就不再打算击杀刘邦。

而范增则不然,作为项羽阵营里唯一的明白人,为了免除他日之灾难,他对杀刘邦是志在必得。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项羽虽然对范增的暗示不理睬,但他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置之不理。他是看不出项庄和项伯各自的意图吗?作为一个武功高手,他竟连这样的眼力也没有吗?就连张良这样的谋士都能看出来!”

“轻敌!他根本没把刘邦当做自己的对手。”

“对!”我给孩子们点赞。告诉他们这才是项羽必败的根本原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点其实项羽都谈不上。他对刘邦的态度是他不会杀,因为他答应了叔父项伯,可是别人杀也就那样,他全都无所谓。因为刘邦对他的潜在威胁他一点也没感觉到,他从来都不认为刘邦这样的人是个人物,刘邦的死活他才不关心。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我把《三国演义》里的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同时也告诉他们,不要把西楚霸王的失败,算在项伯的头上,让项伯背锅,因为不杀刘邦的决定权在他自己手上。

就像我们自己做事,事有不成,反求诸己,别人的意见只是仅供参考,毕竟最后做决定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错,不能让别人来买单。

三 樊哙的话和刘邦的话

刘邦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樊哙说: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两个人说的话简直不能再一样,这是太史公词穷了,还是另有原因?

我这样一说,同学们都恍然。一定是临来前他们对“距关,毋纳诸侯”的事统一说法了,设计过了。这不能说差了,否则就可能是在劫难逃。

“孺子可教也。”

我用最近才和他们补充过的有关张良的成语表扬他们。告诉他们刘邦阵营的全体成员都对这次鸿门宴如临大敌,慎之又慎。每一步会出现什么状况,他们可能都做了无数次推演。而君臣这样上下一心,才是致胜的根本。

除了这个地方,我让他们再去文章里找找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司马迁有这样不露声色的暗示。要透过字面看到他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这其实也是训练学生思考的一个过程。后来他们饶有兴致地找出这样几个地方:

一,张良见事有急,出来见樊哙。是樊哙主动问“今日之事何如”。这说明樊哙时时刻刻心系宴会上的刘邦,一直在外面焦急守候。

二,“沛公起如厕”,给樊哙一个暗示,樊哙立刻跟出。君臣配合默契。

三,“令张良留谢”,张良心领神会,不推辞,因为他是留下来处理残局的最合适人选。因为只要有项伯在,他的安全就可以保证。

四,张良问“大王来何操”,刘邦立刻就回答有“白璧一双”、“玉斗一双”,可分别献给项羽和范增。这一定是临来前君臣就约定好一定要带上礼物,不然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准备。

最后总结:鸿门一宴,这场“战斗”,虽然双方未动一兵一卒,但胜负已分。而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楚汉之争最终的走向,项王必败,汉王必胜。

我们由这么“难吃”的一顿饭,可以收获哪些经验教训呢?请大家写一篇《宴会致辞》。

附《鸿门宴》周边:

一、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项的话)

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对联)

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垓下歌》)

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樊哙闯帐)

(随手一赞👍,也是日行一善。谢谢啦!😊)

海夜听风三人行
不是千篇一律,只是万里挑一,一中语文教师,一心一意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