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曹操,还是做陶渊明?
古人从来不纠结这个问题。
因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明明白白写在孟子的文章里。曹操和陶渊明就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是他们人生的两极,士子们不能建功立业,那就乐居山林,他们是进亦乐,退亦乐,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都不会随波逐流,能保持精神人格的独立。
但对现在的少年却很有思考的必要。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每一个少年都心怀大志,想着到社会上施展一番身手,但真走上社会,却可能被虐得体无完肤,如果还以为自己是命定的英雄,有做曹操的执念,不接受自己的平凡,就有可能把自己抛进深渊。
做曹操,还是做陶渊明?最终我们还是要去认识自己,然后接纳自己,让曹操去做曹操,让陶渊明去做陶渊明。
一 官场之厌,厌在不“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何谓“俗韵”?
我们想想陶渊明最经典的“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的故事,就会知道答案。
“(陶)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这段文字出自《晋书·陶潜传》。
不巴结上司,讨厌官场酬酢,当郡里派遣督邮下来视察,身边小吏提醒他,自己应该着装正式一点,该有的礼仪要注意,他不禁说出了那句传诵至今的金句:怎么能够为了区区一点俸禄,就弯下自己挺直的腰!
可见所谓的“俗韵”,其实就是今人所吹捧的“高情商”,为人处世的长袖善舞,圆滑世故,也是诗人屈原所鄙夷愤怒的行为:
“故时俗以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当世俗以投机取巧为能,把深谙世情,逢迎谄媚,称扬为会“做人”,以此作为臧否人物的标准,那这个社会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坏掉的土壤,健康的植物根本无法生长。
而以诗人真率自然(人们眼里的“拙”)的性格,他更爱的更适合的是“绿色”的生活,是没有钩心斗角,没有蝇营狗苟的大自然。官场的浑水真的令他窒息,他既不想更不愿同流合污。
他看清了眼前这个世界,也看清楚了自己。所以他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入仕是场“误”,这个字就是他对自己官场生活的深刻反省和总结。
接下来他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极写这种错误对他天性的扭曲和束缚。
官场是牢笼,是水池,压抑了他,禁锢了他。而园田山林则是他时时都思恋的“旧林”和“故渊”,是家园是故乡一样的存在。他在这样的牢笼里竟呆了整整三十年。
人生中能有多少个三十年?
还有比这更深的“误”吗?这“误落”两句里有明白的太晚深深的追悔,也有亡羊补牢的大大的庆幸。
所以当认识到入仕之“误”后,他就自然而然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宁肯在南野开荒,也不能让自己枯萎。
不能“适俗”,那么我就“守拙”。
所谓“守拙”就是坚持不“适俗”,不取巧,不做世俗赞许的聪明人。
这是他面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倔强。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
曾经的他也有远大的理想,想着能为这乱世谋太平,像自己的曾祖陶侃那样叱咤风云过一生。但官场的绳索越抽越紧,已经让他呼吸困难。那就还是别这么压抑了,听自己内心的召唤,去做真实的自己!
他的这个转身,解放了自己,也给后世的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 田园之喜,喜在“归”“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看看他笔下的田园生活。
他用最简洁的白描手法,给我们勾勒出最为淡远的境界。是最高明的画家,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恬然宁静的田园生活图。
从“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是他绘画的步骤,也是他绘画的层次。我们几乎可以跟着他的诗句把这幅画逐步复制出品。
方宅,草屋,居所简朴,不事浮华。
这是最先的勾勒,不禁让我们见到他的家宅,也让我们看到了宅子主人不慕荣利,内心高洁。
房后翠绿的榆柳,房前的明媚桃李。不需要什么奇花异草,就要这最家常的树木。一个“荫”写出宅院在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来一角的灵动,院里灿烂盛开的桃花李花,让整幅画也生动起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是从远处看,从大处看,雾气蔼蔼的村子,家家房顶的炊烟袅袅而升。写“烟”最有画面感的两句,除了这一句,也就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了。
然后又画了狗和鸡,这些村庄里最常见的动物。尤其是“鸡鸣桑树颠”一句,这样的生活细节是只有真正有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能捕捉到的。就是这样最寻常不过的田园生活图画,却又是如此的宁静淡远祥和,我们仿佛诗人可以东篱之下的恬然悠然。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我们可以用他在《读山海经》的句子来加以印证。远离官场,在自己的茅庐里读书饮酒赏菊这是多么惬意啊!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干干净净,不染一尘的不只是住所,还有他的一颗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做官了,远离俗世,也就少了纷扰,终于可以卸掉枷锁了,这样身心的自由和解脱,让他忍不住幸福地叹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再扣前面的“羁鸟”。
注意,对于“园田”,他用的词是“归”,是“返”。(切合学生放假回家的心情,当更能体会陶渊明回归园田的欣喜。)
“心安之处是吾乡。”
这“园田”不仅是他物理意义的家乡,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的快乐老家。
后记: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第七课,将《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放在一起,可能编者的意图就是让教师引领着学生探究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轰轰烈烈的一生,和平平淡淡的一生,这二者其实没有优劣,没有对错。有的只是对人生的看法的不同。作为少年的你,想着像曹操一样积极进取,改造世界,这是你们的方向,也是你们的终极理想。可是如果种种原因你们做不成曹操,那就像陶渊明那样:
我虽然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也没有被世界改变。
那如果我从不曾想做曹操,就想做陶渊明呢?如果你这样问。我的回答是:
可以啊!只要你喜欢!
我们总是在生活里不断认识自己,最终了解了自己,接纳了自己。那就做你自己吧!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注:理清全诗层次,把握住要点,讲课就会更顺畅。
明确“守拙”是这首诗的诗眼。
围绕“守拙”,此诗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写官场之厌,其二写田园之喜。两相对比,更可见仕途对诗人的天性的扭曲和窒息,田园给予他的精神上的自由和欢乐。
有关官场之厌,以“误”切入可能更好;而田园之喜,抓住“归”和“返”来安排,也更有意义。
(关注我,一起切磋高中语文啦!不要吝惜你的点赞和在看,咱可是大方的敞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