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你像月亮那么美(二)

文摘   2024-10-16 22:40   河北  
     


引子:

今天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讲它,就绕不开这个题目——《春江花月夜》。

这个题目最早出自陈后主之手。《唐书·乐志》里说:“《春江花月夜》《玉树庭后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常令何胥又善於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由此可知,此题属于乐府题目,属于宫体诗的范畴。

而今陈后主的诗已经湮没无闻,流传下来的除了张若虚的这首之外,还有其他人用这个乐府旧题写的作品,这其中最有名的当是隋炀帝所写。

他一共写了两首: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公平地讲,隋炀帝的这两首写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第一首,其中“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两句,恢宏辽阔,极富气势。但因为他和此题的创始者陈后主一样都是有“名”的亡国之君,因人及诗,他的诗句也多被人无视。

可是你如果细心体会,就会发现张若虚的与众不同,他并没有因人废诗,在他的《春江花月夜》里隐隐约约就有隋炀帝这两首诗的影子。

当然他比隋炀帝走得更远,他的目光已经越过花月,越过花月之下的人,直到邈远的宇宙深处。

一 明月初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天来了,春潮初生,潮平江阔,直到天边,一轮明月在潮水的动荡起伏中冉冉而升。立刻银光柔软,一泻千里万里,春江处处都在它的清辉之下。

千江有水千江月。

仅仅前四句就会让你浮想联翩。

你会想起苏轼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击空明溯流光”;你会想起范仲淹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你会想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你会想起张孝祥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你会想起辛弃疾的“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你会想起唐珙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写出了水天一色,月光波光,潋滟荡漾,澄澈空灵的清明世界。

怎么叫“挹其鲜润……尽其支流”(王闿运语),怎么叫“不着粉泽,自有腴姿”(毛先舒语),此之谓也!

写月亮能够写得这么甜净却不浓腻,这么清朗却不瘦寒,影响又这么深远的只有它了。

此四句是空中月、海上月,水里月

接下来江流迂回,芳洲花开,月映其上,朵朵都闪烁着星光。月光洁白,汀沙洁白,都如霜似霰,澄然一体,已经分不清月光和白沙了。

花朵在月下是有光泽的,所以朱自清说“是碧天里的星星”,是“一粒粒的明珠”。而张若虚说“皆似霰”,也是一样的意思。所谓“霰”,即天冷时节空中降落的小冰粒,这也是再说月下花朵的光亮。

此四句是汀上月、花间月、沙上月。

如果你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四句一换韵,前四句用“平”韵,后四句用“仄”韵。叶嘉莹先生说这是用律诗的写法来写长篇古诗。这样读起来抑扬顿挫,婉转和谐,雍容大度,就格外有音乐的美感。

二 月悬中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此一节由自然月到哲理月。

碧天如洗,纯净无尘,明月高悬,孤独静默,俯视着这变幻无常的人间。

诗人的心已经随着月光飘向了无穷远。他情不自禁发问:月亮是何时才成为某人眼里的月亮?某人是何时才成为月光之下的某人?

有了这两句,这首诗就跳出了宫体诗的浮靡生活,由儿女情愁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天问是俗子对宇宙辽远的思索和敬叹。得出的结论就是:

宇宙无垠,而生命短暂。

这样自然而然就有了有关生命的感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水永恒,风月无边,而人世更迭匆促,眨眼间被它们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仿佛它们才是世界的主人,而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诗人由江月触发的对宇宙对人生的这样的思索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譬如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你很明显地就可以感受到,他的这首诗和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一脉相承。

譬如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以及: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在春夜,在江边,张若虚以生命个体的短暂渺小和时空的永恒无垠相遇。他到底有没有伤感呢?

闻一多先生说:

“(张若虚)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而李泽厚先生则说: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

怎么叫“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呢?我的理解是初唐的时代特色,即使悲伤,也不颓废。

你更同意谁的看法?

而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在这一节的最后他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江上的明月也像我们一样欣然有待吧?看见的是长江送流水,看不见的是时光之潮卷走了我们。这样诗歌就自然而然转入下一层。

开始写离人思妇的期待和忧伤。

三 月转楼台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一节是扁舟月、楼台月,也即游子眼中月、思妇眼中月。

“浮云游子意”,“白云”悠悠,漂泊无根,也即游子天涯飘零,不知归期。“浦”是渡口,总是在此地上演离别,自然是“不胜愁”。远离家乡的游子身在扁舟之上,仰望明月,不免会想到家乡月下的伊人。

而同样楼上的女子睹月思人,长夜不眠,看着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自己的孤独寂寞冷。也不禁会抱怨这明月的无休无止不解人意。

一样的明月,一样的相思,却是两处的闲愁。这样刻骨的思念后世描摹众多,就不再一一举例。

此处只抄录一首南宋的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这样的口语俚俗,仿佛是张若虚这几句通俗版。

四 明月西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虽然两处一心,都在望月怀远,但却不能彼此知闻,两个人能做的只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就像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里唱的:

人隔千里无音讯

却待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接下来的两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人都说表意模糊,我却觉得可以理解的现代一点:

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这天上的月光,任你如何飞翔,也飞不出我的相思;也像这水面鱼龙跳跃溅起的水文,一圈刚散尽,一圈又复来。

简言之就是:

月光无边,思念无边;

水文不止,思念不止。

至于后面四句,写得多多少少有些绝望:

在这无止无休的思念和等待里,“江水流春去欲尽”,一个又一个的春天逝去,有多少人就这样蹉跎了青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的时代,这是很多游子思妇必然的命运。

五 月落摇情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夜无眠。明月生于兹,复落于兹,最终隐藏进迷蒙的水雾之中。“碣石”在北,“潇湘”在难,极言距离遥远,千里相隔,实实在在的是“无限”路途。

山长水阔,相见终是不得,可能一别就是一生,此生不复团聚。

“不知乘月几人归。”

这不是在询问,而是在感叹,是游子的叹息,也是楼上伊人的失望。期盼着他乘月归来,却也知道归来渺茫。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明月西落,风起树摇,江水浩荡,思念无边。结尾惝恍迷离,令人无限惆怅。月落了,可是离愁心里却满了。但这首诗好就好在,虽然明明知道可能期待会落空,但人们却依然抱着希望期待。

整首诗以“月”为中心,由“月生”到“月落”,层层推进,情感也逐渐升华。大家就是大家,诗虽然长,结尾却如开头一样,气势一点也没有泄。

这首诗恰如它所歌咏的月亮,光芒明亮圆润,却不耀眼夺目。通篇没有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就这么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颇有君子风度。而这样的雍容气象也是只有初唐才有的风貌。

文章的结尾还是用闻一多先生对这首诗的赞语吧: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的配角骆宾王,更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庭所遗下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

或许以闻一多先生的热情洋溢的风格,多多少少有些夸大,“顶峰上的顶峰”确实有些“过誉”,但他的这句话我还是认可的:

“(它)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据说爱点赞和在看的人,都有一颗温柔的心❤️,谢谢啦!🌷)

海夜听风三人行
不是千篇一律,只是万里挑一,一中语文教师,一心一意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