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仲,侗族,中国作协会员,通道侗族自治县文联名誉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国艺术报》《文艺报》《民族文学》《诗刊》等报刊,著有散文集《马龙的海》、诗集《八斗坡絮语》等。
在通道的时光里穿行
◎吴昌仲(侗族)
梨子界
山高谷深
梨子界瀑布的声响
淹没了寒鸦的哀鸣
淹没瀑布声响的
是比寒鸦更可恶的飞机
投下的炸弹
炸飞了血肉
青山岿然不动
从炸裂的岩缝里
傲挺而出
那殷红的血啊
温润了贫瘠的盖土
战火烧断的香樟树
没有死,也不会死
深埋的根系
滋养重生的绿
零落的片片碎骨
和坚硬的石头一起
垒起立地擎天的巨屋
里面激荡着仇恨和痛苦
也散发出欢乐与幸福
一担皮箩
那年的相见
是千年修来的缘分
侗家的小弟一十一岁
红军的阿哥二十二岁
那条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将八十多年的思念紧紧相牵
一声阿哥莫走
轻抚过痊愈的伤口
两个月的日日夜夜
感动了神树仙草
一声阿哥慢走
轻飘过狭窄的坳口
那熟悉的粥碗药罐
温暖痛苦的别愁
侗乡的亲人啊
我已听见圣洁的召唤
我用粗糙而干净的双手
编织了一对竹皮箩
一只装着家的醇香
一只装着国的情柔
生生死死
永担肩头
小水之战
大坡界不大
红如朝霞
硬如刀钢
三百多个恶鬼
伏在三十六棵松下
这挺拔的松啊
都是佛的化身
扑向大地的八壮士
成了永远的碑文
老乡们说
这大坡界啊
既是战场
也是戏台
既是熔炉
也是染缸
杀身成仁的人
贪财忘义的人
以德报怨的人
良心未泯的人
都在这里亮相
小小的水
和厚厚的山
一直在丈量
民族团结桥
那个寨子
叫作老王脚
那个夜晚
姓王的首长
带着他的队伍
悄悄地飘过石板路
侗家人的梦很甜
红军的梦很远很亮堂
就像满天的星斗
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这些衣衫褴褛的年轻人
实在太困了
横七竖八地躺在屋檐下
沐浴着月光
此起彼伏的鼾声
折磨他们
辘辘的饥肠
起身小解的老汉
发现了他们
也发现了冲天火光
所有的人都醒了
千百双破草鞋
在水火间奔跑
然后天亮了
油茶飘香
大歌飞扬
血与火的洗礼
鱼和水的关系
老百姓拆下自家的门板
架起走向胜利的桥
红军用庄严承诺
架起幸福的连心桥
一杆老秤
那位生病或者受伤的红军首长
爱民如父母爱兵如手足
一只鸡和一杆秤
都是不老的传奇
小兵对首长的关心
如同秤不离砣
总是那般地亲密
红军与百姓的关系
也是秤不离砣啊
就连腰间的手雷
往秤杆上一挂
竟然不差毫厘
群众心中那杆秤啊
只有红军才配得平
秤星和帽徽同辉
照耀河山万里
天,终将明
五姑嫂
孝顺的老梁
不怕扛枪的土匪
更不怕粗暴的国军
他喊来嫂嫂和姐妹
加他共六个人
一起守护老宅
守护母亲
他们真的来了,悄悄地来
扛着枪,步枪,红缨枪
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裳
一声老乡,一声大娘
帮人挑水,不碰一汤
这些都感动了老梁
这是自己的军队
纪律严明很有人情味
我愿意给红军带路
我们乐意帮红军舂米
边舂边轻声地歌唱
五天五夜的累
几生几世的情
伴你得胜归来早
那一天啊,那一刻
定用侗家人的最高礼节
让你过米筛,筛一筛
筛二筛,筛三筛
再把你高高举起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10期)
专辑责任编辑 杨玉梅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三种方式订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