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姚 瑶:“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节选)

文摘   2024-11-08 16:25   北京  

姚瑶,原名姚友本,侗族,贵州天柱人,20世纪70年代出生。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电网文学协会副会长、黔东南州作家协会主席、凯里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民族文学》《诗刊》《山花》等,入选多个选本。著有《疼痛》《芦笙吹响的地方》《烛照苗乡》等。曾获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首届中国电力文学奖、第三届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金贵奖”新人奖等奖项。报告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3年度“中国好书”。




绝无仅有:“村BA”唯一的姓氏


世界那么大,唯独是你

让我魂牵梦萦

坚守心底唯一的字:村

你不变的姓氏

你的唯一,是一首动人的诗

藏着我的初心

            ——题记


晨曦初露,台盘村在鸡鸣中醒来。走在通往篮球场的马路上,让人感受到一个清新而令人愉悦的早晨又来到了人间。台盘村的夏天不像城里那么热。树枝上有知了清脆的鸣叫声传来,球场外有苗族老人养的画眉叫得正欢,这些天籁伴随着篮球场里的“咚——咚——”声。在炊烟袅袅之间,在鸡鸣犬吠之间,一曲别样的乡村田园牧歌被奏响。这是台盘村的日常。但这样的早晨,与其他村寨的相比,有着太多的不一样。

没有球赛的台盘村显得格外宁静。

2022年夏天台盘村篮球赛火爆“出圈”后,这个中英结合、裹挟着乡土和洋气的“村BA”,已经成为台盘村一张烫金的名片,也似乎成了所有乡村篮球赛统一的称呼。台盘村的村民们把“村BA”称为“乡球”,这样叫起来像呼唤小孩的乳名,让人倍感亲切。“村BA”像入学时取的学名,有一种仪式感,特别正式。一时间,大家把学校篮球比赛称为“班BA”“校BA”……尽管多了几分调侃,却意味深长。

现在,如果作为一名黔东南人,不能说出“村BA”的一些信息,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村BA”火爆之后,台盘村的村民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被短期的商业利益所诱惑,他们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这份纯粹在他们这代人的手上遭到破坏。张贴在台盘村村委会门口的《台盘村“村BA”修缮工作公告》最后一条醒目地提示了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这无疑给“村BA”定下终身的规矩。台盘村村委会主任、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告诉我,随着“村BA”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引起资本关注是难免的。经过多次讨论,村委会和篮球协会之间达成了共识,要把目光放长远,始终保持“村BA”联赛的纯粹性。

“‘村BA’的火爆,的确带来无限的商机。刚开始时我们也想借势而上,让资本进入,让村子快速富裕起来。为这事,我们在球场上开了多次院坝会。”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说。

“我们不是做生意。”

“篮球场面向村民露天开放,不收门票,球场不出租。”

“坚决抵制商业化。”

“不能搞杀鸡取卵的行为,我们不搞短期效应,要看长远发展。”

“一定要守护好我们村的品牌。”

“尽快注册商标将‘村BA’保护起来,更不能用‘村BA’打广告。”

“不能为了蹭热度而损害了‘村BA’的形象。”

“我们要保持台盘村篮球赛的纯粹,不管在火爆前还是火爆后,都要保持原来的纯粹。”

“不能把我们的篮球精神丢了。”

……

院坝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说话声音很大,但道理都是对的。

台盘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为了守好“村”字品牌,达成了共识:不能打“村BA”的招牌做生意,比赛不允许收门票,参赛球员必须是农村户口……

在商业社会,守好这个“村”字品牌不变质、不变味,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张寿双说,三天两头就有老板上门洽谈合作。据驻村第一书记张德介绍,村子里还有两家餐厅的老板想冠名“村BA”,村委会一直拒绝。“村BA”火了以后,有一家体育器材店的老板打电话给张寿双表示要赞助两个篮球架,张寿双拒绝了。有一家饮料公司上门联系,愿意投入五十万元,其中,三十万元用于球赛冠名,二十万元直接给村集体。张德告诉我,那家饮料公司实力相当雄厚,后续还可以加大赞助力度。

“合作谈成了没有?”我追问。“饮料公司找到了张寿双说明来意,然后直接被支书怼了回去。”“商家财大气粗,说话有点冲,支书说他们掺和在篮球赛里肯定会搞臭‘村BA’品牌。”张德有些激动地说。“是有一点可惜啊,村集体突然有二十万元,可以干好多事情,比如扩大球场。何乐不为呢?”我继续问。

“是的,村子里的确太需要钱,虽然脱贫了,但村里易返贫户还有,这些资金可以给他们解决很多实际困难,但我们坚决守住‘村BA’的纯粹。”“我们的初衷不是赚钱。”

张德告诉我,有商人找到村委会,想承包“村BA”举办权,卖门票、投放广告,被村委会拒绝。

“过度的商业化,肯定会有参赛队伍花钱请外援。赛场上的主角如果不是农民,就违背了‘村BA’的初衷。”

“‘村BA’落到商人手中,肯定会被注入很多商业元素,良好的‘村BA’品牌就会毁于一旦。”

“不能封闭,不要场馆,就在太阳底下,谁都可以参与,谁都可以看,这样才有氛围。如果说哪一天要收门票了,会被村里的老人们骂得狗血淋头。”

张寿双告诉我,有一个斗牛场,原先不收门票还热热闹闹的,承包给个人经营后,斗牛场贴满了广告,还有赌博现象,味道全变了。斗牛场收门票后,老百姓再也不去凑热闹了。

“老百姓也不在乎那些门票钱,而是感觉失去了运动纯粹的味道。”张寿双指出商业运作存在的弊端。

“‘村BA’最大的价值是它的纯粹。我们要把这种纯粹守护好。”

“村里老人早早占座看球的目的,是把自己村当成东道主,真正的主队,他们欢呼、加油、鼓劲,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太现代了,不乡村!”张德说,为了保证地道的“村味”,村委会决定,把原本插在赛场周围的彩旗也都去掉,只留下球场入口的几面彩旗。

“我们球场上连一条横幅都不允许悬挂。”张德说,有些商人趁打球赛期间悄悄混进球场去张贴广告,我们发现后及时撕掉。球场附近一家餐馆取名“村BA球迷食府”。招牌挂出去不久后,村委会派人去找经营户谈话,让他把“村BA”字样去掉。

面对外界关于“村BA”商业模式的种种谏言,台盘村篮球队队长、赛事组织者之一李正恩一直摇头,用近乎执拗的语气斩钉截铁地“顶”了回去:“我们不搭雨棚,不收门票,不搞商业比赛!”

“‘村’是‘村BA’唯一的姓氏。‘村BA’永远只能姓‘村’。”

“严禁资本介入。”

“严禁恶意炒作。”

……

“有钱可赚天经地义,但不能在球场内。”年轻一代的组织者思路更加开阔。村民杨雄说:“村里开发民宿,规范摊位管理,我们在球场外来赚钱。”

“村BA”火爆之后,黔东南地区的“美丽乡村”篮球赛全部在台盘村举行。这些赛事主办方原打算把广告板放在球场边上,村里人坚决不同意。赞助企业、公司名称不允许出现在球场里已成为台盘村的共识。村委会小心呵护这块难得的招牌,极力避免给“村BA”带来负面影响。

“为什么选择在吃新节前后开展篮球赛?”张寿双说:“吃新节前后,相对来说属于农闲时间段,大家有时间和精力来筹办比赛。如果选择在农忙时间打篮球比赛,会被人笑话不务正业。”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回到日常的轨道,对于何时耕田,何时种地,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但“村BA”曾经在他们心里点燃的火把一直在燃烧。大家都在精心呵护这充满希望的火种。

岑江龙告诉我,乡村篮球赛由村民自筹经费,没有资本、没有商业的干扰,完全是村民自发组织。大家沉浸其中,简单快乐。“我们作为组织者,需要更多这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赛事,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收益。打造好‘村BA’,让这种对篮球运动纯粹的热爱传播得更远,带给更多人快乐。”

对台盘村的人而言,“村BA”只能姓“村”。这是唯一的姓,不能变味。守好“村”字,也就守住了这一张名片,守住了初心。

如何延续篮球比赛的热闹是摆在岑江龙面前的一大问题。他认真地说:“我们要打破‘没有商业化,比赛做不大’的观念。我们需要一个良性的循环。不能搞一阵风,让篮球赛草草就结束了。”我提出建议:“能否把‘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村BA’结合起来,拓展一下篮球经济?”岑江龙告诉我:“目前政府已经将‘以赛促旅、以赛扶产’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好多村里的年轻人选择留下来,准备在家门口大干一场。篮球主题餐厅、民宿、室内篮球馆、‘村BA’商业街、稻田休闲区、健身步道、缆车乘降点等,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对于台盘村的种种规划,他们都牢记:“村”是“村BA”唯一的姓氏,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的原则。“以台盘村为圆心,辐射周边苗族村寨,甚至黔东南,甚至贵州……”岑江龙向我述说美好的愿景。这是一名基层干部的“野心”。这“野心”是航灯,是方向。这个“野心”是要带领全村老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振兴之路。

而如今,借势“村BA”火爆“出圈”,台盘村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在2023年的台江姊妹节期间,台盘村的独特魅力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网红篮球场”作为台盘村特色景点向游客推荐,与其他乡镇的民族文化、山水资源整合成旅游经典路线。来自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2022年台盘村篮球赛期间,村里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54万元。后来台盘村还举办多项篮球交流赛,村里的游客接待量达到了50万人次,村民的收入增加了。2023年3月,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在台盘村举行。这给台盘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有关新闻报道:总决赛的3天时间设有移动摊位106个,固定摊位70余个。仅3月25日、26日两天时间,当地的旅游订单就比2022年同期增长143.4%,赛事前后3天总收入1100万元,接待游客达到13万人次。这也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一抹亮色。贵州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酒店预订量同比涨了5倍之多。这就是良性循环。

周围的变化,在无形之中悄然进行。“改变最大的还是我们村民的精神面貌。台盘村的旅游资源较之台江县其他村寨是匮乏的,以前我们都是去别的地方旅游,现在我们这边也能吸引大量游客,村民的主动性就被激发起来了。”张德说出这些话,打从心底有自信。张德还说:“现在村民收益得到增加,更愿意支持和参加篮球赛。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良性的循环。在这种运动与生活的相辅相成中,台盘村的篮球文化也得到传承和发扬。”

从台盘村采访回来,我写下:

——我的“村BA”,我的村。

——喜欢穿球衣,小孩子打起球来像模像样。

——戴着斗笠坐在看台上的慈祥老人,一坐就是一整天。

——穿拖鞋抱孩子的苗族妇女,换完尿布继续看球。

……

这些文字告诉我,今日的农村今非昔比,农民同样可以有别样的生活,农村也同样可以有别样的风采。

篮球运动在台江县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精神传承。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提升,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得更加嘹亮。在乡村振兴路上,台盘村的老百姓展现了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勇于拼搏的精神。在相互配合中,村“两委”的团队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勇于拼搏,这是团结的台盘村人民创造的精神。”对于脱贫后的台盘村人民,要想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得更稳健,这种精神不能丢。“村BA”在此背景之下焕发新的生机,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一个篮球在乡村引发了巨大的关注,“村BA”被赋予超乎寻常的意义。台盘村一下子火了起来。在张德看来,这是乡村走向繁荣的前兆。“村BA”不仅仅凝聚了人气,更是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践行篮球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现在,台盘村绘制了美好的生活蓝图,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强劲。篮球精神,是传统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在“村BA”带来的简单快乐中,或许藏着篮球文化在民间落地生根的生存密码。篮球文化改变的乡村生活正在台盘村徐徐拉开帷幕。


苗寨明天更美好


它在梨树枝头上跳跃,黑白的羽毛

抖落数朵梨花,专注、快乐的样子

早已拨动了暖色调

如果你细心观察,春天已经发芽

伴随那古老的、动人的

叽叽喳喳,一只喜鹊

把春天提前唤醒

            ——题记


此刻,站在苗岭之巅,天高云淡、岁月静好、人间安详,自豪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2023年夏天,这部作品即将写完的时候,我再一次深入台盘村采访。从2022年10月以来,我不知道有多少次走进台盘村,每一次走进都给我焕然一新的感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条振奋人心的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走在台盘村的街道上,浑身充满力量。

那一天,台盘村显得热闹非凡,那是因为《打球嘛朋友》第二季首站录制走进台盘村。这是一档趣味篮球竞技节目,为观众带来了趣味性与专业性兼具的全新篮球综艺观看体验。

在落日余晖中,我在村子里漫步。村外的巴拉河静静地流淌,河面泛着金光,一派祥和的景象。黄昏时刻,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球场,“咚——咚——”的篮球声不绝于耳。我被热情好客的村民们拉去家里喝酒。他们和我激情地谈论着某一场篮球比赛,畅想着村子美好的未来,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台盘村的一员。我无法拒绝他们的热情,从一碗接一碗的米酒中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可爱和信赖。不胜酒力的我已微醉,赶紧从酒桌上“逃”出来,来到篮球场上。球场上已经有许多村民在打篮球。他们朝我笑笑,又投入篮球运动中。


总想对你表白

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

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喇叭正在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熟悉的歌曲,村民们在球场上打篮球的声音和歌曲的旋律交织在一起……这充满幸福的声音始终敲打在我的心坎上。一场场球赛在这个苗寨陆续打响。一个个好消息不断传来。

思想家黄宗羲说过:“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担当。2020年3月3日,国家级贫困县台江县脱贫摘帽,台盘村和全国大大小小的村庄一样,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摆脱贫困后,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台盘村村民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关于篮球和村寨发展的命题。

“村BA”火爆“出圈”后,台盘村注册了“村BA”商标,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目前共形成台盘村“村BA”系列商标设计图6个,申报台盘村“村BA”系列商标139件,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商标5件。我欣慰地从台江县人民政府了解到,台盘村通过以赛扶产,抢抓“村BA”给农产品、民族手工艺消费需求带来的新机遇,瞄准“稻+渔”“茶+果”两个复合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苗族银饰刺绣手工艺三个特色产业,通过“企业+村‘两委’+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强管理,同时延伸加工、仓储、包装、物流等产业发展链条,提升品牌效应。

台盘村先后引进了“D球村·乡村振兴团”、贵州省台江县喜悦祥银饰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在当地建成果蔬菜种植、银饰制作加工、豆腐加工等产业发展基地,发展“茶+果”“稻+渔”、羊肚菌、中药材等5000余亩,鲟鱼“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总投资2亿元,注册D球村品牌“山花蜜”“台江秘境古树茶”等特色产品并在体验店展售。台盘村的农产品实现了华丽转身,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乡村发展是历史命题,也是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台盘村努力打出一张融合牌,将“村BA”的特色招牌打出去的同时,把致富路走出来,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经济”等融合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创造更好的条件。

吸引“流量”也许不太难,但打造“流量”更不易。如何让“网红”变“长红”?在台盘村,更大的计划正在酝酿中。在球场边的展板上,台盘村篮球小镇的规划示意图吸引了我的目光。规划示意图就是“作战图”,打造篮球小镇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台盘村村民的共识。由“村BA”赛事开创的“旅游新业态”正在形成。台盘村村委会主任、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看到越来越火的村庄,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自信的头始终抬起,腰板挺得笔直,他向我们描绘台盘村的未来:在台盘村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室内篮球馆、“村BA”商业街、稻田休闲区、“村BA”名人堂、足球场、网球场、健身步道,依托阳芳村的滑翔项目和缆车观光项目规划,把台盘村和阳芳村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民族节日文化和篮球赛事互促互融,必将带火周边村寨的经济。一火俱火,一荣俱荣。

台盘村借助乡村振兴·田园乡村示范点项目资金进行规划、升级打造。驻村第一书记张德绽开笑脸,眼前满是台盘村未来的景象。把台盘村周边的空寨村、阳芳村规划成三角旅游区,建设集“稻+渔”示范基地、五彩油菜景观、村级民宿、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特色研学旅游基地。他相信这样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他告诉我,要把台盘村“村BA”打造成一个全国标杆。“村BA”球场的周边规划已经在他心里有了雏形,届时集休闲垂钓、烧烤露营、田园观光、科普接待等于一体的旅游基地将展现在世人眼前。到那时,将会拉动台盘乡辖区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张德对未来满怀憧憬,信心十足。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清洁生产创新试点园区等一批“国字号”项目和台江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台江县食品加工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项目,落户在台盘村周边。以台盘村为基点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蓝图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之中。这是一个苗寨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愿景。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奔跑吧!我们的苗寨,我们的篮球。好消息像春天的嫩芽,在这个苗寨不断涌现。

当下,“村BA”从台盘村发源,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与其说是“村BA”的效应,不如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力增强的体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台盘村的文化自信,通过篮球可见一斑。篮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台盘村的脱颖而出,证明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村BA”的蓬勃发展让人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文化的强大自信,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传统魅力,看到了农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台盘村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台盘村,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汇聚更为强大的力量。台盘村,这个位于黔东南大山深处的苗族村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将会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可能。


(节选自报告文学《“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贵州民族出版社,责任编辑 王丽璇 陈欲倩)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4年第11期)

本刊责任编辑 张金秋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




制作:阿旺加措 

编校:张媛媛

审校:安殿荣

核发:陈亚军


三种方式订阅杂志

1

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2

2

可通过《民族文学》微信小店订阅

3

可通过《民族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直接订阅

民族文学
及时发布《民族文学》最新动态,推介少数民族作家作品,搭建多民族作家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