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创立了公众号「樊森的酒店Lab」,期许用内容来展现酒店界的光芒(无论令我们瞩目的还是被埋没的)。同在6年前,上海艾迪逊酒店在上海第一盏由电力点亮的路灯旁华彩启幕,开始了点亮南京路和外滩区域、亦点亮上海潮流生活方式及酒店界的旅程。记得开业第一天傍晚,我就冲进了酒店底楼的Shanghai Tavern,用美食犒赏自我的同时,也感受艾迪逊平衡潮流和古雅、拥抱和启发社区的功力。
6年过去了,上海艾迪逊酒店在其塔尖部位孕育了一座全新餐厅——YONE。这是一座由上海艾迪逊酒店,联手日本餐饮界当红人物——Shingo Gokan和No Code主理人Fumio Yonezawa打造的餐饮据点。为探究这间现身上海艾迪逊的新餐厅将传达新信号?我不仅亲临了YONE的启幕现场,也在YONE开业前跑去东京与YONE的创作团队齐聚,见证上海艾迪逊的最新理念孕育背后种种、亦探究全球最新一间艾迪逊酒店——东京银座艾迪逊的美学呈现。
先锋
Ian Schrager|Studio 54|精品酒店之父
记得10多年前那个酒店“潮牌”尚不成气候的时代,万豪国际官宣联手Ian Schrager打造潮牌EDITION,着实令我大为振奋。
毕竟,在那个主流高级酒店还秉承端庄不出错、千篇一律是美德的时代,Ian Schrager是少有能凭借“异类”酒店赢得主流的精品酒店之父。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纽约Morgans、到随后的DELANO、Gramercy Park Hotel,每一代作品都能如有神助地引领设计酒店的美学和世人对时髦的定义。而他的营造才情叠加万豪的酒店业霸主地位,显然将让精品/设计酒店,得到最佳培育土壤。
Ian Schrager生来就是营造氛围、引领潮流的天才,他兼具了犹太人的经营头脑、亦有无与伦比的创作才情和品位。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联手Steve Rubell,展现了他“变废为宝”的功力,将纽约毫不高尚地段的一座破败剧院,变身成了纽约乃至全球最时髦、或追求快乐的人士趋之若鹜的夜场——STUDIO 54。
STUDIO 54开业第一晚就引爆了全纽约,开业第一晚,不请自来的宾客就包括海明威的孙女兼超模玛歌·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波姬·小丝、伊万娜和唐纳德·川普(这对CP当时是名副其实的金童玉女)......好看且出名的宾客从开业起就多到数不过来,常客包括艺术家安迪·沃霍、时装大师Halston、Calvin Klein和Diane von Furstenburg等等。
有一次采访设计师组合Yabu+Pushelberg,问及为何他们的设计中总离不开屏风元素,Georg Yabu立刻沉浸回味模式“早期的STUDIO 54会有活动屏风,根据现场宾客的多寡收起/放下,非常好地用恰当的空间控制了恰当的氛围。
从没有人怀疑过STUDIO 54的氛围,它不仅引领了一股优雅交融科技的风格,更是通过声、光、舞和美人制造愉悦的魔力乌托邦。“无论你在外面的世界有多沮丧和失忆,一旦踏入这个魔法俱乐部(STUDIO 54),你会被魅力、美、活力和幸福所包围”——任何去过STUDIO 54的人回味起其中的感受,都难掩兴奋和怀恋。
因为能容纳的宾客有限,更因为追崇美和快乐的人太多,STUDIO 54特设了堪称世间最挑剔、审美和权势的“门卫”,站在期待入店的人群前,只挑选他认为妆容、穿搭、气韵最契合STUDIO 54的宾客获得入场资格。
尽管风光无限的STUDIO 54的收场令人遗憾且猝不及防,但一切没有打乱Ian Schrager转用酒店这一更为立体且更具生活化载体,延续美、时髦和愉悦的历程。
从上世纪80年代起,Ian Schrager与Andree Putman、Philippe Starck等设计鬼才合作,用一系列突破固有思维的酒店,变革着世人旅行、居住、社交和娱乐的方式,更展现了设计之于酒店、生活和美好的意义。
▲ 纽约HUDSON时光隧道般的扶梯入口
▲ 将庄严老建筑变得无比时髦活泼的纽约Royalton
▲ 用五光十色的窗点亮社区的St. Martin Lane酒店
▲ 用姿态各异的设计家具展现包容的力量的旧金山CLIFT
▲ 用一道道纱帘让空间层次更深邃静谧的迈阿密DELANO
▲ 将酒店设计重任交给艺术家兼导演(而非设计师)Julian Schnabel,向世人证明艺术馆同样好住的Gramercy Park Hotel
Ian Schrager的每件酒店作品,不仅展现了突破与梦一般的场景,同时也为酒店业和世人,带去一系列全新的启示和趋势。
当然,Ian Schrager为酒店界带来的最庞大且隽永的酒店美学体系,无疑是艾迪逊。
巧合的是,初代的几间重磅EDITION酒店(伦敦艾迪逊、原纽约时代广场和夏威夷Honolulu EDITION)的设计师Yabu+Pushelberg,正是从STUDIO 54的设计受到启发,并将其帘幕和灯柱演变为其灵魂设计符号——屏风(在Y+P操刀的公区常呈阵列排布)。
东京
银座艾迪逊|NO CODE
数年前,就对艾迪逊官宣的仅86间客房体量、位于寸土寸金的银座核心地带的东京银座艾迪逊满怀期待。这次有幸借赴日探访YONE的筹备幕后,入住在这间今年初刚刚启幕的艾迪逊。
酒店独占的14层方体建筑构造简约轻盈,底部运用玻璃幕和绿植墙包裹,上部交织着金属条框和景观窗,既和周围的建筑风貌保持和谐,也诠释着艾迪逊对绿色、时髦、私密的追崇。
前厅的玻璃幕一律笼上了朦胧的纱帘、墙体和地面一律敷上了胡桃木镶板,将银座的繁忙与喧嚣拒于酒店的躯壳之外。一座电话亭大小的玻璃挡风厅,担当着温情酒店和繁忙银座间的关卡。每次由此出门逛街时总难掩兴奋,归来时则深感治愈。
尽管大堂里的每个物件都精挑细选而来——从一人高的优美花瓶、到Christian Liaigre的Amande落地灯,从构造轻盈的扶手椅到造型流畅的半月形转角沙发,件件都显温情和雅致。
但大堂里最瞩目的“陈列”,莫过于占据门厅C位的转角楼梯,整件楼梯通体由纯白金属打造,每一个台阶都纯白无暇,在隐藏照明的映衬下,仿佛一件雕塑,把原木围拢的厅堂装点得活泼俏丽,也是引人通往PUNCH ROOM的重要标识。
▲ 大堂隐密处藏着颇为精巧的接待前台和吧台,吧台在早间还会陈列各式咖啡、果汁和烘焙出品,让繁忙的人士可以或打包或小憩解决早餐。
底楼大堂最深处,是整墙的荧光灯屏映亮的电梯厅,而到了客房层俨然一片“新大陆”。
与略显深沉、颇具俱乐部氛围的大堂层,客房层除了一块块门板,其余的不是全白就是留白。
而电梯桌上出自Santa & Cole的Cesta台灯是点睛之笔,尽管是西人创作,但其造型和神韵,与主张简约的艾迪逊和东方,都一脉相承。
客房(我入住了一款48平方米的Premier King)内部,依然延续很艾迪逊也很日式的简约之风,原木和白色构成了空间主基调,床铺、圆桌和扶手椅,是居室内鲜有的陈列。
就这窗框设置的长榻相当巧妙,干活、午休、阅读、饮茶,都很适合在这张榻上度过。在寸土寸金的银座有这样一张绵长的沙发,可以随时慵懒松弛,本身就很奢侈。
▲ 我客房的窗户,刚好对着我大爱的文具店「伊东屋」的背面。
▲ 木质房卡和木质minibar
酒店的康体设施,是动用了两间客房空间打造的健身室,仅提供少量但足够高配的健身器材,包括了划船器,对于身处银座、仅设86房的精品酒店而言,这已足够厚道。天气好时,真的很建议出门慢跑。我入住时连续大雨,这让留在这间精致健身房里包场运动的我感到格外温情,俨然自家健身室。
与酒店袖珍精巧尺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尺度颇为“恢弘”的PUNCH ROOM和顶楼餐厅SOPHIE。
后者名从法国女子常用名Sophie,力图给餐厅赋予从容、优雅的法国女性特质。
餐厅早间相当重视健康,晚间则变身较为端庄的食府,聚满了穿着考究的旅行者和为庆祝重要节日而来的本地市民。
而在距离酒店数公里之遥的西麻布地带的精巧当红餐厅「No Code」,其餐厅主理人兼上海艾迪逊酒店新餐厅YONE的餐饮顾问Fumio Yonezawa,正和YONE的创意顾问Shingo、上海艾迪逊的行政总厨魏炜Rossi、及将前往上海担当YONE主厨的Yoshi一同,围绕YONE从理念的设定、菜单的设计、菜品的调味、食材的选择和成本,展开无死角讨论与推敲。
颇有木村拓哉相的Fumio Yonezawa,早在本世纪初就赴美国加入了传奇大厨Jean-Georges的团队,并在短短两年后就被任命为首位日本副厨师长。
在日美两地深度诠释法式料理数年后,又在2013年获得伯乐Jean-Georges重托,筹备Jean-Georges在东京的第一间分号并担当厨师长(2013-2018)。离开JG后,Fumio Yonezawa又参与打造了可持续烧烤餐厅The Burn、并在2022年启幕了自己位于西麻布这间很隐秘但大受追捧的Omakase——No Code。
Fumio Yonezawa和Shingo Gokan是几十年的好友,Fumio Yonezawa在纽约小有名气时,身为bartender、刚去北美打拼的Shingo,在Fumio Yonezawa家的沙发上度过了其初到纽约时光。
之后的Shingo Gokan一路高歌猛进,一举摘得了包括2017年全球年度bartender在内的49个国际大奖,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饮品界翘楚,如今还和米泽双双成为日本航空头等舱/商务舱餐饮的创作者,更加入到上海艾迪逊酒店新餐厅YONE的创作中。
▲ 在素食领域颇有心得、出版了日本第一本素食烹饪书的米泽,也在为日航两舱打造菜单时尽显其创作素食的才情,创作出既为出众的空中素餐。
上海艾迪逊的新食府「YONE」的起名是古日语中“大米”之意,力图致敬大米这一对整个亚洲饮食都极为通用且极富深情的食材。很多菜单和饮品单上的出品、乃至使用的元素也都和米相关,无论酱油、清酒、米脆等。
在东京采访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力图把轻松的居酒屋氛围和那些家喻户晓的亚洲尤其日式料理,进行一系列焕新诠释,金枪鱼和海胆这些常见的日式海鲜刺生,加以鱼子酱置顶和西式呈盘后,立马升格一件耳目一新的融合菜,紫苏叶和海苔的双重筑底,全然升华了味觉感官。
常用的上等和牛,在他们心目中的YONE理念里,会全肉抹上味噌酱进行包裹腌制处理,力图平衡和牛的肥腻感。
格外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将寿喜烧牛肉片(经味噌腌制)从汤锅中提出,与温泉蛋、黑松露、柚子醋汁一同装盘,形成一道别致、创新、适合分享、易于搭配各式饮品享用的创新菜品。
之所以打造这样一道菜,不仅因为其足够创新和包容,也因为考量到上海本地食客的口味略喜甜口,寿喜烧的甜口刚好讨巧。当然,这道菜从No Code的试菜现场到上海艾迪逊的YONE餐桌,还要经过不下百轮的“试验”调整和试吃推敲。
上海
春日|YONE|首演
6年前(2018年),EDITION艾迪逊的登陆,让上海南京路C位的两栋分别缔造于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的传奇建筑喜获新生,2024的春日,运作了6年的上海艾迪逊,力图用位于其塔尖位置、融入全新理念和佳肴的食府YONE,进一步升华其在魔都C位的“社区灯塔”效应。
羞涩、但专注、爱笑的Yoshi也赶在YONE开业前移居上海,为YONE的精彩呈现和流畅运行,付出其匠心与热情。
YONE的“首演”日,YONE用整墙篇幅悬挂Shingo Gokan和Fumio Yonezawa不同时期的个人相片(Fumio Yonezawa真的就是木村拓哉2号,穿上厨师服几乎就在演《东京大饭店》),展现他们成长历程和深厚友谊的同时,也尽显EDITION追崇的个性与堪比挚友私宅的氛围。
YONE所在的空间,也在过去的数月间进行了一场彻底但低调的翻修,地板、家具、相伴都进行了翻修,但确保熟客无法觉察出这些改变,因为这里无意推翻HIYA时代,而是在承接此前记忆的前提下,借YONE的引入焕发新的生命力。
那道“sukiyaki”,在无数轮的调整后,最终成为了无论形、味、感都更接近YONE理想中的“味噌腌澳洲M5和牛薄片,黑松露柚子油醋汁”,成为正式菜单上骄傲的一笔。
这道菜每回出品登上餐桌后,员工都会建议并助力食客划开温泉蛋,令蛋汁充分浸润和牛薄片和黑松露,配上Shingo Gokan推荐的Shari Bamboo特饮后,更是清新感和松弛感骤升。
格外中国的春卷,在YONE的创意下,裹入了鹅肝和烤鳗鱼组成的内馅儿,香脆的外壳、与鹅肝叠加烤鳗鱼的绵柔口感交织,幸福感和惊喜感油然而生,让人不禁为中日法美食的梦幻联动鼓掌。
春卷之外,另一大中式经典点心烧麦,也和融入醋味的意式烩饭(risotto)进行了联动。而味噌大西洋银鳕鱼和烧酒蛤蜊烩饭的交融,同样出彩。一切都将艾迪逊餐饮的创新化、本土感、时髦多元、别致又不失满足感的气韵一脉相承。
而在饮品部分,Shingo不仅精心创作了适合佐餐和适合餐后品鉴的两部分饮品单,也包括对优质但遭遇困境的冲绳老酒厂的扶植。既借助餐饮时光愉悦更多人的身心、予以社区更多的活力和启发,也承载持续世间的美妙和传承匠人精神的使命,更展现出包容和创见的力量。
期待上海艾迪逊这座矗立在上海C位的灯塔,持续用其创见和造梦,点亮上海的天际,也愉悦和温暖更多人的身心与记忆。
晚安上海,晚安艾迪逊
阅读索引
樊森 「酒店进化史」系列,现完成13城
三亚 | 纽约 | 新加坡 | 北京 | 香港 | 上海 | 东京 | 巴黎 | 伦敦 | 洛杉矶 | 深圳| 广州(上) | 广州(下)|澳门
设计大师系列
Yabu+Pushelberg | Jean-Michel Gathy | Bill Bensley | Kerry Hill | 傅厚民 | 季裕棠 | 贝聿铭 | 女设计师专题 | 隈研吾 | WATG | Peter Remedios |
酒店品牌故事
柏悦 | 半岛 | 四季 | 君悦 | 瑰丽 | 瑰丽2.0 | 瑞吉 | 丽思卡尔顿 | 丽思卡尔顿隐世 | 洲际 | 洲际2.0 | 丽晶 | 金普顿 | voco | 华邑 | 希尔顿 | 华尔道夫 | 喜达屋 | 万达瑞华 | 嘉佩乐 | 嘉佩乐2.0 | GHM | 文华东方 | 文华东方 2.0 | Janu | One&Only | ACE | Hard Rock | JDV | 莱佛士 | 费尔蒙 | 美利亚 | 华住 | 桔子 | 瑯珀 | 施柏阁 | 悦榕庄 | Preferred | 丽笙精选 | 璞硯
酒店物件收藏
房卡 | 明信片 | 笔 | 公仔 | Brochure | 拖鞋 | 香皂 | 行李牌 | 书签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