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库恩:《历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1971)

文摘   2024-10-06 14:15   上海  
Thomas Kuhn


历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

The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作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

译者:陈荣钢


来源:Daedalus , Spring, 1971, Vol. 100, No. 2, The Historian and the Worl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pring, 1971), pp. 271-304.


我应邀撰文谈谈我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历史学之间的关系。来信指出:几十年来,科学史仿佛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类型的历史研究联系甚微。这种概括错误地假定,这种分离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自从二十年前我开始教授科学史以来,我一直在思想和情感上与这个问题作斗争。

我的同事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亚于我,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学科发展的规模和方向。但奇怪的是,尽管我们自己反复琢磨这个问题,但以前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公开探讨和讨论的问题。在此,我们很高兴有机会这样做。如果科学史家执意独自行动,他们就不可能成功解决领域内的核心难题。

我对任务的理解决定了我的处理方式。我的主题来自我的亲生经历,而不是学术研究。因此,我带入分析的数据也是个人化的、印象化的,而不是系统化的。我将仅考虑美国的情况。我会尽量避免偏见,但也不指望完全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以倡导者的身份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某些核心障碍深感关切的人。

历史学家口口声声说,科学在过去四个世纪的西方文化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但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科学史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愿涉足陌生领域的做法并没有明显的害处,因为科学发展与西方现代史的许多核心问题并无明显关联。但是,那些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人,那些讨论价值、态度和思想变化的人经常提到科学,而且他们未来还会提到科学。然而,他们经常从远处观察科学,望而却步、退缩不前。这对他们自己的工作和科学史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为了看清问题,我将从历史学传统领域与科学史之间的分界线入手,这是本文的开端。尽管部分分界仅由科学本身的技术性所致,但我接下来将尝试找出并探讨那些仍然存在且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解释的显著分歧及其后果。在寻求这些解释时,我将首先讨论传统科学史中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往往让历史学家感到排斥,甚至有时误导了他们。

然而,这一传统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逐渐过时,它无法完全解释当代历史学家们的立场。要获得更全面的理解,还必须探讨历史学专业的传统结构和意识形态中的若干层面,这些主题将在以下倒数第二部分中简要探讨。至少在我看来,社会学的分歧根源至关重要,而且很难看到它们能被完全克服。不过,最后我将谈谈一些近来的发展,主要来自我所在的学科,这些发展表明,未来十年或许会出现部分和解。
1

当我们说科学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时,究竟指什么?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多少历史系的学生关注它。自1956年以来,我教授的科学史课程一直被列在我所属系的历史课程目录中。然而,在这些课程中,除去科学史领域,只有大约百分之五的学生是历史系本科生或历史学的研究生。
选修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剩下的学生中,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数量超过了历史学家,文学学生紧随其后。此外,在我曾经任职的两个历史系,科学史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生综合考试的可选副科。然而,十四年来,我记得只有五个学生选择了这个科目,这尤其令人遗憾,因为这些考试是通往历史与科学之间和解的有效途径。

有一段时间,我担心是自己的问题,因为我接受的是物理学而非历史学的训练,我的教学中可能还残留着这种背景的痕迹。但是,所有听我诉苦的同事(许多是历史学科班出身)也都说到了相同的经历。此外,他们教授的课程内容与我相差无几。在未来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科学革命法国大革命中的科学等课程跟现代物理发展等课程一样没有吸引力。显然,课程标题中的科学一词就足以让历史系学生望而却步。

这些现象还有一个启示。科学史虽是一个小领域,但在过去十五年间,尤其是在过去八年间,它扩展了十倍以上。大多数新加入这一学科的成员都被安置在历史系——我稍后将论证,他们本应如此。但是,总是历史系之外的压力要求历史系雇用他们,而不是来自历史系内部的动力。通常,科学家或哲学家发起倡议,游说大学管理层在历史系增加一个新的职位。只有在这个条件满足之后,科学史家才有机会得到任命。

此后,在新系里,他们通常会受到非常热情的对待。没有哪个群体比我的历史系同事们对我更友好,也没有哪个群体有这么多亲密朋友。然而,在一些微妙的地方,科学史家有时被要求保持一定的学术距离。例如,我偶尔不得不为某位同事或学生的工作辩护,回应历史学家的指责,称这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史,而只是历史研究。某些方式难以捉摸,却可能因此更加重要。科学史家有时被期望不完全成为一位历史学家,甚至这种期望偶尔会来自一些资深的科学史家本身。

上述评论主要针对分离”的社会层面。现在,让我们看看“分离”在教学和思想层面的一些后果。这些问题似乎主要有两类,在下文讨论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只是科学原始材料内在技术性的必然结果之前,我们无法对这两类问题进行详细讨论。不过,即便是粗略的描述,也能为我的论点指明方向。

分离的一个总体后果是历史学家放弃了评估和描绘自中世纪结束以来科学在西方文化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责任。科学史家能够且必须在这些任务中作出关键贡献,通过出版书籍、专著和文章,为其他类型历史学家提供主要参考资料。

然而,由于首要职责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科学发展的研究者并不比思想史家或社会经济发展史家更有责任进行综合,通常也缺乏与后者同样的能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我们需要科学史家与其他历史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批判性的相互渗透,但这种渗透在当代大多数历史学家的著作中不太常见。科学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这种全球公认的说法并不能取代科学的作用。结合几个传统例子来看,它们往往夸大并经常歪曲科学作用的性质、程度和时间。

西方文明发展的研究说明了未能相互渗透的主要后果。最令人震惊的是,1750年以来的科学发展几乎完全被忽视,而科学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历史的主要推动者,发挥着主要作用。

书写工业革命的篇章与科学的关系十分有趣,但是晦涩,且无人讨论,它有时会接续一节关于“达尔文主义”的讨论,但大多集中在社会层面。通常,这就是全部内容了!除了极少数的通史书籍外,绝大多数关于科学的篇幅都集中在1750年之前,这种失衡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我将在下文第三节进一步探讨。

对科学的忽视没有那么极端,但也曾是对1750年之前欧洲历史讨论的特点。不过,自从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令人钦佩的《现代科学的起源》(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1949)问世以来,这种疏忽在篇幅分配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纠正。
现在,几乎所有研究报告都有一章(或主要章节)介绍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但这些章节往往没有认识到,更不用说正视巴特菲尔德发现并让更多读者了解的主要史学新知:在科学革命期间,新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理论的实质性变革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他们仍然被方法作用的陈旧神话所支配,下文我将回到这些神话的后果上来。
正是由于这种缺乏,历史学家往往不愿意为有关现代科学诞生的阅读材料配备相应的课程。有时,如果无法找到一位科学史家来填补这一空缺,他们就简单地指定阅读巴特菲尔德的章节作为补充,并将讨论留待小组讨论进行。无论是巴特菲尔德还是核弹,都让历史学家意识到他们必须思考科学的作用,他们试图通过科学革命的材料来履行这一责任。然而,他们编写的章节很少深入理解近年来学科面临的问题。学生们通常必须另寻途径,才能找到符合历史学界通常捍卫的批判标准范例。

然而,忽视当代专家文献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且可能不是最严重的部分。更为核心的问题是,历史学家在研究科学时表现出特别的选择性,无论是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

比如,在研究音乐或艺术时,历史学家会阅读音乐会的节目单和展览目录,但也会聆听交响乐或观看画作。无论文献资料来源如何,讨论的重点始终指向艺术作品。但在研究科学时,历史学家总是只阅读和讨论纲领性著作——培根(Francis Bacon)的《新工具》(Novum Organum),通常只读第一卷,而忽略第二卷(作为运动);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但不读它引出的三篇实质性论文;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试金者》(The Assayer),但只读《两门新科学》(Two New Sciences)的“前言”,等等。

同样的选择性也体现在历史学家对二手文献的关注上。他们会阅读柯瓦雷(Alexandre Kojève)的《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但不会阅读他的《伽利略研究》(Études galiléennes)或《下落问题》(The Problem of Fall);读E·A·伯特(E. A. Burtt)的《现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却不读E·J·迪克斯特豪斯(E. J. Dijksterhuis)的经典著作《世界图景的机械化》(Mechanization of the World Picture)。甚至在同一部著作中,历史学家也有一种明显的倾向,跳过讨论技术贡献的章节,这一点我将在下文加以说明。

我并不是说科学家谈论自己工作内容的言论与他们的实际成果无关,也不是说历史学家不应该阅读和讨论纲领性的著作。但前言和纲领性著作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留于字面,总是存在一些问题。前言当然要读,因为它们经常是科学思想传播给更广泛公众的渠道。但在许多历史学家应该处理,甚至假装在处理的问题上,它们却常常具有误导性。

比如,有影响力的科学思想从何而来?是什么赋予它们独特的权威和吸引力?当这些思想在更大范围的文化中生效时,它们还是原来的思想吗?最后,如果它们的影响并不直接,为什么它们的影响仍被归因于相关的科学?简言之,如果不关注科学的技术核心,就无法真正理解科学对其他领域思想的影响。

历史学家们经常玩弄这种伎俩,与其说是“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鸿沟”,不如说是“历史学家群体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关于这一点,我将在下文详述。

2

不过,在更仔细地研究历史学家处理科学问题的方式之前,我必须问一问,对他们的期望有多高。这一问题又要求将思想史问题与社会经济史问题截然分开。让我按顺序来谈谈它们。

思想史是历史学家选择资料来源的主要影响领域,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是否有其他选择。除了科学史学者(他们所需的技能也相对罕见),几乎没有历史学家受过训练,去阅读欧拉(Euler)和拉格朗日(Lagrange)、麦克斯韦(Maxwell)和玻尔兹曼(Boltzmann)、爱因斯坦(Einstein)和玻尔(Bohr)的著作。但这份名单在几个方面都非常特殊。名单上的所有人都是数学物理学家,其中最年长的一位直到18世纪10年代才出生。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几乎都没有对科学以外的思想发展产生影响。

最后一点才是关键所在,对于爱因斯坦和玻尔来说,这一点可能值得商榷,而且最终证明可能是错误的。在讨论科学和理性的局限性等问题时,当代思想界的讨论经常提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然而,迄今为止,关于这些理论的直接影响的论证,以及反对以权威为依据来支持其他理由的观点的论证,都是非常牵强的。

我的怀疑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当一门科学变得彻底技术化,尤其是数学化之后,它在思想史中的作用就会显得相对微不足道。也许偶尔会有例外,但如果爱因斯坦和玻尔算是例外,那么这些例外也只会进一步证明这个规律。无论他们的影响如何,都和伽利略、笛卡尔、莱尔(Lyell)、普莱费尔(Playfair)、达尔文,甚至弗洛伊德(Freud)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因为这些人的著作都由科学界之外的人阅读。当思想史家必须把科学家考虑进来的时候,那么这些科学家一般都是该领域发展的早期人物。

【译者按】有关自然哲学的数学化的问题,参见:杰弗里·戈勒姆等:《自然的语言:再论17世纪自然哲学的数学化》(2016)

【译者按】有关进化论的人类学研究,参见:蒂姆·英格尔德:《进化与社会生活》(1986)

不足为奇,思想史家必须研究早期人物,如果他愿意,还可以深入研究这些人物。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不是说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只是说别无他法。每个历史学家也都有责任承担这项工作,无论他的兴趣如何。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包括受科学发展影响的思想,那么他就可以研究目前只作参考的技术科学原始资料。

任何受过良好高中科学训练的人基本都能看懂18世纪之前的技术文献,只要愿意在研究过程中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就18世纪而言,同样的科学背景足以胜任化学、实验物理学(尤其是电学、光学和热学)、地质学和生物学文献的写作。简而言之,除了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之外的所有科学文献,都可以看。到19世纪,大部分物理学和大部分化学变得过于技术化,但具有高中理科水平的人也可以阅读地质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全部文献。

我并不认为历史学家在每次研究涉及科学发展的主题时都要成为科学史家。和其他领域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专业化不可避免。但原则上,他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也理应能够掌握该主题中专家们的二手文献。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他们就忽略了科学进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问题。我稍后将指出,这种忽视最终会体现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

前面列出的那些思想史家可能涉及的主题在两个方面具有启示性。首先,前面提到,它涵盖了所有作为思想史家有可能想要研究的技术性学科。其次,它也与科学史家们最常讨论、最深入研究的领域一致。

与普遍看法相反,科学史家很少深入探讨那些技术上最为先进的学科。力学史的研究从牛顿(Newton)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发表前夕就开始变得稀少;电学史的研究多止于富兰克林(Franklin),最多到库仑(Coulomb);化学史则停留在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或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等人身上,等等。

一些科学家编写的辉格式著作有时非常有价值(作为参考工具),但对那些关心思想发展的学者而言几乎毫无用处。虽然这种偏向相对非技术性学科的失衡令人遗憾,但并不应让人感到惊讶。大多数建立了当代科学史家效仿模型的人并非科学家,也没有受过多少科学训练。

然而,有趣的是,他们的背景也不是历史学。尽管历史学家本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甚至可能做得更好,毕竟他们的关注点不会局限于狭窄的概念研究。相反,这些学者多来自哲学领域,尽管大多数学者来自非英语世界,历史和哲学之间的分界没有英语世界那么明晰(比如柯瓦雷)。这一切一再表明,本文讨论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历史学家对科学的态度。

我将在本文结尾处进一步探讨这些态度,但首先必须问一句,它们是否对思想史家的任务产生了什么影响?显然,对于那些仅涉及科学思想边缘,或几乎完全不涉及科学思想的绝大多数情况而言,这些态度并没有多大影响。然而,在许多其他情况下,我之前也说过,主要依赖前言和纲领性著作得出的历史常常会带来一些典型的缺陷。如果在讨论科学思想时,没有结合这些思想形成时所面临的具体技术问题,那么将会得到极其误导的概念,影响科学理论的发展和非科学领域。

系统性误导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有关科学革命的讨论中尤为明显,尤其是在许多老一代科学史家的著作中。他们过分强调新方法的作用,尤其是实验本身能够创造新科学理论的力量。比如,阅读所谓“默顿命题”(Merton Thesis)的持续争论时,我常常感到沮丧,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误解了这个争论的核心。

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解释培根方法运动在英国的兴起和统治地位。“默顿命题”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解释新兴实验哲学等同于解释科学的发展。基于这一观点,如果清教或其他宗教新趋势提升了手工操作的尊严,推动了在“上帝的创造”中寻找“存在”的探索,那么,它就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是,如果天主教国家也产生了杰出的科学成就,那么就不能说17世纪科学的崛起归功于新教的宗教运动。

然而,这种非此即彼的两极分化很没必要,而且很可能是错的。培根实验主义与科学理论的主要变革(科学革命的标志)关系不大,这一论点有充分的理由。天文学和力学的变革几乎没有借助实验,也没有借助新的实验。在光学和生理学中,实验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模式不是培根式的,而是古典和中世纪的(生理学中的盖伦,光学中的托勒密和海什木)。科学革命期间,这些领域和数学领域的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至于他们的实践,无论是实验主义还是假定的宗教关联,都不应该有太大的差别。

即便这个观点成立,也并不意味着培根主义或新兴宗教运动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微不足道。恰恰相反,这表明,培根主义的新方法和价值的意义不在于为已有的科学领域带来新理论,而是让一些原本源自“工艺”的领域进入了科学的研究视野,比如磁学、化学、电学和热学等。然而,这些领域直到18世纪中叶才进行了重要的理论重构。也正是在那时,我们才发现培根主义在科学领域的影响并非徒有其名。

相比之下,英国在构建这些更具培根特点的新领域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而不是天主教国家法国——尤其是在《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1598)废除之后。这一事实表明,修订版的“默顿命题”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启发。它甚至有助于解释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老观点。至少从1700年到1850年,英国的科学以实验和机械为主,法国的科学则以数学和理性主义为核心。此外,这也可能揭示出苏格兰和瑞士在18世纪科学发展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历史学家在想象这些可能性时遇到困难,我认为至少部分原因在于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即科学家通过一种近乎机械化的科学方法来发现真理。在解释完17世纪科学方法的发现之后,历史学家往往会放任科学自生自灭。不过,这种态度并非完全自觉,因为另一种历史书写方式与之相悖。

历史学家极少涉及科学方法之外的新科学理论,他们往往过分强调超科学思想氛围的影响。我并不是说这种思想氛围对科学发展不重要。但除了在某个学科的初期发展阶段,外部的思想环境只有在与该学科实际的技术问题相关联时,才能对理论结构产生影响。或许,科学史家过去确实过于关注技术核心,但历史学家通常完全忽视了它的存在。他们知道技术核心的存在,却表现得好像它只是科学的副产品,是“正确方法”在“合适环境”下的结果,而不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方法的结果,让人联想到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让我举两个具体的例子。思想史家和艺术史家经常描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思想潮流,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认为正是这种潮流使得开普勒能够将椭圆引入天文学,从而打破了由完美圆运动组成的轨道这一传统观念。按照这种观点,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的中立观测数据加上文艺复兴的思想氛围,最终产生了开普勒定律。

然而,一个基本事实常被忽视。将椭圆轨道应用于任何地心天文学体系,都是徒劳。在椭圆轨道能够改变天文学之前,太阳必须取代地球成为宇宙的中心。然而,这一步直到开普勒之前的半个世纪才得以实现,文艺复兴的新思想氛围对此的贡献却很暧昧。开普勒是否在没有新柏拉图主义的帮助下也同样能够得出椭圆轨道的结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如果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依赖的技术因素,那就歪曲了科学定律和理论进入广泛思想领域的方式。

同样重要的例子可以在许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起源的经典讨论中找到。据说,要将静态的存在巨Chain of Being)转变为不断发展的进化阶梯,需要一系列思想的推动,比如无限进步的理念、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自由放任经济学,尤其是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理论。我毫不怀疑这些因素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它们,伊拉斯谟·达尔文(Erasmus Darwin)、斯宾塞(Spencer)和罗伯特·钱伯斯(Robert Chambers)等人提出的进化理论就不会在查尔斯·达尔文之前在英国广泛传播。

然而,这些理论曾被那些后来被达尔文说服的科学家视为谬论。达尔文与他的前辈不同,他展示了如何将进化的概念应用于大量观察数据。这些数据在19世纪上半叶积累起来,虽然与进化论无关,但已经对多个科学领域带来了挑战。如果不分析这些背景,就无法真正理解达尔文的理论。

在《物种起源》(Origin of Species)问世前的几十年里,地层学、古生物学、动植物分布的地理研究,以及用形态相似性取代林奈功能分类的系统性研究,都为进化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致力于自然分类的科学家们,首次将卷须视为退化的叶子,或者通过提到某些植物种类中器官的黏连来解释近缘种类中子房数量的差异。他们并不是进化论者,但没有他们的研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既无法达到它的最终形式,也不会对科学界和公众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最后一点将总结我的论证。我之前提到,在解释新科学理论的产生时,对方法的强调和对科学之外知识背景的强调并不完全兼容。现在,我想补充,在最根本的层面上,这两者在效果上却如出一辙。两者都导致一种看似无法解决的历史唯物主义倾向,使历史学家将他研究的思想的所有科学先驱视为迷信。

例如,天文学中对“圆”的执念被视作对“完美几何”的柏拉图迷恋的产物,这种迷恋又被中世纪的教条主义延续下来。生物学中,对固定物种概念的坚持被视为对《创世纪》过于字面化的解读。然而,第一句论述没有提及“基于圆形建立的优雅且具预测性的天文学系统”,哥白尼自己并未对此进行改进。第二句论述对离散物种的存在缺乏认识,如果没有这些物种,分类工作根本无法进行,而理解这些物种的现存成员必须源于某一原始对。

自达尔文以来,“种”和“属”等基本分类的定义必然变得相对任意且极为复杂。反过来,达尔文的一个技术根源在于,19世纪初期,随着新世界和太平洋地区的探索,应用这些标准分类工具所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数据的数量也大幅扩大。

简言之,历史学家将某些思想视为迷信,往往发现它们其实在成功的古老科学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这些思想被取代时,新的替代品不会只被视作良好方法与有利知识背景的结果。

3

到目前为止,我讨论了前言式历史对那些试图将科学融入思想史的人所产生的影响。现在,我转向关于科学的社会经济角色的主流观点,情况有所不同。在这个领域,历史学家缺乏的并不是对技术文献的了解,因为这些文献大多无关紧要,而是缺少对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分析)所需的概念区分。

一旦社会经济史家能更好地理解科学作为一项事业的本质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这些区分自然就会产生。研究科学的作用,至少需要大致了解人们如何加入科学共同体,他们加入后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这一点而言,科学史家的需求与思想史家有所重叠,尽管技术要求要低得多。但社会经济史家还需要具备思想史家不需要的技能。他需要了解技术作为一项事业的本质,能够在社会和知识层面上区分技术与科学,尤其要敏锐地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各种互动模式

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往往通过技术来实现。历史学家经常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领域混为一谈,这一现象受到前言的影响。自17世纪以来,这些前言经常宣扬科学的实用性,并通过解释现有机械和生产方式来加以佐证。在这些问题上,培根的观点不仅被人们严肃对待(这本是应当的),还被字面理解(这却是不应当的)。因此,17世纪的方法论创新不仅产生了健全的科学,还推动了有用的科学。自那时以来,科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据说在日益增长。

虽然培根及其继承者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里极力宣扬科学的重要性,但技术在没有重大科学投入的情况下依然蓬勃发展,直到大约一百年前才开始受到科学的实质性影响。科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现象,首次明显预示出这一变化的是19世纪70年代的有机化学染料工业,接着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电力工业,并在20世纪20年代后迅速加速。

如果将这些发展视为科学革命的自然结果,那就忽视了一个对当代世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性转变。如果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当前围绕科学政策的许多争论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将回到这一转变,但首先必须简单而武断地勾勒一下背景。17世纪初,培根宣布科学与技术结合。在那之前,科学与技术一直是各自独立的领域,甚至在接下来的近三百年里,它们仍然保持着分离状态。直到19世纪末,重要的技术创新几乎从未来自那些为科学做出贡献的人、机构或社会群体。

虽然科学家有时尝试介入技术改进,他们的代言人也常声称取得了成功,但实际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是工匠、工头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发明者。这一群体与科学界的同时代人往往存在明显的冲突。在科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发明者的轻蔑,而在技术文献中,对自命不凡、空谈抽象理论的科学家的敌视也是一种持久的主题。这种科学与技术的分化甚至可能有着深刻的社会学根源,因为几乎没有哪个历史社会能够成功地同时滋养出这两者。

当希腊开始重视科学时,他们将技术视为古代神灵传承下来的成就;罗马则以技术著称,却几乎没有产生显著的科学成果。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创新催生了现代欧洲文化,但这些技术创新在科学革命开始之前已经基本停滞。尽管英国涌现出一系列杰出的创新者,但在涵盖工业革命的那个世纪里,它在抽象和发达的科学领域总体上很落后,而技术水平较为平庸的法国却是世界上最具科学实力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和苏联或许是例外,但现在还不确定。德国在“二战”前的一个世纪是唯一同时拥有一流科学与技术的国家。德国有一系列独特的教育体制,包括传统的大学和为工业、工艺服务的技术学院,这或许是它取得这种独特成就的原因之一。作为初步假设,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学家应该将科学与技术视为截然不同的事业,类似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区别。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晚期,技术通常被归类为艺术,这并非偶然。

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经济史家必须探讨这两项事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现在,它们被视为不同的领域。此类互动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可以追溯到古代,第二种起源于18世纪中期,第三种则开始于19世纪晚期。

持续时间最长的、现在大概只在社会科学领域仍有残存的互动模式是已有技术对科学的影响(无论这些技术的来源是什么)。古代的静力学、17世纪的新兴科学如磁学和化学,以及19世纪热力学的发展,都是这类互动的例子。在若干此类情况中,科学领域对自然的重大认知进步,都是基于科学家决定研究工匠们已经掌握的实践。这种对科学新发现的重要来源常常被低估,可能除了马克思主义者。

在所有这些案例中,把收益归于科学而非技术,这一点往往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忽视。举例来说,当开普勒研究最佳尺寸的酒桶时,他推导出了能在消耗最少木材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容积的比例,从而帮助发明了变分法(calculus of variations)。但他发现,现有的酒桶尺寸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他推导出的最佳比例。

同样,当萨迪·卡诺(Sadi Carnot)为蒸汽机制定理论时,他明确指出科学对蒸汽机几乎没有贡献,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却是热力学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过,他提出的蒸汽机改进方案早已在工程实践中被应用,只是他进一步证明并解释了这些方案,而非改进了它们。科学家通过研究技术而提出的理论,只是验证和解释了早期不依赖科学发展的技术,而未能真正改进这些技术。

第二种互动模式从18世纪中期开始显现——在实用工艺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科学方法,有时甚至直接涉及科学家本人。该趋势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比如,它似乎对工业革命中纺织机械和铁加工技术的开发没有明显作用。然而,18世纪英国的实验农场、畜牧者的记录簿,以及瓦特在开发独立冷凝器时进行的蒸汽实验,都可以合理地被视为有意识地在工艺中运用了科学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偶尔也确实取得了成效。

使用这些方法的人很少是当时科学的贡献者。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科学知之甚少。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应用了现有的科学,而是诉诸了一种正面攻克社会需求的方式,即便这种方式在方法论上相当复杂。

唯一例外的是化学领域,情况更加复杂。尤其在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比如拉瓦锡)曾被聘用来监督和改进染料、陶瓷和火药等行业。他们的管理措施显然取得了成功,但他们带来的变化既不显著,也没有明显依赖于当时的化学理论或发现。

拉瓦锡的新化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无疑对先前发展的冶金技术、酸类制造等工艺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还逐步完善了质量控制技术。然而,它并没有为这些成熟的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也没有在19世纪硫酸、苏打或锻铁等新技术发展中发挥可见的作用。如果要寻找由科学知识发展带来的重要新工艺,必须等到1840年至1870年期间,那时,有机化学、电流电学和热力学逐渐成熟。

基于先前科学研究的产品和工艺,也基于科学研究开发的新成果,一个世纪前的有机染料工业如今已彻底改变了通信、电力的产生和分配(两次)、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甚至还对医学和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科学无处不在的重要性掩盖了科学与技术之间依然存在的真实裂痕。

这一过程也使人们难以意识到这种互动的出现是多么晚近且具有决定性。即便是经济史家也很少意识到工业革命的变革力量与20世纪推动变革的力量之间的质的分界。大多数通史甚至掩盖了这种转变的存在。然而,自1870年以来,科学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任何负责任的学者都不能忽视的角色(人们犯不上夸大科学史的重要性)。

这种转变的根源是什么?社会经济史家又该如何理解这些根源?我认为有两个答案,其中一个可以被社会经济史家看到,另一个则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加以揭示。无论多么发达的科学,未必会对现有技术实践产生显著的影响。即使在那些被科学革命重新审视的经典科学领域,如力学、天文学和数学,也很少对技术产生影响。那些对技术产生影响的科学通常是17世纪培根方法运动催生的学科,尤其是化学和电学。但即使是这些学科,也直到19世纪中叶才达到了足够的成熟水平,能够产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成果。

在这些领域于19世纪中叶成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领域的科学知识能够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很少有社会经济史家具备追踪这些技术进展细节的能力(这些进展突然使科学能够生产出新的材料和设备),但他们肯定能够意识到这些发展的存在,也能意识到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作用。

然而,内部的技术发展并不是形成社会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的唯一条件,社会经济史家在探讨剩余条件时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19世纪,科学制度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科学革命中甚至都没有显露出任何征兆。18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前半段,专门研究某个新科学分支的专业学术团体逐渐取代了之前试图涵盖所有学科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统治地位。同时,私人科学期刊,尤其是某些专业领域的期刊迅速增加,并且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以往唯一用作公共科学交流媒介的国家科学院的会刊。

类似的变化也出现在科学教育和研究地点上。除医学和少数几所军事学校外,科学教育在18世纪末期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建立之前几乎不存在。然而,这种模式迅速传播,首先到德国,随后是美国,最终传到了英国。随着这一模式的发展,新的制度形式也随之出现,尤其是教学和研究实验室,例如吉森(Giessen)的尤斯图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的实验室和伦敦皇家化学学院(Royal College of Chemistry)的实验室。

这些进展第一次使职业科学家的成为可能,并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支持体系。它们出现得相对突然且迅速,像一种具有潜在应用性的科学。17世纪培根主义的科学逐渐成熟一样,这些变革构成了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核心,这次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它的重要性至少与更早的科学革命相当,也是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应该被纳入历史教科书,但它与19世纪的其他发展密不可分,以至于无法仅靠科学史家来解读清楚。

4

到目前为止,我所描述的历史学家对科学及其历史的忽视,隐含着这样一个观点:责任几乎完全在于历史学家,而不在于那些选择将科学作为研究对象的专家。尽管这种责任分配如今在我看来越来越接正确,但最终仍然不公允。然而,当前的状况部分源于过去的积淀。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分析当代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鸿沟,并期望能够有所改善,那么首先需要认识到科学史的历史本身对这种分裂所做出的贡献

直到20世纪初,科学史主要受到两大传统的影响(当时相关研究甚少)。第一种传统可以追溯到孔多塞(Condorcet)和孔德(Comte),并经由达皮尔(Dampier)和萨顿(Sarton)延续至今。该传统将科学进步视为理性战胜原始迷信的胜利,是人类在最高层次上运作的独特典范。尽管这一传统花费了大量的学术资源,有些成果至今仍然有用,但最终这些编年史带有明显的教化意图,几乎没有关乎科学内容的具体信息,只有谁在何时首次做出了哪项积极的贡献。

除了偶尔用于参考或撰写史学评论文章,当代的科学史家几乎不阅读这些文献,但这一事实还没有被历史学界广泛认识到。我知道,这样说会冒犯一些我珍视的人,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强调这一点。科学史家们欠已故的乔治·萨顿巨大的人情,因为他为确立科学史这一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传播的科学史形象至今仍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尽管这一形象早已被抛弃。

第二种传统则更为重要。它的成果更重要,而且至今在欧洲大陆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这一传统起源于职业科学家(有的是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不时撰写自己领域的历史。这些著作通常是科学教育的副产品,主要面向科学学生。除了自身的吸引力,他们还在这些历史著作中看到了阐明自己学科内容、确立传统并吸引学生的手段。他们编写的书籍相当技术性,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可为具有不同史学倾向的专家带来启发。

然而,作为历史研究来看,至少从当前的视角,第二种传统有两大局限性。除了偶尔的附带评论,这一传统只产生了内部历史,既不考虑所讨论概念和技术的背景,也不讨论外部影响。这一局限并不总是缺陷,因为成熟的科学通常比其他创造性领域更能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思想环境)保持隔离。但这一局限无疑被过度放大了,并且无论如何,这使得该传统对历史学家,特别是思想史家,缺乏吸引力。

第二个缺陷很明显。最纯粹的思想史家也被这个缺陷所排斥,有时甚至被严重地误导。科学史家和追随他们的人通常会将当代的科学分类、概念和标准强加于过去。有时,他们追溯至古代的学科,直到他们写作的前一代人才被视为公认的研究对象。尽管如此,由于他们知道哪些内容属于这个学科,他们从各种异质领域的过去文本中回溯出该学科的当前内容,而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的传统从未真正存在。

此外,他们通常将过去的概念和理论视为对当前使用的概念和理论的不完美近似,从而掩盖了过去科学传统的结构和完整性。用这种方式的历史书写必然强化了这样的印象:科学史不过是一部无趣的编年史,讲述了正确方法如何战胜粗心的错误和迷信。我们只能说,历史学家太容易被误导。

这种模式本身也有局限性。尽管它将科学史研究的恰当主题扩展到了整个思想背景,但它依然是一种内在的历史,几乎不关注科学发展的制度或社会经济背景。例如,近来的历史编纂学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科学方法的神话,但难以发现培根的重要作用,并且对默顿命题、科学与技术、工业或手工业之间的关系持有轻蔑的态度。

我们是时候承认,上文对历史学家的几番批评也可以同样适用于我自己的领域。不过,这些批评涉及的领域正是科学史与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之间的交汇处。这些交汇处需要由两派学者共同研究。科学史家们现在正日益转向一个可以提供切入点的科学内部发展模式,这一趋势将在本文结论部分讨论。我尚未发现历史学界有类似的动向。

5

显然,科学史家必须承担部分责任。但无论对他们过去和现在的错误作出何种指责,都不足以完全解释他们与历史学界现状的关系。科学史领域获得的影响力,主要源自二十多年前出版的巴特菲尔德的著作。当时,这个学科刚刚萌芽,但至今也未曾完全融入历史学界。

在科学成为重要历史力量的年代,科学却被历史学界严重忽视了。尽管科学史课程通常设置在历史系,但历史学家很少选修这些课程,科学史的书籍也不常被历史学家阅读。究其原因,我只能推测,而这种推测部分基于我与同事和朋友的对话。

我提出两类解释。第一类解释源于历史学在学术学科中独特的一项因素。从原则上讲,科学史并不比政治史、外交史、社会史或思想史更狭窄。它的方法与这些领域所用的方法也没有根本区别。然而,它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学科,因为它首先关心的是一个特殊群体的活动”——科学家们的活动,而不是从地理定义的社会中抽象出来的一组现象

因此,科学史的天然亲缘学科应是文学史、哲学史、音乐史和造型艺术史。然而,这些学科通常不会放在历史系,而是作为与学科本身紧密相关的内容,由负责该学科的系或学院开设。历史学家对科学史的反应,类似于他们对其他学科史的反应。与隶属于同一个系的科学史家近距离接触,才导致了一种特殊的张力。

我的这些观点受到卡尔·休斯克(Carl Schorske)的启发。自从我十四年前开始在历史系任教以来,他是我和我学生最紧密且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之一。他说服了我,尽管直到我撰写这篇文章时,这个观点才真正成熟。在思想史中,科学问题与历史学家对其他智识、文学和艺术的典型追求并行不悖。

历史学家通常很擅长从小说、绘画或哲学论述中攫取反映当时社会问题和价值的主题。然而,他们经常错过这些作品中由学科本质和该学科历史所决定的内在部分——甚至有时通过解释将其掩盖掉。无论是模仿还是反叛,艺术家们都从过去的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科学家、哲学家、作家、音乐家一样,他们既生活在更广泛的文化环境中,也在自己的准独立的学科传统中进行创作。两者都在塑造他们的创造性作品,但历史学家往往只关注前者。

在哲学史中,这些概括与在科学史中的情况一样贴切。这些观点也极为可信,因此我暂且接受。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在个别创造性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反映融入大社会的那些方面具有历史意义。他们通常认为不完全是历史的东西,却是那些赋予学科自身历史的内在特征。

在我看来,这种拒斥的观念极不符合历史观。历史学家不会在其他领域这样处理问题,为什么在这里却要这样做呢?想想看,历史学家如何对待地理和语言的分支学科。他们很少否认,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恢宏画布上才能处理某些问题的存在。他们也不会反对进一步的推论,如果作者能够警觉地认识到某些方面受到了周围群体的影响,那么国家史甚至地方史的研究也具有合理性。

当出现沟通问题时(这不可避免),例如英国和欧洲历史学家之间的沟通问题,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历史编纂上的盲点,可能导致错误。由此产生的感受有时类似于科学史家或艺术史家经常遇到的感受,但没有人会公开说,法国史在某种意义上比英国史更具历史性。然而,当分析单位从地理上定义的子系统转向那些靠专业训练和对特定价值的忠诚凝聚在一起的群体时,这种反应却经常发生——尽管这些群体的凝聚力未必比国家共同体更真切(或更不真切)。

对学科史的拒斥,当然不完全是历史系内部的历史学家们的错。除了像保罗·克里斯特勒(Paul Kristeller)和欧文·帕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等少数杰出例子,研究学科发展的学者们往往过于关注他们研究领域的内部逻辑,往往忽视了这一领域在更大文化中的原因和影响。我仍记得一个令我深感尴尬的日子,当时一位学生提醒我,阿诺德·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的相对论原子模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的。学术分离在双方建立的障碍中削弱了历史的敏感性。

而且,分离并不是唯一的困境。在隶属于学科本身的系里教学的学者通常会以该学科的实践者为主要对象,在文学和艺术的情况下,则是以评论家为对象。通常,历史维度的研究从属于教学,旨在完善当前学科。例如,哲学系教授的哲学史往往是对历史的拙劣模仿。阅读过去的著作时,哲学家们常常寻找作者对当前问题的立场,并利用当前的理论工具进行批评,解释文本时则倾向于最大限度地使它与现代理论保持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原作常常被遗失。例如,我听说一位前哲学同事对学生说:是的,字面意思确实像你说的那样。但这不是马克思的意思,因为那明显是错误的。至于马克思为何会选择使用这样的词句,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值得停下来思考。

我认为,它们造成的损害并不比历史学家拒斥学科史造成的损害更大,但肯定同样严重。我已经指出,当科学史在科学院系教学时,同样也表现出这些不符合历史性的症候。近年来,科学史转移到历史系,这股力量把它放到了本该属于的地方。尽管这场姻缘需要逼婚,而且由逼婚引发的张力不可避免,但未来仍能诞下成果。

我毫不怀疑,如果与其他学科史的实践者进行类似的强制性联合,同样会结出硕果。正如我的第一任历史系主任、已故的乔治·古特里奇(George Guttridge)曾经说过,我们不久就会认识到,历史学与美国大学的系科组织格格不入。我们急需某种跨系的制度安排,或许是一个历史研究院,能够把所有那些无论他们所属系为何,但对过去的演变有兴趣的人汇集在一起。

6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建议。历史和科学史之间的关系,与历史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仅仅有强度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我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显而易见,它们为理解我要讨论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这种相似性并不完全,也不能解释所有问题。

我之前提到,历史学家在对待文学、艺术或哲学时,会以一种不同于对待科学的方式来解读文献。历史学家对科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很无知,在其他学科并无可比拟之处。即便在其他系开设的课程中,文学史和艺术史的课程也比科学史的课程更能吸引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在其他学科中,历史学家很少只关注某个特定的时期,但在讨论科学时却往往如此。

那些思考艺术、文学或哲学的历史学家,同样可能研究19世纪,也可能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相反,科学史的话题却只留在了1540年至1700年之间。我怀疑,历史学家之所以常常强调“科学方法”的发现,是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避免处理这一时期之后的科学。一旦掌握了“方法”,科学就不再具有历史性了,这种观念在历史学家看待其他学科时是不存在的。

通过观察种种现象,加上一些我的个人经验,我必须不情愿地得出结论:历史学家与他们的科学史同事之间存在差异,除了性格差异之外,还类似于李维斯(F. R. Leavis)与斯诺(C. P. Snow)之间的那种分歧。所谓两种文化的问题可能也是这些困难的另一个来源。

我对这一猜测的依据大多来自印象,但并非全然如此。请思考以下引用自一位英国心理学家的话,他的测试使他能够相当有把握地预测高中生未来的专业方向,尽管这些测试(包括他使用的智商测试)无法区分那些在专业化后表现好与表现差的学生:

相对而言,典型的历史学家或现代语言学家在智识、行动力和思维能力方面都比较落后。他的兴趣往往是文化方面的,而不是实用方面的。年轻的物理科学家通常智商很高,而且不善于言辞。他们一贯准确无误。他们的兴趣通常是技术、机械或户外生活。当然,这些经验法则并不完美。少数文科专家的得分就像科学家,反之亦然。但是,总的来说,这些预测都出奇地准确,而且在极端情况下也无懈可击。

根据同一来源的其他证据,这段话表明,历史学家和科学家(至少那些更偏爱数学和抽象领域的科学家)是两种极端类型。其他研究虽然不够详细,无法将历史学家单独列出,但也表明科学家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低于其他领域的学术同行。

根据我自己以及我孩子的求学经验,智力差异很早就出现,特别是在数学方面,通常在十四岁之前就很明显。我现在考虑的主要不是能力或创造力,而仅仅是兴趣。尽管有例外和广泛的中间地带,但我认为,对历史的热爱与对数学或实验科学的喜好很少兼容,反之亦然。

不出所料,这些差异随着职业决策的发展并在职业选择中得到体现。它们往往表现为防御性和敌意。阅读这篇文章的历史学家无需我告诉他们,科学家对历史研究的公开蔑视常常显而易见。除非我认为这种态度是互相的,否则我无法解释上文描述的历史学家对科学的态度。科学史家本应是个例外,但他们也常常印证了这一规则。

多数科学史家起初是从事科学研究本身的人,直到研究生阶段才转向研究科学的历史。那些转向科学史研究的人,往往坚称他们的兴趣仅限于科学史,而非纯粹的历史,他们认为后者既无关紧要又乏味。因此,他们更容易被吸引到专门的系或项目中,而不是常规的历史系。不过,一旦他们进入常规历史系,通常还是可以转化他们。

然而,如果许多历史学家对科学抱有敌意(这是我的推测),那么必须承认他们掩饰得非常好,远胜过他们在文学、语言和艺术领域的同事,后者往往完全直言不讳。

然而,这种差异并不提供反证,因为这可以预见。与哲学家类似,历史学家将自己的事业视为某种认知上的贡献,因此认为它与科学有某种亲缘关系,尽管不属于科学。这不同于大多数文学和艺术研究者。历史学家和科学家都有公正、客观、忠实于证据等价值。他们也尝过了知识树的“禁果”,艺术领域的反科学言辞对他们已不再适用。然而,表达敌意还有更微妙的方式,我在上文已经提到了一些。因此,我的论证将通过一些更具个人色彩的证据来总结这一部分。

第一个例子是一场令我难忘的遭遇,它发生在一位备受尊敬的朋友和同事之间,他经常组织和主持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场实验性研讨会,旨在让一年级的研究生熟悉那些未来专家可能会发现有用的辅助方法和研究路径。在适当的时候,本校专家和访问专家受邀来主持讨论并提供预读材料的建议。

几年前,我应邀主持了这个小组的第一次科学史讨论,讨论的核心材料是在反复讨论后才选择的——我写的一本旧书《哥白尼革命》(The Copernicus Revolution)。这个选择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确有一些理由,这些理由在我与同事的对话中都已明确说明。

尽管不是教科书,这本书是为非科学类的大学课程编写的,因此不会给我们的研究生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希望同时展现天文学的技术层面与更广泛的思想史层面。我不确定有多少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一点,但我的同事显然没有。在一次热烈的讨论中途,他插话道:当然,我跳过了技术部分。由于他是个忙人,这一遗漏也许并不令人惊讶。但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为什么毫不顾忌地自愿公开谈起这一点呢?

我的第二个例子简短得多,这个例子已为公众所知。弗兰克·曼努埃尔(Frank Manuel)的《艾萨克·牛顿的肖像》(A Portrait of Isaac Newton)无疑是对这一主题最为精彩、彻底的研究著作之一。除了那些对精神分析方法感到不满的人,和我讨论过的牛顿专家都向我保证,这本书将在未来多年内影响他们的研究。如果没有这本书,科学史将大为贫乏。然而,在当前的语境下,这本书引发一个根本问题。除了科学领域,你能想象一位历史学家在撰写一部重大传记时,故意而刻意地忽略此人的主要工作对象吗(让牛顿终身为之工作的研究对象)?在艺术、哲学、宗教或公共生活中,我无法想象这种情况。

在介绍这些例子时,有人声称它们会表现出对科学的敌意。在介绍了这些例子之后,我承认我不确定敌意这个词是否恰当,但它们很怪异。它们展示的现象目前仍不清楚,但它可能构成了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隔阂的核心障碍。

7

我已经尽力阐述了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障碍。我将在结尾处简短评论一些变化迹象。首先,科学史家数量增加,他们在历史系中的职位也日益增多。最初,他们数量的增加和受聘于历史系会引起一些摩擦,但也增加了沟通渠道。科学史家数量的增长还促成了另一个令人鼓舞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科学革命之后的时期和以往很少被探索的科学领域。较好的二手文献将不再局限于16世纪和17世纪,也不会继续以物理科学为主。当前,生命科学史的研究增加了,这尤为重要。直到最近,这些领域还远远不如同时代的主要物理科学那么技术化。这些领域的发展研究会让那些想要了解“科学史为何物”的历史学家更容易接触到科学史。

接下来看看其他两个发展趋势的影响,它们现在体现在许多年轻的科学史家身上。在弗朗西丝·耶茨(Frances Yates)和沃尔特·帕格尔(Walter Pagel)的带领下,更多证据表明,赫耳墨斯主义(Hermeticism)及相关运动在科学革命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产生了具有原创性且激动人心的文献,并带来三点隐含影响。

首先,赫耳墨斯主义是一场公开宣扬神秘主义和非理性的运动,承认这场运动的作用有助于使某些历史学家更容易接触科学,那些历史学家把科学视作纯粹由理性和冷酷事实主导的准机械化事业。

第二,赫耳墨斯主义影响了科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之前被视作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现象背后实体和原因的看法。从这个角度看,它可以用观念史家的常规技术来分析。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场运动,魔法师这一形象规定了科学的新目标和方法。例如,《自然魔法》(Natural Magic)等论著表明,同一场改变了“知识气候”的运动推动了对科学力量的重视、对工艺的研究、对机械操作和机器的关注。因此,历史学家可能会特别感兴趣,因为两种迥异的科学史研究方法在此得到统一。

第三,最新的也最重要的变化是,赫尔墨斯主义现在开始被作为一场具有可辨别社会基础的阶级运动进行研究。照这下去,科学革命的研究将会转变为一种多维的文化史,这正是许多历史学家现在努力创造的方向。

最后,我谈谈最新动向,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和职业生涯最早期的历史学家中。也许部分因为他们与历史学家接触的增多,他们越来越多地转向研究所谓的外部历史。他们日益强调的不是思想环境对科学的影响,而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教育模式、制度化、传播方式和价值的变化中。他们的努力继承了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的思想,但他们的关注点既更广泛、更深入,也不像前辈那样教条。

历史学家对这种新型研究成果会比对以往的科学史更为熟悉,他们可能特别欢迎这种变化。他们甚至可能学到一些更具普遍意义的东西。像文学和艺术一样,科学也是一个群体的产物——科学家共同体的产物。但在科学领域,尤其在发展后期阶段,学科共同体既更容易被隔离出来,也比其他领域的相关群体更加“自给自足”。结果,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有前途的领域,用于探索社会中流行的力量如何塑造一个学科的演进,而这个学科同时也受到自身内在需求的控制。一旦这项研究成功,它可以为科学以外的多个领域提供研究模型。

对于身陷传统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裂痕深渊的人来说,所有这些发展趋势都让人欣喜。只要这些趋势持续下去,这道裂痕在十年后会比过去浅得多。然而,这道裂痕不太可能完全消失,因为我描述的新趋势只能对我认为的、分歧的根本原因产生间接、部分和长期的影响。也许科学史的例子本身能够削弱历史学家对学科历史的拒斥,但如果知晓了过往这种拒斥的原因,我会更加自信。

无论如何,科学史本身不太可能成为解决二元文化问题的灵丹妙药。相反,在我最沮丧的时刻,我担心科学史会成为这一问题的牺牲品。虽然我欢迎科学史向外部历史转变,因为这纠正了长期严重失衡的局面,但这种新兴的流行趋势可能并非完全是福音。

如今,科学史蓬勃发展的一个原因无疑是当今愈发强烈的反科学氛围。如果外部历史成为唯一的方法,那么科学史可能会被简化为一种更高级的传统,这种传统通过忽略科学本身而忽视了任何学科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因素。为了实现历史学家与科学史的和解,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但除非历史学家能够为学科历史找到一个位置,否则这种结果将难以避免。

【延伸阅读】

陈荣钢
Ronggangchen@outlook.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