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500字 丨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
一、
节前,发的最后一篇简报《deepseek,让华尔街颤抖吧!》。
很多读者认为我在开玩笑。
结果,在春节期间,英伟达暴跌21%。股价一口气回到了2024年6月。
我最早在12月初的时候开始使用,并且介绍deepseek。
1月的时候,又花了整整一个版面的篇幅继续写梁文峰和幻方。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那个时候文章下的留言,怀疑占绝对主流。
即便是1月27日,deepseek都已上新闻联播6天了,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声音。
直到整个假期,deepseek开始刷屏,并且完全出圈。这种质疑才逐渐消退。
这就是明显的认知差的问题。
在生活中,刻板影响以及人类固有的思维惰性,并不会立刻造成很坏的影响。
但是投资则完全不同。每一个正确的认知都可以变现,同样的,每一个错误认知,也都可以让你亏钱。
二、
假期,港股表现相当不错。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际资本开始疯狂买入。主要买入的标的就是港股AI。
买入的方向分为两个。
第一,芯片与硬件。
代表公司,中芯国际和小米。
第二,互联网平台。
代表公司,阿里巴巴。
为什么国际资本开始踊跃买入港股AI?
这就是deepseek带来的旋风。对于资本市场来说,deepseek的出现,让国际资本,开始怀疑美国在AI方面的绝对领导地位。
打个比方来说。
我们把全球的ai公司做成一个etf,之前国际资本认为美国权重是90%,中国是5%,其它是5%。
而deepseek出现之后,国际资本开始下调了美国的权重。美国可能只占80%,中国占15%,其它是5%。
而正因为从5%到了15%,权重提高了,自然就吸引资本买入了。
如果未来,涌现出更多的deepseek,那么我们的权重,可能会继续提高,从15%到25%,甚至分庭抗礼,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你可以认为,国际资本在寻找AI增长的第二级,也可以认为,国际资本在避险,避免过度押注美国。当龙一上涨过多,且呈现出泡沫的可能是,买补涨的龙二,是一种经常性的操作。
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理解。因为ai产业革命,本质上是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延续。美股的大部分ai公司,都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脱胎而来。那,为什么焦点在中芯国际?
我们之前写过,AI硬件的核心其实是中芯。
这个逻辑并不复杂。对寒武纪来说,竞争对手有很多。比如华为, 比如摩尔新城。但在台积电无法代工之后,能够代工的就只有中芯。而中芯的高端产能又非常有限。
这就是我经常diss寒武纪的原因——你的订单和华为的订单,都给到了中芯。那么请问,中芯会选择寒武纪,还是华为?
所以,很显然,在整个ai产业链之中,有护城河的那个,就只有中芯。这一点,和台积电的逻辑很相似。
只不过,这波中芯国际的红利在港股,而不在A股。
当一只股票作为题材股的时候,是不看估值的。但如果真的开始讲业绩了,估值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即便港股上涨了如此之多,A股相对港股的估值,依然超出一倍有余。
三、
也正因为国际资本的买入,让港股显得有些不真实。
这个不真实就体现在,港股因为热钱的涌入,而暂时不对关税战争的长期利空进行定价。
这是港股在整个1月份表现优于A股的重要原因,也是未来存在的一个隐患。
无论A股,还是港股,都不太有能力对关税的长期利空进行快速定价。
港股是因为最近的热钱干扰,以及成分股的特殊性。A股是因为参与者的性质。北上资金在23年大举撤退之后,已经失去了对A股的定价权。
但不进行快速定价,不等于不定价。
就像是10年国债一样。行政命令可以造成暂时的扰动,但趋势的力量则无法撼动。
对于贸易战的长期利空,我们态度非常明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一场长期战争。不因为市场的一次上涨,一次下跌而结束。市场定价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的应对,也同样,是一个持久的调整。
最终,我们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上市公司本身。我们相信的是企业家精神,以及一部分企业坚强的韧性。
四、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组合上涨。
并且创下了历史新高。24年以来的收益达到37.29%。
整个1月,相对沪深300,做出了3.5%的超额。
这个开局相当满意。
相对曲线如下:
当天,今天主角是港股。
截至今天,港股组合收益5.19%。港股组合建仓在上证3400点左右。
今天对于港股的操作是减仓,为后续进一步优化持仓结构留下足够的空间。
目前,港股仓位为:10%美债+20%现金+70%股票。
五、
总之:
1,deepseek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国际资本的认知。在此之前,国际资本认为美国的ai是绝对的不可撼动的领先。在deepseek出现之后,资本开始认真的考虑第二极的可能。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积极买入港股AI,来进行龙二的补涨,以及对冲。
2,虽然港股上涨得如火如荼,但因为港股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不一定会完全惠及A股。一方面是因为A股缺少足够多的AI纯正标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A股国际热钱进出并不是那么方便。当下,A股的定价权并不在外资手中。
整个25年,市场的两个因子,是泾渭分明的“deepseek”带来的AI线,和贸易战争线。这两者将会共同影响市场,并造成局部的宽幅震荡。25年依然是一个很有机会做出超额的一年,同样,也是投资难度陡然增加的一年。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纠结几个所谓的deepseek受益股,赶紧把最新的武器用起来。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ps:
本文提到的详细数据、一线资讯,以及持仓交易日志,均同步更新到知识星球"大佳和他的朋友们"。有需要的读者,可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后阅读。
作者:皑(ai)大佳
今日更新文章:
1,《2025-2-4,股票市场专业复盘。》
2,《开工,关于对港股的看法。》
3,《港股减仓公告:20%现金+70%股票+10%美债。》
近日更新的文章:
1,《2025-1-26,股票市场专业复盘。》
2,《A股跌破2024年9月25日收盘价股票统计与分析(2025年1月26日)。》
3,《如何利用波动率来指导投资?从600万+到1100万+的历程分享。》
赶快扫码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