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8日宣告业绩延期,股票停牌,建业新生活正式成为发不出年报的物企之一。
按照以往惯例,怎么着也要半年才能搞定调表师。
可是,从停牌之日算起,仅过了26天,建业新生活便4月23日就发布了2023年业绩,次日股票复牌,成为物管圈最快走出小黑屋的物企。
以前,物企有业绩好发布早的说法,发布晚大概率是业绩差了,何况晚了20多天,业绩肯定好不到哪去。
勿爷整理了建业新生活2023年业绩数据如下:
显而易见,建业新生活除了在管、合约面积正增长外,营收、毛利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2年还赚了5.71个小目标,2023年却亏了5.78亿。
营收下滑是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双双录得负增长导致,而亏损则是对关联方款项大额计提了12.23亿,爆增1468.1%所致。
另外勿爷注意到,建业新生活2022年(含)之前营收细项是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生活服务和商业资产管理及咨询服务,而2023年变成了老三样:物管收入、社区增值服务及非业主增值服务。
所以本期业绩数据细项同比数据无法计算。
在勿爷看来,建业新生活调整营收细项,应该是如下2个原因:
商管板块收入锐减。2022年4月,扛不住的建业地产选择“出租”商管资产,向王健林求援。
当时万达血包足够,仗义出手,结果是以7个亿租下建业新生活管理的部分商管资产,期限10年。所以在此后的中报业绩中,建业新生活少了6个商场,加上文旅收入下滑,导致当期商业物业管理及咨询服务收入下滑了9.9%。
在上一篇文章《物企商管“沉浮”记》中,我们提到,商管板块是好赛道,但受经济周期影响,上市物企除了华润万象生活等外,商管板块大都业绩滑坡,可以分析出建业新生活剩下的商管业务可能也不尽如意。
所以建业新生活把商管板块划归到非业主增值服务。本来商管业务就是在为建业地产打理,划归到非业主增值服务也没什么不妥。
非业主增值服务势单。我们都知道,随着地产行业不景气,物企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清一色的大幅下滑,如果再和物管收入绑在一起,势必影响物管收入增速。所以建业新生活又把非业主增值服务单独列项。
如此一来,建业新生活的营收账目就一目了然。理清了和关联方的账务关系,这应该也是建业新生活能够快速补发年报,率先走出小黑屋的缘由。
不过,虽然和关联方账目清晰,但勿爷注意到,建业新生活可能主要还是靠关联方投喂,限制了未来想象空间。
根据年报披露数据,建业地产输出的在管面积7416万平方米,占比40.8%,独立第三方输出1.08亿平方米,占比59.2%。从规模看,独立性在不断增强。
但建业新生活并没有披露关联方和独立第三方收入占比数据。
一般而言,关联方输出项目的物业费远高于第三方拓展的物业费。这或许意味着,在管面积占比较少的关联方,贡献的收入可能要大于独立第三方。
而4月24日公布的建业地产业绩继续亏损,能为建业新生活提供多少助力画了个问号。
2022年,建业地产染红,还和中海、电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所以业绩会上,管理层底气很足的定下了全年收入40亿,利润7.8亿,归母净利润7.5亿的FLAG。
当时河南铁建有意入股建业新生活,本身又有商管,还有机会依靠战略伙伴拓展公建业态,但FLAG并没立起来。
如今,商管消失,依靠“老三样”,没有外力加持,又没新的业绩引擎,建业新生活又当如何自处?
对此,建业新生活给出的答案是:提高、丰富服务品质,扩张版图,提高投拓毛利。
说了好像又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