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东
一个曾经阳光活泼的初一男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常常独自躲在角落里
回避与他人的接触
他在学校里遭受了长时间的欺凌
从最初的言语侮辱到肢体暴力
再到网络上的攻击
种种行为让他的生活陷入阴霾
最终
小东的父母察觉到他的异常
决定采取法律行动
维护儿子的权益
更多精彩内容
请戳↓
案情回顾
在某市的一个普通社区,小东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对小东寄予厚望,一直希望他能通过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享受更好的人生。小东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成绩中等。他每天放学后,都是直接回家做作业,很少参加同学们的课外活动。
然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使12岁的小东在学校里成了被孤立的对象。同班的小刚、小李和小伟平日里喜欢打闹和开玩笑。他们觉得小东不合群,于是时常拿他开涮,甚至逐渐发展成了言语和肢体上的欺凌。
这天,小东的父母一如往常地去上班,而小东独自步行上学。在学校里,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默默地看着书。他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与那几个同学发生冲突。
小刚的父亲是当地一家小企业的老板,母亲是家庭主妇。由于父亲忙于生意,小刚从小就被放养,性格上有些霸道。小李和小伟则是他的跟班,平日里一起玩耍。虽然他们的父母并不富裕,但在这些孩子心中,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小刚无疑是他们的“领袖”。
这天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小东收拾好书本,准备去操场散步。这时,小刚、小李和小伟走了过来。
小刚: 哟,小东,又躲在角落里看书呢?你这是打算当学霸吗?
小李: 哈哈,学霸?就他这成绩,连我们都不如,还想当学霸?
小东:我只是想安静一点……
小伟: 安静?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吵闹?看不起我们吗?
小东没有回应,只是低着头继续走路。他只想尽快远离这几个人,但小刚却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刚: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清高,不想跟我们一起玩?
小东: 不是,我只是不想惹事……
小刚: 不想惹事?那你就不该来这学校!
说完,小刚一把推开了小东,小东没站稳,摔倒在地。他本能地用手臂撑地,随即感到一阵剧痛。
小东:疼……别碰我……
小李: 就这点本事?摔一跤就喊疼?真是没用!
小伟: 看看他那副样子,怎么不反抗啊?哈哈……
小刚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做得有点过火了,但在同伴的起哄声中,他选择了无视。他嘲笑着小东,带着小李和小伟离开了。小东则依然躺在地上,痛苦地捂着手臂。这时,同学小明路过,发现了小东的状况。
小明: 小东,你没事吧?你手臂好像受伤了,我带你去医务室吧!
小东点点头,在小明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小明陪着小东走向医务室,途中,小东的手臂已经开始肿胀。医务室的老师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打电话通知了小东的父母。
小东的父母赶到医院时,医生已经诊断出小东的右前臂骨折,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医生建议小东住院观察几天,以确保伤情稳定。
母亲: 医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伤的这么重?
医生: 根据小东的描述,他是被同学推倒时造成的骨折。这种伤情需要尽快治疗,否则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第二天,小东的父母来到学校,要求校方对此事进行彻查,并对涉事学生进行处理。他们首先找到了小东的班主任,班主任也是一位年轻的教师,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显得有些无措。
班主任: 我真的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们平时也只是打打闹闹,没想到这次会出事……
母亲: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打闹!我儿子现在还在医院,他的手臂骨折了!你们学校难道不该负责吗?
班主任: 我真的不知道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们平时也只是打打闹闹,没想到这次会出事……
母亲: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打闹!我儿子现在还在医院,他的手臂骨折了!你们学校难道不该负责吗?
校长: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难免的,我们学校会教育他们的,但我不认为这是故意的欺凌行为。况且,孩子的骨折可能也有他自己不小心的原因……
父亲: 孩子自己?你们有没有看到他的伤情?这绝对是暴力行为!如果学校不采取行动,我们就要采取法律手段!
面对小东父母的坚持,校长也显得有些无奈,他表示学校会配合警方调查,但仍然认为这只是学生间的“普通打闹”。
小东的父母决定不再等待,他们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小刚、小李和小伟的监护人,要求他们承担小东的全部医疗费用、护理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害赔偿。同时,他们还要求学校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学校未尽到保护学生的职责,未能有效防止这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详细听取了双方的陈述,采集了小东受伤时的证人证词,调查了学校的管理措施,并进行了医疗鉴定。最终,法院判决:
1. 小刚的监护人因未尽到监护职责,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赔偿小东的全部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2. 小李和小伟的监护人因其子女在事件中的次要责任,需承担相应的部分赔偿。
3. 学校由于未能有效管理学生、未尽到教育和保护职责,被判决承担一定比例的连带责任。
这起校园暴力案件的判决,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并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中人物、单位均系化名】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 律师 柯璋
问
校园欺凌是一个涉及到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的重要社会问题。柯律师,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是什么?作为学生家长、学校老师从哪些方面可以发现孩子可能受到了欺凌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校园欺凌主要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周边发生的,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实施的欺负或侮辱行为,导致受害者遭受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校园欺凌行为,主要是有3个方面的特征:a.主体上的特定性:欺凌者通常在年龄、身体或人数上占优势;b.主观上的故意性:欺凌行为是蓄意或恶意的;c.后果上的伤害性:欺凌行为导致受害者身体、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害。
作为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孩子可能遭受了校园欺凌行为,比如孩子情绪变化、不愿上学,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伤痕,学业表现下降,开始避免与同学交往,或在社交场合表现出异常的胆怯、紧张或孤立。还有睡眠、饮食等变化。
孩子可能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透露出遭受欺凌的迹象,需要家长细心倾听和观察。老师和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如果怀疑孩子遭受欺凌,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与学校合作调查情况、提供心理支持等,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问
现行法律如何保护受欺凌的学生?欺凌者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现行法律对于学生欺凌的保护和欺凌者的责任有明确的规定,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明确规定了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的责任,要求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立即制止,并通知涉事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与认定和处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律强调了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对屡教不改或情节恶劣的欺凌者进行教育。民法典中规定了人格权的保护,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若学生欺凌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这些权利,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及时消除隐患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置、规范欺凌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等具体措施。《学生欺凌防范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由公安部、教育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明确了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在学生欺凌防范和处置中的职责。
同时,《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罪,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保护受欺凌学生和规制欺凌行为的法律框架,旨在通过教育、预防、干预和惩处等多种措施,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现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问
受害者和欺凌者的年龄对于判决结果有何影响?
未成年人的年龄对法律责任的承担确实有重要影响。根据民法典第1188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已满八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的,在实施侵权行为时应承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责任,而主要责任仍由其监护人承担。
在本案中,欺凌者和受害者均为12、13岁额未成年人。欺凌者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欺凌者本人由于其行为的严重性,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或其他法律后果。而受害者作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保护上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法院判决中也考虑了受害者的年龄,尤其是在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判定上,法院特别注意到未成年人心理受到的影响,作出了相应的判赔。
问
如果是面对多个欺凌者的情况,法院是如何划分责任的呢?
对于多个欺凌者共同实施的侵权行为,民法典第1168条规定了共同侵权的责任划分原则。即两个以上行为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受害者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欺凌者及其监护人要求全额赔偿,而各个欺凌者的监护人则需根据内部责任分担比例,分别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法院根据每个欺凌者在欺凌行为中的作用大小、实施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了主要欺凌者和次要欺凌者的责任比例。主要欺凌者的监护人承担了大部分赔偿责任,而次要欺凌者的监护人则承担了相应较轻的赔偿责任。这种责任划分既考虑到了各欺凌者的实际行为,也在法律上确保了受害者的赔偿权益。
问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类似的欺凌事件时,应该如何做?
家长在面对孩子遭遇欺凌时,首先要冷静处理,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收集证据: 家长应收集能够证明欺凌行为的证据,如受害者的病历、诊断书,目击者证词,以及校园监控录像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法律维权至关重要。(2)与学校沟通: 家长应第一时间与学校沟通,要求校方采取措施保护孩子的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学校有义务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家长应明确提出这一要求。
(3)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学校处理不当或未能有效制止欺凌行为,家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欺凌者及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第1179、1180、1182、1183、1184条,家长可以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费在内的各项费用。
(4)教育与心理辅导: 家长还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导他们如何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此外,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
问
如果是那种后果轻微且难以界定的校园欺凌、霸凌行为,作为家长,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呢?
对于后果轻微、难以理解的霸凌行为,法律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这种行为往往难以通过传统的法律手段进行处理。然而,法律仍然提供了一些框架和指导,以帮助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这些行为。以下是从法律角度思考这类行为的建议:
(1)记录和收集证据:即使发生后果微乎其微,家长和学校也应该记录相关事件的详细情况。这包括时间、地点、行为内容和涉及的人员。如果有证人或电子证据(如短信、社交媒体互动),也应该语音保存。这些行为暂时可能不构成严重的法律责任,但这些记录在未来若有行为升级时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证据。
(2)运用学校内部制度:学校通常有内部社区制度来管理学生的行为。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这些规定,对一些严重行为进行处理,例如给予行为人警告、教育谈话,甚至纪律处分。学校的内部制度,可以有效预防问题升级,并在早期阶段进行干预。
(3)通过与学校沟通来采取预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包括通过教育和管理来预防欺凌行为的发生。家长和学校可以采取法律规定的预防措施,如心理辅导、家庭教育和学校安全措施,以解决这些微小的行为。
(4)调解和心理辅导:对于轻微但重复的欺凌,法律并不总是要求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调解可以通过学校或社区,以帮助各方达成共识,缓解,避免问题升级。通过调解,欺凌者和受害者可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根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心理辅导则有助于受害者理解欺凌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并帮助他们修复与同伴的关系。对于欺凌者,心理辅导也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行为,促进他们的行为改正。
(5)综合考虑情况采取适当的法律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轻微的欺凌行为在后续发展中导致了严重后果,家长可以考虑通过民事诉讼来追究责任,例如责任或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律上,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等因素将影响法律的适用和裁决。因此,家长应结合具体情况,在必要时寻求法律解决解决问题。
问
站在法律的角度,学校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霸凌行为?
学校在预防校园霸凌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法律明确规定了学校在保护未成年学生方面的管理职责。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拉有效预防: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学校应当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内外的安全。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反霸凌机构或责任人,负责监测、报告和处理欺凌事件。
(2)开展法治和心理教育: 学校应定期组织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对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及其法律后果进行宣传教育,避免学生因无知而触犯法律。
(3)及时介入和处理: 当学校发现或接到欺凌报告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介入,保护受害者的安全。学校应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必要时可联系警方处理严重案件。(4)建立支持体系: 学校应为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从欺凌的阴影中走出来。同时,学校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协助家长处理欺凌事件,确保受害学生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问
学生在遇到欺凌事件时,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当学生遇到欺凌事件时
(1)保持冷静:在遭受欺凌时,学生首先要努力保持平静,尽量避免与欺凌者发生正面冲突。平静的心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2)及时求助:学生应立即向老师、家长或信任的学生求助。欺凌事件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不要因为羞耻或担心报复而隐瞒事实。学校通常可以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学生举报后提供帮助。
(3)避免危险:如果可能,学生应尽量避免独处或进入可能受到欺凌的场合。例如,放学后与朋友结伴离开学校,选择人多的路段行走等。尽量避免与已知的欺凌者接触,以保障自身安全。
(4)保持记录:对于发生的欺凌行为,学生可以尝试记录下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欺凌者的言行以及目击者等。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后续救助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5)增强自信:学生可以通过增强自信心来减少被欺凌的机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坚定地告诉欺凌者停止欺凌行为。通常,欺凌者会选择那些看起来容易受欺凌的人,并表现出自信和坚定的态度可能会让欺凌者停止其行为。
(6)寻求心理辅导:如果欺凌事件对学生造成了心理创伤,及时寻求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校园欺凌绝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打闹,而是一种可能引发严重法律后果的行为。无论是欺凌者、旁观者,还是学校与教师,大家都有各自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微信来扫码 智慧云学法
关注"云学法"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