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的专业书籍重磅发布。《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一书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星教授和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主编,汇集了国内软组织肉瘤领域的顶尖专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内容翔实、系统,既有理论高度,又紧跟学科前沿,对软组织肉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指导。
《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权威发布,为临床实践提供里程碑式指导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其发病率不高,但分类复杂,治疗欠规范,预后仍有待提高。正因如此,编写一本全面、系统、权威的软组织肉瘤诊疗专著显得尤为重要。
《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一书从软组织肉瘤的基本概念、病理诊断、分子及影像学特点,到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突出了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重要性。现代肿瘤治疗已不再仅仅依赖一种治疗手段,而是通过病理、分子及影像学诊断,将手术、放疗、介入、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效果,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书汇聚了全国软组织肉瘤诊疗和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该书不仅汇集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进展,更是结合了编者们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大肿瘤专业医护人员提供了一部高水平的专业参考书,也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提升疗效,靶向治疗显著改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生存获益
《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的治疗章节中提到,晚期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法有限,化疗作为治疗的“基石”存在较大的副作用,而且目前国内仅有靶向药物安罗替尼在国内获得软组织肉瘤二线治疗适应证,并无获批的软组织肉瘤二线化疗药物。随着对肉瘤分子生物学行为和基因表达模式的更深入了解和研究,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软组织肉瘤治疗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例如安罗替尼等已被证明对晚期软组织肉瘤有效,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新靶点的发现,更多的药物研发正在进行,引领肿瘤治疗走向精准化和个体化的新时代。
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展现出了优异的疗效。在随机对照的ⅡB期研究(ALTER0203)中,与安慰剂相比,安罗替尼可以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疾病进展风险(6.27个月 vs 1.47个月,HR=0.33,P<0.0001)。按病理亚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安罗替尼能显著延长滑膜肉瘤(5.73个月 vs 1.43个月,P<0.0001)、平滑肌肉瘤(5.83个月 vs 1.43个月,P<0.0001)及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8.23个月 vs 3个月,P<0.0001)等多种亚型患者的PFS。其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和透明肉瘤可一线使用。安全性方面,安罗替尼的主要不良事件包括乏力、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通过对症治疗或降低药物剂量等方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基于ALTER0203研究结果,安罗替尼是目前*唯一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透明细胞肉瘤一线适应证及接受蒽环类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其他晚期软组织肉瘤二线适应证的靶向药物,开创了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的新时代。不仅如此,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安罗替尼已成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2024)》中软组织肉瘤二线治疗唯一一个1A类证据Ⅰ级推荐,进一步夯实了安罗替尼在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的地位及临床应用价值。
一线治疗更多研究进展,安罗替尼在软组织肉瘤中展现广阔前景
抗血管生成是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靶向联合治疗策略在软组织肉瘤中也有诸多探索。
2022年10月13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宇红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安罗替尼联合表柔比星序贯安罗替尼维持一线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Ⅱ期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 13.801),研究发现安罗替尼联合表柔比星序贯安罗替尼维持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13.3%,疾病控制率(DCR)为80%,中位PFS可达11.5个月,且安全可耐受。
2023年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星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单臂、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了安罗替尼在一线化疗后用于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中位PFS达到了9.1个月(95% CI:5.7~12.5),化疗+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整体中位PFS为14个月(95% CI:10.1~17.8),中位OS未达到,12个月OS率为98%;总体ORR为16%,DCR达94%(95% CI:83~99)。亚组分析显示,脂肪肉瘤(n=17)、平滑肌肉瘤(n=15)、滑膜肉瘤(n=4)、纤维肉瘤(n=3)和其他亚型(n=7)的中位PFS分别为12.5个月、7.7个月、19.1个月、3.6个月和7.8个月,在脂肪肉瘤患者中,高分化脂肪肉瘤(n=4)和去分化脂肪肉瘤(n=11)的中位PFS分别为19.1个月和9.0个月。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中具有令人鼓舞的疗效。
2021年ASCO会议展示安罗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用于不适合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在2022年ASCO会议更新了NCT03792542临床试验最新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该临床试验联合了国内7家医院,纳入了3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包括脂肪肉瘤(n=11)、纤维肉瘤(n=8)、未分化多形性肉瘤(n=5)、平滑肌肉瘤(n=4)、滑膜肉瘤(n=4)、恶性外周神经鞘瘤(n=4)和其他(n=3)。结果显示,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7.1个月(95% CI:5.42~8.77)和24.3个月(95% CI:14.9~33.7)。6个月时PFS率为60.0%,12个月时OS率为76.6%。ORR为2.7%(1/37),DCR为83.8%(31/37)。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不适合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中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和耐受性,安罗替尼有望成为不适合化疗的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靶向治疗在软组织肉瘤多种亚型治疗中凸显更多获益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分化方向尚不明确、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早期就诊时即可出现远处转移,传统放化疗不敏感。分子靶向药物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已经应用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中。安罗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TKI,在与安慰剂对照的ⅡB期研究中(ALTERO203),安罗替尼显著延长软组织肉瘤患者的PFS,对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安罗替尼将患者的中位PFS从3个月延长至18.23个月。安罗替尼已获批用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一线治疗。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被认为是一种高级别侵袭性肉瘤,近年来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应用于晚期或不可切除未分化肉瘤的治疗。作为国产药物,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TKI,能有效抑制VEGFR-1、VEGFR-2、VEGFR-3、PDGFR-β、c-KIT等激酶的活性,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据报道的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治疗2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其中1例有效。表明安罗替尼或可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滑膜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软组织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0%。在一线化疗失败的情况下,推荐靶向和免疫治疗。一项Ⅱ期临床研究纳入蒽环类药物化疗后进展的软组织肉瘤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治疗,主要终点为12周无进展率(PFR);其中滑膜肉瘤(47例)的12周PFR达75%,PFS和OS分别为7.7个月和12个月。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多种软组织肉瘤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为滑膜肉瘤患者改善生存,延长预后。
小结
《软组织肉瘤诊断与治疗》一书结合了最新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成果,展示了当前最前沿的治疗策略和技术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里程碑式的指导。相信在本书的指导下,软组织肉瘤的诊疗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多的患者将从中受益。安罗替尼作为小分子多靶点TKI,于2024年获《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中软组织肉瘤二线治疗唯一的一个1A类证据Ⅰ级推荐,可为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期待未来开展更多研究,探索安罗替尼联合免疫、化疗等多种方案的应用,推动我国软组织肉瘤诊疗水平提升,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崭新的希望。
*截至发文时间为止。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