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要分享的第15本书是我上个月读完的Show Your Work! 《秀出你的工作》。之所以读完了一直没有写笔记,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怎么下笔。从我个人来说,真的非常喜欢这本书,去年刚出版的时候光看名字就觉得很惊喜(因为这就是我自己一直在做的事),等了很久没出中文版就买了英文版回来,读的过程中也一直有很多共鸣,觉得很多自己的内心想法都被作者写出来了,很爽,也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但有些时候越是和自己太相关的话题反而不好写(可能也是我自己能力有限不知道怎么写),就一直拖着。主要是“秀”这个字在中文语境里不算太好听,总有一种“炫耀”的意味,再加上是“秀出工作”,听起来就更显尴尬了,不仅不符合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淡泊名利”的气质,在如今这个本身就很卷的职场环境中,还很容易被当作刻意传播焦虑“卷王”。这就是为什么我思来想去,最终在标题里强调了“勇敢”二字。因为没点勇气,这件事做起来确实有点难度。不光是因为我们在分享的时候会忍不住担心别人的眼光,还因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很容易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太普通,没有什么好晒的。但这本书里提倡的“秀出你的工作”,并不是说一定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就才去发朋友圈,而是面向全网,公开地“分享你在工作中的所做所想所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寻求亲人朋友的点赞和肯定,让大家觉得你很厉害,而是:1.通过“展示真实的自己”,从而吸引到“同频的人”;2.通过“坚持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和做法”,从而积累“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声望和地位”;3.通过坚持输出,从而提升综合能力,巩固以往所学,甚至倒逼输入。前者是把自己当成了不起的大人物来“显摆”,后者则是十分清楚自己学习者的身份,旨在“分享”。这种学习者的分享之所以有意义,恰恰就在于摆脱了专家视角,从小白的角度来谈解决问题,能有效避免专家的“知识诅咒”,从而对其他小白更有借鉴的价值,而不是说教的意味。此外,这和现在很多职业的自媒体博主所做的事情也有一定的区别。虽然都是在分享,但如果分享本身成为了一种职业,那就必然涉及到报酬的问题,很难摆脱的生存路径之一就是要通过观众喜欢的内容来积累流量,直到最终能靠流量变现。我不是说所有的博主都只能这样做,但绝大部分专职博主确实只能以此为生,所以网上才会有那么多教你怎么变成大V的教程,甚至有专门的网红孵化公司。这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和这本书里说的“分享自己的工作”并不是一回事。分享自己的工作是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尽管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大家通常不会全盘曝光但至少也是选择性的真实分享,而不是为了获得流量而专门打造一些内容。
专职博主的主要工作,则是负责根据观众的喜欢生产新的内容,不一定就是真实记录。其次从创作的目的上来说,分享自己的工作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更在意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不是像专职博主一样满足观众的需求。最后是从结果上来看,分享自己的工作意味着“工作为主分享为辅”,主次不能颠倒,否则分享对自己来说既没有意义也很难保证内容,所以工作进步和个人成长是主要目的,至于分享这个行为能带来的其他收获,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是附加值。专职博主则有更明确的目标,不仅要以此为生,甚是还很有可能要靠这份收入养活不止自己一个人,所以转化率非常重要。所以尽管都是做自媒体,但其实这两拨人在做两件非常不同的事情。而这本书与其实说是写给自媒体人,不如说是写给所有的职场人。只要你有工作,都可以尝试分享,并且通过这种分享,解锁不一样的人生,不是成为网络红人去直播带货,而是借此更快速的成长。如果你对这个目标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了。1/52 | 《学习的学问》: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2/52 | 《聪明的阅读者》都在用怎样的高效阅读法?
3/52|不想上班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4/52 | 《笔记的方法》:真正有用的笔记得这么做!
5/52 | 原来这就是小红书的流量密码!
6/52 | 时间贫困: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7/52 | 如何设计深度学习的课堂?
8/52 | 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成绩
8/52 | 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学生成绩
9/52 | 非常值得初高中老师和青少年父母阅读的《青春期情绪密码》
10/52 | 阅读策略这么抽象,到底怎么教?
11/52 | 如何摆脱那些窃取你时间夺走你生活的“软瘾”?
12/52|课堂上如何保证小组讨论的效率?
13/52|如何快速摆脱手机成瘾?
14/52 | 原来时间管理也要先测人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