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妆,到“品牌式生活方式”

文摘   时尚   2024-11-20 18:29   上海  



时尚与美妆,一直是交叉相融的关系。

过去,时尚品牌推出美妆产品的案例屡见不鲜,奢侈品入局美妆更被视为一种“向下兼容”。如今,美妆品牌的品类拓展,也不再仅仅围绕美妆产品本身打转,开始尝试更为大胆的破圈跨界。


从颠覆行业规则的Rhode手机壳,到登顶畅销榜首的Stanley Cup和e.l.f的联名,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美妆品牌都开始进军时尚界——近日,Smashbox Cosmetics也加入其中。


Smashbox推出限量手袋

近期,美国彩妆品牌Smashbox与墨西哥时尚品牌ILKA合作推出了限量版手袋系列。

“当美丽与时尚相遇时,就会发生令人惊奇的事情。”ILKA联合创始人Rosine Kalach谈到,“这次合作不只是关于手袋,在Smashbox,我们赞美各种形式的美和创新。”

Smashbox品牌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凸显了品牌使命,即突出和赋能新兴艺术家。“Smashbox一直利用其平台突出时尚、艺术和音乐领域的新兴人才。”Smashbox的全球专业首席艺术家Lori Taylor Davis表示。


对于流行趋势的捕捉,是Smashbox品牌DNA中的精神。

Smasbox的两位创始人Dean Factor和 Davis Factor,是现代彩妆行业之父、蜜丝佛陀品牌创始人Max Factor的曾孙。两兄弟在好莱坞长大,1991年在洛杉矶海滨开设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摄影棚“Smashbox Photo Studios”,为主流杂志、时尚秀场和唱片公司摄影。在此基础上,Smashbox Cosmetics于1996年正式诞生。


Smashbox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1900年代初期推出的盒式相机;二是指由艺术家、创作者和演员组成的创意社区。

“我想创造一种文化,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摄影工作室。在这里,任何会思考的人都不会遭到排斥,这间摄影棚是土壤,我在这里播下种子,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将促进创意成长。”Davis谈及Smashbox Photo Studios创办缘由时说道。


此次与ILKA的合作,就是一种“风格的碰撞”。

ILKA是墨西哥品牌,创建于2007年,主打采用各种独具异域特色的皮革,如蛇皮、鳄鱼皮和矮种马皮等来制作包款,特点是色彩明丽,以流苏点缀。此次联名系列展示了两个品牌的标志性风格——Smashbox的品牌标志和ILKA的标志性流苏元素。

近年,美妆品牌踏足时尚圈的风潮兴起。

今年2月,彩妆品牌Milk Makeup就与运动品牌Reebok联名推出鞋子。更早之前,海莉·比伯自创的美妆品牌Rhode推出了一款可放置唇膏的手机壳,在Instagram上收获了超过210万的点赞,引发全球消费者关注。


其他还有很多。比如,北美最受欢迎的韩妆护肤品牌之一Glow Recipe推出发圈套装,还销售过运动衫、头巾、帽子、护肤日记本,在《动物森友会》游戏中推出了连帽衫;北美丝芙兰畅销的小众防晒品牌Supergoop!推出T恤;露华浓集团旗下彩妆品牌Flesh Beauty推出项链;老牌彩妆贝玲妃推出过背心、手提包等产品。

不断涌现的跨界案例,引发了一个思考:在产品如此内卷的时代,美妆品牌究竟还能如何延伸自己的创意能力,持续吸引消费者稀缺的注意力?


从“周边潮流”说起

如果要观察一个行业的流行风向,不妨先从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开始。在美妆领域,越来越多消费者早已开始盘算起了“周边”。

周边,通常指美妆品牌的赠品。在初级阶段,美妆周边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指购买产品后会赠送的小样,还有印有品牌logo的袋子。

到了中级阶段,美妆周边开始眼花缭乱,不仅有如钥匙扣、贴纸、代言人小卡等装饰类,还有杯子、帽子、镜子等生活品。

比如奢侈品彩妆偏爱推出带有品牌logo的钥匙扣;高端护肤品牌喜欢附赠按摩棒、眼罩、枕头等高端生活单品;大众品牌则更务实,赠品多以杯子、镜子等生活品为主。


尤其对于奢侈品美妆来说,在品牌象征价值的加持下,“赠品”有时甚至会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性因素。

“也许暂时无法拥有大牌包,但你可以轻松拥有大牌美妆包”,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一种有趣的生活态度。在小红书上,掀起了一股“化妆包改造”的热潮。Chanel、Dior、Givenchy、TOMFORD等出的化妆包,添加了链条包带,摇身一变成为另一种“大牌包”。甚至淘宝上已经出现了专卖化妆包改造配件的网店,实实在在成为了一门生意。


洞察到这种消费心理,诸如Prada美妆等奢侈品美妆品牌,开始将带有品牌logo的帆布包作为赠品。在专柜或者直播中,可以看到诸如“买就送Prada托特包”等说法,不少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一千多拥有了Prada包”。

如今,美妆品牌的周边产品,更是卷到了拼创意的阶段。

一方面,时尚界的“包治百病”不再是奢侈品美妆的专属,越来越多美妆创意团队开始掰开揉碎地将其植入到产品营销中。

比如美妆品牌Bobbie Brown的“周边包”就经历了一系列形态演变:从单纯的化妆包刷具包气垫包,到卡包手机包云朵包,再到更为日常的腋下包。

3CE可以说是美妆品牌中的“包包大户”,品牌按季节和产品系列,推出了不同颜色、造型的包袋,俨然已经在用“快时尚思维”来设计品牌周边。此外,如完美日记等彩妆品牌也纷纷加入了“包袋设计”的行列。


另一方面,一些有趣的娱乐和生活单品也开始被包装成“周边”。比如,时尚美妆品牌MAISON de SIT.E将扑克牌放入了自己的套组中,3CE也曾推出过兔年开运麻将等。


“现在,很多美妆礼盒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打开之后扑面而来的是精致的生活气息。换句话说,你购买产品时,顺便获得了别人为你设计的创意生活。”一位营销人士向BeautyNEXT分析。

消费者对“周边”的热情,早已影响到了品牌的产品开发策略。

纯净美妆品牌Saie Beauty的管理人员曾表示,“这次推什么周边”已经成为了品牌上新时会考虑的重要部分。比如为了配合新款古铜粉产品的配色,该品牌推出了草编质感的手提包,二者共同出售。

除了产品之外,周边也有助于吸引目标受众,特别是已经认同品牌理念和风格的消费者。这样的趋势,也让美妆品牌不再局限于美妆品类本身,可以在多类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自由。

根据CCData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触媒、广告影响力白皮书》,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均有超过60%的人认同自己是“赠品吸引型”消费者,他们常常因为赠品或者品牌周边的吸引而进行购买。小红书的相关数据也显示,超过50%的女性用户对美妆的衍生周边情有独钟。

“消费者对于周边的喜爱,有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对‘免费连带物’的喜欢。但另一方面,这也侧面显示出消费者对于品牌提供多元产品服务的迫切需要。”上述营销人士向BeautyNext解释。


以“非标思维”拓展品类

虽然大多数美妆品牌的周边产品还属于“非卖品”,但也有一些欧美品牌已经跨界产品标上价格,抬上货架了。

美国最火的彩妆品牌之一Glossier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GlossiWear”系列,在诸多名人和网红的上身下,当时一款粉色的连帽衫成为“现象级”爆品,一经推出即刻告罄,当月在候补名单上就有超10000人排队求货。


“如今,不少消费者买东西注重的是品牌本身,美妆某种程度上与时尚品牌是相通的,受众面也更广,更容易获得流量。时尚品牌可以跨界美妆,反过来,美妆品牌也可以通过拓宽品类,来‘极致’地运用品牌价值。”上述营销人士分析。


曾经,消费市场的重要模式是“先品类,后品牌”,这是源自于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70年提出的“定位理论”。在曾经那个渠道单一、商品同质化严重的“人找货”时代,这个逻辑是行得通的。

但发展到现在,媒介环境、购物渠道和产品类别都变得空前复杂,此时购物的逻辑早已从“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或者是“人货双向奔赴”。因此,货如何“找到人(让品牌最大限度被目标消费者看到,并催生购买欲)、触动人、将人引进门”才是关键。

因此,越来越多以美妆产品起家的品牌,开始打破传统的商业思维,转而以品牌塑造为先,不受传统品类和行业思维的约束,大胆地开拓新品类、跨品类。


正如Glossier创意副总监Marie Suter曾表示的那样:“对我们来说,做品牌不再只是给某些东西贴上标签——这是传统商品类别的思维方式。对于那些希望弥合美妆与生活方式之间鸿沟的品牌来说,产品的品类正在获得新的意义。”

去年11月,高端香氛品牌Byredo推出了品牌的高级珠宝系列Virasaat,作为品牌最新的跨界尝试。事实上,近些年Byredo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带有时尚属性的生活方式品牌。在Byredo官网中「Byproduct™」分类下,Byredo展示了其跨领域的一系列作品,包括服饰、包袋、皮具、墨镜等时尚品类以及茶具、家具、饰品等家居类产品。


对此,品牌创始人曾解释过自己的商业逻辑:“当你的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直营渠道进行的,并且已经花了很多年与许多人建立了联系,有了品牌自己的‘社区’时,你可以在你想要的时间,以你想要的方式,推出任何产品。”


某种程度,这类“非标”品牌,做的不是品类或市场的生意,而是人群的生意。这样的品牌所追求的跨界,也不以“传统标准”为束缚,而是以服务人群的消费需求、生活场景、文化偏好等为锚点。

消费的本质,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未来,美妆品牌的竞争将不止科研技术、产品成分上的“内卷”,还在于“谁能创造和引领更有趣、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打造一种多元一体的“品牌式生活方式”







BeautyNEXT美觉
更具商业视角的美妆时尚财经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