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新的证监会监管通报传开,主要内容是修订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
对这个制度,在这里讲几句人话,便于行业外的小伙伴理解。
修改的主要背景,也在通报中提及了:
“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提出,修订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健全行业机构分类监管体系,突出“扶优限劣”。
为贯彻落实前述要求,更加突出强化分类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导向性,引导行业机构更好发挥“五大功能”,监管层对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同步开展了2023年度分类评价工作。”
(注: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
是指中国政府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其中,“1”代表一个核心的指导性文件,即国务院于2024年4月12日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通常被称为“新国九条”。这份文件是指导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强调了系统思维、长远规划与综合施策的原则,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 01 分类评价制度,是啥?-
首先,分类评价制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说白了就是:
监管层,给金融机构打分。
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等金融机构,一直有分类评价制度。
得分高的机构,就和班里的尖子生、乖宝宝一样——
老师很喜欢,有什么好事也先想到他。什么加入少先队、加入共青团、升国旗等各类好事,都安排在第一批。
而每次评价的修订,为何如此受关注,是因为:
分类评价制度,代表了监管层对于金融机构下一阶段业务方向的引导,即“新国九条”中提到的,发挥金融机构的“功能性”。
例如,对于券商来说,目前监管层希望引导业务的几个方向,都会给加分项:
1、投行条线,上市公司项目质量好,能落实“科创八条的”;能支持民营经济的;
2、券商财富条线,权益类基金卖的多、保有量大、投资者教育做的好的;
3、自营业务,科创、REITs等做市业务量大的;
4、公司没有处罚的(贼重要,完全可以放第一条)。
回顾"新国九条"中,和公募基金相关的,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条(括号为纯粹个人解读):
1、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引导行业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盈利性,请放放;薪酬,请降降,总之,要正确)
2、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干权益、干指数、干ETF、长期投资)
3、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多研究给基民赚钱的方法,产品费率肯定要降;大部分基金经理不配那个薪酬,该降得降)
4、修订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牢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本次监管通报本报)
实际上,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分类评级,前几年就有了,只是不会公开。
之前,公募基金公司和基金子公司,也分A、B、C三类。
有些创新业务,比如创新产品、新发布的指数,都是给了头部基金管理人,一般这些公司的评价结果都是A类。
这和其他金融子行业,逻辑是差不多的。
(P.S. 过去几年,唯一尴尬的就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了,感兴趣的可以翻翻首批获得批文的基金公司。由于过于尴尬,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很快就变成随处可见甚至嫌弃的品种)
而从这几年业务量下滑严重的基金子公司来看,被分到C类的,就是引导其注销牌照了,并且已经有基金子公司注销的案例。
- 02 本次修订内容 -
再具体看本次监管通报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是沿用上述的“新国九条”的内容所指引的方向,分为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两部分:
1、总体评价框架:
“1、突出“合规风控为先”制度本位。继续将合规风控评分作为A类管理人的前置评价程序,将合规风控前置评价底线比例由10%提高到20%;将A类、B类、C类管理人的比例例由50%、40%、10%调整为30%、50%、20%,使评价结果结构分布更加合理,更好反映行业机构合规风控总体状况。”
(A类越来越难,别勉强;对中庸的公司很简单,没啥追求的基金公司好好当个B类就好。做了坏事直接到C类,等着瞧。总而言之,想做A类的,未来合规风控很重要!)
“2、强化“更好发挥功能”监管导向。聚焦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服务中长期资金能力、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五大功能”,对照完善服务投资者各项评价指标,引导管理人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注重改善投资者体验。”
(好好搞业绩、给投资者赚到钱、少点投诉)
“3、新增“重点专项工作”落实情况。根据评价期内重点工作部署,增加相应专项评价指标,对管理人落实监管重点、工作情况加大正面激励和负面约束。”
(我们可能还有些事要搞你们,还没想好,想到再补充)
2、使用的主要评价指标:
“1、合规风控指标。合规指标主要包括被司法、行政机关采取刑罚、行政处罚、监管措施,被行业自律组织采取纪律处分、自律管理措施等情况。风控指标主要评价公司治理、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严监管、严监管、严监管,处罚多的基本判死刑)
“2、服务投资者指标。大幅提升权益类基金规模加分权重,优化各类型产品中长期收益率加分指标;增加逆周期布局指标,对高位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体验差的管理人予以扣分,反之加分。突出服务养老、科技及绿色等重点领域情况。”
(重视长期投资、多发权益基金、想办法让客户赚到钱,金融五篇大文章要记在脑子里)
“3、专项工作评价指标。对注重把握长期大势、积极发挥稳定市场作用的管理人予以加分;对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薪酬管理不符合政策导向的管理人予以扣分;对加大投资者触达面、积极宣传资本市场政策法规的管理人予以加分;对政商“旋转门”执业管理内控机制不到位的管理人予以扣分。”
(有长期且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薪酬结构、平日多点正能量可以加分,少搞搞震)
- 03 修订的影响 -
监管通报原文中,影响包括2条:
“1、分类评价结果可作为监管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行政许可、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参考依据。”
(评分不好的,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2、明确A类管理人可优先参与创新产品(业务)试点、C类管理人原则上不得参与等。”
(和上面一样,乖孩子好事都有份参与,但这乖孩子的门槛不低;坏孩子罚站)
个人草率地总结下,要理解分类评价制度,就是尝试回答以下5个问题:
1、哪些关键词?
强监管、重合规内控、重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做好业绩并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做好公司内控、涉及良好的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权益产品。
2、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结果是否会公开?
99%不会,不然本身就变成了“论资排辈”。
3、创新产品是啥?
目前来看,无非是一些开放国门(互认等)、指数化的东西(新的股票指数、REITs指数等)、特定主题(绿色、科创),其实大部分基金公司也接不住。
最好的例子,现在正在募集的中证A500ETF们。
4、C类基金管理人的最终结果?
C类应该吃了罚单了或者做错了大事的基金管理人,最坏的情况是停业注销牌照。
5、哪些基金公司收益?
原文有一条: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表面看,利好权益基金规模大的公司。
但实际上,这几年基金公司这一项应该都是扣分项。
据说,每家基金管理人的权益产品投诉都在成百上千起。
权益基金规模越大,投诉越多。
毕竟A股确实也牛x,连续跌了这么久。
但是,综合下来,大基金公司还是受益的。
- 04 市场 -
聊五毛钱的市场。
债券市场,依旧火热异常。
ym的面子早已不知道去哪里了。
经济通suo的观点,不再是100%原罪。
只不过,债券交易的仍然是经济无解。
流动性确定性下行,资产荒确定性延续。
正视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重要。
能感觉到,最近正视问题的人数正在边际好转。
今天国债期货尾盘,也有些止盈盘,反复了一下。
总之,这波债市行情阿祖死多头说了很久了。
长期险国债ETF如何使用的文章,看下面链接:
A股市场,这几天成长确实远优于价值,且有绝对收益。
风格压缩到极致就会反弹。
最近,新质生产力的ETF也有不少申购资金。
市场的整体反转,或许还是需要等待吧。
看看成交金额,还是蛮可怜的状态。
不到5,000亿,只有继续胖揍之前没跌的红利指数了。
增量资金,只有神秘力量和正在新发的10只A500ETF。
北上资金,即使不开盲盒也知道大概率流出。
都不容易,加油。
- END -
求点赞、在看。
(如果你认为内容有价值,记得关注并⭐星标,获得自动推送)
特别提示
本文仅基于公开可查数据进行信息的总结、梳理和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
文中部分内容或略有调侃,仅为增加可读性,不针对任何基金公司、基金产品或基金经理,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所引发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所提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