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Dante
这是 一介粗人 的第 686 篇原创文章
今天凌晨,郑钦文夺得了中国军团奥运史上的首枚网球单打金牌,创造了历史。
大家都在为这位中国姑娘喝彩,朋友圈热闹得和过年一样。
黑亮的小麦色皮肤,修长的四肢,健康的肌肉线条…很多人说,Queen Wen将引领新的审美风潮。
某红书上,更有人说她“人如其名,是黄种人女运动员身体的天花板”。
这些顶尖网球运动员,其实有着高度相似的身型:身材高挑,四肢修长,肌肉匀称,肩背和腰腹肌肉相对更发达。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不光是网球,每一项专项运动,运动员的身型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甚至体态偏差也是惊人的相似。
摄影师Howard Schatz为奥运健儿们拍摄的写真
因为竞技体育是残酷且挑人的,运动员的体型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一方面,项目选择个体,身体不同的偏向性以及偏向程度,带来了所谓的“天赋”。
另一方面,个体在重复着非常一致的事情,这是身体为了更高的竞技水平所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随着一块块奥运奖牌的诞生,冠军们的成长之路也被争相报道,这几天我在网上刷到不少关于“天赋与努力”的讨论。
在互联网上,有两句话深受“努力成功学”爱好者们的喜爱: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每个人生来真的是一样的吗?天赋真的只是努力后的一点锦上添花吗?
至少在运动上,尤其是在竞技体育上,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就好比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我们也无法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人与人生来就不可能相同,这些不同的地方只是一种偏向性的差异。
不同的偏向性以及偏向的程度,带来了所谓的“天赋”。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身高。
没有绝对的高,也没有绝对的矮,一切都是基于更广泛的大众基数而定的相对标准。
在几十年前乃至百年前的中国,男人180cm甚至170cm都已经算是高个子了,但在现在的国内社会中,180cm几乎随处可见。
1985-2019年中国男女平均身高
不同的身高,适合的运动也不同。
比如190cm+到200cm+的身高更适合篮球和排球,180cm+到200cm之间的身高更适合网球,而160cm到170cm+的身高则更适合自行车运动。
不是说个子矮的就不能打篮球,但相对于身高160cm+的人来说,身高190cm的人在篮球场上更有优势。
巴黎奥运会篮球运动员的最大身高差
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它本质上就是天赋,在一开始就已经展现了优势。
除了身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偏向性,比如柔韧和力量,耐力和爆发,冷静和激情等等。
这些偏向是一种基因彩票,决定了我们“更适合”的方向 —— 这并非否定一个人在“不适合”的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只是在“更适合”的方向下努力会有更大的成功几率及更高的效率。
正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相信越来越多努力过的人们,会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除了项目选择个体外,个体也在重复着非常一致的事情。
比如网球运动员需要不断地完成蹬地、转体、转腰、转肩等动作,因此他们普遍肩膀很宽,核心有力,肩背和腰腹肌肉相对发达。
短跑运动需要极强的爆发力,这需要运动员们的臀腿大肌肉群提供短时间的加速力量,在日常训练中会涵盖大量相关训练,他们的翘臀就像身体的马达一样。
而专项训练也意味着身体使用的单一化,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职业运动员都有着明显的体态偏差。
比如你去观察网球名将费纳二人的持拍侧,图中没有拿拍子的那一侧小臂都会更粗一些。
再看那些短跑运动员,自然站立时都是清一色的“骨盆前倾”,因为骨盆的冲前冲下能更好向地面发力。
很多篮球足球运动员都存在拇外翻问题,因为在加速/变向的过程当中,身体需要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向下的力量以推动向特定方向移动,传递这种力量的速度不是一个“健康”的(或者说形变能力良好的)足可以提供的。
以上种种,都是运动员们为了更高的竞技水平所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 如果身体无法完成并承受力的输出,就会被淘汰。
现在再思考这篇文章标题中的问题:
郑钦文的超强女王身型,是怎样练成的?
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是竞技体育“优胜劣汰”的结果。
Queen Wen🎾👸🏅️实至名归!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