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课】教练,需要体态纠正的「新模型」

乐活   2024-10-29 21:00   北京  

作者 / 一介粗人

这是 一介粗人 的第 711 篇原创文章

和大家说个重要的消息:


今年过年前,我要在广州以外的四个城市开设线下课了!

过去两年,我在广州开了9场线下课,其中80%都是外地学员。


从现在开始,我去找你们,咱们双向奔赴。


我会在深圳、成都、上海、北京四个城市开课,具体时间如下:

【深圳】12.7-12.10

【成都】12.19-12.22

【上海】1.1-1.4

【北京】1.11-1.14

培训面向人群是教练,教授的是纠正训练的新模型、看待问题的新视角、训练的新方式。


这个“新”,并不是为了噱头,而是需要新的东西才能达到更好更长期的纠正效果。


今天就结合我健身教学的十年,和大家讲讲为什么要用这个「新模型」

2017年以前,我认为体态纠正和力量训练能有比较好的契合点。


当时我简单地以为,只要肌肉够强就等于关节顺位,肌肉大和排列好看应该是划等号的。


于是我想用力量训练的方式让体态变得更好,当时开的线下培训叫《结构性力量训练》。

但这样的观点,并没有办法解释一些情况。


比如为什么健身越多的人越容易溜肩,明明推肩练得不少,让肩胛骨上旋的肌肉不弱;


为什么健身的人普遍骨盆前倾会比较严重,明明臀腹练得也勤快;


为什么健身久的人肚子普遍都会往外鼓,明明在大重量训练时深层核心也被迫练到了。

学员实拍:健身越多的人越容易溜肩

2017-2019年期间,我又学习了国外的一些纠正训练的培训,当时奉行的是肌力平衡


常规操作,是对姿势上短的肌肉进行放松和延展,对姿势上长的肌肉进行肌力的强化。

但这个观点有点过于局部,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节段间会有一些普遍的代偿。


比如为什么纠正驼背的人,脖子前探会越来越严重;


用这个观点纠正翼状肩,小腹突出会更加严重;


用这个观点纠正骨盆前倾,大腿前凸会更严重。

用“肌力平衡”理念纠正驼背、头前引的方法

2019-2021年,我将不通体态问题划分成深层和浅层肌肉分开进行训练,并加入了更为精细的身体控制训练,尝试削弱局部训练所引发的跨节段代偿。


后来又学习了DNS、PRI人类矩阵等等,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未能解决。

2020年结合DNS拍摄的课程

认知的升维需要沉淀和时间,直到我接触到了Bill Hartman的模型,才彻底知道为什么之前总是在用新的知识来弥补旧的漏洞这个怪圈。


传统的生物力学模型,本身的出发点存在一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能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才能被弥补,不妨在当下去寻求更容易实现的新视角或新模型。

Bill Hartman

人体其实更符合流体力学 —— 身体大部分是水组成,关节之间不会互相触碰,也不存在真实的杠杆。


所以局部关节的训练对肌肉的干预总是失效,因为没有考虑到人整体流体的变形


在纠正时也并非仅仅干预肌肉,还要干预结缔组织,因为结缔组织才是构成人体的框架,而结缔组织是有行为的。

比如走路,连贯走路时肌肉只发10-20%的力,其余大部分能量是靠结缔组织不断储蓄弹性势能再释放。


同理,很多体态问题也包含结缔组织行为的问题。


了解了新的模型,摸索出新的训练方法后,以前一些看似头疼的问题,现在用一些简单的训练方式再配合呼吸,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在地面上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呼吸,就缓解了腰痛;

以前要各种练肌肉或拉伸来纠正骨盆前倾前移,现在勾卧体位配合呼吸训练,骨盆前倾就能得到很好的调整;

通过特定的体位动作加静息呼吸引导胸廓形变,整个上肢会变得更加灵活,肩胛位置也会变得更好。

因为身体内部运动空间更大,呼吸能力进一步提高,小腹突出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变。

在实际教学中用一些简单轻便的方式,让学员获得积极的改善 —— 解决让会员头疼的问题,拿出实际的教学成果,这也是教练重要的“门面”之一。

以上,是我健身教学的十年。


我将结合过往的教学经历和更新的知识体系,为大家带来全新的线下教培课《纠正训练大师班》


为期四天的课程,我将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过去两年里所有使用并反复验证这个体态纠正新模型的心得与感悟,以全新的视角解决传统的问题,帮助学员收获更好的效果。

关于课程的更多介绍及报名入口,详见下图。


深圳、成都、上海、北京的各位朋友,期待与你们相见!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一介粗人
一介粗人健身干货分享与课程库 | 知识就是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