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成功是马老师从来不在一线

职场   职场   2024-04-11 11:26   浙江  

真场景、真案例、真问题、真解决

点击上方老张说关注,交个朋友


文|欧德张

昨天马老师的内部公开信“致改革,致创新”一石激起千层浪,阿芙精油的雕爷马上发声,呼吁马云不要写公开信,而是要重回一线。


上下滑动查看


看了这两篇文章,作为曾经的阿里人,我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我能理解雕爷之所以如此表达,有一种自己企业身处困境的心理投射,以及对阿里复杂的情感纠葛,但他的药都未必能治自己公司的病,更何况阿里。


所以,我好想对雕爷说一句:你不懂马云,也不懂阿里。阿里比今天绝大多数中国的大企业都更早地经历了代际传承的痛苦和困难,问题根本不在于马老师在不在一线,因为哪怕是阿里的巅峰时期,马老师也从来不在一线。


今天阿里的问题并不是马云回不回一线的问题,在我看来,马云不仅要写公开信,而且要多写,因为阿里现在缺少的是精神和勇气,缺失了曾经的理想和创新,缺少人格化的图腾,而这些曾经最大的源头,就是马老师的公开演讲和激扬的文字。


让我们回顾一下:


阿里是1999年创立的,从2001年重磅空降兵关明生加入阿里开始,站在业务一线的,一直都不是马老师。


阿里国际站在一线的人是关明生,是李旭晖和李琪;早期中文站在一线的人是马云的太太张瑛;淘宝当年在一线的人是孙彤宇,阿里云站在一线的是王坚……


关明生曾经对马云有一个描述,大意是:他想的很远,飞的太高,我们需要在地面安排一个追踪器,时刻去扫描他去哪里了,同时又要干好手中的活。


记得早在2009年,一次我参加国际站的高管会议,亲耳听到马云如是说:你们今天聊的东西,我已经听不懂了,而前几天去听淘宝和支付宝那边的业务,就更听不懂了。但是我很高兴,因为你们都在聊客户,在聊团队、聊人才,我很放心把业务交给你们。我会去思考公司未来十年去到哪里,大家加油!


虽然过去10多年了,于我,言犹在耳,印象深刻。


就在去年,我知道马老师给阿里每个业务板块出了同一道题:如何理解AI电商? 马老师说:我没有答案,但是我有方向,但你们要给我答案。


这就是马老师一直以来的做法。


如果说给予方向和精神加持是马老师回归一线的核心,那么马老师已经回归,无须呼吁。


如果说针对阿里这样的航母创始人回归一线的呼吁是操刀业务的话,我认为这从来都不是马云的擅长。“创始人至死是少年”这样的话偶尔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但更需要去打造一个“让听到炮火声的人做决定”的机制和文化,这才是关键!


阿里的成功撇开时代背景和偶然因素之外,创始人马云身上有几个关键原因:


1.马老师极具天赋的商业洞察和战略思维,始终在方向上引领阿里:


2.知人善用,同时也杀伐果断,空降兵和子弟兵各自安好;


3.重视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 始终是阿里的精神图腾,保持高频的理念和文化输出。


从去年起,阿里的顶层设计经历了一系列改变:蔡崇信、吴泳铭的回归,6+N的业务拆分,四大战略级创新业务的推出(1688、闲鱼、钉钉、夸克),对AI电商的方向引领,淘系高层的汰换……诸如此类的变化一定是马老师在幕后运筹帷幄。我认为,马老师早已经回归!


再来说说关于蔡崇信最近接受采访的视频。视频中,蔡崇信坦承了“错误”。很多人认为这是“甩锅”逍遥子,但我不这么认为。作为这么大企业的CEO,敢于公开承认错误,这是一种真诚和勇气。


而且逍遥子在位期间,蔡崇信也尚在阿里,所以,这个认错就算是有“责人”,也一定有“罪己”,而我认为,其中更多的是自我反思和对错误的坦承。


但凡成年人,都应该了解一个基本常识:阿里这口锅,需要所有阿里人来背。就像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只是当政者要背的更多一些, 甩不甩自应当如此,马老师也需要背,也正在背。


秦孝公当年的“求贤令”,被商鞅认为是五百年来第一雄文,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中痛斥了前几代秦君穷兵黩武,统治不力,导致秦国衰落。这么说是为了甩锅吗?并不是,这是变法图强之决心,一如阿里。


马老师当年退休,是因为他创业不久后就立下愿望:想成为阿里巴巴的马云,而不想打造一个马云的阿里巴巴。他在退休期间沉默寡言,既有放手逍遥子的意思,也有当时外部压力的影响。而从去年开始的一系列阿里的改革则证明,作为创始人的马老师已经行动。


只是我觉得马老师还应该多多发声,多写写公开信。现在的阿里缺少一种精神,企业文化需要创始人的喋喋不休。


祝福并看好阿里,加油!

我等吃瓜群众,息羽听经,静观众妙


- End -

今晚8点

欧德张分享:破坏组织活力的七宗罪

欢迎预约收看

老张说
身边事,平常心,真性情,互联网时代最实战的管理理念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