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昌,姬溪曦 |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学术   2024-11-08 07:07   湖南  

欢迎关注“湖南师大教科学报”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作者简介

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和产业升级为显著特征的生产力,其底层逻辑是教育、科技和人才。高等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结合点,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教融合的关键枢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基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领域的本体职能,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呈现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创新驱动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的衍生价值。换言之,高等教育的本质职能与衍生价值共同构建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内涵。通过梳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可知,高等教育将通过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创新顶层设计;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供给;落实有组织科研服务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坚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等实践探索,以期释放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势能与动力。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增强发展新动能。”[1]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态的生产力,体现出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2]。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由于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质的提升而形成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态[3]

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重塑了劳动者能力素养模型,对智力因素和科学素养因素的需求比重逐渐增大,人才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4]。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人才队伍的素养、结构以及数量是推动生产力实现质变的决定因素。因此,加快培养新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同时,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而实现生产力的跃迁[5]。科学研究是助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要素配置的基础要素,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头活水。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必依靠新兴科研体系以实现传统生产力质的跃迁。除此之外,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5]。新质生产力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开拓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升级传统产业,通过厚植科技优势,筑就技术壁垒,依托科技与技术的双轮驱动模式,塑造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从而释放新型经济模式的内在潜力。整体而言,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养、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技术,从而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更新迭代。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以人才为核心资源,以科研为创新引擎,以技术为发展动力。然而,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技术升级均需要以教育为重要依托。换言之,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科研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先决条件,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驱动等方面所蕴含的主体职能与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核心要素具有内在统一性。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孵化科学成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主阵地,是释放我国人力资本优势,激活科技创新潜力的有效平台,更是引领我国产业转型,促进社会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助力。故此,高等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源动力,失去高等教育的依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犹如无根之木,注定难以枝繁叶茂。通过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明确高等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厘清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引。

一、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

新质生产力是在创新要素驱动下,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转向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发展路径。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高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后劲。通过对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价值的探寻,有助于深入挖掘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潜力,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

1.高等教育聚焦人才培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6]。人才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根基,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通过充分释放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本体价值,使高等教育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潘懋元指出:“高等学校三个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它的重要性也跟产生的顺序一般,产生的顺序也就是它的重要性的顺序。”[7]换言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本质职能,科研是高等教育衍生职能,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反哺职能”[8]。当前,世界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期,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永动机,也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发挥人才资本优势,有助力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发展,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而使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与生产力的变革同频共振。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21年,我国高校累计输送研究生以及普通、成人和网络本专科毕业生1.2亿人,切实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优化了人才结构,并为科学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9]。高等教育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的本体优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让高素质人才成为撬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支点,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培育国际竞争优势的先手棋,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2.高等教育推动产业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转化衔接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助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设了有效载体。因此,高等教育通过知识传承和科研创新与社会达成某种契约,以确保高等教育为生产力变革提供持续不断的智慧资源。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化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关键着力点[3]。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事实上,新质生产力以创新科技为要素,以新兴产业为载体,但最终落脚点在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10]。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攻关等方面对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发挥“牵引”之势。首先,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对标行业变革需求。学科是产业发展的土壤,高等教育立足国家产业发展趋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现代化学科体系,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求遥相呼应;其次,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激发行业变革动力。高等教育作为孕育科研成果的主阵地,凭借自身科研优势,贯通创新链、科研链和产业链,推动科研研究与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合,使高等教育成为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引擎。最后,高等教育的技术创新开辟产业升级路径。高等教育通过自身的科研优势,催生出以数字化技术、生物技术、尖端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技术革命,进而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将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平台载体。

3.高等教育助力创新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1]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精髓。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主体地位,其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12]。因此,高等教育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要素的中心枢纽。

首先,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有助于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系源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依托。高等教育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助力我国在原始创新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过去十年间,高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不断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国际科学合作计划,逐渐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比重。据统计,我国已建设25个前沿科学中心、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超过150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13]。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形成了学科布局全面,科研层次分明,并具有巨大创新潜力的科研平台体系。其次,高等教育具备科研资源的聚合优势。高等教育通过聚集创新资源,有助于实现我国基础创新能力指数级增长,从而为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奠定坚实基础[14]。当前,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科技与生产力深度融合发展下,逐步形成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基于创新链构建人才链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最大程度发挥高等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高等教育实现制度与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我国构建了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新格局。在此战略部署下,我国高等教育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链条体系,使科技创新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创新科研成果攻克了阻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卡点和堵点,使我国在短时间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在国际科学技术潮流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到“领跑”的地位转换。

4.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5]。高质量发展是指资源、环境、科研等多因素协调统一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充分激发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6]。随着创新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也成为彰显区域经济优势的重要支撑。

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基于科学知识的产生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变量[17]。我国疆域辽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科研条件和产业基础,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找准区域经济特色和优势,培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宜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提高区域经济的主体资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适配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将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譬如,我国东北地区通过对工程、农艺、生物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大对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南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重点开展抗病毒药物研究,通过多项专利发明授权,将区域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鉴于此,区域经济的产业特色、科研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充要条件。高等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人才培养、科研贡献、产业升级等方面必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一种协同发展的互生关系。通过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助于区域发挥人才优势,聚集核心资源,培育特色产业,这将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

二、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是释放国家人力资本优势,激活科技创新潜力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生产力变革的重要支撑。从逻辑上而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驱动方面的功能价值实质上与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核心要素内在统一。通过梳理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进一步探寻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对策路径。

1.理论逻辑:彰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职能自觉

从理论层面而言,对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逻辑澄清实质上是对高等教育主体职能的探寻。何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职能?潘懋元概括为:“通过教育与教学培养人才;通过科研工作发展科学;利用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当时当地社会服务。”[18]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19]。简而言之,高等教育的主体职能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这三种职能构成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结点,使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供给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供给,知识供给、服务供给等,使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具有内在合理性与可行性。

首先,在人才供给方面,基于舒尔茨(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共同构成个体的人力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提升与积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本质上是创新型人才智慧成果的外在呈现。因此,人才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动力源。事实上,人力资本的质量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供应能力[21]。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基本上是18岁以上的青年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均已发育成熟,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后可直接流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并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高等教育通过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可确保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协调一致性[22]。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高等教育通过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以回应生产力变革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素养要求。因此,高等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给主体。其次,在知识供给方面,“学术知识,特别是占优势地位的研究性大学所提供的知识,发展了工业生产上的奇迹”[23]。事实上,知识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对世界的客观认识,知识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本源与根基。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以高深知识为核心的机构,是知识传承的主要阵地和知识创新的前沿战线。高等教育体系中由众多学科领域专家共同组建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使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后工业时代的“轴心机构”。最后,在服务供给方面,潘懋元指出:“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意义可以表述为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直接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24]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智库组织机构,在国家运行中承担着重大的职责和使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自身的研究与创新优势,使学术成果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依托,从而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服务供给。在科技革命的演进下,高等教育从传统的“象牙塔”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的“动力站”,从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造血赋能。

2.历史逻辑:锚定高等教育龙头优势和科教引领的战略定位

“世界的文明,要有知识才能进步”[25],学校作为知识传承的主要载体,在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学校者,物质进化之泉源也”[26]。纵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我国从近代开始创办正式的高等教育以来,高等教育对中国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推动下,洋务派率先开创各类洋务学堂,以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文化的各类人才。洋务学堂的创立开启了我国近代培养科技人才的序幕,也推动了我国近代工业化进程。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策源地,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将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概括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27]。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作为孕育新思想,传播马列主义的主阵地,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革命人才,他们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培养了大批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这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教育。为此,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8],国家需要有“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29],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0]。邓小平对高等教育事业寄予厚望,把高等教育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研判形势,提出党和国家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强国事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尤其要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生产力变革,进而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1]。在这一政策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法宝。为此,我国要发挥举国创新体制优势,围绕国家重大项目进行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开辟生产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1]。高等教育自在我国发轫以来,以生产力为纽带与时代发展休戚与共。回顾百年历程,高等教育始终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为导向,通过发挥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优势,不断为生产力的发展赋能增效。

3.实践逻辑:顺应数智时代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高等教育作为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战略的结合点,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总结了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地位和意义,切实发挥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中流砥柱之作用。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与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32]生产力发展与教育息息相关,科技革命是社会进步的引擎,而科技革命背后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社会,人才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没有人才,经济就不会振兴,现代化目标就会化为泡影[33]。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4]。科技创新被时代赋予重大历史使命,作为科研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同样被寄予厚望。高等教育要立足“育人、科研、服务”的办学定位,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35]。为此,我国一方面重新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学科专业,不仅从量上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以提高劳动者素养。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始终秉承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建设,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发展,通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磅礴动力。在我国生产力发展变革历程中,高等教育从未缺席,并伴随始终。当前,我国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契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经济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理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三、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当今,全球已进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型人才资本是关乎国家竞争优势和生产力发展动能的核心要素。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人才红利、创新驱动以及产业升级是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因此,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有组织科研服务机制、坚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等举措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使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根基。

1.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

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保障,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顶层设计是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应立足中国特色,以服务社会生产力变革为导向,不断为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提质增效。

首先,发挥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优势,制定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顶层部署。党的领导是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36],因此,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37]。党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政治核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领导,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办学治校的统领作用,使高等教育的本体逻辑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体逻辑当中,从而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制度保障和政策基础。

 其次,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形成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联动机制。高等教育通过多主体参与并逐层放权,有助于打破单一主体管理的局限性,从而激活多主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活力[38]。高等教育应运用自身基础研究以及智力资本供应上的优势,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弥补企业主体的不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39]。为此,高等教育应打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科技赋能的协同创新链条,全方位构建以高校为核心,产业为引领,资本为桥梁的科教产融合转化体系。同时,高等教育要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速布局一批特色鲜明、机制灵活、服务高效的产业研究院、高端智库及协同创新中心,充分释放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势能。

最后,打造数智化教育治理平台,夯实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数智基座。数智化治理平台是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现代化治理平台,是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基于数智化教育治理平台的数据跟踪与分析功能,高等教育应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打造数智化的科研平台和教学管理运行体系,使数智化转型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要素和全流程。同时,构建开源式数字教育生态系统。高等教育应运用开放数智化治理平台为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构筑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科研创新体系,促进高校与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与研发,从而有效消除高校信息孤岛,激发高等教育的联动创新活力,增强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与效能。

2.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对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学研判[11]。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我国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评价标准,育人主体、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变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适配性。

首先,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高等教育作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第一方阵,应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应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传统人才评价中的“四唯”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学生创设长效发展机制,弱化结果导向评价,构建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体系,树立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导向的科学评估标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应优化专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布局,重点围绕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为主的“四新”专业建设,统筹增设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打造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集群,重点培养服务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型劳动者。同时,通过统筹“双一流”建设高校,领军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等资源,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鼓励科研机构和各类“专精特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逐渐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充分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无一不占领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引领和人才聚集效应[40]。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性拔尖创新型人才,又需要应用型大学培养技能型的能工巧匠,他们共同构成我国的“人才红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纵向上,通过逐渐扩大国家战略领域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与质量,加大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投入,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呈上移趋势;横向上,我国高等教育要扭转同质化发展现象,重构差异化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应基于产业变革需求构建梯度合理,主动调整人才培养层级结构,合理规划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配比布局,对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形成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最后,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新时代人才集聚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载体[41]。我国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的制度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互认体系,加大世界一流人才引进力度,实现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主客体统一,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应立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使区域高等教育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学科共建,资源共享发展格局。例如,我国高等教育可以将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第一梯队,发挥中心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构筑聚集全球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同时,高等教育要勇当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科研创新的排头兵,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国家优质资源为优秀人才提供一流的科研平台,挖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构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支撑现代化产业变革的雁阵格局,打造我国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

3.落实有组织科研服务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成果转化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应围绕国家经济、科技和产业格局,树立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视基础研究创新,推动科研组织形式变革,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深度耦合,提高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服务能力。

首先,加大科研投入,助力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实现创新突破。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研究高地,应聚焦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技术领域,全方位布局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专项,整合高水平大学的科研资源,加快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与创新中心,使基础研究领域创新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坚实壁垒。同时,高等教育应对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优势产业,例如能源、生命、材料分子、粒子物理等领域,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衔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共享共用。

其次,推动科研组织形式变革,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投入机制。高等教育通过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走实走深,引导科学研究实现从关注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变[42]。高等教育基于自身有组织科研,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以产业变革需要为导向,从现实生产力发展困境中寻找科研任务,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高校通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主动牵头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系,共创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环境,通过开展有组织科研使科研成果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例如,高等教育要大力发挥智库作用,通过组建专职科研队伍,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高精尖科技企业共建创新共同体,使高等教育成为集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核心技术创新攻关的枢纽平台,从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蓄能赋势。

最后,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是激发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活力的有效指挥棒。一方面,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挖掘科研成果的多元化价值。基于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及创新技术开发与升级等不同类别的科研产出,高等教育要充分发动同行评议、行业用户、市场检验及第三方评价等多方评价主体以形成科研评价合力,深入挖掘科研成果所蕴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确保科研成果能够更加精准地应用于行业市场。另一方面,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模式,实现科研产出的协同共享。高等教育要善于运用人才和科研优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方位开发数智化评价平台,加强相关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注重对科研过程的阶段性回溯与评价,创新科研成果的技术预测、概念验证等评审方式,形成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从而切实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对生产要素的创新升级,大力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升级跃迁。

4.坚持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深化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合作

当前,为有效应对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带来的冲击,高等教育应该以更加开放融合的姿态推进对外开放战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世界优秀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协同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

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引进来”,加强与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互鉴。坚持对外开放作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关键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在当前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下,高等教育应深化与全球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特别是要强化“双一流”高校及“985工程”大学与世界顶尖学府的联动,拓宽留学合作渠道,优化留学支持体系,旨在吸引并培育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国际顶尖学者、科研团队及创新项目等国际化资源。借此机会,我国高等教育得以融入国际化教育环境,及时接触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动态,有效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国内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从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国际资源,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中占据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走出去”,搭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高等教育要着力构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互通桥梁,全面促进国内高校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通过加强与国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及高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加入前沿科技探索行列,助力我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要秉承共商共建、协同共享的原则,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多边互助与协同发展的外交伙伴关系,这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拓宽对外贸易市场,加强与全球经济体系互联互通。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也将从对外开放中获得教育红利,这些教育红利又将反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我国生产要素创新提供平台资源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形成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不断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进而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与成长创设更为广阔的平台。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更是铸就科技创新壁垒,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支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势必以人才和科技为重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作为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龙头方阵,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更担负着当仁不让的使命与责任。




注:参考文献已省略,如需要参考请阅读原文。


文献引用格式

申国昌,姬溪曦.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逻辑与路径[J/OL].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2024-10-19].


欢迎投稿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微信号:hnsfdxjkxb

投稿网址:

https://fljy.cbpt.cnki.net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核心期刊

执行主编:段发明

编辑部主任:张曙光

编辑部电话:0731-88872472


本期微信公众号编辑:田雨杉

湖南师大教科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刊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特色及常设栏目主要有:教科书研究、乡村教育、古典教育、教育法治、教师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