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国庆D3咸阳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四:城与陵、技与美、丝路申遗)

文摘   2024-12-24 00:01   宁夏  
看完主常展,接下来看“城与陵展”。这是按时间顺序把秦汉各个阶段的都城与陵墓分别进行介绍。因布展在场内穿插,看展时对线索不甚了了,再加上现场人多,导致观展顺序有些乱。

前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支柱。从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营建,到夏商周三代都城变迁,中国的城市建设与国家演进密切关联。都城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国家的缩影。中国的都城在选址、布局等规划思想方面数千年来一脉相承,这在古代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它凸显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特点。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碧落与黄泉代表天地两极,人们逝去后魂灵飞升天界,躯体归藏地府,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生活而已。这种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使得历代帝王都会精心营造自己的地下家园。帝王陵墓也因其若都邑的营建理念而被看作是都城的缩影。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秦汉时期制度文明的体现之一莫过于都城规划、营建和治理,这也是我们今天城市建设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本展览旨在以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为依据,结合当代城市与人居发展,探讨中国人独有的家国天下与国家认同理念,以古照今,期待能够引发更多思考。
陶磬
交龙纹铜壶(共2件)
窃曲纹铜簋(共4件)
窃曲纹铜鼎(共5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筑城史上城邑建设的一个高潮。据统计,已公布材料或见于报道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邑(含无外郭城都邑)达657处。列国都城的共同特点:
①城市已经有较完整的规划。
②宫殿都建筑在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对外可在发生战事时指挥军士,对内可居高临下监督百姓。
③大城市已有集中的工商业市。
④宫殿区内或宫殿外有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反映出当时王室直接控制着庞大的手工业。
⑤城内有大量平民从事农业,表明当时的城市经济属于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类型。

春秋战国时代城邑分布示意图
北方文化区
中原文化区
齐鲁文化区
秦文化区
楚文化区
吴越文化区
春秋战国时代各类城邑中都邑的占比
云纹瓦当
“竹泉宫当”瓦当
云纹瓦当
“蕲年宫当”瓦当
“槖泉宫当”瓦当
九都
八迁
九都八迁指秦人历史上的八次迁都,从甘肃陇东的西犬丘,历秦邑、汗邑、汗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最终定都咸阳。九都八迁的历史就是一部秦人的奋斗史,在这一过程中,秦人实力由弱变强,地位由低变高。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秦人一路东进,横扫六国,最终完成平天下的丰功伟业,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西犬丘、秦邑
秦人进入关中前,一直辗转于戎狄杂处的陇东。和周人善农作不同,秦人畜牧业经营卓有成就,尤以驯养马匹最为成功。秦人的先祖造父善驾驭,受封于周穆王。非子善养马而受宠于孝王。于是孝王命非子为周王室畜养马匹,秦遂成为周的附庸小国。

汧邑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幽王被犬戎围攻,杀死在骊山,平王继位。秦襄公联合其他诸侯平息犬戎之乱,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平王因襄公护驾有功,赐岐以西之地,秦『于是始国」,与其他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公元前七七六年,秦襄公将都城从西犬丘迁到汧,标志着秦人战略重心开始东移。

汧渭之会
《史记·秦本纪》载,秦文公四年(前七六二年),「至汧渭之会」。他观山形秀美,水草丰盈,占卜大吉后决定在此地建都。之后秦国举兵伐戎,扩地至岐,收周遗民,结束动乱,建立起与东周王室的政治联系。以汧渭之会为都,是秦国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雍城
《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前六七七年),「初居雍城大郑官」。自此至献公二年(前三八三年)间长达二百九十余年,秦人拓地千里,逐霸西戎,蓄势东进,直至始皇加冕,横扫六合。雍城是秦人强势崛起之地,也是秦人一统华夏的起点。

平阳
公元前七一四年,秦宪公迁都平阳。平阳一带东周时期考古遗存虽多属零星发现,但其从春秋早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甚至更晚的线索较为清晰,说明秦人的活动没有中断。平阳为都期间,秦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加快了东进的步伐。
泾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肃灵公,昭子子也。居泾阳,享国十年』。秦灵公为摆脱雍城宫廷斗争,遂迁泾阳作为临时避乱之地。但王国维在《观堂集林·秦都邑考》中提出,『灵公虽居泾阳,未尝定都也」。

栎阳
《史记·秦本纪》云:献公二年(前三八三年),『城栎阳』。献公将国都置于河西争夺战的前沿阵地,显示出秦人收复河西的决心。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为秦国再次崛起注入生机。
咸阳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前三五零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王政各代君王不断营筑和扩建,咸阳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并见证了秦从王国到帝国的历史性巨变。
雍城崛起
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受赐岐以西之地。秦人正式立国,坐拥沃土,肇启霸业。在长达五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中,他们曾选择四山之间、五水之汇的雍地建城立都近三百年,并以此为基,蓄势崛起。雍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秦国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执政国君最多的一座都城。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城市布局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典范;长林丰草,鸢飞鱼跃的生态环境是秦国物阜民丰的保障。雍州积高,神明之噢,秦汉时期以雍地为核心的祭祀文化盛行,雍城也是国家举行最高祭天礼仪活动的重要场所。
1瓦当 春秋 宝鸡凤翔雍城遗址出土
2绳纹砖 春秋 宝鸡凤翔雍城遗址出土
陶磬 春秋 宝鸡出土
市场与作坊
市场与作坊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周礼·考工记》所载"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在雍城略有不同,市场可能位于三大宫区各自主宫殿建筑的北侧近距离处。雍城内外还发现多处手工业作坊,例如马家庄一带的青铜作坊,史家河、东社一带的冶铁作坊,豆腐村、铁丰制陶作坊等。

豆腐村制陶作坊
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系目前在秦雍城遗址范围内发现并发掘的最大的一处具有手工业专业化性质的陶质建材作坊遗存。遗迹包括陶窑、深层纯净土采集坑、泥条存储袋状坑、为作坊输水的地下陶水管道、水窖、陶坯晾晒场地、用于其他拌和材料存放的长方形竖穴坑、废品堆积坑等。主要生产建筑材料,如瓦当、板瓦、筒瓦、陶砖、建筑装饰等。豆腐村制陶作坊遗址是雍城大规模建筑的材料来源地,对雍城建筑研究有重要意义。

雍城遗址总面积51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区、国人墓地、郊外建筑遗址组成,是目前全国多处东周列国都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处。考古勘探与发掘表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梯形,南北最长处3420米、东西最宽处3490米,由城防体系、城内道路、城内外水系、城内建筑基址和聚落等遗迹现象构成,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郊外建筑的使用一直延续至秦汉时期,诸多重要礼仪活动如秦始皇登基时的加冕典礼、汉武帝之前的西汉多位皇帝亲临雍城的郊祀活动等也都在此进行。
秦雍城遗址
雍城城址周边水系发达,城址利用天然水系和地形特点构建城市防御和城市水系;城址东、西、南以白起河、凤凰泉河和雍水河等自然河流围绕构成天然屏障和城市水源,这些自然河流与城址西北处的大沼、东南部的湖泊(现为东风水库)和城内外东南、西北向贯穿城址区的古河道及堰塘遗址共同构成秦雍城的水系统。城址防御体系由城墙、豁口和内、外城壕构成;城址内部发现的道路和古沟壕遗迹明确了城址内的道路交通和城内水系;城址内还分布有多处高等级宫庙建筑基址、"市"遗址、朝寝遗址、多处聚落遗址和灰坑、墓葬等遗迹现象。

雍城城址区局部复原图
姚家岗宫殿区
姚家岗宫殿遗址区位于雍城中部偏西。20世纪70年代在此先后发现宫殿建筑遗址、发掘出铜构件窖藏和凌阴遗址等。姚家岗宫殿遗址的位置被确定为春秋时期的宫区所在,有学者提出这里可能是秦德公所居"大郑宫"。也有学者提出这里有可能是雍都重要的作坊区。

宫寝与宗庙
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在雍城城址内的姚家岗、马家庄和铁沟﹣高王寺三个地点相继发现大型密集的宫殿建筑遗址群,与《史记》记载的"太寝""高寝""受寝"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另外,雍城南郊的雍水两岸、千河东岸及雍城东郊和南郊也分布着众多宫殿建筑。
马家庄宫殿与宗庙区
马家庄宫殿、宗庙区位于雍城中部偏南,由四个建筑群组成,显著特点是宫殿与宗庙处在同一区域内。其中三号建筑群遗址平面布局严谨规整,五门五院,四周有围墙。据推测可能是秦桓公居住的"雍高寝"之所在。

铁沟﹣高王寺宫殿区
铁沟﹣高王寺战国宫殿区位于雍城北部,在铁沟(铁丰)、凤尾村、翟家寺等地曾发现多处战国建筑遗址。1983年清理发掘的"西门塾"基址原为大屋顶的四坡式建筑,建造和使用年限当在战国早期至秦汉之际。据推测,这里可能是躁公前后诸位秦公所居之"雍受寝"。

瓦窑头遗址
瓦窑头建筑遗址的时代为春秋中期早段,稍早于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是目前发现和确定的秦雍城时代最早的建筑遗址。关于遗址性质,一部分观点认为其属于一处庙寝合一的独立宫区建筑群,另一部分观点认为该遗址属于秦的府库建筑遗址。
石玦、石璜、石璧 
春秋
宝鸡凤翔雍城遗址姚家岗窖藏出土
石佩一组
春秋
宝鸡凤翔雍城遗址姚家岗窖藏出土
豆腐村瓦当制作工艺
1陶水管
2筒瓦
铜构件用途推测
1973年5月至1974年1月,凤翔姚家岗陆续发现三处窖藏,出土铜构件共计64件,分为十个类型。构件内有朽木遗存,说明这批构件与木构结合使用。窖藏中的构件摆放整齐,保存基本完好。通过观察发现,构件有上翘、开裂等明显的使用痕迹。且很多构件变形损坏,已无法使用。这处窖穴可能集中堆积废弃金属制品,便于日后统一回收熔炼,二次利用。

铜构件的主要类型:
双面蟠虺纹楔形中空构件
单面蟠虺纹双齿片状构件
双面蟠虺纹双齿方筒型构件
双面蟠虺纹单齿方筒形构件
单面蟠虺纹单齿方筒形构件
阳角三面蟠虺纹曲尺形构件
阳角双面蟠虺纹曲尺形构件
阴角双面蟠虺纹曲尺形构件
小拐头
铜构件可能安装的位置示意图

铜构件安装示意图
推测1:建筑装饰用
铜构件与编钟架组合关系示意图(正视)
铜构件与磬架组合关系示意图(正视)
推测2:乐器架装饰用
铜构件一组
春秋
宝鸡凤翔雍城遗址姚家岗窖藏出土
1 陶囷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5号墓出士
2 彩绘陶簋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11号墓出士
3陶车轮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2号墓出士
4铜锛 春秋
5铜凿 春秋
6陶灶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3号墓出士
秦公陵园
位于宝鸡市凤翔区南塬,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是目前所知最大的秦国国君陵园区,分南指挥陵区和三岔陵区两部分。目前已钻探出49座大墓,据平面形制可分为"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七个类型。根据陵园内的兆沟设置,可分为14座分陵园,每座由数量不等和类型不同的大墓有机地组成。陵园大多坐西朝东,仅十四号陵园坐北向南。
1 玉石鞋底 2 玉马头
春秋
宝鸡凤翔秦公一号大基出土
3 玉玦 4 玉璋形器 5 玉璧
春秋
双耳陶盘
战国
1991年陕西考古所雍城考古队调拨
希腊卫城
曲折的海岸线与多山的地形特点造就出一个个城邦,令希腊始终未能成为统一国家。希腊人将城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城也叫卫城( Akropolis ),建有神庙,并能作为最终的紧急出口。下城( Astu )是商业及行政机构所在地。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的中心,卫城高地海拔156米,位置优越。既有可防御敌人的陡坡,又有可居住的山顶平地。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初,在卫城中部建造了巨大的神庙,卫城因此成为宗教圣区。公元前556年,这里举办过朝圣雅典娜女神的庆典,朝圣路线从入口山门斜穿过集市广场,并通过西入口向上到达卫城。公元前479年,这座繁荣的城市曾遭到入侵者破坏。随后卫城又陆续开始了重建,如公元前447年至前438年建帕提农神庙,前437至前432建柱廊,前430至前420建雅典娜神庙,前421至前405年建伊瑞克提翁神庙等。这些建筑不断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但老建筑与遗迹常被保留,并与将要新建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新生活的基础。
●伊瑞克提翁神庙
●帕提农神庙
●卫城山门
●雅典胜利女神殿
✔艾哈努姆城
公元前4世纪,随着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古希腊文明在欧、亚、非大陆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位于欧亚文明十字路口的阿富汗出现了一座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希腊式城市﹣﹣艾哈努姆( City Site at Ai - Khanum )

✔"凹"字形空间的神庙制式
马家庄的雍城宗庙,是迄今究明准确格局的雍城建筑群之一。一座方形大院中,三座殿宇呈"品"字布局,每座殿宇格局近同,都是"凹"字形空间。这种空间曾出现于附近周原的西周建筑,同样也是中亚古代神庙的常用制式。

●秦雍城马家庄宗庙
●周原宗庙建筑
●艾哈努姆城迪奥斯库尔庙

✔沿水而居的城市设计
除了庙宇的"同构",艾哈努姆城和雍城还均建于二水汇流处、均略呈三角形、东南部均有尖凸高地、城内均有南北向道路贯通、宫庙均在道西。而且除了雍城,另一座东周城市﹣﹣郑韩故城也具备这些特征。
国人墓地
雍城近郊发现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墓葬,墓主包括官吏、贵族和手工业生产者等,他们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这些墓群对于研究秦国社会经济、政治面貌,或是考察秦人基层社会组织状况、了解秦人丧葬制度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屈肢葬
1缩小墓扩以节省墓地和人工。
屈肢葬是秦人特有的葬俗,关于其意义,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2屈肢是休息或睡眠时的自然姿势。
3为了捆绑死者,以防其灵魂向生人作祟。
4像胎儿形象,象征着人死后轮回。
5跽式葬,踢坐姿势是侍奉尊长之礼,因而屈肢葬应是秦国奴隶们的一种固定葬式。
6这种屈肢的样式称为窋卧,为"鬼之所恶",入葬时为防止鬼物侵扰。
1陶牛 战国
2陶车轮 战国
3陶囷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103号墓出士
陶壶 
战国 宝鸡凤翔八旗屯103号墓出士
椁木
春秋
宝鸡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出土
殉葬
春秋时期秦墓殉人的现象较普遍。秦穆公去世时,曾用一百七十多人殉葬,其中包括三位贤臣。《诗经·秦风·黄鸟》一诗,就以黄鸟悲鸣起兴,呼唤苍天以诉不平。进入战国中期后,殉人之风显著减弱,这与秦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关。《秦本纪》载献公元年"止从死",就是这种变化的标志。

当时带娃背诵这首《黄鸟》就十分感慨,现在亲见相关文物,更有体会。
秦公一号大墓
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平面为"中"字形,坐西向东,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是已发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室由主椁室、副椁室,72具箱殉、94具匣殉等组成。该墓虽屡经盗扰,仍出土铜、铁、金、玉、陶、漆器及纺织品等各类文物3500多件。根据墓中出土的石磬刻文,基本确定大墓的墓主为春秋晚期的秦景公。

栎阳古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经考古勘探和发掘,先后确定了三座古城。三号古城勘探发现了北面和西面的城墙、院落、手工业生产区等遗迹和大型建筑等遗址。试掘出土的建筑材料时代特征明显,上承雍城,下接秦咸阳。发掘者认为该处夯土遗存是秦等级最高的宫殿建筑,为文献所载的栎阳建筑遗存,时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另外发现的一号古城南北约2480、东西约1900米,时代为秦汉时期。二号古城南北约3800、东西约3100米,时代为西汉中晚期。栎阳城遗址范围内分布多座古城的原因,当与石川河泛滥改道对城市的破坏有直接关系。
栎阳变
栎阳古城是秦汉时代的重要城市。公元前384年,献公当政。随后将秦都从雍城迁至栎阳,置于河西争夺战的前沿阵地,显示出秦人收复河西的决心。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变法,为秦国再次崛起注入生机。公元前383﹣前350年间,献公和孝公在栎阳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与改革,夺取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自秦徙都咸阳至秦亡的一百四十多年间,栎阳作为秦都咸阳的门户,既是交通要冲、军事重镇,又是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之一。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城。汉王二年,刘邦率军进占关中,也曾以栎阳为都,整顿军队,向东挺进,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2015年,在对栎阳城三号古城的发掘中,出土一件残破的陶壶,陶壶口沿上有"栎阳"两个字,这也是首次在该地发现带有"栎阳"两个字的器物。同时"宫"字也是秦人定都咸阳之前对于都城的称呼。这些陶文的出现表明栎阳了三号古城即是"商鞅变法"的"秦都"所在地。

公元前378年,秦献公以法令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如"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等促进商贸、手工业发展的政策。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栎阳"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商贸、交通中心。

●栎阳城遗址一、二、三号古城分布图
秦汉栎阳城遗址内出土
"栎阳""宫"陶文拓片
秦汉栎阳城遗址内出土
"栎市"陶文拓片
古城与建筑
三号古城核心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多处大型建筑遗址及院落、手工业生产区、道路、沟渠、水井、农田等遗迹。从清理发掘的半地下室建筑、空心砖踏步、巨型筒瓦、瓦当、浴室、壁炉等遗迹遗物看,相关建筑遗存应为秦高等级宫殿建筑。三号古城年代早至战国中期,西汉早期被废弃,这正与文献记载秦献公、孝公,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汉高祖刘邦分别都栎阳的时间线索相吻合。

三号宫殿遗址
三号建筑位于发掘区西侧,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宫殿台基呈曲尺形,东西长13.64-33.14米、南北宽3.72-13米、残高0.55-0.79米。台阶周壁局部发现墙皮残留,面为白灰抹平,有火烧痕迹。台基周缘设置19个间距不等的壁柱。台基东北、西北和西南各设置一个坡道。

③F1内地下室建筑(由西向东)
F1坐北朝南,由门道、通道和地下空间组成,整体呈不规则甲字形,南北长4.32-9.52米、东西宽0.9-4.81米、四壁残高约0.8-0.9米,使用面积29.27平方米。
④F2可冲水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况
F2据形制判断,其由台基上的室内厕所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不存。发掘揭示,厕所可分为早、晚两期。
①三号建筑台基东侧与1号台阶
台基东侧的南北两端各设置一台阶,对称分布,形制规格统一。一号台阶位于南端,夯土外加砌空心砖。台阶四角外各有一圆形柱洞,显示台阶上应有建筑存在。
②三号建筑南部散水(西﹣东)
台基四周均分布有散水,北侧和西侧散水外还发现屋檐滴水形成的水坑,说明建筑物应为瓦顶。
栎阳城遗址三号建筑、十一号建筑平面复原图
栎阳城遗址汉代农田遗迹中发现的牛蹄印
在栎阳古城三号城内编号为四号、五号建筑基址内,发现了三处浴室和一处壁炉,也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最为集中和设置最为完整的浴室遗址。该浴室展现了秦人不断完备的工程建设体系、逐渐雄厚国力以及王室成员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而在同时期的古罗马,沐浴的意义甚至超越了清洁本身,发展成一种人人喜爱的社交活动,而浴场也演变为古罗马的社会文化中心,成为了古罗马文明的重要标志。

十一号建筑
位于发掘区东侧,通过北侧廊道西折后与十号建筑连接。台基呈长方形,东西长21.3米、南北宽16.8米、残高约0.55-0.7米,面积357.84平方米。台基周围分布有18个壁柱,台基上残存四个独立房间。除东侧外,西侧、南侧、北侧均发现散水。考古清理和进一步的解剖发掘揭示,三号古城三号、十一号等建筑从战国中期建成后,一直延续使用到西汉前期,建筑形制、布局未有改变。

价值与意义
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战国至西汉前期都城核心区重要建筑的平面形制,是战国秦汉考古的重要发现。
发现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通过三号建筑东侧南北两台阶,向南向北,存在着一条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它的发现和确定,对战国秦汉都城乃至我国古代都城布局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农业景观
在三号、十一号建筑之上,还清理出成片分布的油田间道路、沟渠、水井、田地等组成的汉代农田,它们与农田中较规律分布的犁沟、牛蹄印等一起,共同构成了迄今为止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发现的农业景观。
●三号城内发现的五号建筑浴室全景 
卡拉卡拉大浴场中的一天
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
于1899年绘制
古罗马卡拉卡拉大浴场主体建筑平面图
卡拉卡拉大浴场热水浴室
栎阳秦陵的历史文献及田野考古资料均不够充分,但考古学家依照城陵相依、陵随城移的规律推测秦都栎阳也应有秦陵。栎阳城遗址的墓葬大多分布在城址附近,城东南为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区,东北为秦汉时期大型墓葬区,西北为汉太上皇和昭灵皇后陵墓。高祖七年,长乐宫成,刘邦徙都长安,太上皇仍留居栎阳。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太上皇崩,葬其北原,起万年邑"。万年陵陵园平面近方形,太上皇陵居于中心,夫人墓位于太上皇陵西北,陵园内还发现建筑遗址、外藏坑等遗迹。
1铜马 
战国 1959年西安西郊仪表厂工地出土 
2金饼 
1963年栎阳城遗址出土(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
其中一枚上刻"栎阳"二字
4人骑虎形铜带钩 战国 神木出土
5鎏金龙纹铜带钩 战国 1965年陕西省供销社废品库拣选
6鸟首琵琶形铜带钩 战国 
1973年陕西省供销社废品库拣选
7带环逐兽纹铜带扣 战国 绥德出土
8铜鍪 秦 栎阳城遗址出土(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
9蟠虺纹铜扁壶 战国 1965年咸阳乾县白塔村出土
秦人徒都咸阳后,经考古勘探确认的陵区主要包括咸阳秦陵、临潼秦东陵、韩森寨陵区、杜东神禾塬及临潼秦始皇帝陵。咸阳秦陵位于咸阳城西北部,包括"周王陵"(旧称)、司家庄、严家沟战国晚期大型陵园三座。临潼秦东陵亦称芷阳陵区,位于骊山西麓台塬上,发现战国秦陵园两座。尤其是秦始皇帝陵,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央集权国家统治者的陵园,其规模之大,埋藏之丰,均为中国古代帝陵之冠。
陶跽坐俑
1976年秦始皇陵园马厩坑出土
箕踞姿陶俑

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
帝陵
秦始皇陵陵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陵园位于陵区中部,呈南北长方形,方向坐西面东,面积212.95万平方米。帝陵以内外城墙为界隔,内层是中心区,有秦始皇地宫及供其灵魂起居生活的寝殿和休息闲宴之处的便殿,供其御用的乘舆、御厩、府库,还有后宫人员,全然像生前所居的宫城。中区在内外城之间,有府库、武库、宫廷厩苑,供其娱乐的百戏、珍禽异兽及飲官等园寺吏舍,其地位次于中心区。外区为外城垣以外,其东侧有象征着守卫京师的宿卫军﹣﹣兵马俑坑,和象征着京师厩苑的百余座小型马厩坑。北侧有大型的府库、珍禽苑等。西侧为石料加工场、砖瓦窑场及修陵人墓地等。新近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秦始皇陵规模和内涵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是无与伦比的。
秦骊山陵区始皇陵园平面图
1 "上林"铜灯 汉 1952年李宏容捐
2 "上林"简瓦 汉 1964年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3 "上林"瓦当 秦-汉
4铜弩机 秦 1974年秦始皇陵俑坑出土
5铜环金节约 秦 1974年秦始皇陵俑坑出土
6"十七年寺工"铜铍 秦 
1974年秦始皇陵俑坑出土
7葵纹瓦当 秦 秦始皇陵出土
8云纹瓦当 秦 秦始皇陵出土
9铺路石 秦 1955年秦始皇陵采集
空心砖
回纹砖
1.陵园
秦王陵均有陵园,一般由夯土垣墙、兆沟或壕沟圈合而成,有一重、二重甚至三重之分。
2.墓穴
秦王陵的墓穴均为"亚"字形,其墓室应为方形或近方形,边长等于或接近秦尺的二十五丈(57.75米)。
3. 
封土
战国晚期,秦王陵的封土处在一个出现扩大、定型的变革时期,其中方形墓穴的出现引领了墓葬封土向"覆斗形"转化的重大变革。
4.陪葬坑
秦王陵中均有陪葬坑,且数量较战国中期以前的秦公陵急剧增长,形制更加多样,内涵也更为丰富。
5.袝葬墓
秦王陵中均有数量相当的袝葬墓,较战国中期以前的秦公陵相比,其平面形制增加了级别更高的"中"字形,建筑结构出现了竖穴洞室,大量小型衬葬墓也进入陵园。
6. 
礼制建筑
除了祭祀坑长期存在外,秦王陵普遍发现有疑似的礼制建筑,但没有证据表明享堂、陵寝之类建筑的制度性营建。
7.园寺吏舍
秦王陵园内普遍发现有疑似管理或施工人员使用的建筑遗存,但其布局、规模显示出随意性,缺乏延续性。
8.道路
诸多资料表明,秦王陵园内开始出现了有规划的道路系统。其中近半数秦王陵园内发现有"神道"。
咸阳严家沟秦陵遗迹平面图
"韩森冢"考古勘探平面图
秦杜东陵区平面图
秦王陵的形制要素
根据田野考古资料及相关历史文献分析,构成秦王陵建筑形制的主要组成或基本要素至少应有:陵园、墓穴、封土、礼制建筑、陪葬坑、袝葬墓、园寺吏舍、道路等近10个部分。初步达到了"陵园独立化、陵区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四大基本标准,标志了中国古代帝王陵由"集中公墓"到"独立陵园"发展演变的基本完成,并成为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帝陵规划的样本和营建的重要参考。
王陵
从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改"公"称"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改"王"称"帝",历时105年。在这105年里,先后有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及秦王政六位君王继位,其中除秦王政荣膺"始皇帝"外,其余五位以"王"入葬,即所谓"秦王陵"。截至目前,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在咸阳塬、临潼骊山西麓韩屿村、长安神禾塬及西安韩森寨4处6个地点发现、确认秦王级陵墓7座。
彩绘陶跽坐俑 汉
陶棺

1953年咸阳长陵出土
陶棺
1953年咸阳长陵出土
1铜銗镂 汉 1959年咸阳市文化馆拨交,咸阳石桥乡出土
2龙形玉佩 战国 咸阳出土
3铜鐎 汉 1959年咸阳市文化馆拨交,咸阳石桥乡出土
1陶罐
2陶罐
3陶碗
1953年咸阳长陵滩毛村出土
5圆柱形铜零件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6铜合页 秦 
西安西郊四四五厂出土
7兽面纹折角铜零件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8 兽面纹钢零件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咸阳为都,历九世,共144年,包括渭河南、北两大区域。经过50余年的考古发掘,渭北区的空间布局基本明确,自西向东依次发现手工业制作、府库、官署、宫殿等不同功能的大型建筑40余处。渭南区自1933年始展开阿房宫的考古调查工作,逐步确定了阿房宫前殿等建筑遗址的年代与范围,揭开了阿房宫并未建成的真相。秦咸阳的规划建设经历了从"一国之都"向"天下之都"的转变,对后世都城规划产生深远影响。
府库
府库发掘区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
府库遗址位于秦都咸阳城宫区以西的胡家沟塬地。其中出土石磐上多见"北宫乐府""左终"以及"宫""商""角""徵""羽""右八"等反映音阶、所属、编序等内容的刻文,确定了秦置北宫并设乐府的历史事实。

制陶 制骨 冶铸
咸阳城北区手工业遗存分布于东北及西南两个区域。西南区为东北区提供制骨、冶铸、制陶等生产所需原料及陶质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隶属内史机构。东北区手工业制作均与少府所辖机构有关。从产品流向看,东北部为宫区及皇室贵族服务,西南部除为宫区服务,更多流向商业贸易,这体现出咸阳城手工业分工与管理模式的细化。

咸阳城北区手工业遗存分布地点
1 饼形铜料
2 方柱形铜零件
3 烧熔铜器
4 烧熔铜器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7兽面纹折角铜零件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8兽面纹铜零件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9铜洗 秦 1962年咸阳渭城遗址出土
10“咸亭”铭陶罐 秦
11“杜亭”铭陶罐 汉 1953年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坡头村出土 
百工居肆
手工业作坊是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咸阳的手工业作坊多分布在渭北区北部和西南部,由中央、市府和民营三类构成,包括冶铜、铸铁、建材、制陶、琢玉、骨器等作坊。手工业作坊区附近多设立"市"作为管理机构,其衙署称"市、亭",职责主要是检验商品、收取商税和管理市场。
北宫咸阳
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商鞅在渭北筑冀阙,次年秦迁都咸阳。经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世近百年的营建,咸阳城规模急剧扩大,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目前已发掘一至四号宫殿建筑遗址、府库遗址等,调查发现望夷宫、兰池宫等遗址,并出土壁画、石磬等珍贵文物。
秦都咸阳三号宫殿出土的廊墙壁画
秦都咸阳三号宫殿遗址出土壁画:竹、梅
秦咸阳宫城垣范围及建筑遗址分布图
秦都咸阳地区象天模式设想
咸阳城将天象布局与地区空间格局联系起来,使地面人工建筑在空间位置和功能内涵等方面与天空中的星辰相呼应。这一规划以极庙为中心,将渭河两岸宫室、陵墓、苑囿等建设项目作为整体,显示出大一统时代背景下,都城作为天下之中乃至宇宙之中的崇高地位。秦始皇的设想如能实现,以极庙为中宫天极,宫观苑囿与天空中的星象相比附,环绕四周,将是一幅天地交辉群星灿烂的壮阔图景。
南宫阿房
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多而宫廷小,遂决定在丰镐之间、周王旧都营建新朝宫。因宫殿尚未竣工,故暂称阿房宫。秦始皇胸中有一个宏伟的规划,他要以阿房宫为中心建筑宫殿群,作阁道和复道将从阿房到咸阳间绵延三百余里的离宫别馆相连,从而构成一幅鼎盛帝都的画卷。然而考古发掘最终证实了历史文献里关于"宫未成而秦亡"的记载。
秦阿房宫遗址分布图
12陶罐
13云纹筒瓦
14莲花纹瓦当
15云纹瓦当
16瓦当
【秦代道路遗迹】
我们脚下的这段路截取自秦咸阳城宫殿官署区最西部的一条南北向主干道。目前确认长度约500米,东西宽28米,距现地表深4.1-4.3米。路面较平,踩踏层厚度0.16-0.3米,呈青灰色,局部有严重水锈。路基为黄土夹杂细沙的混合土,质地坚硬,零星见有碎小灰陶片、骨块等遗物。路面发现多组车辙印痕,总体呈东南至西北斜向,间或有交错。辙印宽约3-5厘米,深约2-9厘米,可辨识的同轨辙痕间距为1.5米左右。同时伴有密集的、大小不一的行人脚印和大型动物蹄印。

道路位置图
2022年考古工作者拍摄的秦代道路与车辙痕迹
2023年策展人拍摄的香港街头与电车轨道
秦咸阳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在关中平原的广阔地域中,从人行为活动的尺度、自然地形的利用与限制、军事与统治的需求出发,沿渭河谷地发展了都城、郊野、京畿三个层次的地区空间模式。渭河作为地区空间发展的轴线,串联起若干都邑,形成沿河谷地带兴旺发达、层次丰富的聚落,秦汉以后关中地区的空间模式也基本沿此结构展开。
秦都咸阳布局示意图

史记中咸阳范围的描迷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官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暑不移徙。
--《史记·秦始皇本纪》
筑长城以固天下
秦统一后,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侵扰,在北部边境原诸侯国散筑长城的基础上,新筑三千里。汉武帝时又修筑阴山以北与河西长城。万里长城不仅是难以逾越的军事工程,还是民族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纽带。
秦汉修筑长城时,还利用人工造林的方式,广种榆树,形成一条绿色的边塞长城﹣﹣榆塞。这对保护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秦代的天下格局
秦统一后,始皇先后五次出巡,足迹遍布全国。他"立石东海上胸界中,以为秦东门",修凿从咸阳经云阳直通九原的驰道,隐约间形成从咸阳出发分别指向帝国疆域东、北边界的大轴线,体现出大一统帝国宏大的天下文化空间秩序。

修驰道以御天下
战国时代,各国虽修筑道路,但彼此之间不相为谋。秦并天下后,全国性的交通干网才得以形成,不仅支撑起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功能,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对后世而言,天下道路交通网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

秦代的天下格局与秦都咸阳
咸阳
统一
咸阳位于九峻山之南、渭水之北,地处水陆津要,四方辐转。公元前350年,孝公徒都于此,自惠文王至庄襄王,秦都咸阳从渭河北岸向渭河以南扩建,形成北宫与南宫的格局。"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结束自春秋以来数百年的动荡局面,建立了统一王朝。秦始皇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开始建造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城",举天下之形势,择帝都之正位,以"象天法地"的大手笔在山河间建庙、营城、立宫、凿池,并以都城为中心,外筑长城,内修驰道,建立全新的文化信仰秩序,奠定了"天下人居"的基本格局。咸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都城,影响至今,泽被后世。
太上皇陵、昭灵皇后墓的介绍
太上皇陵全景(南﹣北)
昭灵皇后墓平面图
太上皇陵墓葬形制为"亚"字形,封土呈覆斗形,底方形,边长68米、高17米。昭灵皇后墓形制为"甲"字形,封土呈馒头形,保存较差,现存东西22米、南北26米、高8米。

小狗墓葬
二号古城城墙遗存的勘探过程中,清理出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土坑墓13座、婴幼儿墓16座以及小狗墓葬1座。M27葬具为一个灰陶水管,两端无堵挡物。内置一只骨架完整的小狗,狗尾和腿骨后面有31个小陶俑。这种宠物小狗墓在秦汉考古中尚属首见。
小狗、陶俑平面展开图

东南墓区王南村砖瓦窑墓葬介绍
东南墓区位于城址东南1500米的武屯公社,墓葬分布密集,时代上迄战国中晚期,下至东汉。M2为土坑竖穴墓,墓主为屈肢葬,时代约为战国晚期至秦代。M7为二人合葬墓,左者,女性,仰身直肢,两手置于腹部。右者,男性,侧身屈肢,两手挽着女性左臂,时代约为西汉初期。
陶便器与导管组合(仿制品)
小狗墓葬(仿制品)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丞相萧何、将作少府阳成延负责营建新都,至此拉开了汉长安城长达二百多年的建设史。汉长安城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代都城中时代最早的一座四面各置三座城门的都城。这种形制对其后历代都城城门设置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长安城周长约25015米,面积约34.39平方千米。随着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墙、城门、宫城、宗庙、社稷、武库、市场、手工业作坊区及重要的离宫、苑囿等遗迹逐渐显露,成为再现这座古代世界著名大都会的重要物证。
定都筑城
汉长安城的营建大致经历四期。汉高祖时,在秦兴乐宫基础上修建长乐宫,并营建未央宫、武库、太仓、大市等。惠帝时分段修筑汉城城墙,起长安西市。汉武帝大兴土木,修建章宫、桂宫、明光宫、增修北宫,拓上林苑,凿昆明池。至西汉末年,王莽拆除建章、承光等十余所宫观,修建王莽九庙、辟雍,重修社稷坛,扩建太学。
●汉长安城与周边自然环境示意图
长乐未央
秦朝末年,渭北咸阳宫毁于战火,幸免于难的渭南宫殿及其所在区域成为汉王朝营建新都的首选之地。公元前200年,丞相萧何主持修缮和改建的秦兴乐宫工程完工,更名为长乐宫。公元前198年,萧何主持修建的汉帝国皇宫﹣﹣未央宫正式竣工,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隆重的新年朝会。从长乐宫到未央宫,雄伟壮丽的宫殿建筑不仅塑造了新兴的汉王朝崇高与威严的帝国形象,也标志着新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秩序正式确立。

未央宫
汉长安城周长25015米,未央宫周长8650米。汉长安城与未央宫周长之比为3:1,这是目前通过考古勘察得知最早按照"九里之城,三里之宫"的比例关系建造的都城与宫城。未央宫宫城平面近方形,四面各辟一宫门,四门分别有道路通往大朝正殿﹣﹣前殿。前殿位于宫城中央,也是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勘探平面图
1.前殿建筑遗址2.椒房殿建筑遗址3.中央官署建筑遗址4.少府建筑遗址5.宫城西南角角楼建筑遗址6.天禄阁建筑遗址7.石渠阁建筑遗址8~14.第8~14号建筑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长安与罗马
尽管学界对长安城的轴线有不同认识,但从人居环境角度来看并不矛盾,其实都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对都城人居环境的空间组织,共同塑造一个都城人居整体。这与同时期的罗马城有很大不同。罗马是逐步扩展起来的,除各时期广场建筑群等相当严谨完美外,街道建筑等缺乏完整规划。
●罗马古代城市地图
●汉长安城轴线示意图
"汉并天下"瓦当 西汉 1956年刘百训捐
“常乐未央,长毋相忘”铭文镜 西汉
"长乐未央"瓦当 西汉 1956年刘百训捐
"汉并天下"瓦当 西汉 1956年刘百训
"长乐未央"铭文镜 西汉 
"昭明"连弧纹镜
1955年西安东郊韩森寨5号墓出土 
镜铭:内而清而以而昭而明,光而夫而日而月

昭明"连弧纹镜
1957年铜川耀县南移村征集
镜铭:内而清而以昭而明,光而象夫日月,心而忽扬而忠而雍塞不已。

昭明"连弧纹镜
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文物处移交

"長相思"草叶纹镜
1956年西安郊区汉墓出土
镜铭:长相思,毋相忘,常贵富,乐未央。

"見日之光"草叶纹镜
1956年西安郊区汉墓出土

"長相思"蟠螭纹镜
"铜华"连弧纹镜
镜铭:湅治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延年益寿而去不羊,与天毋亟而日月光。

"铜华"连弧纹镜
1956年西安西郊玉祥门外出土
镜铭:湅治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延年益寿而去不羊,与天毋亟如日月之光,千秋而。

"铜华"连弧纹镜
1953年西北文化局移交
"尚方"博局纹镜
1977年宝鸡武功(今咸阳市武功县)*公社征集

"長宜子孫"连弧纹镜

镜铭:长宜子孙

"長宜子孫"七乳神兽纹镜

1964年陕西省供销社废品库拣选
镜铭:长宜子孙

"尚方"方格铭神兽镜
1955年西安东郊十里铺162号墓出土
1 环首铜刀 汉 咸阳
三原出土
2 环首铜刀  汉 
1955年西安北郊上水腰村出土
3 铜行灯 
汉 1955年西安东郊十里铺出土
4 铜鸠车 汉 1956年西安北郊上水腰村出土
5 鸟足龟座铜灯 汉代 1985年咸阳旬邑马栏农场出土
2 玉剑璏 汉 
1981年长安斗门公社官庄出土
3 "丙午日"铭星宿纹铜带钩 汉 
1954年宝鸡五里庙4号墓出土
4 铜剑璏 东汉 
1959年渭南潼关吊桥乡4号墓出土
5 神兽纹铜饰 东汉 1959年渭南潼关吊桥乡4号墓出土
6 银环 汉 
1982年西安东郊三店村汉墓出土
7 银镯 汉 
1982年西安洪庆电机厂汉墓出土
8 玉环 汉 
1977年延安桥儿沟出土
9 玉剑珌 汉 1977年延安桥儿沟出土
1 云纹铜染炉 汉 1982年西安东郊三店村汉墓出土
2 铜铲 汉 1956年西安北郊大白杨窑厂出土
3 人形铜镇 汉 城固三星桥出土,1959年城固文化馆拨交
4 "長安"铭铜鼎
1956年王耀堂捐
铭文20字:长安共(供)鼎,高鼎一合并重十八斤八两,容一斗,第八。
(《陕西金文集成》1858)

5 铜勺
1955年西安东郊十里铺出土
2鎏金铜勺 汉
西汉自高祖刘邦称帝至王莽篡汉,先后有15位"皇帝"在位。除刘恭、刘弘、刘贺、刘婴外,其他11位皇帝各自营建帝陵,史称"西汉十一陵"。霸陵、杜陵分别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白鹿原和杜东原,另外9座分布于渭河北侧的咸阳原。自20世纪初至今,帝陵考古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确认了陵区位置规模和陵园形制布局,还勾勒出西汉帝陵制度由草创、确立到嬗变的历史轨迹。
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以咸阳原为主陵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义陵、惠帝安陵、高祖长陵和景帝阳陵。白鹿原有文帝霸陵、杜东原有宣帝杜陵。皇帝和皇后陵墓同茔不同穴,从地面上看,两冢并立,形制相同,大小有别。帝陵形制主要由陵园、封土、墓穴、门阙、寝园、陵庙、外藏坑、道路、陪葬墓、陵邑、刑徒墓地及园寺吏舍、修陵人居址等十余部分组成。
西汉帝陵分布示意图
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
考古发现证实,西汉帝陵的建设是对现实中的西汉帝国的模仿。这种模仿不是一丝不苟的照搬,而是一种概念化、理想化,具有象征意义的模仿。
●汉长安城平面与汉阳陵陵园平面布局图对比
彩绘陶半身俑
彩绘陶文吏俑
长陵
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街办三义村北,南与汉长安城遗址隔渭河相望。长陵陵区由陵园、陵邑、陪葬墓区三部分组成,陵邑位于陵园北侧,陪葬墓大多分布于陵区东部。帝、后陵封土均为覆斗形,墓葬形制为"亚"字形。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掘的长陵陪葬墓﹣﹣杨家湾汉墓,是两座南北并列的夫妻合葬墓。出土的三千余件彩绘画艺术水平,也为研究汉代的生活习俗、军制、战阵及武兵马俑,其服饰、铠甲、武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雕塑绘器装备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长陵现存封土(左:汉高祖,右:吕后)
●汉高祖长陵陵园平面图
安陵
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办白庙村南,东邻汉高祖长陵。安陵陵区亦由陵园、陵邑、陪葬墓区三部分组成。帝陵位于陵园东南部,墓葬形制为"亚"字形,地面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堆。后陵位于帝陵西侧偏北,墓葬形制为"中字形",封土规模小于帝陵。20世纪50年代狼家沟一带的陪葬墓就出土有彩绘陶马、武士俑、舞蹈俑等,制作精美。
●安陵现存封土(左:汉惠帝,右:张皇后)
●汉惠帝安陵陵园平面图
皇后之玺
西汉
1968年咸阳韩家湾出土
陶模
双鱼纹铜簋 汉 安康市博物馆调拨
1褐釉瓷钫 汉
2青釉鸟纹瓷锺 汉
3青釉瓷瓿 汉
青釉瓷瓿 汉
2彩绘陶镇墓兽
3彩绘陶武士俑
4彩绘陶骑马俑
5彩绘陶毛驴
3彩绘陶武士俑
4彩绘陶文官俑
5彩绘陶双人像
3彩绘陶侍女俑
汉长安城周边地区城邑分布
陵邑是秦始皇的创举,西汉继承了集帝陵修建、保护、供奉、管理数项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措施,并借此完成了将天下富户迁移到关中,以达到消除不安定因素,巩固中央统治,繁荣社会经济文化的目的。
长安城及周围陵邑人口总计已超过100万,足见长安都市的繁荣。诸陵邑围绕长安城,在距长安城30-80里的范围内呈圈层式分布,从东、北两个方向拱卫都城,形成"中心﹣外围"式的城镇群,这一人居模式对今天大城市的空间布局仍具有借鉴意义。
汉长安城周边地区城邑分布
彩绘陶獬豸
铜钫
彩绘陶女跽坐俑
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汉代墓葬中有很多车马出行的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一部分用以表明要主的官职或要主其他生前经历,而另一部分则是对送葬行列或遭想象中灵魂出行场面的描绘。
东汉画像石拓本(陕北米脂县出土)
东汉升仙画像石线描图(山东嘉祥武氏祠出土)
1 门楣画像石
东汉
绥德县博物馆调拔
画面主题为一组向西前进的车马出行队伍。最前方为七组导骑,接着是飞驰的轮车,车前有两护卫;轺车后为辐车,辅车前有三组护骑,后有四组护骑。车马队伍的最后为一组转身骑射狩猎的形象。
东汉
1990年清涧文管会调拨,折家坪乡贺家沟出土

5 右门柱画像石
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分内、外两栏。外栏饰卷云纹,间以怪兽、乌、鹿、虎、熊、奔兔等。内栏一仙人(西王母)端坐于仙山神树上,左右有羽人陪侍。神树树干间填刻座、县飞鸟和仙草,树下是突兀的山峰。有一执*门吏头戴平巾*,身着长*大袴,面门站立。下格刻博山炉,炉盘内插两株与炉齐高的仙草。

6 中柱石
石面阳刻隶书17字:永和三年四月廿日司马叔江口口宅舍。

7 中柱石
石面阳刻隶书12字:西河太守盐官掾贺季*
永生之梦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发生巨大转变。帝王对永生的渴望,对另一个世界的幻想与设计,不仅体现了"事死如生"的丧葬礼仪制度,还更多地表达出专属那个时代的对生命永恒的热烈追求和极富东方色彩的浪漫情感。

忙碌的羽人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常见的形象,他们耳朵又尖又长,身披羽衣,持仙草、驭瑞兽,穿梭在云崖之巅,往来于仙庭人界,总是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的样子。结合图像与文献可知,羽人肩负三项神圣使命:
◇接引升仙,赐仙药。
◇行气导引,助长寿。
◇奉神娱神,辟不祥。
1石窍塞 汉
2石窍塞 汉
3玉窍塞 汉 
4石猪 汉 西安西郊小土门村出土
5石眼罩 汉
6黄釉陶罐 汉
【秦汉厨房】
2002年在汉长安城城墙西南角遗址出土部分动物骨骼,采样标本主要为下颌骨,其次为肢骨,另有个别肋骨、肩胛骨、脊椎骨等,这批标本数量少,但种类多。据统计有鲤鱼、鼠、草兔、狗、马、猪、牛、羊、猫等。由此大概能看出汉长安城城墙守卫人员可能主要以家养的羊猪狗等力肉食资源,偶尔也猎获一些野生动物如兔和捕捞一些水生动物,如鱼鳖等作为肉食补充,猫推测为家养宠物,因食物充足,因而个体偏大。
【粮食稳,天下安﹣﹣汉代粮仓】
汉代御史大夫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景帝末年至武帝初年,由于社会安定,连年丰收,出现了"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的景象。汉代粮仓的贮存情况大致分三种。
太仓
《范子计然》载:"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西汉高祖七年,萧何在营建新都长安的同时始造太仓。大国之事,千头万绪,太仓作为国有粮仓,受纳天下租谷。
终于,“城与陵”展参观完毕,去下一个展厅。
————————
———————————
下一个展览:“技与美”。这时是上午11点出头。我计划下一站要去汉阳陵,之前查到有一种穿梭车,来往于秦汉馆和汉阳陵,一天只有一两班,能查到的时间是12点半从秦汉馆发往汉阳陵。查到的电话没联系上,只好待会赶12点半前到门口碰碰运气,现在得加快速度了。

五色中华
建筑色彩
秦汉时代是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突飞猛进的时期。髹五彩、刻文章、裁金银、缀珠玉,举国家之财力,穷山海之珍异,尽百工之绝技,集天下之能事,饰之髹之,经之营之,举凡各种工艺技术之成就,莫不用于宫殿装饰。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曾经灿烂辉煌的楼阁宫殿已经无存,只余典籍中的片言只字和考古发掘的陶楼与壁画残块,留给我们遐想与追忆。
东汉时期,伴随着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望楼高耸、栋宇森罗的庄园大宅开始盛行。《后汉纪》讲述了梁冀殚极土木的场景,"梁柱门户,铜沓紵漆,青项丹墀,刻镂为青龙白虎,画以丹青云气。"这些细致逼真的汉代陶楼使我们得以窥见精致奢华的贵族豪宅。
利用各种矿物颜料给器物着色的方法称为"矿物染"。《尚书·禹贡》中描述了九各色土壤矿产,如冀州白壤,兖州黑墳,徐州赤埴墳.梁州青黎,雍州黄壤等,另徐州特产五色土、荆州丹砂等,可见时人对不同色彩的矿物和土壤认识较深、西汉时期工匠们主要使用的颜料有朱砂、铅丹、赭(石、磷灰石、石青、白云母、紫色硫酸铜钡等,并掌握了使用两种以上颜料调制不同颜色和色调的方法。颜料的颗粒均匀细腻,附着力、覆盖力和着色力强,充分说明其粉碎、研磨工艺精湛。
动物为汉代常见的艺术题材,通常以老虎、狮子、犀牛等猛兽为原型,再为其添加一副可翱翔万里的翅膀。这两件翼兽通体以白色颜料打底,用黑、红、紫等颜色描绘鳞片羽毛等细节,纹饰繁密却不显枯燥,色彩靓丽而不失风雅。
器用色彩
伴随着髹漆、制陶、金工等工艺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的生活用器也是多姿多彩,精美绝伦。陕西作为四大生漆产地之一,漆器的加工技艺毋庸置疑,概因地理环境影响,考古出土且保存完整的漆器数量极少。金属加工秉承古老工艺,在镶嵌、错金银、鎏金等方面更是炉火纯青。色泽艳丽的彩绘陶自不必多言,釉陶以其优美的造型、丰富的釉层及别致的色彩彰显出汉代制陶业的水平。
彩绘陶囷
彩绘陶瓿
彩绘立俑
服饰色彩
秦汉时期,伴随着丝织与印染水平的提高,服饰的色彩也绚烂起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列出39种织物的色调,马王堆汉墓出土织物染料有红、黄、棕、绿、蓝、紫等36种颜色。染色用的原料有植物,如茜草、蓝草、栀子等;也有矿物,如朱砂、云母等。除传统的线染、匹染外,绞缬染、蜡染、印花、敷彩等先进技术也广泛运用。西汉中央还设有主管织物染色的机构,《三辅黄图》记载未央宫有"暴室",主掖庭织作染练之署。
着衣式陶俑原本装有木质手臂,身着丝麻或皮革之类的衣物。两千多年过去,这些陶俑的手臂、衣物腐朽无存,变成"裸体"的模样。着衣式陶俑表面有彩绘,面部及躯体为橙红色、灰色或黑色,头发、眼睛为黑色。
考古发掘的陶俑脸庞也残留一抹秦汉色彩。汉代女子先以研磨细腻的米粉施于面部,令玉颜凝白无瑕。再涂抹红蓝花制成的胭脂,脸颊处的红晕似朝阳初升,欣欣向荣。唇妆流行大红色唇脂,式样多以"樱桃小口"为主。眉形种类较多,方眉、远山眉、峨眉、八字眉等,以石黛描画。司马相如《美人赋》云:"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五色
自然界的色彩变化万千,《孙子·势胜》篇中记载:"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从秦、汉开始,中华色影有丁严密而隐固的色彩系统。"青、赤、白、黑、黄"五色与"东、南、西、北、中"五方以及"木、火、金、水、土"阴阳五行紧密结合,因此中国人对色彩的感知、总是带着千年来专属于东方的意境和情绪。
各色染料及其原料
朱书陶瓶
汉代流行用朱砂在陶瓶或陶罐上书写镇墓文字,这类器物也被称为解殃瓶或魂瓶。瓶上文字起笔露锋,行笔自如,字体秀劲。目前能看到的汉代碑刻、简牍、金文、砖瓦等,多以篆、隶为主,而陶瓶上接近行楷的汉人真迹就显得尤为珍贵。如果说书法艺术始于飘俊飞扬、逸伦超群的魏晋风度,那么篆、隶、楷、行、草,不同文字形式在汉代的普及与发展则为后世的"繁花似锦"提供了丰厚的艺术滋养。
锋毫辉映
《说文解字》记载:"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虽然学界对"八体"的名实尚未统一,但这些名称却揭示了秦汉书写的两种工具:软性的毫颖和硬性的刀锋。秦汉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形成的重要阶段,真、草、隶、篆字体完备,点、横、撇、捺章法有度。线条流转,锋毫辉映,拉开了后世书圣登场的序幕。
黍粟囷、“粥米”囷、小麦囷
墨书陶仓
陶仓是秦汉时期墓葬中最普遍的一种陶器模型。仓盖上常常用墨书写粮食的种类与容积。从考古遗存可知,如"粥米""小麦""黍粟"等品类较为真实,但容量如"万石"等则不免夸张成分,体现了汉人现实与想象世界的交融。当然,与朱书陶瓶上"黄神""如律令",甚至符篆等宗教色彩浓厚的文字不同,陶仓上的文字更具烟火气,让人不免想起粮店米铺的招牌。
八分
受书写载体和速度等客观因素影响,篆书的书写笔画和字形逐渐发生变化,隶书因而产生。八分是隶书中的艺术书体,特征是重心平稳,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提按明显,斜画紧结;横画有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一波三磔碟""蚕头雁尾"为其典型特征。
玺印
印章,古代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信物。秦汉时期的印章不仅是了解职官制度与宗教文化的重要物证资料,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清代徐坚,善丹青,精篆刻。他评价秦汉之印,壮如鼓剑,细如抽茧,坚卓如山岳,婀娜如风柳,密如棋布,疏如晨星,断如虹收,联似雁度,放如纵鹰,收如勒马,厥状非一,其妙莫穷。而刻印之秘诀,先章法,后刀法。前者为形,后者为神。故此,他临摹秦汉官私印数千方,并以为治印之终南捷径。
"长宜子孫"连弧纹镜 东汉
"日有熹"草叶纹镜 西汉
"尚方"博局纹镜 汉
"昭明"连弧纹镜 西汉 
"清白"连弧纹镜 西汉
朱书陶罐
1995年,为配合陕西卷烟材料厂厂区建设,北郊经济开发区纬二路西段北侧的征地范围内发现汉晚期墓葬。这10件朱书陶罐均出土于5号地,上有1-3字不等,共计20字。字迹清晰,秀劲优,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封泥
封泥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存。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秦汉封泥,大部分是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中所得,还有一部分出土于汉长安城遗址。这些封泥除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外,也极具艺术性。柔软的胶泥在印章铃盖力度和角度不同时,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块面与线条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增强了印面的艺术感染力。
"雕阴"铜鼎
战国
1973年孔祥贞捐
篆刻
篆刻头起于先秦,盛行于汉。秦汉时期印章采用篆书入印,材料多以铜为主,也有金,银等材质。古人镌刻印章用刀如用笔,以刀代笔,刻出平直方正,刚动奇峰,凹凸有致的文字线条。书写与钱(凿)刻的结合,在方寸之间留下了他们的生活痕迹。
舞影曲落
亢音高歌,为乐之方。气若浮云,志若秋霜。若俯若仰,若来若往。罗衣从风,长袖交横……东汉傅毅在《舞赋》中用生动细致、华丽优美的语句为我们记录了汉代乐舞的实况。歌女们佩戴杜若,行走间暗香浮动。她们微启红唇,引吭高歌。舞女们艳若春花,清如白鹤。曲缓时,身姿轻柔,宛若栖歇的燕子;曲急时,舞袖翻飞,又如迅疾的鹄鸟。曲声落、舞影歇,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仿佛定格在了汉代乐舞俑上。
汉代乐舞
2018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栗家村清理发掘墓葬27座。一号墓面积最大,墓主为女性,年龄在35-40岁之间。墓中出土器物220余件(组),其中就包括了正在展出的这组汉代乐队。乐队成员共12人,2名乐师分别敲击编钟、编磬,2名负责吹奏和弹奏。另外还有歌者4人、舞者4人。栗家村汉墓的这组乐舞俑被放置在墓葬东椁箱南侧,与陶礼器相邻。"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让我们得以窥探到墓主人生前钟鸣熟食,宴乐歌舞的生活场景。
炉中
余香
香料的故事是一回散着香气却头绪万千、难于梳理的历史乱麻。中国用香习俗源远流长,先秦时期以燎烧兰、蕙、萧、桂、芷为主,秦汉时期沉、檀、芄、甲等香料自西域传入,以至"香气闻长安四周数十里中"。
战国秦汉时期,人们使用熏妒、香球、香囊、香枕等多种香具,又以博山妒为最,是山林观与神仙信仰的一种表达。我们让炉中余香再次苏醒,重现当年秦汶的香气世界。
一草一木 
乃夺乾坤之秀气
一千一花 
皆受日月之精华
--《晦斋香谱》序
《晋东宫旧事》曰:太子服用,则有博山香炉,象海中博山。下有槃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此器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
-《考古图》
闻香。
博山炉
汉代仙道思想盛行,出现了博山造型的香熏炉。炉盖模拟海上山峦重叠,山间錾刻神兽和仙人形象,装饰有云雾、流波等纹样。炉盖出烟孔经过设计,熏香时云烟袅袅上升,山石影影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出飘渺隐逸、亦幻亦真的微缩仙境。
鎏金银
竹节熏炉
1981年,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一号陪葬墓南一号陪葬坑出土。通高58厘米,重2.57公斤。炉身鎏金鎏银,盖如仙山层叠,器有金龙腾海,山海相拥,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盖铭35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
座铭33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
人生诸事,大多需要严肃面对,难免使人精神紧张。然而艺术却恰恰相反,不管是创造艺术或是享受艺术,这一过程都如一场愉快的游戏,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松弛和心灵上的滋养。
秦汉艺术是历史的,也是现世的。它植根于古老文明的沃土,不仅体现了时代风尚,也蓄积着文化的力量。秦汉之美不是孤立的,在大一统的政治模式与文化认同下,层级有序的管理机构、频繁往来的交通贸易确保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技术与艺术犹如鸟之双翼,相生相伴,从遥远的过去飞向更遥远的未来。
离开这里,再去临展厅。途径贺兰山岩画展览的海报。
———————————————————
来到临展厅,展出名为: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

亚欧内陆地区沙漠、戈壁、盐原、风蚀地带绵延,山脉盘亘,路经险阻,白古以来,行者视为畏途。然而来自文献和考古的多重证据不断证实,远在张骞通西域以前,中国内地和中亚之间就已有联系。
古代文献《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会见西王母的故事,画像石图像是对这一事实的直观再现。
大汉中枢: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汉长安城中最重要的宫殿是未央宫,既是汉高祖之后西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也是汉帝国统治者下达"汉通西域"政令的决策地和指挥中心,更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国积极寻求与西方国家对话、交流并促成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见证。
根据考古发现,未央宫遗址位于都城西南部,主要发现前殿、椒房殿、少府遗址和中央官署等遗址。

《史记·货殖列传》曰:"(周)文王作丰,武王治镐……(秦)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

●安息货币●瓦当●浮雕人物纹石摇钱树底座●玉带扣●秦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五铢●剪边五铢●大泉五十●小泉直一
●货泉●常平五铢●太平百钱
●汉佉二体钱(小马钱)
●汉佉二体钱(大马钱)
国都新姿:汉魏洛阳城遗址
汉魏洛阳城遗址位于中原地区洛阳盆地,是公元1~6世纪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重要王朝的都城,反映了中原王朝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北魏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大融合,促生了的包容、多元的城市文化。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遗存主要包括:宫城及内城城墙、城门、城濠,道路,水系,建筑遗址(包括宫殿、衙署、寺院、仓库等),手工业遗址等。展现了城市形制的跨时空演变和交流,城内的永宁寺遗址,展现了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
仪礼简
东汉(公元25-220年)
甘肃省武威市磨咀子汉墓出土
陶百花灯
汉(公元前202-220年)
河南省洛阳市黄河冶炼厂油库采
陶百花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灯柱和枝杆:灯柱中间分三层,各伸出四支曲枝以承托灯盏,在第二层、三层灯盏中间各插一件龙形饰,龙形饰均有双翼,其上各坐一人:灯柱顶端为一圆形灯盏,中间和下端各有一圆盘。灯的下部为一喇叭形灯座,座身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塑有狗、猴、羊、鸟等动物形象以及一手扶膝一手捂耳的人。陶百花灯形制复杂,造型独特,作为重要的随葬品,与升仙思想密切相关。
金串饰 陶佛立像 木鸡舍 木马 陶佛手 陶佛残足 熹平石经残块
唐三彩牵马胡俑 三彩马
神都风采: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是公元7~10世纪都城洛阳城的南入口及街区地址、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洛阳城的代表性遗存,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关联。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洛阳定鼎门,门前带双阙的建筑样式继承了东魏北齐的邺北城,出现了不同于唐长安城明德门的样式,展现了唐代都城城市文化的礼制特征及其影响力。

考古新发现
2022年,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目前出土一件象征皇权的唐代石望柱,进一步印证了正平坊遗址内曾存在高等级皇家建筑。

阙形城门在唐墓壁画和敦煌壁画中都有遗存。下图为莫高窟第9窟中的阙门形象。
万国衣冠: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展现了农耕文明发展鼎盛时期国家的文明水平和礼制文化特征,见证了唐王朝对丝绸之路的重要推动。
●“裴肃进”双凤纹金花银盘
●红地中窠小花对鸟纹锦
五色鸟纹锦
●石雕人头白瓷盘方形玻璃瓶
●五花石盒●彩绘黑人俑
●镶绿松石金带饰
突骑施钱●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桃花石可汗钱币
●察合台汗国银币,察合台汗国铜币
●弈棋仕女图
唐(公元618-907年),绢本设色,纵63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新疆蘸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墓主张雄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被授予上柱国勋爵。画面描绘了一位唐装女子正在弈棋的情景。
●铜臂钏●铜力士饰件●*纹象牙小棋
西行保障:高昌故城遗址
高昌故城地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中心城镇。高昌是唐代设置在天山南麓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
高昌故城见证了汉唐等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州县等建置对丝路开创与繁荣所起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
●对鸟对羊吉字纹锦
●锦衣绦
●拓片局部
原石清光绪年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光緒三十二年端方在柏林拓本,北凉为十六国时期匈奴族沮渠蒙逊于公元897年起兵拥段业建立的政权,此碑的建造者沮渠安周是沮渠蒙逊第十子,内容记载他祟奉佛教,兴建寺庙的过程。
●唐对兽纹锦
●1981年高昌故城附近的吐峪沟发现的《大唐西域记》写本
是玄奘与高昌王交往的见证。唐代高昌王挽留玄奘在高昌国讲佛法,赞助玄奘西行求法,谱写了一曲丝绸之路上以佛教信仰为基础的友谊之歌。
●佩剑人物木版画(复制件)
●男木俑,女木俑
●汉红地四羊刺绣裙毛绦
●黄色彩条毛绦
西域的绿洲王国一向对外来的各种文明采取兼容井蓄的态度,各种宗教得以在这里自由传播。古代高昌,佛教曾和袄教、摩尼教、景教并存。
●高昌故城出土菩萨头像
●高昌故城出土摩尼教"鹿麻节图"
●彩绘木罐●彩绘漆杯
●佉卢文文书 东汉至晋
●吐蕃文文书 唐
●佉卢文竹简 唐 
●代人木牌 北凉
●剪纸 北朝
●圆木柱垫
吐鲁番学
吐鲁番出土文书及其他资料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深化吐鲁番历史文化、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以及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高昌章和十八年缺名随葬衣物疏
南北朝
196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313号墓出土
建筑典范:
交河故城遗址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14世纪丝绸之路东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的中心城镇,公元前60年,西汉在交河设西域都护府,此后历为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王国等管辖,公元640年唐设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成为唐代控制天山南麓乃至西域广大地区的重要行政、军事、交通、宗教中心。
故城依托自然台地的选址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和布局,见证汉唐王朝的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路交流的重要保障。
●婆罗谜文残纸 唐 新彊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出土
●吐火罗文残片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胜金口出土
●回鹘文残片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出土
●阿拉伯文残片 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托库孜萨来出土
●唐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197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七个星千佛洞
《弥勒会见记》描绘了未来佛弥勒的生平事迹,主要叙述了弥勒离开师傅、离开家乡、到正觉山会见佛祖释迦牟尼并拜其为师,修成正果成道,成为未来佛的故事。根据书写文字不同、《弥勒会见记》有吐火罗文等各种写本,新疆博物馆藏为吐火罗文 A 本。林先生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研究。凸显弥勒信仰传播中的地位。
"千年故城,丝路宝库"
-﹣交河故城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行走进交河故城,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并强调:交河故城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有重要史学价值。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天山枢纽:北庭故城遗址
北庭故城是公元7~14世纪天山以北地区的重要军政中心和交通枢纽,曾是唐代北庭都护府的治所。北庭故城见证了唐代"都护府"等边疆管理模式及其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保障,见证了古代西域高昌回鹘文明,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城市文化、建筑技术、佛教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北庭学
"北庭学"是以今北庭故城为基地和学术平台,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全方位梳理,系统研究北庭故城和古代北庭地区的历史文化,全面复原该地区的历史、物质文化史、自然地理、人文生态环境的面貌,并古为今用,服务于吉萨尔县与昌吉州发展战略的学科。
●浮雕莲云纹筒瓦
●半身佛像
●龙首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窑址出土
●壁画残片 唐
198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寺出土
●龙首
●滴水兽面瓦当佛手印砖●人面瓦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庭遗址采集
●莲
纹砖●石狮
●蝶形饰 唐 
198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寺出土
●于阗文文书(带有完整的封泥)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博物馆征集
●叙利亚文刻石 元 
195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10.7公里阿力马力古城出土
草原重镇:开阿利克遗址
开阿利克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是从中国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处遗址点,曾是8~14世纪卡鲁克国( Karluk )的首都,是草原上的贸易中心。遗存包括房址、市场、客栈、浴室、供水系统、造币厂等遗迹,还发现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和萨满教的多处寺庙、墓地和石刻遗迹。
●出土遗物(宗教器物、瓷片)
安西重镇:
碎叶城(阿克·贝西姆遗址)
碎叶城(阿克·贝西姆遗址)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 Tokmok )西南,是丝绸之路天山廊道重镇。公元6~12世纪时期是西突厥、突骑施汗国和葛逻禄汗国的首都,也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碎叶城在中亚的政治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唐朝的主要边塞之一。
阿克·贝西姆遗址出土遗物丰富,尤其是袄教、景教、佛教等宗教遗物,体现历史上城内居民信仰的多元化特征以及丝绸之路上的思想交流盛况。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碎叶城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
●阿克.贝西姆迪址出土的杜怀宝碑
包容之城:巴拉沙衮(布拉纳遗址)
巴拉沙衮(布拉纳遗址)是喀喇汗国的首都之一,喀喇契丹王朝都城,遗存年代为公元10~14世纪,是第一个伊斯兰教化的突厥王朝都城,也是公元5~15世纪时期楚河流域最大的城市之一。虽然喀喇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也表现出对其他宗教的包容,遗址现存公元10世纪末建造的宣礼塔,代表了中亚地区宣礼塔的早期建筑模式,被认为是同时期运用先进工程技术和建筑装饰技术建造出来的工艺典范。
●布拉纳遗址出土的残碑刻

红河古城: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是公元5~15世纪楚河山谷中最大的居民定居点,被称为"新城"。新城(科拉斯纳亚·理希卡遗址)是公元6~12世纪喀喇汗国的首都之一,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文化中心。新城融合了突厥、印度、累特和中国文化。
大家知道西城进贡的汗血宝马吗?为什么它们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这些马的汗水是红色,像血一样,所以人们称之为"汗血宝马"。今天的碎叶城,我们还能看见在草原上驰骋的汗血宝马。

巴拉沙滚城拥有非常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城中陶制供水管路长达数千来。巴拉沙衮城中的伊斯兰教建筑宣礼塔,建于公元10世纪末,原高40余米,现高25米左右。

新城是楚河河谷和天山地区最繁华城市之一。这里发掘出了多种宗教的特色建筑,是不同宗教文化在此交流与碰橦的体现。
伏羲女娲帛画(胡风)
唐(公元618-907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出土
1965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第42号墓葬。用三片原白色绢缝合、上彩绘伏羲女娲,二人上身相拥,下尾相交。右为伏羲,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左手执带墨斗的矩尺。左为女娲,女娲发束高馨、右手执规。二人共穿饰有白色横条纹的红色花裙,两尾相交,色彩分别为黑、红、白三色。二人上方有太阳,尾下是月亮,两边是星辰。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伏羲女娲分执规矩,其意为"司天规地"。伏羲女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神、在宫殿或墓室中描绘这类传说故事、祈求他们保护并造福子孙、保佑逝者灵魂升天。
凿空见证:张骞墓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次离开长安城,通西域,从此"条枝西入,天马内向。葱岭无尘,盐池息浪。"中国开始了解世界,世界开始发现中国,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病卒后,归葬故里。张骞墓位于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

张骞墓和"博望侯造(铭)"封泥
1938年,因抗战爆发迁入城固的西北联大首先对张骞墓进行清理发掘,发现印有"博望侯造(铭)"封泥,或为印字纹陶片。封泥位于墓室甬道,证明为张骞墓。

汉武帝拜金人
榜题:"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

张骞拜别皇帝
榜题:"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汉使到达大夏国
这个画面表现了张骞最后到了大夏国,到了佛塔,知道了金人实际上是佛像。
《张骞出使西域图》
位于敦煌莫高窟323窟主室北壁西侧,开凿于初唐。画面内容是汉朝打败匈奴后,汉武帝因获两尊不知名的匈奴祭天金像,而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大夏国询问金像佛号的故事。壁画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与佛教传相结合,突出艺术效果。
鎏金怪兽纹带饰
西汉(公元前221﹣公元8年)
陕西省西安市三殿村汉墓出士
唐三彩骆驼
唐(公元618-907年)
河南省洛阳龙门啤酒厂出土
蜻蜓眼 战国

镂空金马饰
战国至西汉(公元前476-公元8年)
陕西省横山县出土

铜狗
战国至西汉(公元前476-公元8年)
1982年陕西省神木市中沟出土

铜卧鹿
战国至西汉(公元前476公元8年)
陕西省神木市废铜公司拣选
姜行本纪功碑
碑文"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姜行本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立。

裴岑碑
东汉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刻,敦煌太守裴岑转兵击败匈奴呼衍王,刻石立祠以纪功。

刘平国碑
新疆拜城县东赛里木以北的喀拉克达格山口,东汉水寿四年八月刻,记述了作为龟兹地方官吏左将军的刘平国,负责带领六人开凿从口谷关至此山口的烽燧亭的选址钻孔工作,此工程经历十天结束,故在此刻石纪功。
廊道上的交通防御遗迹
历史上,丝绸之路干道周边的强大势力,都为保障这条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并存的道路发挥了作用。秦汉统一,对道路与关隘进行严格控制;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到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整个中亚、西域的宗主权逐步划归唐朝。唐朝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并按中原体制建立驿馆烽埃体系,不断完善交通管制与防御制度。
保障通道:崤
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崤函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是汉唐时期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长期沿用至20世纪,石壕段遗址位于中原地区秦岭东段余脉丘陵地带,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保障系统的珍贵物证。
●陶载物骆驼俑
莲花纹方砖
后方天堑: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新安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是公元前2~公元3世纪汉代设立在中原地区的内部防卫都城,是洛阳作为东汉都城时丝路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控制洛阳盆地及关中盆地之间交通,见证了汉帝国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御制度及其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瓜州传奇: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即唐代瓜州城,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历史上是扼守丝路交通咽喉的要塞,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隋唐故城之一。城址展现了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锁阳城为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和宗教传播活动提供保障,玄奘西行途中,曾在此地说法半月余。
●锁阳城遗址
骑马俑 人物俑
女高髻俑 毡帽俑
弘化公主墓志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3世纪)位于祁连山支脉火焰山北麓戈壁,是保存至今的珍贵汉代驿站遗址,格局完整。考古发现悬泉置遗址以汉简内容最丰富,现已编号者77900多枚,有明确纪年者2100余枚、最早纪年简为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保留了大量西域各国使者途经悬泉置的有关记录、是研究丝路贸易和汉与西域关系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
●“西域都护”汉简
●居延里程简(复制品)
●悬泉里程简(复制品)
●汉印章
●“驿使图”画像砖(复制品)
●“双驼图”画像砖(复制品)
汉悬泉麻纸
深绿色绸布片
汉丝绸残片
深绿色绸布片
汉简牍
康居王使者自言献驼直不如实册(复制品)
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
199年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
东西分界:
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汉帝国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重要的关隘遗存,位于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在地理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玉门关在汉代是一军事关塞。通西域的丝路,实际上是在亭障遍地,烽墩林立和烟火相接的严密保护下才畅通无阻的。遗址地处戈壁荒漠,周边地势平坦,北面为草湖滩,南面以一段南北走向的长城直接与"阳关"相连。目前考古发现主要包括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汉长城边墙及烽燧遗址等,出土文物以玉门关汉简为主。

西汉玉门关设置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最初位置在汉酒泉郡西、敦煌郡东;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1年),为征伐大宛将玉门关迁到敦煌西;汉武帝后元年间(公元前88年~前87年)又迁徙到敦煌郡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而原来玉门关所在的关隘改名为阳关。从此玉门关成为一个军事关口,凡是汉朝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而西域诸国使节进入西汉必须经过阳关,阳关成为一个通使为主的关隘。

●敦煌马圈湾汉简
●东罗马鎏金银盘(复制品)
●大苣
烽火天山:克孜尔尕哈烽燧
廊道上的宗教遗迹
●哈达佛寺键陀罗佛像
长安在望:
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州市城关镇,地处泾河谷地,位于丝绸之路长安至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石窟建于公元7~10世纪,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为长安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佛教艺术自西域的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

青石立佛
北朝(公元439-581年)
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大佛寺石窟

大佛窟
大佛窟为石窟的中心,平面为马蹄形,室内主像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为释迦摩尼,为贞观年作,大唐艺术杰作。
第六窟西室入口北有宋熙宁元年安頔的题记公元1068年,时名庆寿寺,是举行庆寿仪式的地方。

唐代豳州(彬州市)长史武太一题记
公元674-725年间武太一到大佛寺祈雨所作,时名"庆福寺"。题记中还指出,唐太宗于武德年间为平薛举而建大佛寺。
龟兹风格: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是公元3~9世纪开凿于天山南麓古龟兹地区的佛教石窟寺。它既可称作西域地区佛教石窟寺的典范,又受到印度、中亚乃至中原北方佛教艺术的多重影响,揭示出佛教经西域地区由西向东的传播轨迹,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过程,因此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彩绘听琴俑、彩绘吹箫俑、木古琴、陶灯、胡人伎乐纹骨雕带板、汉龟二体钱
传播中心:苏巴什佛寺遗址
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城西北,主要包括库车河东、西岸的两处佛寺遗址,公元3~10世纪持续沿用,是西域地区保留至今规模大、保存完整、历史悠久的佛教建筑群遗址,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古龟兹地区长期作为西域佛教传播中心的历史。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的大谷光瑞、法国的伯希和、俄罗斯的贝勒佐夫斯以及中国的黄文弼等相继对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古钱币、器物和文书等遗存,佐证了丝绸之路古龟兹地区发生的多种文化和商贸交流。

库车苏巴什佛寺出土7世纪木制舍利盒
佛僧圆寂后盛放遗骨的舍利盒,不仅是佛教徒对高僧遗骨的礼拜,也是佛塔建筑内供奉的圣物。20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和田、喀什、库车、高昌等地多次发现彩绘舍利盒,日本、德国、法国等各国探险队屡次发掘获得至宝。其中1903年日本大谷探险队在库车苏巴什发掘的唐代舍利盒最为精美。

●坚牢地神壁画 
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达玛沟以北
唐代联珠人面纹瓦当 唐 新疆出土
●石膏佛头范 南北朝 新疆皮山县杜瓦煤矿采集
●莲花纹石柱础 新疆出土
●彩绘石膏天人像 南北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采集
●化佛石膏贴塑 唐 新疆墨玉县
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采集
●连珠莲瓣纹石膏范 唐 新疆皮山县杜瓦煤矿采集
●菩萨泥塑头像 唐 新疆焉耆县沟南大段右侧出土
●三彩胡人俑 
唐 
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
西秦神韵: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新安小积石山大寺沟,地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现存第169窟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高僧法显赴印度,又带来中原因素的影响,使得炳灵寺石窟融合东西方佛教风格。炳灵寺石窟自4世纪延续至19世纪,开窟造像等佛事活动不断,是民族融合、丝路文化繁荣的见证。
石雕弟子像 唐 炳灵寺石窟
●石雕佛头像 北魏 炳灵寺石窟
●泥菩萨头像 宋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7龛立佛像,深受犍陀逻艺术影响。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23皇,西秦佛像,犍陀逻风格。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6龛,建弘题记,公元420年。
●泥塑坐佛 隋 麦积山石窟
●泥塑佛头像 北朝 麦积山石窟
●影塑坐佛 北魏 麦积山石窟
●影塑坐佛 北周 麦积山石窟
●影塑弟子 北魏 麦积山石窟
●影塑坐佛 北魏 麦积山石窟
●影塑菩萨 北魏 麦积山石窟
塑绘东西: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群开凿于群山环抱的麦积山红砂岩独峰峭壁上,在西、南、东崖面上分层而建,洞窟间以错落的栈道相连,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也是中国石窟遗产中西魏、北周石窟的代二表窟群之一。现存有公元5~13世纪建造的佛教窟龛、泥塑造像、壁画遗存等。
麦积山建筑形式明显反映出中国佛殿建筑特征,影响广泛,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自东向西传播过程中转折性阶段的重要遗迹。
●石雕造像碑 北魏 麦积山石窟
●泥塑胡跪弟子 北周 麦积山石窟
●泥塑弟子 北魏 麦积山石窟
●泥塑弟子 北魏 麦积山石窟
●泥塑菩萨 北魏 麦积山石窟
●泥塑坐佛 北魏 麦积山石窟
《玄奘负笈图》
三塔北面有三间刹殿,殿内陈设玄奘大师及其两位弟子的线刻像及像赞。其中《玄奘负笈图》最为人称道,图中的玄奘大师赤足芒履,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前悬灯盏,生动地表现了玄奘大师日夜兼程、坚定取经的形象,使人们对这位跋涉数万里、历尽艰辛的文化交流使者产生由衷的崇敬和钦佩。《玄奘负笈图》原本为宋代所绘,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玄奘归宿兴教寺塔
法师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其所在的兴教寺为佛教唯识宗重镇,兴教寺三塔即为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兴教寺玄奘大师舍利塔、基师塔、测师塔

梁思成在其《中国建筑史》中,这样记录玄奘大师舍利塔的建筑特色:
塔五级平面方形,第一层塔身平素,檐部由层砖叠涩而成,檐下以砖砌成普拍枋及简单之把头绞项作斗式则相同。每层均于表面砌作三间四柱,柱上施阑额普拍枋,柱头施一斗三斤拱,无补间辅作,其上叠涩出檐。塔顶砖刹,各层檐,及第一层塔身皆于民国二十年顷修葺。国内砖塔之砌作木构形者,当以此为最古。"
●兴教寺玄奘大师舍利塔-﹣梁思成摄
历代佛塔演变图-﹣梁思成
驯象图画像石
石质舍利棺
五代(公元907-979年)
甘肃省灵台县出土
该石棺用质地细密的灰白砂岩制成,以红、绿、蓝、白、金等色,棺身两侧浮雕佛传故事,右侧为涅槃变,左侧为迎佛图,前后两端各有线刻双扇门,两旁各有一天王守护。表现涅槃的场景,天人哀绝,竟从天上坠落,构思独特新颖,制作精美。
晨钟祈福:小雁塔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8世纪初﹣﹣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目的是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和佛图等。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著名的寺院,是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造的寺院。塔寺结合,体现了孝道文化和印度佛教的完美融合,密檐砖塔的建筑形式也是佛塔这一佛教建筑传入中原地区早期的珍贵例证。
●小雁塔
●彩绘塔式罐
●白陶
塔式罐
三彩二十四孝
塔式罐
彩绘塔式罐
高善穆佛塔
彩绘塔式罐
大唐名胜:
大雁塔
大雁塔是公元8世纪为保存玄奘由印度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大雁塔位于慈恩寺内,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名胜和标志性建筑。
●大集经卷六
●大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三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
●伯孜克里克的佛经
●策勒县达玛沟出土的佛经
唐(公元618-907年)
●文化之城:科斯托比遗址
怛罗斯之战
●酿酒重镇:阿克托贝遗址
●粟特聚落:库兰遗址
●互通之城:奥尔内克遗址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碎叶城(阿克.贝西姆遗址)
塔尔加尔遗址
交河故城遗址
锁阳城遗址
锁阳城塔尔寺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小雁塔
大雁塔
————————————
———————
终于参观完毕,常规操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