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国庆D1平凉市博物馆(佛教艺术)

文摘   2024-12-06 01:46   宁夏  
前言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传入我国。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传入平凉。北朝至唐代,佛教艺术经过不断融合,向着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开窟建寺、立像造塔,蔚然成风。佛像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特征鲜明。元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艺术特征。平凉佛像艺术从最初的学习借鉴,到逐步繁荣兴盛、融合改造,将佛教的宗教性、社会性与艺术性巧妙结合,留下了大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佛像艺术珍品。
古印度地区佛像艺术风格
公元前6纪,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并和他的弟子在恒河中游地区传播佛教。伴随着佛教在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统治时期的弘传与发展,古印度地区的佛像艺术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并先后形成了诸如腱陀罗风格、秣( mo )菟( tu )罗风格、笈多风格等特色鲜明的造像风格。
●犍陀罗风格造像
●笈多风格造像
●秣菟罗风格造像
佛风渐染
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秦与五凉政权的统治者推崇并弘扬佛法,开窟建寺、立像造塔之风渐兴。陇东地区的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王母宫大佛洞、石拱寺等均为北朝时期开凿。其造像体现了北魏晚期佛像艺术的特点,多呈秀骨清像;造像塔多为楼阁式,四面雕刻佛像及佛传故事,有的还刻有供养人及发愿文,纪年明确;造像碑多雕刻佛与菩萨像及本生、佛传故事,题材通俗易懂。
石刻造像
石刻造像是古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主要形式,南北朝、隋唐是石刻造像最盛时期。许多寺庙建筑因年久失修被毁,泥、木佛像保存下来的很少,石刻造像却保存较多,其中不乏刻有明确纪年的精美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吕太元造石佛坐像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造像碑
造像碑是主要流行于北朝时期的一种佛教石刻造像形式。在石窟寺盛行的北朝,虔诚的佛教徒从中国传统的碑刻艺术中找到了灵感——在石碑上开龛造像,题材和风格与同时期石窟寺相仿。造像碑是小型深浅浮雕作品,于碑身正面或两面或四面,以浮雕、线刻形式开龛造像,用以还愿或施功德,下部铭刻造像缘由和造碑人的姓名、籍贯、官职等文字,有的还线刻供养人像。造像碑式样繁多,少有雷同

圭形造像碑
北魏(公元386-534年),1991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高38.0厘米,宽21.5厘米,厚9.4厘米。砂岩质。整体呈圭形,正面居中开马蹄形龛,主尊佛像高浮雕,龛周围浅浮雕坐佛、菩萨、飞天、供养人。主尊佛像高发髻,垂肩耳,目微敛,面相丰颐,身披袈裟,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龛两侧胁侍二菩萨、二飞天,龛顶有五佛均结跏趺坐。龛下刻供养人四男四女。此造像碑造型规整,雕刻精美,保存完好,是北魏佛教艺术的上佳之作。

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北魏(公元386-534年),1991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高40.0厘米,顶宽23.0厘米,底宽19.0厘米。黄砂岩质。正面雕一佛二菩萨,佛高浮雕,高肉髻,垂肩耳,着通肩大衣,束腰带,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台座正面浅浮雕一大象。整体雕莲瓣形背光,佛两侧胁侍二菩萨,右侧菩萨双手合十,着长裙,左侧菩萨手持净瓶,佛与菩萨均有桃形头光。

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北魏(公元386-534年),1987年8月征集,崇信县博物馆藏。高31.0厘米,宽21.0厘米,厚5.0厘米。黄砂岩质。平面呈长方形,正面居中开一浅龛:主尊面目清癯,内着僧衹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结跏趺坐,衣摆覆座;两侧有二胁侍菩萨立于方座上。龛上长方框内为五尊小佛,均着通肩大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龛外两侧自上而下各有一金翅鸟,一半蹲式力士,一跪拜供养菩萨和一护法狮子;会外下侧题记漫漶不清。
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北魏(386-534年)
1987年甘肃省崇信县征集
崇信县博物馆藏
张丑奴造像碑
北周保定四年(584年)
1992年甘肃省华亭县(现华亭市)南川乡谢家庙窖藏出土
华亭市博物馆藏
石雕佛头像
北周(557-581年)
甘肃省泾川县征集
金铜造像
金铜造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造像形式,用红铜或青铜、黄铜铸造而成,有些表面鎏金,多供奉在家中、宫中和佛寺之中,早期称为『金人』,后来也称为『金泥铜像』。既有高达数丈的巨制,也有便于携带的小『行像』。

鎏金铜帶华盖佛坐像
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泾川玉都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通高19.0厘米。佛磨光高肉髻,面形方圆,细眉大眼,高鼻小嘴,双耳垂肩,头微微前倾下视,流露出庄严、大方、智慧的气度;身着通肩式袈裟,阶梯式衣纹流畅奔放而富有韵律,双手置于腹前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双狮方形座上,方座下有四足;背光、项光由一大一小两圆层叠而成,上饰浮雕莲瓣,朴实而简洁;头顶有伞形华盖,周边凿小孔,为挂饰品所用。其形象与服饰虽有西域早期佛像的风格,但已有汉化的倾向。造像通体鎏金,庄严华贵,制作精美,保存完整,是我国早期佛教金铜造像的珍品。
铜九佛叠坐像
北魏(公元386-534年),灵台西屯桥村出土,灵台县博物馆藏。高18.5厘米,宽12.6厘米。九佛从上至下按『一三三二』排列叠坐,两边各有三条龙联结,佛与佛之间镂空。佛像均高发髻,圆脸,面带微笑,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身后有桃形背光。衣纹阴刻,线条流畅,六条龙首尾俱全,形象逼真。

5铜观音立像
北周(557-581年)
甘肃省崇信县征集

4鎏金铜带华盖佛坐像(仿制品)
十六国时期(304-439年)
1976年甘肃省泾川县玉都公社太阳墩大队窖藏出土
原件藏甘肃省博物馆

3铜佛立像 甘肃省庄浪县征集 
2铜佛立像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1铜佛立像 甘肃省灵台县征集
北魏(386-534年)
造像塔
造像塔源于古印度"窣堵波"。传入中国后,工匠结合民族传统,创造出多种式样的石造像塔,在塔身各面雕刻佛、菩萨像及本生、佛传故事等。

四面浮雕石造像塔(一层)
北魏(公元386-534年),1991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高21.7厘米,顶方16.0厘米x16.7厘米,底方18.0厘米x18.5厘米。砂岩质。体呈四楼柱状,立面梯形,平顶,底部有圆样。四面开龛造像:正面雕刻太子树下思性图,菩提树阔叶蔽顶,树下太子左手托颊作思惟状,面前立一侍者;背面上部雕刻二飞天,下部雕二云朵、二天花,形态夸张;左面上部刻散花飞天,中部刻云朵、天花,下部正中刻摩尼宝珠,两侧各刻一躯供养比丘;右面雕刻伎乐图,左侧一人击鼓,右侧飞天弹拨曲颈琵琶,之上刻一飞天。

四面浮雕石造像塔(一层)
北魏(公元386-534年),1991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高21.7厘米,顶方16.0厘米x16.7厘米,底方18.0厘米x18.5厘米。砂岩质。体呈四棱柱状,立面梯形,上下有套接方裤。四面开拿,龛内均为深浮雕。正面雕一佛二菩萨,佛高肉蟹,垂耳丰面,着通肩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衣摆覆座;二菩萨身着长裙,分侍两侧。背面雕乘象入胎佛传故事,菩萨左手置于左膝之上,右手举一物,坐于象背;象低首,卷鼻,前有一女面佛而立。左面雕释迦、多宝对坐,二佛均着通肩袈裟,半结跏趺坐。右面雕一佛二菩萨,佛着通肩袈裟,手施与愿印,善跏趺坐;二菩萨作沉思状,分侍两侧。

张牛德石造像塔(一层)
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1991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高22.8厘米,顶方15.5厘米x15.5厘米,底方19.0厘米x18.0厘米。体呈四棱柱状,立面梯形,平顶平底。三面开龛,两龛拱顶,一龛平顶,龛内均浮雕一佛。佛高肉髻,方脸,垂耳,双目微睁,面带笑容,内着僧衹支,外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衣摆覆座。背面阴刻60字发愿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发愿文内容:"永熙三年太岁在寅八月十四日弟子口县张牛德为亡息大奴敬造石佛口三劫愿上生天上诸佛下生人间口王长者若口三口速令解脱善愿从心"。
卜氏石造像塔
北魏(公元386-534年),庄浪水洛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共五层叠放,通高176.0厘米。立面呈梯形,四周雕刻"乘象入胎""树下降生""七步生莲""九龙灌顶""逾城出家""车匿还宫""摩顶受戒""入般涅槃"等佛传故事。雕刻构思严谨、刻工细腻,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路氏造像塔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
1992年甘肃省华亭县(现华亭市)南川乡谢家庙窖藏出土
华亭市博物馆藏
石造像塔
北魏(386-534年)
1983年甘肃省平凉市(现崆峒区)四十里铺乡潘原古城禅佛寺遗址采集
禅佛寺
位于平凉市东20公里的潘原古城,十六国时期兴建,寺早年已毁。先后出土石造像塔、造像碑残件40余件,其中有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延昌三年(公元514年)、神龟元年(公元518年)、神龟二年(公元519年)等明确纪年的石造像塔残件,多雕刻结禅定印、说法印的坐佛,立佛,释迦、多宝并坐,也有雕刻乘象入胎等佛传故事。造像塔均属多层石塔,但都无法完整组合复原。仅以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塔为例,单层高度44.0厘米,若以五层推算,总高度也在200厘米以上,十分壮观。
●潘原古城局部城墙
●潘原古城全景
佛教东传路线示意图(陆路)
佛法东渐
北传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从北印度抵达西域,从西域进入河西走廊,进而传入中原。古代西域在佛教东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约在公元4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中心的河西地区开始了石窟寺的开凿。5世纪中期,凉州佛教输入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凿了龙门石窟。平凉境内有名可考的佛教石窟寺共30处,记录了自北魏太和年间以来一千余年的造像史。
南石窟寺1号东大窟
局部复原高度比例1:2.8
南石窟寺位于泾川县城东7.5公里处泾河北岸的蒋家村,据《南石窟寺之碑》记载,系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开凿。现存5窟。1号东大窟为主窟,高11.0m、宽18.0m、深13.2m,覆斗形顶,方门,门上设明窗,结构独特,造型宏伟;窟内雕7尊高达6.0m的佛像,两旁有14身胁侍菩萨,高3.5m,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南石窟寺与庆阳北石窟寺同为奚康生所开凿,地理位置南北呼应,造像风格如出一辙,堪称姊妹窟,被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
宝宁寺供养佛舍利
1969年初,泾川县泾河大桥施工中发现佛舍利套函文物一组,套函由石函、银匣、金匣、琉璃瓶组成,琉璃瓶内有舍利数十粒,石函内另有小银刀、小铜刀、金钗、铜钗、玉钗等。
石函正面阴刻楷书"真容虚寐妙慑疑神圣智无私言谈口绝然宝宁寺比丘慧明谨口衣钵之余仰为七世所生法界合识敬造石像一区琢磨已就莹芳殊丽虽不口氏见存与真踪无异籍此善口颠上来而外合国黎庶俱登正觉口周天和二年岁次丁亥八月庚子"96字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背面浅浮雕两供养人和双狮图案。

宝宁寺佛舍利套函(1套4件)
①石函②银匣③金匣
④琉璃舍利瓶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
1969年甘肃省泾川县宝宁寺遗址出土
平凉市博物馆藏
平凉境内石窟寺统计表
平凉市境内石窟寺分布示意图
盛世佛光
隋唐北宋时期的佛教艺术
隋唐时期,国家强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佛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时的佛像不再模仿外来的艺术风格,而是向着本土化、个性化的模式发展,造像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宋代,佛像艺术进一步中国化、世俗化。隋唐以来,佛舍利供养之风大兴,丝路重镇泾州(今泾川)一度成为统治者和佛教徒供养和瘗埋佛舍利的佛宝圣地,大兴国寺、大云寺、龙兴寺累代兴建,舍利供养代有传承。
石雕菩萨立像
唐(618-907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隋唐石佛造像
隋代至唐初的佛教造像,上承北周遗风,下启大唐新韵。像面相方圆,脖颈略显粗长,躯体敦实;菩萨像比例协调匀称,整体造型婀娜优美。

1石雕菩萨头像 隋 1983年甘肃省平凉市(现崆峒区) 潘原古城禅佛寺遗址采集
2石雕菩萨像(残)隋 甘肃省泾川县征集
3石雕菩萨像(残)隋 甘肃省泾川县征集
石雕观音立像
隋(公元581-618年),华亭南川谢家庙出土,华亭市博物馆藏。通高41.2厘米,肩宽11.0厘米。砂岩质。菩萨头戴化佛冠,头微俯,目微睁,耳较大,颈饰宝珠、璎珞,上身披帛,下着长裙,左臂曲举,右臂下垂握净瓶,跣足立于六瓣仰莲座上,座下有方榫。造型逼真,线条流畅,装饰华美,身姿婀娜,是隋代佛造像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4石雕佛像(残) 隋 1983年甘肃省平凉市(现崆峒区) 潘原古城禅佛寺遗址采集
5石雕佛坐像(残)宋 甘肃省泾川县征集
隋唐金铜造像
隋唐时期的金铜造像较北朝时期造型繁缚精细,构思巧妙别致,制作工艺洗练纯熟,且多采用通体鎏金的技法,体现了富丽堂皇的盛世气象和金光灿灿的奢华之风。

铜观音菩萨立像
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灵台县博物馆藏。通高13.5厘米,菩萨高7.1厘米。黄铜质。正中观音菩萨立于高圆台上,下承四足方床,床两侧附插二弟子,观音、弟子均有桃形头光。方床正面及右侧誓刻"仁寿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佛弟子贺延稹贺道宝为合门大小造观世音像一区"31字题记。
鎏金铜观音菩萨立像
唐(公元618-907年),崆峒区博物馆藏。高12.5厘米。菩萨高发髻,发绺垂肩,弯眉高鼻,双目似闭,阔胸,颈戴项圈,臂绕飘帛,左手上扬,右手下垂握净瓶,跣足立于圆台上,下承四足方床。桃形头光透雕云纹,顶有一飞天。通体鎏金。
1鎏金铜莲花座 唐 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出土
2鎏金铜座 唐 
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出土
3鎏金铜菩萨立像 唐 2001年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4鎏金铜七佛像 唐 
1987年甘肃省灵台县新开公社寺沟大队出土
5鎏金铜观音立像 唐 
1987年甘肃省灵台县新开公社寺沟大队出土
6-7鎏铜观 
唐 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出土
8鎏金铜观音立像 唐 1987年甘肃省灵台县新开公社寺沟大队出土 
9鎏金铜菩萨坐像 唐 
 
1987年甘肃省灵台县新开公社寺沟大队出土
10鎏金铜观音立像 唐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佛像砖、伎乐砖
1957年灵台县城东北寺咀出土,灵台县博物馆藏。
佛像砖2块,砖灰陶质,正方形,均正面开壸门龛,浅浮雕一佛图,佛像大同小异,矮髻,面相丰满,有圆形头光和背光,肩披袈裟,内着僧祗支,双手合十,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砖面有红、白色彩绘痕迹。此类佛像砖发现较少,是研究唐代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另有伎乐砖4块,分别为播鼓、击方响、击小锣、击拍板的伎乐天人。
11鎏金铜观音立像 唐 甘肃省泾川县征集
12彩绘坐佛砖 
1957年甘肃省灵台县城东北寺咀出土
灵台县博物馆藏
隋代大兴国寺、大周(唐)
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
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分佛祖舍利给全国30个州并诏令修建舍利塔供奉,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14粒佛骨舍利。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大周皇帝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改建大兴国寺为大云寺,遂制铜匣、金棺、银椁及琉璃瓶供奉佛祖舍利,并在石函四周刻题铭文记载此事。
1964年,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村群众在田整地时发现了唐塔地宫,五重套函盛装的佛祖舍利惊现于世。1971年9月,经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大云寺遗址出土的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泾州大云寺舍利塔地宫石门框
门框青石质,通高149厘米,宽107.8厘米,厚18.8厘米。由门楣、门柱、门槛组成。门楣呈半圆形,顶弧而下平,正面线刻二飞天及样云;两侧门柱为四棱柱,下端突榫,正面和内侧面各线刻二护法天王;门槛横长方体,上面两端有卯眼,正面线刻缠枝忍冬花纹。此门框与大云寺佛舍利金银槍共同出土,是研究唐代佛教艺术及佛教建筑的重要资料。
参考游记:
20230623甘肃省博物馆D2

大云寺佛祖舍利套函(1套5件)(仿制品)
①石函②鎏金铜匣③银椁④金棺⑤玻璃舍利瓶
唐天授元年(690年)
1964年甘肃省泾川县城关公社大云寺遗址出土
原件藏甘肃省博物馆
泾州龙兴寺
2012年12月,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佛像窖藏一处。之后,在该窖藏坑周围8米范围内,又先后发现宋代泾州龙兴寺地宫和第二处佛像窖藏。经清理发掘,共出土佛教文物270余件(组),其中1号窖藏坑出土文物231件,2号窖藏坑出土文物33件,宋代泾州龙兴寺地宫出土文物4件(组)。
龙兴寺地宫发掘出土灰陶棺1具,铭文砖1块,白瓷盏香炉和绿釉旋纹柱状瓷器座各1件。从铭文砖上的文字记载判断,该地宫埋藏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距窖藏发现时整1000年,系宋代泾州龙兴寺僧人云江和智明经过20多年的辛苦奔波,在全国收集、并于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瘗埋"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遗存。
●龙兴寺佛像窖藏坑发掘现场及部分出土佛像
彩绘石雕观音立像(仿制品)
隋(581-618年)
2012年甘肃省泾川县龙兴寺遗址出土
原件藏泾川县博物馆
彩绘石雕观音立像(仿制品)
隋(581-518年)
2012年甘肃省泾川县龙兴寺遭址出土
原件藏泾川县博物馆
彩绘石雕观音立像(仿制品)
隋(581-618年)
2012年甘肃省泾川县龙兴寺遗址出土
原件藏泾川县博物馆
彩绘石雕观音立像(仿制品)
南(581-618年)
2012年甘肃省泾川县龙兴寺遗址出土
原件藏泾川县博物馆
舍利容器与瘗埋制度
舍利在佛教中视为圣物。印度佛教瘗埋舍利的方式是起塔安葬。佛塔传入中国后,舍利的瘗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隋代之前,大都将舍利装在瓶内,放入石函,埋入塔基之下;隋代以后,塔基下多建石室、地宫安葬舍利。唐代还出现仿墓室地宫,由台阶、甬道、主室构成,而函则有多重,舍利容器有金棺、银椁、玉棺等。
●五代石雕舍利棺(灵台出土)
●宋代石雕佛骨棺(庄浪出土)
塔式罐
塔式罐也叫皈依罐,俗称魂瓶,因形似佛塔而得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初为佛教僧侣或信众茶毗后盛装骨灰的特殊葬具,后来逐渐演变为陪葬的明器。以三彩陶最为多见。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是高耸的圆锥形盖;中部作罐形,鼓腹,平底;下部为高大的底座,承托罐身。
●唐代彩绘陶象座塔式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元代"亚"字形座琉璃塔式罐
(甘肃省博物馆藏)
2彩绘陶塔式罐 唐 1973年鲁伴成捐赠
1模印人物陶塔式罐座 唐
甘肃省泾川县太平镇出土
3彩绘陶塔式罐
唐(618-907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6彩绘陶塔式罐 唐 甘肃省泾川县泾明乡出土
5陶塔式罐 唐 甘肃省泾川县袁家庵唐墓出土
4彩绘陶塔式罐 唐 1979年王平生捐赠
宋代造像
宋代的佛像,虽然在数量和规模上稍逊于隋唐时期,但其造型的饱满瑰丽和手法的洗练圆熟,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造像多写实,以现实生活中修行僧侣为原型,风格与审美情趣完全迎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基本完成了民族化、世俗化的转变。而且南北风格差异较大,北宋佛像普遍身躯壮伟、宽肩阔胸,尽显雄健粗犷之风;南宋佛像则华丽纤细、比例匀称,注重人物心理刻化。

彩绘铜菩萨立像
1-2铜佛坐像
宋(公元960-1279年)
梵音妙像
明清时期的佛像艺术
明清时期佛教在统治阶级的尊奉推崇下继续发展。永乐至嘉靖时期,藏传佛教艺术十分活跃,汉地传统佛像艺术在风格和造型上皆深受其影响。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佛像再度兴盛。从佛像雕造技法上看,明代圆润流畅,清代注重装饰,金铜佛像铸造工艺已然登峰造极。清末以后,佛像艺术发展日趋式微,鲜有精品出现。
常见佛像手印
触地印 
说法印 智拳印 施无畏印 施愿印
禅定印(法界定印) 
弥陀定印
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 上品下生
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
鎏金铜大日如来坐像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襄陵王造铜背光
明崇祯元年(1628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3刷金铁布袋和尚坐像
明(1368-1644年)
2005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彩绘铜观音坐像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彩绘铜千手观音坐像(残)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铜千手观音坐像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崆崛区征集
彩绘刷金铜观音坐像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常见佛像莲花台座
佛祖释迦牟尼的出生和莲花紧相关联,故早期的佛教雕塑中,常以莲花的形象代表佛祖。后来出现的佛祖造像,其形态仍和莲花联系在一起,莲花从佛祖的象征而逐渐引申为整个佛教的象征。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不凡气质,与佛教主张的超凡脱俗、清净无碍的理想,有着天衣无缝的契合。
莲花站座 云座 仰覆莲座 荷叶座 莲花座

2鎏金铜大日如来坐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1鎏金铜干手观音坐像(残)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6-13
14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13铜迦叶立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12铜阿难立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11铜弟子立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10鎏金铜文殊菩萨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9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8鎏金铜韦陀立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7铜药师佛坐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6铁质泥金彩绘大日如来坐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藏佛撷珍
藏传佛教艺术肇始于公元七世纪初,在继承印度密教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西藏本土的传统信仰和民族审美情趣,形成了神祗种类繁多、形象复杂多变的独特艺术风格。常见造像题材有诸佛、密修本宗、菩萨像、度母、佛母、空行母、罗汉像、护法神及诸天像、上师像等等,形象变幻多端,刻化精妙传神,精美绝伦的佳作比比皆是。蒙元时期,藏传佛教流入内地,对关陇一带汉传佛教产生了影响。
宗喀巴
宗喀巴(公元1357-1419年),青海湟中人,因出生地藏语为"宗喀",故称为宗喀巴,意为"湟中的圣人"。其三岁受戒,七岁成为沙弥,十六岁去西藏求学,遍访名师,苦读修练佛教经典。在噶当派基础上创建格鲁派,因头戴尖顶黄帽,故又称之为"黄教"。宗喀巴被藏族人尊为"第二佛陀"dl、班禅为其两大弟子。
鎏金铜佛坐像
明(1368-1644年)
1984年平康机床附件厂征集
3鎏金铜宗喀巴坐像
明(1368-1644年)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7鎏金铜宗喀巴坐像
明(1368-1644年)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5铜上师坐像
6鎏金铜菩萨坐像
7鎏金铜宗喀巴坐像
8-9鎏金铜上师坐像
10鎏金铜药师佛坐像
金厨上师坐像
7鎏金铜白度母坐像
明(1368-1644年)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1鎏金铜尊胜佛母坐像
2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3鎏金铜大黑天像
4鎏金铜佛坐像
5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
6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7鎏金铜白度母坐像
大黑天
大黑天,梵语"玛哈嘎拉"的意译,本为古印度的战神,后被引入佛教,为男系护法天神之首,具有战斗神、厨房神、福德神、冢间神四种神祗的济世功德。藏密中大黑天多呈现忿怒形,有两臂、四臂、六臂等不同形象。六臂像最常见:主臂一般左手托血骷髅碗,右手执月形刀,头戴五骷髅冠,脖颈及手臂缠绕的蛇表示被降伏的龙,双手撑开的象皮表示驱逐无明,持三叉戟表示要戳破天上、地上、地下诸情。
鎏金铜大黑天像
铜吾萨像
铜生骑
鎏金铜佛坐像
明(1368-1644年)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2-3泥质模印佛擦擦 明
4泥质模印说法图 宋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1泥质模印涅槃图 宋
5泥质模印罗汉 宋
6陶菩提树 宋
7佛像陶范 宋
8-9佛弟子陶范 宋
10-11菩萨陶范 宋 
1980年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寺坪塬遗址出土
度母
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之身。有绿度母、红度母、白度母等,共二十一度母,她们作谒发誓,愿辅助菩萨救度众生,其中最受尊崇的是绿度母和白度母。
绿度母:又称救八难度母,为所有度母之主尊,被尊为尺尊公主的化身。像为菩萨装,戴五佛冠,左腿单坐,右腿向下舒展,脚踩在一朵莲花上,左手持一枝莲花,置于胸前,右手于胸前结与愿印。
白度母:又称增寿救度佛母,被尊为文成公主的化身。像为菩萨装,高发髻,头戴宝冠,结跏趺坐于莲台,左手持莲花,右手施与愿印,或双手于胸前,各持一朵莲花,花朵开在两肩上。除面生三目之外,手心、足心又各有一目,故又称"七眼女"。
鎏金铜绿度母坐像(华亭市博物馆藏)
鎏金铜白度母坐像(崆峒山文管所藏)

铜金刚杵铃
宋(960-1279年)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藏式佛塔
藏式佛塔,是藏传佛教体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佛塔建筑形式。长期以来,由于藏传佛教信徒以造塔作为修德积福的重要途径,无论僧俗都热衷于建造佛塔,藏族地区遂成为当今世界拥有佛塔最多的地区之一。

1鎏金铜多闻天王(藏财神)像 清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2彩绘铜胜乐金刚像 清 平凉机床附件厂管教干部捐赠
3鎏金铜吉祥天母像 清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4鎏金铜广目天王坐像 明 甘肃省平凉市征集
5铜天王坐像 清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6鎏金铜增长天王像 清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7鎏金铜塔 明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8铜噶当塔 元 1984年平凉机床附件厂征集
9铜塔 宋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征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