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国庆D1平凉市博物馆(近代)

文摘   2024-12-05 00:03   宁夏  
泾河激浪
平凉革命历史陈列
前言
平凉市地处、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活动比较早、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甘肃红色资源极为丰厚的地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平凉先后接受了"五四运动"的影响,经受了"北伐战争"的洗礼,建立了中共平凉地方党组织,并进行了多次武装斗争。红军长征在静宁的顺利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的军事胜利,均在平凉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共同奏响了一曲"理想高于天"的时代绝唱……
革命火种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北方区委利用中共党员在国民联军领导机构中任职的便利,不断派出人员在平凉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4月,中共平凉特别支部成立。以此为标志,党在平凉地区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有组织的革命活动,新的历史序幕由此拉开……
长夜漫漫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地处内陆腹地的平凉作为陇东政治、经济、文化中,长期处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状态,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反动军阀统治更是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生活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走出困境?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性命题摆在了一代代平凉儿女的面前……
●北洋军阀政府在陇东的代理人吴仲英、陆洪涛、张兆钾等和恶霸地主豪绅相勾结,对平凉人民进行横征暴敛,据不完全统计,仅1912年至1918年,平凉的田产、房产、验契税就激增至每万两6%,以后不断增至三倍、六倍,田赋税更是增至二倍、甚至是三十倍之多。
●"1914-1920年甘肃政治上黑暗腐败与官僚军阀争权夺利的争斗,在张广建督甘7年里,政风腐败,赋税繁重,民不聊生"。
●平凉官府强迫农民种植罂粟
●1920年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平凉地区,图为静宁县文庙在地震中塌陷的场景。
●灾后逃难乞付的儿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外国传教士在平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班牙传教士在平凉开设诊所
●1925年,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考察团从王母宫石窟盗取佛头像7尊,现陈列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
●被外国人盗取的古代文物
●合水抗税斗争农民围攻县城、图为老合水县城一角。
●1915年7月,宁县、泾川、华亭、灵台、庆阳、合水等16县农民以"鸡毛传帖"的方式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抗税、抗捐斗争。
●1923年,不顾陇东大旱夏秋薄收的残酷现实,镇守使张兆钾在不断加收各种苛捐杂税的基础上,还借禁烟为名,对种烟者按亩罚款,对不种烟者加罚"懒务款",从而再次激起合水等地围攻县城的民变。民变迅速波及到了庆阳、宁县、泾川等地。
●张兆钾镇压抗争民众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迅速波及全国,留学北平的平凉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不断觉醒,纷纷将革命消息带回家乡,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平凉传播。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是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青年》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也是反封建和宣扬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的革命色彩更为明显,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阵地。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5卷第5号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较早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五四"春风在平凉
●"五四运动"后,旅学北京、兰州、西安等地的平凉籍学生及时把革命消息传回家乡,他们通过邮寄书信、革命刊物或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向亲友和同学通报、介绍"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其中,平凉省立二中和省立第七师范成为新书刊发行的代办站。革命消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平凉人民的觉醒,激起了爱国青年反对北洋军阀、抵制日货、反对旧文化的热情。
●李世军(1901-1989),平凉静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新陇》杂志创编人之一。1924年12月,曾受孙中山召见,并受派赴甘肃宣传《北上宣言》。
●《新陇》月刊
1920年3月,甘肃箱旅京学生在北京组织新陇杜",创办了《新陇》月刊。这份刊物通过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批评甘肃时政,成为当时甘肃人民接受时代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窗口。
●平凉省立二中
创建于1905年的"陇东官立中学堂",干1913年11月更名为平凉甘肃省立第二中学。是《新区》月刊平凉发行的代办站。
平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王孝锡(1903-1928),宁县人。1918年考入平凉省立二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平凉早期革命者之一。1927年3月任中共兰州特支组织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回宁县组建了中共彬(县)宁(县)支部、太昌临时区委。1928年11月在宁县被捕解往兰州,慷慨就义,时年25岁。
●保至善(1902-1928),崇信人。1920年就读于平凉省立二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平凉早期革命者之一。1927年2月回甘肃参加党的工作。1927年7月在西安被捕,1928年春在郑州英勇就义,时年26岁。
●任鼎昌(1899-1929),宁县人。1917年考入平原省立二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平凉早期革命者之一中共彬宁支部宣传委员、中共平值特支书记。1928年4月在平原被1929年10月病逝于兰州默中,时年30岁。
●保至善同志参加兰州电灯电话工会合影,第二排左起五为保至善。
保至善
(1902-1928)
大革命时期党的早期活动
●1926年,刘伯坚、吴天长和冀明信等中共党员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到平凉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4月,中共平凉特别支部和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正式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中共三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军西北联军驻平凉
●1926年7月,席卷全国的北伐战争全面开始,冯玉祥在甘肃的部队孙良诚部迅速消灭了盘踞在陇东的军阀。中共北方区委趁冯玉样出师陇东之机,派党员0等随军来到平凉,以协助整理党务之由,从事革命宣传、发展共产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等活动。1926年12月至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西北联军军官学校一度设在平凉,进一步推动了平凉的革命活动。
●冯玉祥誓师五原。1920年经过平凉。
●国民革命家西北军官学校平凉旧址。1926年12月,冯玉样在平凉设立国民革命军西北军官学校(1927年2月迁住西安)。
●平原县总工会驻地﹣﹣张公祠(现改建为崆峒区红旗街第一小学)
●《新陇民报》杜旧址,今平凉军分区在地
●刘伯坚(1895-1935),四川巴中(今平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驻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任副部长(后国民军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随军来平凉开展革命活动。后曾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红军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35年3月在江西被俘就义,时年40岁。
●冀明信(1905-1828),河北万全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与刘伯坚等一起来平凉开展地方建党工作。1928年2月不幸被捕。后惨遭杀害,时年23岁。

《新青年》(影印本)
《新陇》(影印本)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影印本)
交粮抵款收据(影印件)
周仁山
周仁山(1912-1984),又名周凤岐,华亭人。1927年在甘肃省立二中(今平凉一中)学习期间任平凉青年社干事,1936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律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西北工委民族研究室研究员,三边专署副科长,中共内蒙古鄂托克旗工委书记、伊克昭盟盟委副书记兼伊盟支队政委。解放后曾任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西藏自治区书记、代理第一书记,中共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常务书记、第二书记,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中共平凉特支旧址
比例1:1
中共平凉特别支部成立于1927年4月,吴天长、任鼎昌先后任书记,旧址在今平凉市总工会。
中共平凉特支成立
1927年4月,经中共陕甘区委和共青团陕甘区委批准,中共平凉特别支部和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正式成立。党团支部成立后,还成立了平凉县总工会、青年社、学生联合会、新文化剧团、筹建郊区农会等群团组织。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军联军撤出平凉,刘伯坚随军前往西安,吴天长和冀明信继续留在平凉,以《新陇民报》为阵地,通过在中学、师范开设政治课和从事工农运动等方式开展活动。
●邓小平途经平凉
1927年2月,邓小平自苏联中山大学团国,受中共北方区委指源,前往西安参加党的工作。3月初到达平凛,在平凉北门什字两湖旅社杜休整3天。期间与吴天长、冀明信取得联系,在向他们介绍国际国内革命形势的同时,还对平凉革命活动和党的工作开展情况相互交换了意见。
●1927年4月,中共陕甘区委批准成立平凉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平漳特别支部,吴天长任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由冀明信任支部书记的共骨团平家特别支部。
●中共平凉特别支部、共青团平凉特别支部人员名单
●中共平原特支联络点旧址之一﹣﹣平凉柳湖村歇马店
●平凉青年社(又叫中共平凉青年社)-﹣社长吴天长、总干事冀明信、组织干事韩庄,宣传、文艺、事务等干事周仁山、马良弼、台和中、刘毓凤等。
●平南青年牡干事﹣﹣周仁山
●周仁山故居遗址
平凉党组织遭到破坏
1927年8月,为应对"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后急转直下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陕甘区委,成立中共陕西省委,与之相应,中共平凉特支遂改为陕西省委直属的中共平凉支部,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中共陕西省委直属平凉支部联络点之一﹣﹣平凉柳湖乐育亭旧址(现扩建为湖面)
●烈士纪念碑
马灯
《新教育》(影印本)
《新潮》(影印本)
保至善革命烈士证(影印本)
兵运兵变起义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陕西省委在组织领导渭华、起义的同时,还先后派出大批共产党员到当时平凉地区所辖的平凉、庆阳、固原等17县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兵变的武装起义工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凤翔路口起义和蒿店起义。
●1912-1949年平凉地区所辖县
农运斗争
随着盘踞在陕甘的冯玉祥、刘郁芬等彻底变成了与人民为敌的新军阀,中共陕西省委迅即派出平凉的中共党员王孝锡等参加旬邑起义,起义失败后,又派其回到家乡宁县一带开展农村武装斗争的发动工作。
●大革命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平凉组织活动示意图(现辖区)
●旬邑起义相关照片
●宁县的农运工作
王孝锡回到宁县后,秘密组建了中共太昌区临时委员会,领导王瑞珊、傅明玉、邵三刚等农民武装开展各项暴动前的准备工作。但令人扼腕的是,就在这一关键时期,王孝锡不幸被捕,以致农民暴动中途夭折。
兵运工作
1930年至1932年春,中共陕西省委和陕北特委先后派出谢子长、刘志丹、刘耀西、李艮、周志学等到平凉地区的国民党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以待条件成熟时拉出队伍,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刘耀西(1904-1931),陕北佳县人。1928年后,先后被中共陕北特委派往陕西神木、宁夏苏雨生部和平凉陈理璋部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5月不幸被捕;后牺牲在平凉西门外的甘沟河畔,时年27岁。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1936年4月东征时在山西三交镇牺牲。
●谢子长(1897-1935),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1934年8月在反"围剿"中负伤,次年2月病逝。
●李艮(1908-1933),陕西长安县人。1932年9月28日领导蒿店起义后,任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政委,后任红二十九军政委。1933年4月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时年25岁。
●南梁游击队
在刘志丹等的领导下,1931年9月,甘肃省第一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诞生。1932年1月,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游击队会合后一度改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同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1930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代理书记李艮与党员周志学打入时在镇原的陕西军阀杨万青部开展兵运工作。9月,借该部开往西安的有利时机,途中李艮和周志学组织人员把几驮子枪支成功转交给了南梁游击队。
兵变起义
根据1932年4月中共临时中央发出的《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新苏区的决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到甘肃陇东开展工作,在平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陇东军事工作特别委员会。
●凤翔路口起义
1932年4月13日,张汉儒、曹定侯、罗子英等在泾川凤翔路口率杨虎城17路军教导队发动起义,起义后,部队被敌杨子恒部包围又遭当地民团袭击,兵变失败。
●中共陇东军特委序列
●巉口起义
1932年7月,共产党员卢松轩、石庆德等利用17路军补充第2团团长黄展云和营长何冠五之间的矛盾,在该营发动起义。起义部队
设为团建制,更名为人民革命军,准备到陕甘边区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会合。从7月到9月,转战定西、会宁、清水等县,多次与敌激战。最后,在清水县关山一线,被一股1000余人的敌骑兵包围,鏖战一昼夜,除少数成功突围外,其余战士壮烈牺牲。
蒿店起义旧址
1932年9月28日,在中共陕西省委和陇东军特委的领导下,李民、李华锋在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教导队组织发动了起义,由于敌人防范较严,起义只拉出部队34人、长短枪支45支。这支起义部队宣布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7支队,李民任政委,李华锋任队长。部队准备到陇东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会合,后在镇原一带突然遭到当地民团袭击,被打散,起义失败。
蒿店起义
1932年9月,蒋介石调拨枪支弹药从西安运往兰州,甘肃行营公署派遣在兰州集训的干部补习队来平凉接应。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中共陇东军特委决定发助兵变夺取这批武器。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陕甘红军游击队政委李艮赶赴平凉,与补习队中的中共党员李华锋、周志学等策划起义。李艮任行动总指挥,刘杰三、王杰留守平凉接应。原计划于9月28日夜12时在平凉以西的蒿店行动,但由于消息泄漏,敌人加强了防范,行动被迫提前,结果仅拉出部队34人,手枪11支,步枪34支。起义部队北上脱险后,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李华锋任队长,李艮任政委。但旋即在镇原遭民团袭击,部队被打散,起义最终失败。
长征岁月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红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平凉,在平凉大地上英勇奋战,安全转移,最后胜利会师,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策应﹣﹣红二十五军与平凉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转战静宁、平凉、泾川、灵台、崇信、华亭等县,期间,通过大堡山伏击战、四坡村反击战等,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北上的行动。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陕北与陕甘边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岁月。
●红二十五军序列表
●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部分领导干部合影,前排左一吴焕先、左二郭述申、左三徐海东、左四戴季英、左五赵凌波。
●程子华(1905-1991),山西运城人。红二十五军军长,后任红十五军团政治委员。
●吴焕先(1907-1935),河南新县人。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牺牲。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人。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军长,后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
●红二十五军指挥部遗址
进驻静北回民区
1935年8月15日,长征途中的红二十五军进驻静宁县单家集(现属宁夏西吉县)和隆德县兴隆镇(现属西吉县)。针对这里是回民聚居区的特殊情况,部队制定了以民族平等为宗旨的"三大禁令,四项注意",从而很好地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也为后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陕甘支队)长征路过静北地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大禁令、四项注意"
三大禁令: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
四项注意:讲究清洁;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准乱用回民的器具;注意回汉两大民族的团结。
大堡山伏击战
1935年8月20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平凉白水镇后,抢占了进入白水镇的必经之地大堡山和老鸦山两处高地,并在此歼灭马鸿宾部追敌一个营。
●大堡山(胜利山)英雄纪念碑
●红二十五军大堡山伏击战指挥部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仿制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交粮抵款收据(影印件)
1933年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四坡村反击战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经泾川县四坡村、羊圈洼、掌曲东王家渡河时,恰逢马鸿宾部数千追敌突奔而来,情急之中,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吴焕先迅速率领交通队和学兵连的百余人,抢占了羊圈洼几个制高点,在副军长徐海东的配合下最终击溃敌军,取得了四坡村反击战的胜利。但不幸的是,吴焕先在战斗中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吴焕先烈士纪念亭
吴焕先烈士纪念碑
●红二十五军泾川县四坡村战斗指挥部遗址
转移﹣﹣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与平凉
由于红二十五军在平凉一线的战斗策应,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3日顺利进入平凉静宁县境内,并在静宁县界石铺和单家集一带稍作休整,击退追敌后,翻越六盘山,直奔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序列表
●红缨枪头(仿制品)
●草鞋(仿制品)
界石铺休整
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通渭,兵分三路,以备战姿态挺进静宁。10月3日,到达界石铺,并休整3天。休整期间,红军战士在西兰路上截获从西安给毛炳文部运送粮食、被服、鞋袜等物资的辎重汽车10辆,并在红军楼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将除军用物资外的毛巾、鞋袜等物资分发给当地民众,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陕甘支队途经平凉静宁界石铺时毛泽东的居住地
毛泽东居室(原貌)
●长征时期的邓颖超和周恩来
●静宁界石铺红军楼
界石铺红军楼
比例1:6.6
界石铺红军楼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原为庙院戏楼。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界石铺休整期间在此楼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并将缴获的战利品分发给穷苦农民,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此楼遂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楼"。
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在界石铺
比例1:1
1935年10月3日至5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博古)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宿营界石铺,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抗日政策,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革命遗产。
场景复原了党和红军领导人在界石铺工作时的情景,从左至右依次为:博古(秦邦宪)、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张闻天。
进驻单家集
中央红军在路过静北回民区单家集时,原打算在单家集附近休整。然而,由于红二十五军打下的良好群众基础,单家集回族群众主动邀请红军进入单家集休息,并给予了热情的接待。部队在进入单家集前,为尊重回族风俗,处理了回民忌食的猪肉和装过猪肉的器具。毛泽东进入单家集后,立刻去清真寺拜访回族阿訇,阐明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信仰自由的政策。
●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今属宁夏固原市西吉县)
●毛泽东拜访回族阿訇马德海旧址(今宁夏固原西吉县)
翻越六盘山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界石铺、单家集的休整后,翻越六盘山进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从此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平凉东北方向的陕甘地区。在六盘山上,毛泽东放眼陇东的秋日壮景,回望艰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冲天的豪情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一词。
●毛泽东翻越六盘山主峰的牛头山山口
●红军上衣(仿制品)
●红军军帽(仿制品)
●《毛主席手书选集》(影印本)
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平凉示意图(现辖区)
突袭青石咀的战斗胜利,彻底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圈,为红军继续前进打开了道路。10月19日,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属庆阳),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
会师——一 、二、
四方面军在平凉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后,11月6日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的番号。随着红二、四方面军的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日子越来越近。由于平凉静宁等地群众基础好、地理位置近,中共中央选定静(宁)会(宁)地区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之一,并派出西方野战军西征,为会师做准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静(宁)、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干部合影
创建会师基地
1936年5月,彭德怀任司令员的西方野战军从陕北出发西征。9月中下旬,红一师两个团分别进驻单家集和界石铺,驻防42天,切断西兰公路交通和有线通讯,开辟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游击区,发展游击队员200多人,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静会地区创造了时机和条件。接着,红三团与地方游击队夜袭静宁县城,并在樊家沟击溃了马鸿逵部一个骑兵团。
●红军西征军中的骑兵
●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
●指挥红三团夜袭静宁县的红一军团红一师师长陈赓
1936年9月16日,红一师特别支队党委在单家集成立中共静宁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蒲耕钟任县委书记,马云清任政府主席;建立党支部4个,发展党员35名、团员12名。各级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后,积极配合红军宣传政策,扩充红军,筹集军粮,为红二、四方面军的到来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静宁县苏维埃政府下辖的区苏维埃政府
红军会师沙盘
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静(宁)会(宁)地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的转变,为实行全民族抗战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达六万五千多里,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也给平凉大地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平凉人民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长征精神。
胜利大会师
1936年10月8日至22日,以静宁界石铺为"中心基点",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和红二方面军六军先后到达界石铺、会宁一带,与红一方面军实现了胜利大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静会地区示意图(现辖区)
为迎接二、四方面军会师,九月十四日开始,十五军团控制会宁地区和一军团占领静宁县西兰公路以北的地区期间,派出部队袭扰放人。
●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静宁将台堡——红一、二方面军会师地
●中共主要领导人相聚在延安(右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九位长征经过平凉(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的序列表
老红军余新元
●红军标语
●踊跃参军
为人民军队做箱子
●大刀(复制品)
●军号(复制品)
新安旅行团在平凉
193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来到平凉,他们通过深入农村、工厂、学校,用歌声和实际行动,鼓舞平凉人民积极支援抗战工作。
新安旅行团赴平凉演出后,在兰州甘肃省民众教育馆留影。
新安旅行团每到一地,就向群众放映电影、唱歌、演讲,推销抗日进步书刊和举行图片展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他们在平凉的活动也得到了中共平凉地下党组织和一些进步人士的大力支持。
●新安旅行团成员
新安旅行团工作路线示意图
1935年10月﹣1952年5月
●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新安旅行团团旗
●陕北公学毕业纪念册(影印件)
1938年3月29日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影印件)
1930年2月22日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抗日战争胜利报道(影印件)
1945年9月29日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更是掀起了全民族抗战情绪的高潮。平凉儿女的英勇无畏,为地处西北内陆的平凉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西安事变策源地
中国共产党制定联合抗日主张和"逼蒋抗日"方针后,平凉这个前哨阵地成为了东北军与红军就近联系的重要据点之一。前东北军高级将领多次在平凉召开军事会议策划"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等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从一定意义上讲,平凉也是"西安事变"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
东北军后方基地
1935年10月下旬,爱国将领张学良来到平凉杨子恒公馆与邓宝珊会晤,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启示下,二人进行贴心交流。为了向平凉人民表明抗日心迹,张学良不仅在省立二中的礼堂向教育界和三校师生发表主张抗日的演说,同时,还在平凉城东郊修整扩建机场,把大批物资转移到平凉,设想把平凉建成东北军抗日的后方基地。
1935年张学良在平凉省立二中发表演讲后同与会人员的合影
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人。时任国民党新一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赞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多次到延安与共产党领导人会晤,联合阻击日军渡过黄河。解放战争时期,促成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张学良(1901-2001),辽宁盘锦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子,著名的东北军最高将领。1936年12月12日,曾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前后红军与东北军互通电信摘抄》文献资料(影印件)
1986年
文献来源于《中共平凉党史资料之一·党在平凉地区的早期活动》
●国民身份证收据(影印件)
1935年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平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函封 (影印件)
1935年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二、四方面军北上被服极缺,今年冬装我兄能否提供。"
彭德怀发给王以哲的电报
平凉事变
1936年11月下旬,张学良、于学忠、王以哲等东北军高级将领会同西北军十七路军杨虎城将军在平凉召开高级军事秘密会议,密商策划"逼蒋抗日"的兵谏事宜,为西安事变做充分的准备。12月12日凌晨1时左右,"西安事变"爆发,平凉城区在同一时间全部戒严,解除国民党宪兵武装,扣押宪兵长官80余人,释放在押政治犯,是为"平凉事变"。
●于学忠(1890-1964)山东蓬莱县人。东北军著名将领。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支持张学良"兵谏",拥护团结抗日。
●"平凉事变"之后,在驻平凉东北军中共党组织的支持下,平凉成立了人民委员会,主持地方政权和各项工作,发动工人、学生先后成立了平凉工人救国会和学生救国联合会,在平凉民众中开展抗日民主救亡运动。
1936年至1937年初平凉援绥抗日后援会及●平凉学生救国联合会遗址
●1936年1月,中共中央将"反蒋抗日"的方针调整为"逼蒋抗日";4月,又与东北军达成互不侵犯、互相帮助、互派代表等联合抗日协议。
●周恩来、李克农与张学良在肤施(延安)会谈。
统战东北军工作
中共中央到达陕甘根据地后,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将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同时,先后派出徐明、窦志安、张苏平、刘培植等共产党员对时驻平凉一带的东北六十七军进行统战和发展党员工作。
●徐明(1916-1985),黑龙江阿城县人。共产党员。1936年10月调东北军六十七军工作,任工委书记(前排左一,时化名为徐克仁)。后历任骑兵军工委书记和东北军工委代理书记、西北青救会军训部长、中南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第20训练基地参谋长等职。
●王以哲(1896-1937),
吉林宾县(现属黑龙江)人。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西安事变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支援红军大量枪支弹药,并与红军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
平凉地下党组织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的政治主张,得到平凉各界人士的大力响应和全力拥护,党的组织和党员发展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党组织发展与活动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陇东特别委员会成立;1938年春,中国共产党平泾工作委员会成立;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平凉市工作委员会成立;1940年,中共平东工作委员会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平凉地下党组织分布示意图(现辖区)
●抗日战争时期平凉地方党组织及上级领导机构序列图
(1937年7月﹣1945年8月)
●袁国平(1906-1941),湖南邵东人。1937年7月至1938年春,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办事处主任。此后调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李铁轮(1911-2001),陕西省石泉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历任中共陇东特委组织部长、第二任特委书记、关中巡视团主任、汉中特委书记、陕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
任质斌(1915-1998),山东即墨县人。时任中共庆阳县委书记、陇东特委宣传部长兼中共平泾工委主任(第一任)等职。
吴铁鸣(1909-1999),湖南省平江县人。时任中共陇东特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平泾工委主任(第二任)等职。
1937年8月,中共陇东特委以"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工委在平凉发展的几名党员为基础,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1938年,为了加强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隆德等地党的工作,将镇原县委改为中心县委,对外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留守处"。
●南三镇中心区委与平泾工委(初期)驻地
●中共平东工委第一任书记吴思宏住过的地方
●吴思宏(1917-?)陕西省子长县人。时任中共固原县委书记,中共平东工委第一任书记。
●严克伦(1913-1988),
陕西省永寿县人。1942年到1943年任中共平东工委第二任书记。
●李步瀛(1913-?),山西省寿阳县人。1942年冬任中共平东工委第三任书记。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驻地之一﹣﹣镇原县马渠镇
李义祥工作活动地之一﹣﹣原曲干卿药堂
不见战场的抗战
抗日战争期间,平凉作为抗战后方,不时受到日军飞机轰炸的骚扰,人民蒙受深重灾难。为维持社会稳定,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平凉人民积极开展防空防毒斗争,无数平凉儿女参军参战。同时,平凉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积极开展接收难民、支援前线等后勤保障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平凉警报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大规模轰炸平凉5次,给平凉人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严重威胁着平凉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平凉人民不屈不挠修建防空工程,以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并奋勇支援前线作战,人人心中都高昂着抗日的斗志。

日军轰炸平凉及其破坏一览表
●1939年2月9日上午10时许 日军出动飞机11架 投掷炸弹70多枚 主要轰炸地点平凉城内外 死伤群众200余人,炸毁房屋200多间
●1939年10月30日上午10时许 日军出动飞机25架 投掷炸弹7枚、大量石头 主要轰炸地点省立平凉中学、省立平凉师范学校 炸毁学生宿舍4间,厕所3间
●1941年8月5日 日军出动飞机36架 投掷炸弹数量无记录 主要轰炸地点平凉东郊机场 无伤亡,平凉东郊飞机场被破坏
●1942年3月 日军出动飞机5架 投掷炸弹7枚 主要轰炸地点泾川阳保乡(今纳丰乡)百烟村、三十里梁、枣林子 炸死群众5人,炸伤3人
●1942年8月30日 日军出动飞机5架 投掷炸弹数量无记录 主要轰炸地点静宁 炸死羊数只
●被征调修路的群众
●重建家园
●防空洞
●日机轰炸后的平凉
陇东旱码头
平凉地处陕甘宁交界,是古代的丝路重镇,素有"陇东旱码头"之誉。抗战时期,平凉境内的西兰公路成为西北国际交通线的东段,大批国际支援物资经过平凉运往抗日前线。平凉的八里桥、静宁的西河桥都曾是西北国际交通线上重要的大型桥梁,也是防止敌人轰炸的重点保护对象。
●西兰路平凉八里桥﹣﹣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桥梁
●西兰路静宁西河桥﹣﹣西北国际交通线上的重要桥梁
●西兰公路平凉段
●援华物资通过平凉运往抗日前线
抗战期间,沦陷区部分工商业内迁,货源增加,军事运输繁忙。1938年7月,甘肃成立省车驼管理局,在平凉设有办事处。征雇民间赶脚人或公方买车征雇运夫,以军事化手段进行管理。他们编队行动,马拉车15至20辆为一队,骆驼30至50峰为一队,平凉共组织了10多支车驼队为前线运送物资。
●转运物资
民众顶风冒雪抢运西迁企业机械
运输驼队
运输马队
西迁的学生
抗日英烈
在党的抗日方针的指引和各级组织的推动下,平凉地区人民不但积极捐款捐物,而且亲自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去,不少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上阵杀敌报国。先后应征入伍奔赴全国抗日战场的平凉青年数以万计,以身殉国的达数千人之多,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人物,其中尤以共产党员高永祥烈士最为著名。
●支援抗战早日胜利
●抗战时期的民众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亭
●平凉抗日英雄高永祥
高永祥(1912-1945),平凉灵台县星火乡王家庄村人,1931年宁都起义时加入红军,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后任晋绥军区二分区副司令员兼36团团长。1945年7月,在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日本投降后,为了纪念高永祥,将其牺牲地横山村改为永祥山村(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
●高昂的抗日斗志
●新兵宣誓
红色屏障
解放战争时期,平凉地区党的力量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系统,拥有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站,党员队伍人数达到4600多名,发展群众3万多人,成为陕甘宁边区强大的红色屏障。1949年7月底至8月,第一野战军展开了解放平凉的陇东追击战,平凉地区获得解放。
组织建设
1946年8月,隶属中共甘肃工委的华平工委及武装大队成立,张可夫(原名张耀宗)任书记兼武装大队政委,李义祥任副书记,黄鼎任大队副政委。10月,华平工委改为平东工委,以平凉东部各县及庄浪、静宁等地为主要活动范围,工委机关驻平凉县武安山区关家垭壑,张可夫任工委书记,李义祥任副书记。
●张可夫(1917-2003),甘肃平凉人。1938年7月至1939年9月任中共平凉市委书记、平泾工委委员,1946年10月任中共平东工委书记。
●高愈修 中共平东工委委员、镇固工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平凉地下党组织分布示意图(现辖区)
●李义祥(1908-1976),平凉镇原县(今属庆阳)人。1938年以行医为掩护在平凉开展革命工作,建立中共华事党支部。1946年任平东工委副书记兼华亭工委书记。
●向景义 中共平东工委委员、平凉市工委书记。
●孙存弘 中共平东工委委员、泾川县党组织负责人。
●赵崇德(1921年11月﹣1997年11月),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至1940年先后在宜川县、镇原县组织进行抗敌斗争。1940年4月在中共平东工委组织开展平凉、泾川、华亭等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工作。1943年后,历任海固工委书记、固原县委书记等职,解放后在临夏、平凉等地工作,先后担任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甘肃省商业厅、粮食厅副厅长,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平凉地区行政公署专员等职。
●杜国枢 中共华亭工委副书记兼华陇工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平凉地方党组织及上级领导机构序列示意图
(1945年8月﹣1949年10月)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驻地之一﹣﹣崆编区大寨老北山旧址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驻地之一﹣﹣大寨乡雨林村垭壑
按照中共中央西北局有关"集中所有力量,采取一切办法,加紧有效地开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平凉地区各级地下党组织采取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的方法,积极开展民主统一战线工作,大力宣传的各项主张,不断扩大党的统战革命力量,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共平东工委在垭壑住过的地方窑洞
●华亭安口矿区地下党支部遗址
●中共地下党塄坎支部遗址
武装斗争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平凉,在平凉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华平武工队发动了较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给予反动势力有力的打击,但武工队自身也付出了较大代价。平东工委领导时期,武工队开展了夜袭国民党乡公所的武装斗争,削弱了国民党在地方的控制力量,为平凉解放打下了基础。
迎接三五九旅
1946年8月16日,根据中央指示突围后的三五九旅奉命从陕南北上,遭到国民党胡宗南部的堵截。在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以及各级军队和党组织的多方面配合下,旅长王震率七一八团、七一九团经华亭、崇信、灵台和泾川进入陇东解放区;副旅长徐国贤率七一七团经华亭、庄浪、泾源、平凉等地,于8月底在孟坝与王震率领的七一八、七一九团胜利会师。
●徐国贤(1916-2000),江西省莲花县人。三五九旅副旅长。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三五九旅旅长。
●平凉人民不顾国民党部队和地方当局的威胁和迫害,冒着生命危险为过境的三五九旅部队提供食宿、作向导。
地方武装活动
1946年8月25日,中共华平工委及其武装工作大队成立,从此开始了在华亭与平凉两县革命基础较好的地区开辟敌后武装根据地的斗争。
●黄鼎(1918-1946),甘肃省靖远县(今白银市平川区)人。时任华平工委武装大队副政委,1946年9月30日在平凉崔家山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王震将军宿营处老堂屋(原貌)
●华平武工队副政委黄鼎同志牺牲地﹣﹣土谷堆崔家山
●黄鼎烈士遗物
解放军三五九旅中原突围经平凉示意图(现辖区)
莲花台﹣﹣华平武工队与敌人战斗的地方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
局部复原比例1:1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崆峒区大寨乡雨林村垭壑社(又称关家垭壑)和老北山。
1946年10月,甘肃工委决定撤销中共华平工委,恢复重建中共平东工委,张可夫任书记,李义祥任副书记。1947年夏初,平东工委委员会议决定把工委机关正式设在平凉武安山区(今崆峒区大寨乡一带)关家垭壑村和老北山村。1949年4月4日至5日,平东工委在老北山村召开工委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平凉市工作委员会。
平东工委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开展小型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配合解放军解放平凉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范围由起初的镇原、固原部分地区逐步扩大到固原东南、镇原西南、泾川与镇原、平凉、灵台、崇信部分地方及隆德、庄浪、静宁等地区。
迎接胜利
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趁胡宗南后方空虚,迅速转入外线作战,发动了西府战役和陇东战役。1949年5月,随着陕中战役的结束,盘踞在平凉地区的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简称"二马")部队成为第一野战军的下一个军事目标。经陇东追击战,"二马"势力被肃清,平凉地区得到解放。平凉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继续向西北进军,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第一野战军十九兵团炮兵、步兵向泾川挺进。
陇东追击
西北野战军西府、陇东战役参战部队序列表
为解放平凉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平凉作战计划,先后进行了陇东战役、陇东追击战等战役。1949年5月中旬,第一野战军发动陕中战役,解放西安。随后,将第十八、十九兵团归入第一野战军建制,经党中央批准,第一野战军制定并准备实施平凉战役计划。青、宁"二马"在节节败退的形势下,互相猜疑,败逃兰州、银川。一野遂于7月发起千里陇东追击战,在追击中歼灭了敌人。
●西北野战军西府、陇东战役参战部队序列表
●陇东战役
1948年4月,陇东战役拉开序幕。解放军左路兵团6纵队于21日攻克长武,22日占领灵台(灵台县第一次解放),封锁了西兰公路。5月3日,西北野战军解放崇信(崇信县第一次解放),威逼泾川。5日,由泾川城东西两侧越西兰公路上北塬,在玉都、丰台、荔堡休整,后向镇原屯子镇挺进。陇东战役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胡宗南和马步芳等部主力,削弱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改编后的第一野战军拥有4个军团、12个军、32个师,共计35万余人。1949年7月10日,发起扶(风)眉(县)战役,歼灭敌人四个军,胡宗南残部退守秦岭。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兵团遭到沉重打击,被彻底孤立,节节败退。
●征收田赋收据(影印件)
1947年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土地管业执照(影印件)
1946年
原件藏中共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
●人民群众在平凉复兴路(现为解放路)欢迎解放军进城
●平凉作战计划
1949年7月19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在宝鸡虢镇文广村主持召开会议,制定了歼灭青、宁"二马"的平凉战役作战计划。由于青、宁"二马"放弃在平凉决战,29日,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五师进驻崇信县城。是日,二兵团所部进驻华亭县城,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到达白水镇。30日,平凉县城解放;8月4日,庄浪县城解放;8月6日,静宁县城解放。
●陇东追击战
面对青、宁"二马"放弃平凉决战的情势,彭德怀随即修订了平凉战役作战计划,于1949年7月27日发出实施陇东追击战的命令,命令十九兵团沿西兰公路继续追击宁马,一、二兵团则兵分两路追击青马,迅速歼敌。8月11日,战役结束,解放军共歼国民党军1.1万余人,缴获骡马3200余匹,在追击青、宁"二马"的过程中解放了平凉全境。
●青岗铺战斗
青岗铺战斗是解放平凉的第一战,也是解放灵台的最后一战,为泾川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岗铺战场遗址位于灵台县什字镇青岗铺村西北部。战斗中解放军、地下党员、自卫队、马家军四种力量犬牙交错,最终马家军溃败,在地下党员的积极工作下,自卫队也向解放军投诚,灵台历史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
●青岗铺战斗战壕遗址
●青岗铺战斗炮台遗址
●青岗铺战斗战场遗址平面示意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序列表
1949年4月
●杨得志(1911-1994),湖南株洲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一野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在陇东追击战中曾率部在三关口、任山河等战斗中给青、宁"二马"以沉重打击。
●李志民(1906-1987),湖南省浏阳县人。陇东追击战中任一野十九兵团政治委员。
●一野二兵团、十九兵团行军图。
●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县人。陇东追击战中任一野第二兵团司令员。
●耿飚(1909-2000),湖南醴陵人。陇东追击战中任一野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
●王世泰(1910-2008),陕西洛川县人。陇东追击战中任一野第二兵团政治委员。
建立新政权
1949年7月24日,解放军十九兵团主力沿西兰公路西进,灵台、泾川、崇信、平凉、隆德、静宁相继于7月24日、27日、28日、30日、8月3日、6日获得解放。南路二兵团于7月29日解放华亭、泾源后,8月4日解放庄浪。至此,平凉全境解放。
●潘自力(1904-1972),陕西省渭南人。陇东追击战中任一野十九兵团副政委,平凉解放后任平凉军管会主任。
●在平凉商场(现为人民广场)召开军民联欢庆祝会(十九兵团庆功会)
●平凉地区解放后,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甘肃,加强对解放区的管理工作,建立新解放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中共中央西北局迅速作出《关于甘肃干部配备及行政区划的决定》。根据决定,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下达120号令,划定平凉分区下辖平凉、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化平、固原、隆德9个县。
●平凉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支援前线
解放后的平凉人民欢欣鼓舞,踊跃支前,肩挑手推,为人民解放军送上行军中所需要的食物和衣物等,为继续解放西北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支持。
●平凉支前民工西进固原
●支前民众
●十九兵团进入成东
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平凉示意图(现辖区)
烈士名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