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国庆D5陕西历史博物馆(六)(陕西古代文明展:宋至清)
文摘
2025-01-01 00:06
宁夏
唐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陕西告别了长期拥有帝都的历史。但作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创造和传承,仍然独具魅力。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设立陕西路,管辖关中、陕北及商洛地区。汉中、安康分设陕西路、京西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关中西部及陇东设立秦凤路;汉中、安康设立利州路、京西南路。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设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管辖今陕西、四川二省和甘肃、青海二省东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改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区包括今陕西省(不含宁强、略阳、勉县三县)及甘肃、青海二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辖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青海省东部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自五代开始,陕西成为地域性中心。北宋中叶,党项族建立"大白高国",史称"西夏",领有陕西北部。南宋初,金军攻入陕西,几经激战,陕西大部分为金统治。宋金以秦岭山脉为界,彼此斗争,相互交往,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渭南市寇准墓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邦(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北宋政治家,太平兴国时进士。他历四朝,为官近40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颇具民族气节。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寇准突患重病死于雷州,终年62岁,归葬故里。12青釉刻花围棋盒及9枚棋子 宋 铜川市耀州窑遗址出土17秧歌舞画像砖 宋 延安市甘泉县高哨出土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其表演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进退腾跃的走动,呈现出上下协调、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的表演效果。19陶相扑俑 金 渭南市出土
相扑,古作"角觗",又名"*抵",含有两牛相抵的意思,为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军事体育项目,现代摔跤运动的前身。秦二世迷恋声色犬马,在甘泉宫里以角觗娱乐。汉代更加普及,唐代称其为"相扑",为群众所喜爱。据《日本书纪》记载,相扑在奈良时代由我国传入日本,后被日本发扬光大,成为其国技。20彩绘乐舞人物砖雕 五代
1992年咸阳市彬县底店乡冯晖墓出土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元设立"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设省之始。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刺为安西王,在原长安城东建立安西王府。陕西在元与西方的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设陕西布政使司,即陕西省,是西北的政治文化中,也是中央王朝经营西北、西南的重要基地。5幻方铁板
元
西安市安西王府遗址出土
幻方,又名方阵,也叫纵横图,是将几个数字排列成方阵,纵行、横行和对角斜线上数字总和相等。此幻方是六六方阵,纵横都是6个古阿拉伯数字,纵、横、斜行总和都是111。幻方铁板是我国数学上最早应用阿拉伯数字的实物,也是13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元奉元路城图
元陕西行省图
明西安府城图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明朝政府记录土地管理情况的账册,绘制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册中以规范的表格将土地详细登记,画出每块田、地、山、塘、坟等的形状,注明位置,标清四至,量出丈尺,写明主人姓名,并编上字号。明政府将土地丈量账册与记户丁为主的黄册相结合,以征收赋税。清光绪时期陕西乡试题纸。清代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制度周密而复杂。乡试每年在京城及各省城举办1次,每次考3场,题目皆取自《四书》《五经》,以八股取仕。如遇皇帝万寿、登基、大婚庆典及生阿哥之类喜事,可增加1次乡试,以示皇帝对臣民的恩赐,称为"恩科"。此试卷卷首有"光绪元年乙亥"字样,其时正值光绪帝登基之年,故试卷中标有"恩科"2字。1994年6月西安市红缨路出土
出土时装于褐釉瓷罐中,共104课,重21.53公斤。正面略凹,砸印戳记"西安省永兴庆",有的加盖官估、陕公估等不同文字。清代以银两为法定的本位货币,各地设有银炉和公估局,自行铸造和鉴定宝银。这批仪仗俑共出土300余件。墓主人是秦简王朱诚泳。俑群表现墓主出行仪仗,陶俑原本手持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乐器、花灯、团扇等,今已腐朽不存。作为曾经的帝都所在地,陕西拥有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世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名门望族,文脉绵长。北宋蓝田吕氏家族
吕氏家族,北宋关中有名的书香门第。原籍河南汲郡(今河南汲县),后迁居陕西蓝田。其家族中的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兄弟均在北宋朝廷任职,不但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和贡献,并称"蓝田四吕",声名堪比四川"三苏"。我国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北宋吕大临撰。全书10卷,共收录当时宫廷内藏和民间所藏青铜器、玉器及石器238件。每器先摹画器物图像,然后撰写短文叙述出土时间、地点、尺寸、容积重量、流传经过及收藏情况,不但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上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奠定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砚底刻有楷书铭文,"政和元年十一月壬申,承议郎吕君子功葬,以尝所用歙石砚纳诸圹,从弟锡山谨铭之曰:'为世之珍,用不竟于人,呜呼!'"据考证,砚主人吕峌,字子功,是吕大防之子,而为此砚作铭的堂弟吕锡山为吕大忠之子。这件石砚对研究吕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价值。13白釉瓷粉盒 14螺托盏 15黑釉兔毫盏 16"湖州照子"铭镜 17六瓣口白釉碟 18*白石盘24墨书刻铭铜盖鼎 汉 汉代铜盖鼎,盖顶有宋代墨书"承孤敦"3字,器底有宋代篆书刻铭5行26字,其内容为:"唯政和元年十一月壬申,孤臣子吕灷役为考承议郎作毁,以纳于圹。"刘黑马是大蒙古国窝阔台汗所立汉军三万户之首,其祖父刘伯林于金大安末年成吉思汗大举攻金、兵围西京之时率先归附,并跟随太傅耶律秃花征金,有招附山后诸州之功,自此成为蒙古国至大元初期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以刘黑马家族为代表的"汉人世侯"群体,在蒙古对中原地区的扩张与前期统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7陶龙 28金饰 29背囊骑马俑 30色目人牵驼俑 31黑陶仿礼器衣冠服饰,官民有别,是区分身份等级的标志;历代改易,反映了时尚观念的变迁。受理学影响,宋代服饰质朴淡雅。元代蒙古人服饰多受汉人影响,但也保留瓦楞帽、窄袖袍、革靴等民族特点。明代恢复传统,又出现乌纱帽、瓜皮帽、官服补子等变化。清初强制改冠易服,满族装束通行天下。抱球童子俑、带荷叶帽童子俑、襁褓童子俑、站立童子俑、洗澡童子俑、抱鱼童子俑北宋25蚌雕佩饰 清 1992年西安市新城公安机关移交耀州瓷因产于耀州(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而得名,是古代名瓷之一。始于唐,盛于宋、金,元代逐渐衰落。耀州瓷以青色为主,以刻花、划花、印花装饰手法为特征,题材丰富,器型多样。宋代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以刻花和印花装饰为主,尤以刻花的刀锋犀利和线条流畅为宋代同类装饰之冠。纹饰深浅分明,层次清楚,立体感强,具有浅浮雕艺术效果。装饰题材常见有牡丹、莲花、菊花等,图案优美,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4带碗陶钵(窑具)宋 馆藏
25"风花雪月"碗范 宋 咸阳市旬邑县出土
26缠枝莲双鱼纹碗范 宋 铜川市黄堡镇出土
27攀枝婴戏纹碗范 宋 铜川市耀州窑遗址出土
28缠枝菊纹碗范 宋 铜川市耀州窑遗址出土
29水波莲纹碗范宋 铜川市黄堡镇出土37青釉刻花牡丹纹盘 宋 1983年榆林市吴堡县出土43青釉刻花三足鼎 金 1960年西安市蓝田县出土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凤凰作提梁,狮子当流,腹部刻缠枝牡丹花,集鸟中之王、兽中之王、花中之王于一身。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将壶倒置注水,盛满放正,滴水不漏,符合物理学中"连通器液面等高"原理。造型大气,设计独特,饰纹精美,釉色莹润,是耀州青瓷中的珍品。时代的审美取向与物质生活的发展关系密切,相互影响。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细节和精雅的追求日益突出,且不同时期受统治者民族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纷呈异彩。宋代崇奉沉静典雅、平淡含蓄的美学风范;元代的审美观念则多豪放、粗犷和刚劲;明清两代在文化艺术上承袭宋元,继续发展。1宋捧字画女立俑、宋捧琴女立俑、宋捧砚女立俑、宋捧书函女立俑3白瓷"官"字款花口碟 五代 西安市北郊火烧壁出土4黑釉"油滴"碗
宋
渭南市出土
"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乌黑的釉面呈现出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似一滴滴油珠,晶莹瑰丽。这种窑变形成的结晶体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碗出土较多,但如此釉面漆黑、油滴莹润的大口径"油滴"碗并不多见,堪称瓷中瑰宝。7三彩碟(盘)金 2001年榆林市清洞县师家园十里铺村出土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盛行于宋元。古人认为使用瓷枕有"明目益晴,至老可读细书"的功效。此枕底部有墨书"大定十六年五月",为金代物品。胎质坚硬细腻,造型装饰自然清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8龙泉窑荷叶盖缘罐 元 1972年西安交通大学出土19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 明嘉靖 1959年铜川市耀州区寺沟出土"斗彩"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制瓷装饰工艺。一般制法是先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出纹饰的轮廓线,施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瓷器,再在青花线内填彩,入炉经二次烘烧,形成釉上釉下彩绘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此鼎造型优美,凝重华丽,是清代景德镇彩瓷中的珍品。描金工艺始于宋代,将金粉与水溶合后加入适量的橡胶水、铅粉混合,描绘在瓷器上,经过低温焙烤,再用玛瑙等物抛光,使其发亮。此执壶通体施酱融、描金彩,纹饰精美,壶底有青花铭款"富贵佳器"4字,是明代景德镇仿照波斯铜壶形制烧造而成。应为一件外销产品。醉归乐舞图 蒲城县洞耳村元墓壁画
壁画出土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张按达不花夫妇墓,画面中乐舞者洒脱不羁,骏马傍伫,猎狗奔突,弥漫着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而各种器皿家什则为汉式用具,朱栏、假山、芭蕉及兰花之属是宋代园林常见的点缀之物,体现出这一时期蒙汉文化的融合。承袭隋唐多元文化风貌,宋代以来宗教在陕西颇为兴盛。佛寺、佛塔遍布城乡,尤其是陕北石窟寺、华山道观和道教全真派祖庭户县(今鄠邑区)重阳宫、西安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明末始建的西安天主教北堂,蔚为壮观,彰显了陕西在宗教文化传播上的地位。6鎏金双凤纹盝顶银函 辽 1993年法国戴迪安先生捐赠21汉白玉佛像 宋 宝鸡市凤翔县出土
22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仙风罗汉
北宋23鎏金弥勒佛像 明 馆藏
24三彩佛像 清 馆藏
25白瓷观音像 明 1991年征集
26鎏金佛像 清 馆藏钟山石窟位于子长县安定镇东1公里处钟山南麓。始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其后历代均有凿修。现存5窟,坐北面南,总面积约500平方米。中央主窟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6.7米,开窟口3个,并建有5间歇山顶大殿。窟内顶部为3个莲花藻井。中央佛坛高1.4米,宽11.5米,进深5米,坛边有8根石柱上承窟顶。佛坛上下有16尊高2至3米的圆雕佛像。窟四壁和坛柱四面浮雕大小佛像万余尊,雕刻细腻,极富神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陕西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中三堰(汉中市)
泾阳郑国渠(咸阳市泾阳县)
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汉中市南郑区)
石峁考古遗址公园(榆林市神木市)
周原考古遗址公园(宝鸡市岐山县)
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榆林市靖边县)
乾陵考古遗址公园(咸阳市乾县)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安市临潼区)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安市未央区)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咸阳市渭城区)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安市未央区)
杜陵考古遗址公园(西安市长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与其他省份共有)
大雁塔(西安市雁塔区)
长城(与其他省份共有)
战国秦长城(榆林市神木市、榆阳区、横山县、靖边县,延安市吴起县、志丹县)战国魏长城(延安市富县、黄龙县、黄陵县、铜川市宜君县)明长城(榆林市府谷县、神木市、榆阳横山县,靖边县边县,延安市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