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深圳D2深圳博物馆同心路馆(古代艺术馆)(篆刻、铜器、陶瓷器)
文摘
2024-11-29 00:20
宁夏
中国传统印章滥觞于夏商,成熟于两周,秦汉达至古典印的高峰。宋元时期,文人鉴藏用印观念兴起,标志着印章向审美艺术方向发展。明代中后期,以吴门文彭为首的文人群体自篆摹刻,开文人篆刻之先河,印章华丽转身而为一种具有雅玩抒情旨趣的艺术样式,中国文人"诗书画印"艺术传统正式形成。明末清初以降至晚清民国,随着金石学的复兴与蓬勃发展,文人篆刻艺术走向繁荣并形成了诸多流派,中国传统印章艺术发展至顶峰。深圳博物馆承蒙番禺商氏家族信赖,获商承祚先生及其家属捐赠"契斋"收藏书画、印章等各类文物530余件组。其中明清及现当代名人印章颇成体系,包括诸多艺坛大师、学界先贤等大家作品或用印,呈现出明清以来篆刻艺术发展的斑斓画面,方寸之间尽显传统文人情怀和艺术魅力。"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兹以此展感恩商氏捐赠,并致敬商承祚先生。由此可见,深圳博物馆的藏品,其中一个来源是收藏家的捐赠。域外文明印章
印章发源自古代诸大河文明区域,最初可能用于标示私人财产或作为具有护身符性质的族徽等。公元前三千年左右,两河流域首先出现滚筒印,内容包括几何、动物、竞技、祭祀场景等。
公元前两千年,印度河流域流行滑石动物纹印章,铭文多为氏族、地名等。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圣甲虫印、戒指印大行其道,作为象征神力的护身符,多为陪葬之物。●竞技场景滚筒印章 约公元前27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带滚筒印戳的楔形文字泥板 公元前20~19世纪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滑石图章印 公元前26~19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圣甲虫印 公元前19~18世纪 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
●圣甲虫戒指印 公元前18~17世纪 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
中国印章可追溯至上古器物的纹饰或铭记。目前考古所见最早的古玺印始于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印章顺应政治、商业活动的需求而大兴,以青铜为主,官印多作为权力的凭信,私印则包括姓名印、吉语印、肖形印等。先秦印章多称"玺",为信物凭证。秦代书同文,开创小篆、秦隶,玺印也确定了等级差别。汉代印章规制日臻成熟,帝后、诸侯王等皇室用印称"玺",宰辅大臣与各级官吏印多称"印",将军印多称"章"。秦汉印章浑厚古朴、端正典雅,代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第一座高峰。宗法秦汉也是宋元以后文人篆刻的复古创作理念。魏晋时期,纸帛渐代简牍,原依附于封缄制度的印章实用性降低,印章发展转入低潮。隋唐五代官印持续发展,鉴藏印萌芽。至宋代,在复古思潮与金石考古学的影响下,文物收藏之风盛行,文人士大夫鉴藏用印渐兴。明中叶以后,新印石材料广泛运用,并与文人艺术观念结合,篆刻由以工匠刻制过渡到了文人治印的全新时期。文人篆刻促使印章成为修身养性的物化表达,"诗书画印"始合为一体。明末清初以降,文人篆刻蓬勃发展,这也是继秦汉古典玺印后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开创变革
晚明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转折与开创时期。经吴门文彭的提倡,易于奏刀、晶莹清润的青田石广泛用于治印,文人自镌刻印渐成风气。明陈万言《<学山堂印谱>序》曰:"文人以篆刻为游戏,如作士夫画,山情水意,聊写其胸中之致而已。"文人篆刻倡导"宗法秦汉",集古印谱的编辑为世人模刻古印提供了范本。禅宗复兴与阳明心学的突破推动了晚明文艺的个性解放,文人篆刻的兴起正受此思潮影响。清乾嘉至嘉道时期是中国篆刻艺术与理论研究发展的双高峰。乾嘉考据学盛行一时,学者钩沉学术,辑佚典籍,以"实学"促使宋代开创的金石学复兴。金石学术思潮又直接影响了篆刻艺术的大发展。
这一时期,治印、赏玩、鉴藏、著述等蔚然成风,浙派和皖派双峰并峙,学者将印学融入金石学范畴,倡导"印外求印""金石为师",深入印篆文字、文献、制度、流派等研究,使之成为古文字、古器物考据的一部分。篆刻家深究鼎彝,穷尽碑刻,精研篆隶魏碑,引入治印,广为著述。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八位篆刻艺术大家,是主要活动于清乾嘉至嘉道年间、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受乾嘉金石学影响甚巨,融通古今,锐意创新,又称"浙派"。
开创人丁敬为清中期印坛盟主,篆刻直追秦汉又参以隶意。西泠诸家多博学好古,书画兼善,精研金石之学,治印宗法汉印,又将钟鼎彝器、摩崖石刻、陶砖镜铭等文字融于篆刻之中,创立了苍古雄健的浙派风格,印学著述丰富,影响最为深远,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金石学蓬勃发展的同时,西方艺术观念与革命思想传入,"变法维新""保存国粹"也成为篆刻艺术的时代主旋律。加之二十世纪初甲骨文的新发现以及其它金石材料的丰富,篆刻家摹古创新,融通中西,由此开创了全新的艺术格局。这一时期篆刻名家纷纷登场,熔铸古今,革故鼎新。吴昌硕援石鼓入印,陈衡恪、黄士陵融汇中西,别开生面;另有徐三庚、王是等皆驰誉印坛。西泠印社的成立更标志着近代篆刻艺术发展至崭新的高度。何震(约1530~1605年),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安徽休宁县(今江西婺源县)人。明代著名金石篆刻家,嘉靖时颇负盛名,为徽派开创者,与文彭情同师友,并称"文何"。其自编《何雪渔印选》,开印人汇辑自刻印谱之先河。程邃(1605~1691年),字穆倩,号垢区,又号垢道人,自称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师事陈继儒,善金石考证,藏书画、碑本、古玺甚富。篆刻取法秦汉,以钟鼎款识入印,合大小篆于一体,著有《会心吟》等。周亮工(1612~1672年),字符亮,号陶庵、栎园、适园等,江西金溪人,寓居金陵,清初历官户部侍郎等职,著名文学家、篆刻家与收藏家,著有《赖古堂印人传》《赖古堂印谱》等重要篆刻艺术著作。高凤翰(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一号石顽老子、松懒道人等,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工书画、山水,藏砚千余。究心缪篆,印宗秦汉,破方正雕琢,求烂漫自在。著有《南阜诗钞》《砚史》等。印由书出
清乾嘉年间,江苏南京、扬州一带,以邓石如、巴慰祖为代表的印人崛起。邓石如为金石书法巨匠,书法真、草、隶、篆四体皆精,被誉为清代第一人。
邓氏篆刻得益于金石书法,以小篆入印,开创了"书由印入、印由书出"的印学典范,世称"邓派"或"皖派"。其风格浑圆茂美、刚健婀娜,不拘泥于秦汉古玺,有别于浙派风流而自成面目。皖派和浙派是明清文人篆刻中最重要的两大流派。二、岭南印风
岭南一直是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链接世界的重要地区。明情以来,国际贸易地位使得珠三角地区迅速成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文人治粤,倡导实学,"开眼看世界"的格局拓宽了岭南地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商贾巨擘纷纷投资金石书画鉴藏,也促使印学蓬勃发展。
明情岭南印坛历经了由"文人篆刻"向"复古开新"的发展。晚请以来,受西方观念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求新求受""弘扬国粹"也是岭南印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近代岭南印人将传统文入篆刻与现代西方美学观念融会贯通,成为艺术变革的代表。海山仙馆被誉为清代"岭南第一名园",由道年间"红顶商人"潘仕成斥巨资在广州荔湾兴建。潘仕成(1804~1873年),字德畲、德舆,世居广州,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广州十三行官商巨富。既博古又通洋务,还是慷慨的慈善家,精鉴赏,富收藏古玩书画,所藏金石、古帖、古籍、古画号称"粤东第一"。岭南印坛
晚清黄士陵寓居岭南,取法汉印,深追鼎彝,革故鼎新,于皖浙两派外另辟蹊径,人称"黔山派"或曰"岭南派"。岭南印人取黄氏印学精髓,大胆变法革新,易孺融汇西方绘画观念,李尹桑师法三代,邓尔雅融入西方几何美学,各擅胜场。岭南印人濯古来新,开创了印坛崭新的局面。三、治印之用
"印者,信也。"自先秦战汉以来,用于封缄及代表权力的官玺、代表个人持信的私印广泛应用,奠定了古玺印的社会功能。两晋以降,印章抑压介质转变为纸张。唐宋时期,雕版印刷与纸张工艺也推动了文艺发展,鉴藏印渐兴。至元明以来,集赏玩与功用一体的篆刻艺术兴起并蓬勃发展。
历代印章从用途及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官印、名章斋馆印、鉴藏印、词句闲章等。文人治印主要用于润色书画作品以及鉴藏古籍、书画等文物;锲刻词句的闲章则以彰显学识秉性与诗词风雅,或寄寓人生哲理。今人透过印文与边款可探寻历史长河中艺术家的审美精神与风雅趣事。黄士陵(1849~1908年),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黔山人,安徽夥县人。取法商周鼎彝,署款以北魏书体,首创以单刀冲刀刻魏体书,融西法以绘彝器。著有《黄牧甫印存》《双清阁铁书经眼录》《从翠堂藏印》等。李尹桑(1882~1945年),字茗柯、师实,号壶父、玺斋等,斋名绿云轩等,广东番禺人。书法秦汉诸碑,治印师从黄士陵,与黄宾虹、易大庵、邓尔雅交善。著有《李玺斋先生印存》《异钩室玺印集存》等多种。邓尔雅(1884~1954年),字季雨,号尔正,斋堂为绿绮园、邓斋,广东东莞人。黔山派传人,兼通中西之学,以外文入印,"横斜都做几何看",颇有现代美术趣味。著有《篆刻危言》《邓斋印谱》《绿绮园诗集》等。名章是最为常见的实用印,姓、名、字、号,或分或合,或加之生辰、纪年、书简、后裔等内容。此外古人常以室名及别号合而为一,明《集古印谱》载唐李泌隐居书斋名"端居室",斋堂馆阁印始于此。斋馆也未必真有,或是刻印把玩,如文徵明谓"我之书屋多于印上起造"。明清文人继承斋馆名号传统并发扬光大,此类印章遂盛行至今。鉴藏印
隋唐时墨宝书画鉴定,以签名表示负责,后则多用印章代替,钤在善本图书或字画名迹上。早期鉴藏印的发展情况主要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米芾《书史》等。至明清金石学兴起,拓展了古物鉴藏的广度。印章由最早的凭信,发展到鉴藏印、书画款印的艺用印章,为用印形式的变革。词句印又称闲章,古代玺印中已出现,或称为吉语印,即战汉时以祝愿吉祥、富贵、长寿之类词语入印。随着明清文人篆刻艺术发展,寄托情怀的诗词、格言、处世语、书画印论等都成为印文主题,多为欣赏把玩之物,或用于艺术作品的压角、引首及边章,由明清盛行至当代。"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礼的基本功能则是"分",即确立社会各阶层的亲疏远近、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等级既已确立,就要有相应的器用制度予以彰显。珍贵的青铜器就成为三代礼制最重要的载体。这些器物最初都源自日常所需,其后成为祭祀、陪葬等各种礼仪中使用的专门器物。比如鼎、鬲、簋等是祭祀时使用的"食器",爵、觯、觚等是祭祀时使用的"酒器"。正如先秦古籍中所记载,"器以藏礼""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见《左传·成公二年》与《礼记.乐记》),都深刻地阐释了青铜器所蕴含的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尊上的持觚祭祀的金文拓片
沃盥之礼
商周时期贵族举行祭祀、宴飨等典礼时须先洗手,称为沃盟之礼。
《周礼》载:"凡裸事沃盟。"清代孙怡让《周礼正义》解释:"沃盟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匝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盘承其弃水也。"《周礼》又载:"小臣掌王之小命……大祭祀、朝觐,沃王盟。"在举行大型仪式时,有专门的人为大王奉匝洗手。因此,行沃盟之礼的水器在当时都划归在礼器一类。
西周中期以前,流行盘、相配;至西周晚期,匮取代益,并与盘相配,考古发掘出土的匝往往置于盘中;战国以后,沃盟之礼渐废,盘、匝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合。青铜器的金文名称
青铜器的名称、多出现于铜器铭文之中。由于历史久远,这些名称多数都生僻难读。
有些名称是青铜墨器较为常见的共名,如"尊""彝"等。其中,"尊"直意为双手献上装酒的容器,"彝"直意为双手奉上祭祀的牺牲,均指礼器。还有一些是青铜器的专有名称,如"甗""爵""罍"等,这些器物名种都是简明直观的象形文字。
今天我们所用的青铜器名称,基本上是由宋代金石学家猜识并确定的。高41厘米口径37.5厘米
2010年日本某友好团体捐赠商周青铜乐器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用于祭祀、乐舞的陶鼓、陶铃、陶埙,是为礼仪用乐器之滥觞。最早发明的青铜乐器﹣﹣青铜铃,就出现在这一时期。
至商代,开始出现最早用作编列乐器的铙。西周建立之后,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成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西周宗法制度以礼乐之器区别身份等级,一直延续到东周,"钟鸣鼎食"成为贵族权势名位的象征。
●战国宴乐图像纹虢国是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始封于今陕西宝鸡境内。西周末期,王室衰微,平王由镐京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虢国也随之迁至今河南三门峡一带。虢国墓地就是虢国东迁之后,定都上阳城(今三门峡)时规划修建的墓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虢国墓地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这里是一处完整的大型邦国公墓地,埋葬了从平民到贵族,直至国君各个等级的墓葬近千座。历次考古工作收获了大批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和考古资料,也使得我们对周代礼制的认识更加直观深入。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所灭,"假虞伐虢""唇亡齿寒"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一历史事件。
周人礼制史载周代礼乐制度肇始于周公的"制礼作乐"。"礼"作为周代社会的核心,用于确立社会各阶层的亲疏远近、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周人的礼制,包括棺椁制度、用鼎制度、用玉制度、乐悬制度等诸多方面。用鼎制度,主要体现在贵族随葬列鼎的数量。列鼎通常是指鼎的器形、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虢国墓地发现的虢仲、虢季两位国君墓葬均为七鼎墓,稍低的中等贵族墓则为五鼎或三鼎墓,最低的普通低级贵族为一鼎墓。《公羊传·桓公二年》东汉何休注云:"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事实上这种列鼎现象从西周早期萌芽,到春秋时期盛行,再到战国时期衰落,随着时间、地域不断变化,绝非一成不变。但无论怎样变化,列鼎一直是周代贵族等级的标志,是当时显示礼制的核心青铜器。“国子硕父"铜鬲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高13.3厘米口径18厘米
1989年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这件鬲的器腹饰有三组曲体长鼻龙纹,每组龙纹之间隔以竖向扉棱。口沿内侧呈逆时针方向铸有铭文一周二十四字(含重文二字):"虢中(仲)之嗣或(国)子硕父乍(作)季赢羞鬲,其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高(享)。铭文中"虢仲之嗣、国子"是作器人"硕父"的身份,表明硕父是某一代虢国君虢仲的儿子,这件鬲是硕父为其妻季赢所作。古人以祀与戎并称为国之大事,兵器的重要性实不亚于礼乐之器。从青铜时代开始,青铜兵器就与青铜礼器同时出现,并且已有实用器与礼仪用器的区别。兵器不仅是武备的需要,同时也成为身份的标志。商周时期,兵器发展更加繁盛,许多礼仪用兵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疲养,战争频繁,青铜兵器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达到了顶峰。秦统一后,销毁各国兵器,加上铁器的出现,青铜兵器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世俗器用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到春秋战国,新兴权贵逐渐替代了旧贵族,宗法礼制被瓦解,新的社会思潮与风尚兴起。铜器也摆脱了礼制的桎梏,开始从庙堂重器转向世俗器用。
同时,随着漆、陶、瓷、铁等各种质地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的涌现,铜器的种类与数量均在减少。除了少量的铜质器皿外,货币、铜镜、造像是秦汉以来常见的铜制品。
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哪种铜器,皆会受到当时社会变迁的影响,或者出现了新器型,或者有了新的使用功能,或者发展出新的纹饰风格。汉代铜器
秦王扫六合,采用郡县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国大一统的时代;两汉时期又逐步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奠定了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政治体制。
与商周时期的铜器相比,汉代铜器已无神秘、厚重的礼制风格,而是充满了世俗的气息。一些铜器朴实无华,不似商周铜器那样注重纹饰,更强调生活中的实用性;另一些铜器却又流光溢彩,错金银、鎏金等工艺装饰其上,体现了新兴贵族的审美情趣。
然而,汉代处在中国铜器发展史上的衰退期。铜器衰退的同时,釉陶、青瓷、漆器等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西汉的一些高等级墓葬,仍以鼎随葬,有铜、陶、漆木等不同材质,并有数量规律。如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了七件云纹漆鼎,遣册中也有"酐羹九鼎""白羹七鼎"等内容。这表明,鼎在西汉仍有一定的礼制作用。汉代铜器的特征
汉代保留了一部分战国时期的铜器种类,但有些逐渐走向衰落,或者使用方式发生改变,如鼎、甗等:与此同时,新的铜器种类也开始出现、如耳杯、博山炉等。
汉代铜器多为实用器,有些是用于烹食的炊器,有些是同于宴饮场合的饮食器与酒器,以及在居室生活中常用的灯具熏炉、席镇等。
汉代铜器轻便、精巧、实用,但也有一些是素面厚胎。这一时期的鎏金、错金银的铜器,显示了汉代铜强工艺的卓越成就。钺属于兵器。在商周时期,青铜钺一直是权威和武力的象征,只有高级贵族才能够随葬。商代铜钺有些形制较大,西周时钺逐渐变小,但无论大小,钺通常都属于仪仗兵器,而非实用兵器。●矛:木秘插入矛下端的銎孔中,以绳绑住。刺杀敌人。●戟:合铸戟—用绳绑在木柲上;分体戟—安装方式与戈、矛相同。钩杀或刺杀敌人。●殳:木秘插入殳下端的銎孔中。实战中用于击打敌人,又可用于仪仗。●剑:剑装在木质、皮质或金属的剑鞘中,佩戴于腰上,是防卫性质的刺杀兵器。●镞:镞,箭头。插在木质箭杆中,用弓或弩射出,射杀敌人。●弩(弩机):弩机,又称悬刀,是弩的扳机。上端钩住弩弦,下端用手指扳动,即可将箭射出。与弓相比,弩增加动了射程,并提高命中率。●甲(甲片):甲,由片用绳编缀而成,穿于身上用以防护。商周时铜甲较少发现,主要为皮甲。战国开始出现铁甲。●盾:盾,又称"干"。实战时,战士左手持盾以自卫,右手持刃以杀敌。商周时期的铜盾较少发现,以木质、皮质的盾为主。●鐏:鐏,装在钺、戈、矛、盾、戟等长柄兵器的木秘下端,将兵器插在土中,不使其倾倒。初期的鐏无刃,后期有刃,亦可刺杀敌人。战国铜镜
战国铜镜的纹饰,呈现出一种繁褥复杂、神秘诡谲的风格,反映了先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战国铜镜有两类主纹最为常见。一类是动物纹,如龙纹、凤纹和一些未知名的怪兽,面目狰狞、身躯蟠绕,是现实中动物被神化的体现;一类是几何纹,如三字纹、菱形纹等,可能是先民对自然界的抽象认知。
除主纹外,战国铜镜还有云雷纹、羽状纹等地纹,其细密繁复的排列方式,更加烘托出了主纹的神秘气息。山宇纹镜是战国最流行的几何纹镜类,镜背上有像汉字"山"的纹饰。依据"山"的数量,山宇纹镜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区别。②四山字纹铜镜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直径18.3厘米镜缘厚0.6厘米
1997年商承祚家族捐赠
有人认为镜中的"山"是字,代表古人对山的崇拜。也有学者指出这并非当时"山"字的书,写,却与青铜器上抽象化的勾连雷纹很相似。
勾连雷纹是流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的抽象纹饰,也见于战国早期,其含义目前尚无公论。
商周时期的勾连雷纹主纹是四个怪兽,地纹由细密繁缚的羽状纹构成。怪兽的头部似熊,大口张开、长舌外卷,显得面目狰狞;怪兽身后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而现实中的熊科动物都是短尾。这件铜镜,使用了绿松石作为纹饰的装点。早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也是目前通常认为的夏代,就有用绿松石装饰的青铜牌饰。历代铜镜
铜镜,是中国历时最长的铜器种类,从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一直延续到清代。在漫长的岁月中,铜镜纹饰的风格、内涵发生了多次变化。
朝代的更迭、时局的变迁、社会风气与思想的转变,深深地影响着铜镜纹饰。铜镜纹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从对自然、神灵的敬畏,逐渐转向对世人生活的关注。
可以说,中国历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浓缩了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汉朝建立后,社会思想为之一变。随着时局的推移,人们的心态、信仰等精神世界也随之转变,这种转变也透射在铜镜的纹饰之上。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安定、生活富足,铜镜纹饰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末年,社会多有动荡,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或信奉阴阳五行、谶纬等学说,或信仰佛教、原始道教等宗教,各种神人神兽是此时铜镜纹饰的主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各地的铸镜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铜镜质量明显下降。战国铜镜流行"主纹+地纹"的风格。地纹看上去细密繁缛,却是由多个纹饰相同的独立单元拼接而成,有些铜镜上可以见到纹饰单元之间的拼接缝。这种制作方式,应该是源于同时期青铜器纹饰的制作。汉代铜镜没有了地纹,纹饰布局规整。据研究,汉镜纹饰体现了机械制图的思想,是由规矩(即圆规、矩尺)等工具实现的等分布局。唐代以前,铜镜纹饰均为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构图模式,直至唐代盘龙纹镜的出现,才不再拘泥于纹饰的对称构图。宋金之后的铜镜纹饰,如人物故事纹则受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纹饰单元之间的拼接缝
●上图:战国四兽纹铜镜的纹饰 深圳博物馆藏
下图:战国变形兽纹扁壶的纹饰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上图:西汉星云纹镜的制作设计
下图:东汉博局纹镜的制作设计
隋代与唐初的铜镜,犹有汉晋余韵,纹饰规整、构图对称,但也流露出新的时代气息,多用辞藻华美的六朝讲文作为镜铭。盛唐以来,社会的富足、文明的交流、思想的开放呈盛世气象,让人们的精神世界从神鬼的桎梏中转向自由生活的美好。先秦时期,牛车主要用于运载货物,贵族出行与战争都用马车。
秦汉时期,牛车仍然主要用于运载货物,除了汉初因马匹不足而公卿多乘牛车外,大多数时候牛车是商人或身份低的人乘坐。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战马紧张,皇帝与大臣日常出行多改用牛车,由此风行。西晋时最终确立了以牛车为出行礼仪的公车制度。魏晋风度一部分也与牛车有关。南北朝时期沿袭这一制度,贵族都以牛车为时尚与身份的标志,装饰奢华。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流行乘牛车也受六朝隋唐风气之影响。隋唐时期,贵族豪门多骑马,牛车多为女性的出行工具,"香车宝马"由此而来。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货币,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货币体系。中国历代的铜钱,是金融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证。铜钱等货币的每一次变化,都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文化的转变。商至西周 最早的货币
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背部有人工穿孔,具有小而轻、便于携带、方便计数的特点,因此逐渐成为当时的货币。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天然贝币供不应求,石、骨、铜、木等名类材质仿制的贝币大量出现。至东周时期,随着金属铸币的出现,天然贝不再被当作货币,只用于装饰。
青铜器铭文中的"贝"
商代晚期,贝币常随葬于贵族墓中,少则一枚,多则数十枚,作为财富的象征。殷墟妇好墓甚至出土了六千余枚。
贝币的计量单位为"朋",指穿系成串的贝币。目前,学界多认为10贝为一朋。
东周 金属铸币的到来
东西时期,各诸侯国的商业均有发展,金属铸币替代了原来的价币。一枚金属铸币的购买力,与它的实际重量成正比。
因此,这些金属铸币的铭文,有些是"釿""两"等重量单位,同时也作为货币的面值单位。有些铭文是地名,代表钱币铸造流通的区域。
由于列国割据,各国使用不同的金属铸币,逐渐形成了布币、刀币、圆钱与贝币四大货币体系。战国四大货币体系
1.布币:造型源自铲形农业工具﹣﹣(与"布"互为通假字),主要流行于东周王楼与韩赵、魏等国。
2刀币:造型源自加工工具﹣﹣削刃,主要流行于中山、燕、齐等国。
3、圆钱:造型可能源自纺织工具﹣﹣纺轮,最早出现于魏、赵等三晋地区,为圆形圆孔钱;受三晋的影响,秦国也铸造圆钱,有圆孔和方孔两种。
4.蚁鼻钱:造型来自于贝币。因形似鬼险蚂蚁,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或"蚁鼻钱",流行于楚国。通货膨胀,指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超过了实际需要,引起了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重量,是影响铜钱购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铜钱的名义重量(面值)大于实际重量之时,就会导致货币数量增加、引起货币贬值。铜钱时代的通货膨胀,主要有铸小钱与铸大钱两种现象。此外,在铜钱中掺杂其他低价值金属以降低铜含量,甚至铸造铅钱、铁钱等,也会造成通货膨胀。铸小钱:铜钱的名义重量不变,减低实际重量,同等重量的铜材就可以铸造更多铜钱,造成货币数量增加。铸大钱:铜钱的实际重量略有增加,但法定面值被大幅高额货币,会引起货币度提高。这就是在发行贬值。●楚国使用的黄金货币为金版,也称"爱金",扁平略呈方形。●每个小方块上都有一个字,为"郢""陈""卢"等地名。●爱金属于称量货币,巨额支付时可整块使用,小额支付时可按需剪切。
02西汉
●西汉有金饼、麟趾金等黄金货币。
●黄金货币多用于皇帝赏赐、诸侯王向皇帝进奉,也用于赎罪及较大数额的交易等,基本不在市场上流通。03唐代
●唐代有金银饼、金银铤,银铤形制有笏形、船形等。●除储藏手段外,唐代金银可用于赋税、捐献、赏赐、军政开支、贿赂、谢礼等支付手段。●唐代最初实行征收谷物、布匹的赋税制度,天宝年间改为征收黄金、白银。●宋代多见束腰形的金锭、银锭。还有金牌、金银饼、马蹄金、瓜子金、金银钱等形制。●金银在宋代发挥的职能同唐代无异,白银比黄金更趋重要。●宋代赏赐、军费、赈灾都大量使用白银,官俸、税收、田赋也往往部分折成白银,民间大额支付用银之例也有很多。●金代不以黄金为货币,流通支付使用银锭,其造型同于南宋。●金章宗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铸造"承安宝货"银币,分一两至十两五等,每两折铜钱二贯。●承安宝货是我国第一种法定的计数白银铸币,已非称量货币。●自元代开始,以白银为价值尺度,并逐渐发展到用白银为流通手段。●元代黄金、白银多铸造成束腰的锭形,被称为"元宝"。●明代纸币的贬值、外国白银的输入,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各种租税都用白银折纳,白银取得正式货币地位,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清朝延续明代银钱兼用的货币体系,但朝廷更加重视白银。●早期的交子由十六家富商主持发行,宋真宗时期改由政府接办。●以"文""贯"等铜钱单位为面值单位,金额在发行时填写。●官方交子分界发行,三年为一界,每界似乎有发行限额,到期后用新交子回收旧交子。●四川地区发行的交子,以四川地区流通的铁钱为现金准备,并可兑现为现金。宋徽宗时期改"交子"为"钱引",流通区域扩大。●会子分界发行,三年为一界,每界有发行限票,到期后用新会子回收旧会子,但有时会展期。●金国纸币最初为七年一界,后取消分界,纸币可无限期流通。●由于通货膨胀,不得不时常更换新纸币,纸币名称也随之改变,旧纸币可被新纸币折价兑换。●纸币名称为"钞""交钞""宝钞",面值单位为"文"贯"。●朝廷在各路设立钞库或平准库,以金银兑换纸币,稳定钞价。●朝廷颁布《至元宝钞通行条画》,是比较全面的币制条例。●明初仿元朝,专用纸币。不久后钱钞兼用,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明代只用"大明通行宝钞"一种纸币,取消分界,面值单位为"文""贯"。6清代纸币
●顺治年间发行纸币"钞贯"。清朝灭亡南明后,钞贯停止发行。
●咸丰年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朝廷发行纸币"大清宝钞"与"户部官票"。前者以铜钱为基础,面值单位为"文";后者以白银为基础,面值单位为"两"。
●光绪年间,受外国纸币的影响,清朝开始发行新式纸币,有"两""圆"等两种面值单位。
大清宝钞、户部官票、中国通商银行钞票、大清银行兑换券(上海博物馆藏)中国古代晚期铜器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儒释道三教的各类造像及器用,以及仿自商周青铜器的各式祭器、铜炉、花瓶等,均与世人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种类丰富的各式造像,反映了古人对宗教神衹的理解与膜拜,也反映出佛教、道教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各式铜炉与花瓶,既可作为儒释道以及宗庙祭祀活动中重要的供养器具,也可用于文人生活中的文房清供或赏玩陈设。供养铜器
随着佛教、道教的广泛流传,受到宗教中香花供养习俗的影响,宋代及以后的铜器以香炉、花瓶比较多见。
在金石学以及儒学复兴风潮的浸染下,这些铜香炉、铜花瓶也受到了商周铜礼器的影响。如,香炉的造型多似鼎、簋、鬲、簠等食器,花瓶则多见尊、觚、壶等酒器的造型。宗教造像
自宋代以来,儒、佛、道三教以及民间信仰互相影响的趋势愈发明显,教义与神灵互相借鉴。元代尊崇藏传佛教,开启了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及与汉地佛教的融合;明清两代,藏传佛教依然获得皇室优崇与扶持,汉地儒、佛、道三教的融合信仰,深入民间流行。
与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相比,明清的佛、道两教相对衰落,宗教造像艺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儒学的发达促进了佛、道两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的宗教造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多元信仰。彩陶是中国早期陶器艺术的重要品种,发源于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于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属日常生活器用,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等。甘肃、青海是我国彩陶起源早、发展时间长、分布范围广、艺术成就较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马家窑文化彩陶是这一地区彩陶中的奇葩。此外,陕西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也备受推崇,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尤以人面鱼纹著称。彩陶纹饰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是自然崇拜的反映,也对青铜时代的装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了璀璨而神秘的彩陶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深圳博物馆致力于彩陶的征集,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家窑文化馆藏彩陶体系。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仰韶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包括甘肃的天水地区和泾水上游、陕西洛河中上游和汉水上游、晋西南地区、豫西地区等,比较典型的有陕西西安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郑州大河村、山西夏县西阴村等遗址。早期的半坡类型彩陶主要装饰黑彩的几何形纹样和鸟、鱼、人面纹等。稍晚的庙底沟类型彩陶以黑彩勾绘圆点、弧三角、涡纹和网纹等,组成复合纹样。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半坡遭址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年至前2050年,是相当于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文化,因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为代表而得名,并以泥质橙黄陶上绘黑彩为特色。马家窑文化彩陶可分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与马厂类型,各类型代表其不同发展阶段。旋纹,也称之为旋涡纹,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晚期,兴盛于马家窑文化早中期。神人纹:神人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晚期彩陶代表性纹饰之一,有的学者称之为蛙纹。第二单元 青瓷诞生 商周秦汉的陶瓷
根据考古发现,原始瓷最早可追溯到夏代。商代原始青瓷已得到较好发展,经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高峰。学界一般认为,夏商周时期的原始瓷主要产于南方浙江地区。东汉晚期逐渐完成了原始瓷向瓷器的技术过渡,中国陶瓷发展翻开了新篇章。
陶俑始于春秋时期,孔子有"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之语。秦汉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明了中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形成了洗练、沉雄的民族风格。此外,低温铅釉陶的发明,是汉弋陶工艺的又一重大成就,为南北朝隋唐时期各类低温釉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始瓷的诞生
原始瓷至晚出现于夏代,盛于商、西周与春秋战国,其胎釉与温度已具备瓷器的基本特征。青瓷是南方越人的伟大发明与创造,多为仿青铜器造型的礼器。历经千余年的发展,至东汉晚期才出现真正成熟的瓷器。
●春秋原始青瓷印花双系罐 1974年江苏镇江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汉原始青瓷刻花双系壶 故宫博物馆藏
●商原始青瓷方格纹尊 1953年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文帝霸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灞河西岸,取
其水名为陵号。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汉陵陶俑虽沿袭秦风,但形体尺寸已不再惯拟真人大小。这里展示的汉文帝霸陵附近所出彩绘陶俑、便向我们呈现了西汉早期陶俑艺术的风貌。原始青瓷提梁三足益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件三足益的腹部一侧安兽首短流作龙首,另侧塑出龙尾,肩部置提梁且出戟作为龙身,构成一连贯的龙形。这一造型仿自同时期的铜提梁益,是反映吴越贵族礼乐制度及丧葬习俗的重要实物。该器制作精美,造型、纹饰、胎釉等都代表了战国原始瓷器的较高水平。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的合葬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咸阳原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对阳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棵体俑,极具西汉雕塑的艺术特色。这批展品出土于阳陵陵园内,是与常见的"塑衣式"俑不同的另一类俑﹣-"着衣式"俑,有的原本穿戴皮制盔甲和战袍,并且还有木制的手臂和手,骑俑胯下所骑的亦是木马,只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地下埋藏才朽没无存。这类着衣俑是专为皇帝随葬的级别较高的陪葬物。从俑的丰富造型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对其制作之用心:各人表情、发髻不一,但都面带微笑、神态平和,显得从容大度,反映了"文景之世"时大汉帝国的强盛和人民富足所表现出的社会气息。该罐造型呈筒型,器表满饰变体蟠螭纹,施青绿釉,釉薄而透明,是原始瓷器的精品。其器表凹凸不平,系采用商周时期流行的泥条盘筑法所致。礼乐器与戎器等是古代王室贵族在祭祀、宴飨、征伐和丧葬等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商周时期,礼器多为青铜铸造。早在西周时期,伴随着中原礼制文化对南方地区广泛而持久的渗透,原始瓷逐渐仿制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并初步形成实用器与礼器的分化。越人墓葬,尤其是部分大、中型土墩墓中,已出现用尊、鼎、簋。提梁卤、筒形器等仿青铜原始瓷礼器以替代青铜礼器随葬的现象。以瓷代铜仿制礼器随葬成为越国贵族墓葬特有的丧葬习俗,是越族葬制、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同时期贵族大墓普遍随葬青铜礼乐器的现象相比,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战国早期江苏无锡鸿山邱承墩越国贵族墓出土原始青瓷礼乐器商与西周早期流行人殉。西周晚期,随着周王室的式微与分封制的分崩离析,人物俑作为象征人殉的替代品开始出现。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后期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两汉时期盛行以陶俑、木俑及青铜俑等随葬,以彰显墓主身份地位、死后哀荣与升仙享乐。陶塑是两汉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更注重造型艺术,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多有规模宏大的军阵场面,也有乐舞百戏、击鼓说书、侍女、农夫、武士、庖厨等世俗生活形象。铅釉陶的发明,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它以铅的化合物为助熔剂,以铜、铁为着色剂,在800℃左右的低温下烧成,器表呈现出翠绿、深绿、黄褐和棕红等色。据考古资料显示,铅釉陶多为随葬明器,最早在关中地区的西汉早中期墓葬出现,西汉末快速发展,至东汉其流行地域已扩展到西至甘肃、北达长城、东至山东、南抵湘赣等地。汉代铅釉陶明器的发展受到汉人重孝道重厚葬习俗的影响,"事死如事生"。墓葬器类几乎涵盖生活礼仪的所有方面,诸如鼎、盒、壶、谷仓、楼宇、灶、井以及各类随葬人物、猴、鸭、狗、鸡等陶塑应有尽有。铅釉陶器也成为了解汉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西汉绿釉陶龟座博山炉 1969年河南济源积城泗涧沟8号汉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此陶炉由炉身、炉柄与承盘组成,炉盖缺失。熏炉为燃香器具,香料在炉体内点燃,烟气从炉盖上的小孔散发。西汉中期以后,熏炉流行作山峦形盖,后世以其象征海上仙山"博山"而称之为"博山炉",焚香时呈现出山岚腾绕的景象。●东汉褐釉陶仓 1977年陕西西安市东车辆段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东汉绿釉陶井 1958年山东高唐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末三国两晋是中国青瓷成熟并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科学研究测定,东汉时期的公元1世纪左右,青瓷技术已经成熟。三国两晋时期,社会政局虽然动荡,但陶瓷技术却获得革命性进步与发展。南方瓷胎和釉面质量不断提升,器物造型丰富,并且开始受到佛教传入的影响。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兴盛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陶瓷造型与装饰受到外来文明的强烈影响,尤以佛教与中亚波斯文化的影响为重。北朝中晚期,南方青瓷技术随着南北交流的加强传至北方。北方青瓷崛起于北朝晚期并走向成熟,由于北方长期为鲜卑政权统治,西域胡风盛行,因此陶瓷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西域文化元素。鸡首壶、兽形尊、香熏、兽形水注、三足砚、唾壶、虎子和羊形器等日用器以及灶、谷仓罐、猪圈、鸡舍等模型器都是此时期的特色产品。堆塑人物、飞鸟、百兽、楼阁等内容的谷仓罐是魏晋时期青瓷高水平的艺术杰作。三国的质朴、西晋的华丽与东晋的简约基本代表了魏晋青瓷的艺术风貌,也是魏晋政局变动、文艺审美变迁的物质反映。东汉晚期,浙江上虞、慈溪等地烧造出成熟的青釉瓷。魏晋时期,青釉瓷迅速发展,江南地区窑场众多,烧造技术成熟,器物种类丰富,装饰手法多样,尤以动物题材最为流行和重要,达到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西晋青釉龙柄灯 江苏南京丁墙村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三国.吴青釉羊形器 江苏南京清凉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年)青釉槅 江苏南京上坊吴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西晋青釉虎子 江苏南京栖霞岭甘家巷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晋青釉羊舍 1995年江苏南京丁墙村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南北朝时期青瓷工艺趋于完善,大量吸收佛教文化装饰是其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南方青瓷造型讲究,线条细腻流畅;北方青瓷粗犷豪放,胎体厚重,结构简练。这一时期,由于佛教迅速传播并深刻地影响了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象征佛教文化的莲瓣纹成为青瓷的主流装饰纹样。莲瓣纹装饰的壶、尊、罐、碗等都是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的产品。特别是造型浑厚、装饰华丽的莲花尊代表了当时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另外,中西文明交融的各种元素也是陶瓷装饰的重要纹样。深圳地区该时期的城市遗址、窑址与墓葬中,亦出土了青釉与黑釉瓷器,其特征与岭南地区同时期遗物基本一致,为研究本地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证。●北朝青黄釉高足盘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朝青釉鸡首壶 广东深圳铁仔山南朝墓出土 深圳博物馆藏●南朝青釉鐎斗 1958年福建福州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朝青釉博山炉 1975年福建闽侯官山南朝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褐黄铅釉盘口壶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代表"净土",象征自性清净。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南朝梁代佛教最兴盛时,佛寺多达两千多所,北魏末期僧尼多达两百余万人。唐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极言南朝寺庙之多。南朝青釉刻印莲花纹盘盏 福建建瓯水西林场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南朝莲花纹筒瓦 江苏南京灵山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南朝青釉刻莲花纹尊 湖北武昌周家大湾刘觊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北齐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 河南濮阳李云墓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壶的肩部饰网格纹与花瓣纹组成的纹饰带,并贴塑铺首衔环与四龙四凤。运用贴塑、模印工艺表现纹饰,构成装饰纹带,是三国与西晋时期青瓷器物的特征之一,常见于鸡首壶、唾壶、罐、盆等器物上。这类平底双耳壶主要分布于川、藏、滇三省相邻的地区,年代自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延续至秦汉,但黑陶质嵌铜泡钉者极为少见。有研究者将其归属指认为早期由西北地区迁至西南的氏羌系民族,后因转向定居农业,及汉文化的渗入而趋于绝迹。杨家湾汉墓,距陕西省咸阳市东北22公里,位于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和汉景帝刘启的阳陵之间,共两座,因距长陵较近,可能为长陵的陪葬墓、墓主是当时的高级将领。墓地南边分布有十一个陪葬坑,其中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出土了两千三百多件兵马俑。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西汉早期骑兵的建设、发展和在作战中的运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有学者依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所记方位、推测这可能是西汉早期著名将领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地秦始皇陵兵马俑大致可分为战车、骑兵和步兵三类,重写实,兵、马的形体大小仿照真人真马,战车及兵器多为实用器。杨家湾兵马俑均为模制,体型小,手中所持多为象征性的兵器,以步兵为主,辅以骑兵,而战车已不见,这反映了秦汉间军队组成和战术的转变,战车已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少量战车为主,阵后设若干骑兵方队,机动配合步、车兵作战,执行侧击、奇袭和包抄等战术任务。这种战阵,可因敌人进攻方向不同或因已方打击重点不同而变换阵势。●西汉彩绘持盾步兵陶俑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汉陶盾牌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 咸阳博物院藏西汉兵马俑群以咸阳汉阳陵、杨家湾汉墓、徐州狮子山汉墓等陵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这里展示的彩绘武士俑与骑兵俑,整体造型上与杨家湾汉墓所出兵马俑相类,均为西汉塑衣式陶俑的精品之作。这些步兵俑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彩绘脱落,但仍可见其整体上运用了较为一致的人物塑造手法,以红、白、黑等色绘出面部与服饰,身着交领袍服,或外罩铠甲,背负箭囊,右手半举空举,生动地表现出武士持械备战的状态。巴蜀地区的范围,大致以今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为蜀,以今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为巴。巴蜀地区的汉代陶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讲求写实,而且擅于夸张,着力于对神韵的刻画,追求"形神皆备"的艺术效果。泛而熟练地使用在巴蜀地区汉代陶俑的制作中,主要表现在面颊细部、服饰纹理等,勾勒出人物的具体形神,极具感染力。抚琴俑是汉代乐舞俑门类中的一种,也是巴蜀地区东汉墓葬中的常见遗物。抚琴俑常作坐姿,膝上置一琴,双手抚之;且多与案、耳杯、盘等宴饮器具同出,在墓室内共同再现宴饮时乐舞助兴的生活场景。汉代乐舞百戏繁兴,倡优为乐舞表演者,俳优则以幽默诙谐的表演博人一笑。俳优身份低下,在汉代画像石所见乐舞百戏场面中,常以身材粗短、上身袒裸、动作滑稽的形象出现,汉墓中也多有此类陶俑或石俑出土。庖厨俑集中出土于巴蜀地区的东汉墓葬中,多为进行食材处理的厨师形象。厨师前置一俎案,案上常见鱼、鸡、猪、瓜、菜等食物,是研究当时饮食习惯的重要材料。隋唐时期,南北陶瓷取得了全面进步与发展,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发展交相辉映,釉色与技术全面发展。越窑青瓷精益求精,类玉似冰;邢窑白瓷尽善尽美,如银似雪,形成了"南青北白"陶瓷生产格局的典范。此外,以唐三彩为代表的彩色釉陶器标志着我国中世纪釉陶工艺的突飞猛进。唐代陶瓷的丰富多彩展现了盛唐瓷业面貌的绚丽斑斓、浪漫与豪放,也体现了兼容并包、民族融合与中西交流的多样文化特征。工艺方面,瓷窑烧造技术取得长足进步,釉色、胎质与造型等都呈现出饱满大气。唐代中晚期,中国陶瓷又开启了大规模外销的新纪元。"胡人"在唐代主要用来称呼西方人,其中尤以粟特人居多。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被称为昭武九姓、杂胡,主要分布于今天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从北朝到隋唐时期,票特人儿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民族,粟特人把东西方物质文化中的精粹,转运到相互需要的一方。唐代中国许多舶来品,大到皇家狩猎队伍中的猎豹、长安当庐的胡姬,小到宫廷贵妇玩要的波斯犬、装扮用的花露香料,其实都是粟特人从西方各国转运而来的。此外,能歌善舞的粟特人以及他们翻领窄袖的衣着,也深深影响着唐朝的社会生活,引导着时代的风尚,成为繁荣昌盛的大唐文化的一个形象标志。粟特人进入中国除了经商之外,还可以做官从军,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唐代爱马和养马的风气很盛,马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宫廷生活的祝寿、庆典、游猎、沙场征战、商业运输和日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据史载,唐初四十余年间,全国的官方马从三千匹激增到七十万六千匹,足见当时对马*。在唐朝的诗词和绘画中,对马的歌咏与描绘也屡见不鲜。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先帝天马玉花驰,画工如山貌不同。……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成为古代描述马的形象中被塑造的最成功的作品,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其釉色并不仅限三色,通常有绿、黄、白、蓝、赭、褐、紫等多种色彩,但以黄、绿、白三色最为常见,故而得名。迄今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河南巩义窑、陕西黄堡窑、河北邢窑、山西浑源窑等。唐三彩不仅作为当时的生活和随葬之用,而且还远销国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器类包罗了各种生活用具、人物俑、动物俑及建筑家具等模型,式样繁多,再现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科研价值。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它始于唐高宗时,盛于开元、天宝,以后逐渐衰落。唐三彩也影响了后来的波斯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辽三彩、金三彩等产品。
据《旧唐书》卷四十五记载:"近者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由此可见,三彩俑主要是用做墓葬中的随葬品。唐代朝廷会指派专职官员来管理这些用以陪葬的陶明器。唐朝有甄官署,专事负责此项差使。据《唐六典》记载:*供琢石陶土之事……凡砖瓦之作、瓶缶之器则供其明器之作(别敕葬者,供余并私备),个高下各有程*以上九十事,*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当扩、当野、祖明其余音声队舆、童仆之属、威仪服玩,各初其长率七寸。"[选料]精选上等黏土或瓷士、去除杂质,经反复搅拌沉淀,制成颗粒很细的原料。[制坯]根据需要、采用轮制、模制、捏塑等方法、制成各种成型坯胎,阴置晾干。[烧坯]将成型坯胎放入窑内,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素胎。[侥釉|将挂好釉汁的素胎再次入窑,烧至约900℃使釉汁溶融开化,在素胎上形成彩色釉面。[开相]在不着釉的俑类头部、用珠红点唇,用墨笔绘出眉毛、眼睛、鬓须和头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代女性热情开放,大胆吸收西域服饰元素,引领服饰新潮流。女性服饰、发饰、面饰造型多样,融合多种外来元素,华丽夸张,美艳绝伦。从衣着到身形,从发型到妆扮,唐代的仕女极尽所能的打扮,创造了一千多年前的时尚。
唐代女性时尚的主要潮流是:衣着样式由遮蔽而趋于暴露,发型装扮由简单趋于繁复,服装风格由简朴趋于奢华,体型由清秀趋于丰腴。这些在考古发现的唐代壁画、女俑上都可以看到。●唐彩绘持镜仕女俑 1948年陕西长安县裴氏小娘子墓出土唐弈棋仕女图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双鬟望仙髻、双螺髻、倭堕髻、百合髻、囚髻、乌蛮髻、抛家髻、回鹘髻、垂鬟髻、扁形髻辟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据《礼记·王制》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伴宫。"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辟雍》解释云:"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也谓之分题砚。"辟雍砚始见于三国魏晋时期,多为瓷质。辟雍砚一般多足,足为马蹄、兽面或宝珠等形状,流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南北窑场皆有生产,皇室贵族与普通士人通用之。晚唐五代以来,石砚重新兴起成为主流,样式十分丰富,陶泥瓦砚亦流行,瓷质辟雍砚则基本退出主流砚式。●唐白釉带盖兽足辟雍砚 陕西昭陵长乐公主墓出土 昭陵博物馆藏●北齐杨子华 校书图卷(局部)宋摹本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北魏青轴辟雍砚及砚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藏巩义窑是隋唐时期北方的著名窑场。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该窑始烧于北魏时期,主烧青瓷。隋唐时期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白釉青花也创烧于该窑。巩义窑还是唐三彩烧造的代表性窑场,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所制绞胎器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瓷、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巩义窑唐代生产规模很大,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瓷器一起,远销到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埃及等国家。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最重要的外销瓷窑厂之一,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其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兴起于中晚唐的一个商业性瓷窑,中国史书上虽未见长沙窑的记载,在唐诗中却能觅其芳踪。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中外文化共同孕育出的绚丽之窑。
唐代陶瓷外销贸易的兴起也展现了唐王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影响]。外销瓷主要包括北方邢窑、定窑白瓷以及南方越窑、长沙窑以及东青瓷等,其中长沙窑主营外销,广东青瓷以梅县水车窑、高明大山窑瓷器为主。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后,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衰败于五代。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出土有长沙窑瓷器,可见它既烧制日常用瓷满足国内消费,又大量外销。长沙窑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装饰艺术上的创新。装饰手法主要有釉下彩绘、模印贴花、雕塑三种。长沙窑高温釉下彩烧制成功,是我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工艺进步。第五单元 百窑竞艳 辽宋金陶瓷的鼎盛
辽、宋、金时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北方瓷窑激增,交流渗透,各擅其长,在全国形成了窑场林立、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陈寅恪先生曾说:"吾中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陶瓷艺术之发展演进亦然,宋代陶瓷之成就也代表了中国古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汝窑的雨过天青,青白瓷的光致茂美,龙泉窑的青润如玉,黑瓷的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剪纸贴花,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定窑印花的工整雅素,耀瓷刻花的犀利潇洒,辽瓷的游牧文化特色,这些均体现了这一时期陶瓷工艺新的仪态和风范。●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据考古资料推断,古代瓷枕创烧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仍有制作。辽宋金时期,其造型主要有长方形、八方形、如意头形、银锭形、腰圆形、仕女、婴戏以及各种动物形等。南北各大窑场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钧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都有烧制。瓷枕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北宋诗人张来《谢黄师是惠碧瓷枕》诗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瓷枕根据不同造型和装饰还具有镇宅、辟邪、祈福、求子、消夏等诸多功能。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款白釉珍珠地剔花长方形枕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枕倭角八方形,为山西河津窑精品。枕面书写诗词:"报信教人接,牵牛与我骑。今朝无一事,睡至日高时。"瓷枕是中国古代睡眠用具,隋唐时期已有烧制。宋金元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这件瓷枕书法流畅,诗文优美,体现了金代北方书法艺术自由奔放的风格,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宋金时期,市民文艺活动日益丰富,城市瓦肆中的百戏品种繁多,而社火等表演形式在农村兴起,且久盛不衰。这些百戏技艺元素,又不断融入到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创作中。从唐代散乐、经宋金杂剧院本、再到元杂剧的乐曲传承体系,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宋金砖雕便将这类民间艺术融入到墓葬艺术中,生动地表达出世人对来世重享精彩的文艺活动的祈愿。《大汉原陵秘葬经》可能是金元时期山西地区的地理葬书,山西地区自唐代以来流行的地理风水之说,渊源于唐代西京(今陕西西安)。以西京为中心,北至今山西、河北,南至四川,东至河南,西至甘肃,都受到了风水学说的影响。宋代以鄱阳湖平原为中心的地域普遍流行长颈堆塑瓶、盘口瓶,实则是晚唐以来北方丧葬文化南传的余绪,长颈堆塑瓶可视为南北方丧葬文化融合的产物。长颈堆塑瓶上堆塑的神煞形状与数量与《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所记大体吻合。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青白釉堆塑长颈瓶 1977年江西南昌县南宋墓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藏宋代丁晋公《天香传》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裡享,首惟馨之荐。"可见中华文明中熏香的历史由来已久,西汉初期,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起来,而且有了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燕居焚香,是两宋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宋代,用香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在香炉中焚香。宋人最爱的香料是用各种方法合成的香料,从皇室贵胄到仕宦乡绅乃至市民,皆以此为尚,不同只在于使用的数量与品质。香炉作为雅致情趣的必备之物,颇受禅宗美学的影响。如黄庭坚自称有香癖,沈立著有《香谱》。杨廷秀《焚香》诗云:"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如纸。"香毯、狻猊炉以及三足鼎炉、双耳簋炉、鬲炉、尊炉、博山炉等各类仿古香炉成为文人士大夫追捧的样式。1.北宋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局部)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北宋元裕二年(1087年)绿釉狻猊炉 安徽宿松吴正臣夫妇墓出土北宋结束了晚唐五代乱世之后,采取重文轻武的文人治国政策,文人士大夫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文化也空前繁荣。随着北宋儒学复兴,金石考古学的兴起,五代典章文物备受推崇,器用仿古与复古之风盛行。陈寅恪先生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器物之盛亦然。宋人追求生活情趣与人文意境,深受禅学、理学之影响,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被称为"四般闲事",使风雅成为一时之世风。闲事中的一件件道具玩物,也得幽意风韵,成为*注碗高14.7厘米口径17.6厘米底径9厘米注子通高24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9厘米注子与碗相配,称注碗或注子一付。这副注碗是北宋景德镇生产的高档青白瓷。注碗,以往误认是温酒的,事实上注子与注碗间空间狭小,有的注碗还是镂空设计,无法温酒。古人饮酒前要加热,注子配以注碗,是防烫的设计。《韩熙载夜宴图》中已经能见到注碗的形象。纪年材料可见江西铅山县莲花山元佑元年(1086年)吴氏墓、安徽宿松县元佑二年(1087年)吴正臣墓等,时代集中在北宋后期。建盏是两宋茶盏名品,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品种,盏底印"供御"、"进盏"铭文的建盏,为专奉宫廷之用。宋代流行点茶,对冲点要求很高,遂斗茶之风兴起。建盏色黑坯厚,最适宜斗茶,不仅可衬托茶汤之白,还便于斗试家验水痕、断胜负。受中国禅宗及饮茶之风影响,南宋以后建盏大量流传日本。建盏釉中高含铁元素,在高温烧造过程中,铁分子饱和后会产生析出现象,因窑温变化及微量元素不同,会产生兔毫、油滴等不同效果。《茶录.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江西不仅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还是禅宗五宗七派共同的发源所在。禅宗思想影响深远,并渗透到手工业领域,众多禅宗寺庙包围中的江西吉州窑便是典型一例。吉州窑的主要产品是茶盏,早在唐末五代,"饭后三碗茶"已成为吉州禅寺的"和尚家风"。茶对禅僧而言既有养生之功,又是得悟途径,茶与禅的关系已达到"禅茶一味"的境界。蕴含禅理的桑叶盏,饱含禅趣的蓓卜盏,随意挥洒的釉斑盏,无不处处体现着禅宗思想对南宋吉州窑瓷器装饰的影响。吉州窑茶盏内形色各异的装饰,与草茶在江南禅寺和民间的普及,以及由此*早期的插花可能与宗教的鲜花供养有一定的关系,北朝图像中已有表现。佛道两教的香花供养也带动了世俗社会对花的认知。世俗插花兴起于北宋,到南宋时已是上至宫廷贵胄、下至普通百姓人家都能享受的雅好。梅花、菊花、芍药、牡丹等都受世人喜爱。杨万里《瓶中梅花》诗云:"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到南宋中后期,插花赏物的社会风尚可能也与理学倡导"格物致知"有一定关系。●金明昌七年(1196年)陕西甘泉县柳河湾村墓 东北壁壁画 瓷盒在唐代已出现,唐代瓷盒以圆形为主,多为素面,至晚唐、五代时盒面多刻划花纹,器足渐高外撇。至宋时,瓷盒形制多样,有莲瓣盒、菊瓣盒、八方盒、瓜式盒等,各地无不烧造。瓷盒主要为日用器,主要有梳妆盒、香盒、茶盒、药盒、镜盒以及珠宝盒等多种。如梳妆盒包括用于盛放妇女化妆品的粉盒、朱盒、油盒、黛盒等多种。
有的盒子带有铭记,青白瓷盒一般均为印在盒子外底的" x 家盒子记"阳文一行款,而且"盒"均写作"合"。目前已发现的有"段、许、蔡、吴、汪、蓝、朱、徐、程、张、余、陈、潘"13家。这种带作坊名称标记的青白瓷盒在国内外均有出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商品竞争之激烈。宋苏汉臣(传)靓妆仕女图(局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元明清时期,陶瓷发展经历了革命性变迁。景德镇青花、釉里红高温蓝釉与红釉、枢府釉及大型器物的烧成,奠定了明清两代御窑制瓷工艺的基础,景德镇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瓷业成就空前辉煌,官民并举、异彩纷呈,一枝独秀。乾隆以后,景德镇制瓷工艺逐渐走向衰落。进入明代,南北方仍有诸多窑场分布,且不乏精品,尤其是北方磁州窑、禹州窑、南方龙泉窑、德化窑、漳州窑等仍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陶瓷大量销往欧美、特别是景德镇外销瓷成为世界外销瓷市场的庞儿,深刻影响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枢府瓷
枢府瓷又称卵白釉。卵白釉瓷为元代景德镇在宋代青白釉基础上创烧的瓷器品种,白釉微微泛青而似鹅卵;又因其中有的器物印有"框府"款,属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订烧,故又称为枢府瓷。这一品种延烧至明初。
卵白釉深受元代朝廷的喜爱,常金景德镇窑谈制供官府使用,"有命则供,否则止"。除了"呕府"之外,还有"太禧""东卫""昌江""福禄""福寿"白王天顺年造"等铭款。●元至大二年(1309年)备酒图(局部)
山西兴县红峪村壁画墓
●黑釉酱斑碗●耀州窑青釉瓶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遍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多地,盛极一时,其中心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代磁州窑主要烧制白釉黑花器,产品具有硕大、浑圆、厚重的特点。大盆、大罐、枕是主要产品,云龙、云凤、云雁、鱼藻为常见的纹饰。翠蓝釉瓷器
翠蓝釉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的低温彩釉,以碱金属等作为助熔剂。翠蓝釉的产生可能受到伊斯兰地区的影响,是中国制瓷业受到外来影响的一个例证。其在伊斯兰地区早有生产,可上推至9~10世纪,并且一直延续至15世纪以后。
金代翠蓝釉约首先在北方的磁州窑、山西地区和焦作地区创烧,并迅速发展,元代中后期传播到南方的景德镇窑。明代南北方同时进入繁荣时期,一方面,产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应用范围广泛;另一方面,翠蓝釉器物的釉层变得清澈明亮,透明度很好,基本上不剥釉。主要代表是珐华器的普遍生产和福建漳州窑器物上的应用,其生产一直延续到近代。
●金大定三十年(1190年)翠蓝釉黑花长颈瓶 山西大同阎德源墓出土●明翠蓝釉寿星像山西博物院藏
●明翠蓝釉黑花梅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明翠蓝釉花盆托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龙泉窑与元明清社会
龙泉窑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开创于三国两晋,宋及明初时期最为鼎盛,清代基本衰落,历时长达1600多年,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
龙泉窑深刻地影响了宋元明的物质生活与工艺美术,既是制瓷历史上最长的瓷窑系之一,也是青瓷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性窑场之一。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大量外销,为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代早期,处州龙泉产品工艺考究,釉色青绿莹润,时代特色鲜明,堪称龙泉窑青瓷的又一高峰。《大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夺制样……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处州龙泉窑从洪武至成化,曾是除饶州景德镇窑之外,宫廷用瓷的另一重要产地。●元 龙泉窑青釉观音坐像 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明 龙泉窑青釉刻花石榴式尊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罐 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 遂宁市博物馆藏该瓶造型秀美,为广东窑场产品。其装饰纹样受宋元时期江西吉州窑影响颇深,其涩胎彩绘技法很可能受湖南岳阳瓷窑影响,因此这件器物是多元文化以及商贸往来影响下的产物枕呈长方形,枕面及枕侧以黑彩绘开光山水、竹纹等装饰,开光两侧辅以花草纹,周边描绘黑彩边框。在宋、金、元时期,瓷枕是磁州窑的主要器形之一。此枕绘画用笔自然流畅,画面精细生动,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为磁州窑的高档产品。青花的世界
青花瓷是明代瓷器生产的主流。明永乐、宣德两朝,青花瓷胎釉精细,青色浓艳明快,造型新颖多样,纹饰精美生动,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1405~1431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苏麻离青",为景德镇烧制独具时代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质基础。
●明洪武青花竹石灵芝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未见有景德镇带年款的官窑传世,故这一段时期被称为所谓"空白期"。
成化时期烧制数量大,且将进口料与国产"平等青"料共享,呈色沉而不浮,以温润淡雅见长。正德一朝青花图样则颇受伊斯兰风格影响。嘉靖、隆庆、万历时期烧制数量最多,以"回青"料为主,基调以色泽浓艳泛紫为共同特征。天启、崇祯时期题材以细致工丽的人物故事和花鸟山水为主,开清代青花之先声。明代云南是除景德镇外重要的青花瓷产地之一,窑口众多,遍布全滇及川西南,主要有玉溪窑、建水窑、风仪窑等多处。云南青花瓷淳朴粗犷、简朴生动,被誉为我国三大青花之一,其始烧于明代早期。云南青花绘画感强,缠枝花、折枝花、蕉叶纹等多以写意的手法表现,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中国瓷器史上独树一帜。高24-33.2厘米底座长8.6-11厘米宽7-9.2厘米明代王公贵族墓中随葬的大量陶俑、木俑等均成组出现,如蜀王朱悦濂墓出土500余件陶俑、鲁王朱檀墓出土400余件木俑,包括列队仪仗、诸班仆役、侍卫俑等。五代、宋、元长期消失的仪仗俑群在明代再度出现,是这一时期陶俑的一个显著特点。
院落浅灰胎硬陶制成。平面呈长方形,为两进四合院布局。由院门、前院、前房、后院、正房及前后院左右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正面为院门,置门扇两扇,门外有敞开护墙,门里有照壁。其正面绘山水图。院门、前房、上房、厢房屋顶为悬山式。正脊上有鸥吻,垂沓前墙有瑞兽,房檐下有斗拱。前、正房与前院东西厢房中两扇门洞开,院内有井台、磨盘。大门外置轿,轿旁站立一侍俑。门两侧有备好鞍的马。这座完整的院落是墓主生前身份的真实写照,也为研究中原地区明代建筑提供形象的实物资料。"粉彩"之名最早见于清末民初陈浏《匋雅》与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等书中,雍正、乾隆时称"洋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其色彩用料与珐琅彩及广彩关系密切。其独特之处是制作时在烧好的素瓷上以"玻璃白"彩料打底,用国画技法以彩料绘画纹样,再入低温炉中烘烤而成。由于"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淡雅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成为清中期以后彩瓷烧的主流。●清雍正 广彩富贵功名图盘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清雍正 粉彩过枝桃果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 珐琅彩花蝶纹碗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乾隆 黄地开光粉彩山水人物纹四方茶壶 故宫博物院藏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作"文玩"。文房清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如笔筒、笔洗、墨盒、墨床、水注、水丞、镇纸、臂搁、砚滴、砚屏、印章、印盒、文具箱等数十种,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明清瓷器中,文房清供类产品是景德镇陶瓷重要的品种之一。笔筒属文房清供的一种,始于明中晚期,流行于明清至今,是文人墨客案头常备之物。清初文人朱彝尊《笔筒铭》曾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明代竹刻笔筒最受文人士大夫推崇,嘉定竹刻闻名一时。清代文人士大夫最青睐的仍然是竹刻和瓷质笔筒。德化窑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始烧于宋元,盛于明清。宋元时期以仿烧青白瓷为主,销往东南亚地区。明清时期以白瓷为主,清代也仿烧景德镇青花与彩瓷。晚明以来,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与中西贸易的勃兴,德化白瓷远销欧美,至今欧美各国重要博物馆大多都有明清德化窑白瓷收藏。教塑像技艺精湛,如观音、达摩等瓷塑造型写实而极具艺术性。其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中国白"或"天鹅绒白"。仿古瓷与宋元明清的政治及社会文化
古瓷是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
的瓷器。器物仿古之风始于北宋,儒学兴起背景下的北宋文人热衷于通过古器物铭文考证先秦典章制度,同时文房清趣渐兴。元明清时期,仿古一直是器物制作的重要思潮。清代文人致力于研究整理文献与古文字的朴学,进而启发工艺仿古。官方为显示承接正统,笼络文人,不仅大量收藏金石书画及陶瓷、玉器等古器物,而且仿古制作器物也大量流行。其中最核心的则是对商周青铜礼器以及宋明官窑瓷器的仿制。
●清乾隆 炉钧釉琮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官窑图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仿官釉青瓷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仇英 竹院品古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诗句,寓意南昌。清代南昌城有七门:进贤门、惠民门、广润门、章江门、德胜门、永和门、顺化门。此碗所绘为清中后期南昌城西广润门与章江门一带的建筑风景、风土人情等,章江门外有"滕王阁"、"三圣庙"等建筑并绘出赣江风光,远山为西山,"珠帘暮卷西山雨"诗句即描绘此景。整器造型周正,恢宏俊伟,釉质肥厚润泽,青花色泽青翠。绘画工艺精湛,图案雍容华贵,系乾隆时期官窑青花的典型器物。乾隆一朝国力强盛,瓷业繁荣,尤其早期唐英督陶之时,所出之器工精料细,为后世难以企及。此六方瓶即为乾隆早期御瓷之尊贵造型,其形制肇始于雍正朝,流行于乾隆前期。传世雍正款者十分稀少,目前所知唯见法国吉美博物馆有藏。品种所见有青花、粉彩镂空、仿汝、冬青、天蓝诸般颜色釉,均为空前绝后之名品。青花是明清两朝官窑瓷器生产的主流。清初顺治时期传承晚明崇祯朝工艺,康熙则拙朴刚劲,雍正则雅正秀美。乾隆官窑虽种类繁多,制作繁复,却呈现工艺与审美渐趋衰落的迹象。
青花瓷仍是当时景德镇瓷器的主流产品,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的饶造量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遗留下来的传世品。景德镇外销瓷自康熙中期开始兴盛,至乾隆时最盛。中国瓷器销往世界各地,而其中主要的优质瓷运往欧洲和美洲。据国外有关档案统计,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销往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的32年间销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我们进馆是从同心路,也就是西门进去的,现在从深南大道上的南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