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中秋节D3张掖大佛寺、山西会馆

文摘   2024-11-24 00:09   宁夏  
过民主西街往南。从八角楼走上大佛寺巷。
在路边看到旅行社广告,原来还有散客半日游,可供参考。
来到大佛寺售票大厅,成人门票40元。

厅内宣传的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芦水湖,今天我们会去。
塞上禅林牌坊,位于大佛寺西边的大佛寺广场。
大佛寺坐东朝西,因此大佛寺山门即入口也位于西边。
对于大佛寺,我是久仰大名,此行必到的。不过,买票时不知道大佛在修缮中,门票也没有丝毫减免。今天真是处处碰壁啊。

牌坊西面。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宣德敕赐"宝觉寺",清康熙赐额"宏仁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故俗称"大佛寺"。张掖大佛寺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皇家寺院,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寺内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建筑大佛殿、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国内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珍藏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张掖大佛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凝聚了张掖先民的辛劳和聪慧,它所承载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和张掖多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

令人感慨,我从西夏国都兴庆府来,西夏国最好的佛寺在张掖,最好的字碑在武威,银川反而捉襟见肘、相形见绌啦。
前方就是大佛殿。
牌坊东面。
回看山门。
南边的接待室。
古老的西夏大佛殿。
大佛殿
大佛殿为大佛寺主体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重檐歇山顶,面宽十一间,进深九间,高20.2米。殿内主尊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为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是一座集建筑、塑像、雕刻、绘画和文物为一体的艺术殿堂。
辽和西夏年代接近,参观张掖西夏大佛寺的感觉和在大同参观辽代寺庙的感觉也比较相似,尤其是华严寺:
20240414开斋节五日游D5山西大同第16—23站:钟楼、大寺、善化寺、鼓楼、纯阳宫、华严寺、开化寺、法华寺(完结)
回看牌坊和钟鼓楼。
大佛殿背面。
下一进院落,前方是艺术厅。
南边是念经堂。
佛教艺术陈列厅
原为大佛寺万圣殿旧址,后迁张掖文庙大成殿至此,现为佛教艺术精品陈列厅。整个展览分为流沙古迹、佛陀之光、丹青溢彩、法宝敷传四个单元,集中展示了大佛寺遗藏和出土的碑刻、记事牌、造像、绘画、法器、密宝等佛教文物。
张掖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创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作为历代皇室敕建之寺院,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卧佛殿、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像、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藏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和誉满华夏的稀世之珍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集建筑、塑像、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大佛寺作为丝绸之路起始线和天山廊道段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古代王朝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是古代各民族在张掖境内融合发展的杰出创造。其华美庄严的建筑布局、旷远深厚的佛教艺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等,凝聚了张掖先民的辛劳和聪慧,折射了西部民族的创新和魅力,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西夏历史文化和张掖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
流沙古记
千年佛寺,世事沧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卧佛腹内曾出土、流传较多的碑碣
和牌记,详实的文字记载了大佛寺历代修葺的重大事件,为我们了解大佛寺建筑历史、研究佛教文化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无上正觉匾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
明正统六年重修万寿塔石碑
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三月,万寿金塔基下地宫出土。发现有舍利宝物近五百件(块),太监王贵筹资于原基修建金塔殿,添舍利宝物两千余件(块)于地宫石函,并勒碑记载了此次瘞埋过程,碑阴刻有宝物账单。
张掖大佛寺在历代疆域图中的位置
●西夏贞观十一年(1111年),在张掖设置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等管理机构。
●元至顺元年(1330年)时,甘州成为甘肃行省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明万历十年(1582年)时甘州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治所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为甘州府治所
清乾隆十二年重修弘仁寺石碑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的卧佛殿改变了原有庑殿顶的建筑形式,形成了外带周围廊的重檐歇山顶三滴水式建筑风格。
张掖大佛寺历史沿革
✔西夏 毅
宗永安元年 公元1098年 始建大佛寺
✔元 
至元十年至十一年 公元1274-1275年 马可.波罗访大佛寺
✔●明 永乐六年 
公元1408年 置甘州左卫僧纲司
●明 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 土哈烈国沙哈鲁王使团访大佛寺
●明 宣德二年 
公元1427年 维修大佛寺
●明 
正统六年至十年 公元1441-1445年 御赐《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明 成化十三年 
公元1477年 因地震佛首被毁,同年重建佛像
●明 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二年
公元1590-1594年 维修大佛寺
✔●清 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87年 维修卧佛像
●清 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 维修卧佛像
●清 雍正十二年 
公元1734年 维修大佛寺
●清 
乾隆十年至十二年 公元1745-1747年 重建大佛殿
●清 光绪三十一年 
公元1905年 维修大佛寺
●清 宣统二年至三年 
公元1910-1911年 彩绘大佛寺建筑
重建卧佛记事铜牌
明代(公元1477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明清两代,对卧佛塑像维修补塑后,会以铜、铅或铁质牌子錾成牌记。牌面錾刻或书写补塑的原因、过程、时间及住持僧人、捐资者的姓名等,连同装藏宝物藏于卧佛腹内。这些记事牌对研究和了解大佛寺历史沿革、建筑修葺、僧职管理、宗教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万历十九年记事铅牌
明代(公元1591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万历三十九年记事铁牌
明代(公元1611年)
1986年土塔北面佛龛出土
康熙二十六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687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雍正二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724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雍正二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724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雍正二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724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厦内出土

雍正九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731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雍正九年记事铅牌
清代(公元1731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大佛寺在丝绸之路的位置

大佛寺寺名沿革表
●西夏 
卧佛寺 《西夏书事》、《重刊甘镇志》
●明 永乐十七年 
公元1419年 弘仁寺 《重刊甘镇志》
●明 
宣德二年 公元1427年 宝觉寺 《重刊甘镇志》
●清 
康熙十七年 公元1678年 宏仁寺 大寺、睡佛寺 《甘州府志》
●民国 
大寺 《新修张掖县志》
●现代 
大佛寺 《张掖市志》
甘州府城图
城西南隅,俗名大寺,一名睡佛寺,西夏永安元年建。明永乐九年修,敕赐宝觉寺。有金字藏经,宣德御制碑铭……康熙十七年,敕赐今名(宏仁寺),雍正十二年……重修。
-﹣摘自《甘州府志》
大佛寺总平面图(现代)
大佛寺完整平面推想图(民国)
位于大殿七架梁上光绪三十一年维修题记(局部)
位于大殿七架梁上宣统三年彩绘大佛寺题记(局部)
明万历残碑
又名《河西郡镇守东山张公重修弘仁寺碑记》,记述了明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590年﹣1594年),甘肃总兵官、都督张臣监修弘仁寺。修缮内容包括浮图廊庑千佛阁、大乘殿、轮藏殿、金刚天王殿等,这是明代最后一次对弘仁寺的修葺,现仅存残碑两块。
陀之光
大佛寺遗存的佛造像,主要来自土塔佛龛,地宫出土和寺院传承,时代从北魏至明清,风格有汉式和藏式,共同组成了大佛寺多元佛教文化的历史风貌,是大佛寺佛教艺术精华的组成部分。
接引佛铜造像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明接引佛铜造像
阿弥陀佛,亦称"无量寿佛"等。在西方极乐世界中教化众生,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因其宏大悲切的愿力、华美庄严的西方净土和方便简易的往生法门,千百年来深受佛教徒的崇奉。佛像高178厘米,铜铸圆雕中空,螺发高耸,上有顶严。面庞饱满,双眉修长,双耳下垂,双唇微闭。左手结与愿印,右手结说法印,身着通肩莲花纹袈裟,腰系环扣节裙带。整尊造像通体鎏金,丰满圆润,姿态优雅,神情庄重,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佛寺明清河西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斗栱
明清以来,作为多元文化共生、交融与发展的结果,河西地区的建筑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斗拱上用雕饰丰盛的花牵【板】取代的做法,河西称『花板踩」,斗栱成为施展木雕技艺的舞台,体现了甘青地区建筑木雕的独特性和卓越水平,并代表着「斗拱装饰化」的另一发展方向。其它如曲腹仔角梁、少用隐角梁、屋顶组合形式丰富等都构成了河西建筑的特征,而以河西地区体量最大建筑之一的大佛殿为核心的大佛寺建筑群,是河西建筑的重要实例,典型代表了上述特征。

河西斗栱简化过程示意图
官式做法/河西完整型→
早期的河西半简化型→
晚期的河西半简化型→
河西全简化型

大佛寺明清河西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翼角
河西建筑角梁构件组做法,根据重叠角梁的数量以及仔角梁的长度和外形,可将其分为七种类型:
1.两件短直腹型
2.两件长直腹型
3.两件短曲腹型
4、两件长曲腹型
5.三件短直腹型
6.三件短曲腹型
7.三件长曲腹型
8.三件长直腹型
河西建筑的角梁构建做法示意图
河西建筑的角梁做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部分建筑的老角梁头都要雕成龙首的形状,而非官式做法的霸王拳。
三世佛
药师佛、释迦佛、阿弥陀佛,通称三世佛。尊像佛发如螺,顶有高肉髻,双耳下垂,眉目均匀修长,双目微闭,眉间有白毫,身着袒肩袈裟,衣饰莲花纹,全跏趺坐。药师佛左掌叠足,掌心向上,右手曲指,食指间夹有药丸;释迦佛右手直伸下垂,作"触地印";阿弥陀佛双手合叠置足上,作"禅定印"。佛像体态端庄,神情庄严,透射出一种慈祥、智慧、明净的佛国气息,生动的展现了三世佛济世众生的慈悲形象。
佛教涅槃宗的起源发展
大佛寺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张掖大佛寺所反映的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突出体现在佛教不拘来历的传承和变迁上,保存至今的大佛寺巨型涅槃佛像以及以卧佛为大殿主尊的模式和东西轴线的寺院布局,构成了涅槃信仰的影响构造,或可成为涅槃宗寺院的「活化石」。

图片: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大足石窟等卧佛
01.明刷金水月观音铜坐像
02.明木雕彩绘菩萨
03.清刷金观音铜立像
04.明木雕彩绘迦叶像
05.清刷金宝生佛铜坐像
06.清韦驮铜立像
07.明木雕彩绘阿难像
08.清刷金观音铜坐像
09.清刷金四臂观音铜坐像
10.明刷金三面六臂观音铜坐像
11.明黄财神铜坐像
12.清木雕迦叶像
13 . 清刷金玛哈嘎拉铜立像
12.清木雕迦叶像
13 . 清刷金玛哈嘎拉铜立像
14.清释迦牟尼铜坐像
15.清刷金无量寿佛铜坐像
16.清刷金无量寿佛铜坐像
17.清木雕阿难立像
18.清刷金阿难铜立像
19.清刷金阿难铜立像
20.清鎏金释迦牟尼铜坐像
21.清刷金阿弥陀佛铜坐像
22.清刷金地藏铜坐像
23.清银质嘎乌盒

常见的佛像手印
禅定印(法界定印) 降魔印 说法印 
施无畏印 施愿印 智拳印 弥陀定印

阿弥陀佛的九品来迎印
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 上品下生
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
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 下品下生
19.清刷金阿难铜立像
20.清鎏金释迦牟尼铜坐像
21.清刷金阿弥陀佛铜坐像
22.清刷金地藏铜坐像
23.清银质嘎乌盒
24.明木雕观音坐像
25.明观音铜坐像

常见的佛像坐姿
游戏坐 交脚倚坐 半跏趺思惟倚坐
吉祥坐 降魔坐
张掖石窟概况
张掖境内现存古代石窟寺有6座,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以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最为著名。
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千佛洞、上、中下三个观音洞,另有金塔寺,共七个部分组成,保存有北凉至清代的70多个窟龛。肃南祁丰区的文殊山,开凿于北凉,分"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现存窟龛百余个,北魏、唐、西夏、明、清各代多次重修或扩建。民乐县民联乡的童子寺石窟有洞窟10多个,早期中心柱窟3个,其中1号窟壁画有5层之多。肃南皇城石佛崖石窟共有7个洞窟,属唐至元代开凿。肃南大河区的景耀寺石窟和民乐县上天乐石窟均为清代开凿,前者主要残存有密教壁画,后者主要保存了糅道教、儒教题材的壁画。
金塔寺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张掖市肃南县大都麻乡李家沟村。洞窟开凿于距地面约60米的红砂岩峭壁上,分东西两窟,窟内现存佛像227身,壁面近百平方米。自北朝开窟以来,历经1600多年,是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为我国北凉时期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作,对北魏乃至隋唐时期中国北方石窟的开凿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塔寺东窟
窟顶壁画
金塔寺西窟
深4.05m、宽7.9m、高4.3m。窟内四壁不开龛,窟中央凿中心塔柱。中心柱每面分三层开龛造像。下层每面正中开圆龛,每龛内塑一身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各塑一身胁侍菩萨。中层南面龛内塑一身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各塑一身菩萨,北面龛内塑一身结跏趺坐佛,龛外两侧上、下各塑二菩萨或二弟子,均为坐式。东面龛内塑一身倚坐佛,龛外上下均塑结跏趺坐四菩萨。上层每面塑千佛或菩萨,四身为晚期重塑,余为原作,局部晚期妆绘。
丹青溢彩
佛教绘画主要用于
装饰殿堂和供养敬奉,从内容可分佛像和佛画两大类:佛像有佛、菩萨、明王、罗汉、天龙八部、高僧等.佛画有佛传、本生、经变、山寺和杂类等,此外还有水陆画,是由像和画混合组成的集合。
水陆画
水陆画是古代寺庙举办水陆法会时在水陆道场中供奉的一种宗教人物画。其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包括佛、菩萨、天龙八部、地府神祇及护法诸天等。既是描绘宗教世界的作品,也是反映世俗生活的画卷,更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阴阳两界人物水陆画 清代
六道人物水陆画 清代
莲花生唐卡 清代
大佛殿壁画
大佛殿现有壁画五百三十余平方米,主要绘画于一层四壁之上。东,西面墙上为诸天礼佛图,幅面高大,气势雄伟;南北面墙壁以十八罗汉塑像分割,内容有山水花鸟,《山海经》故事画等;卧佛后墙壁以连环画描绘观音救八难和《西游记》故事,是大佛殿内时代较早,艺术价值较高的壁画。在大佛殿二楼的板壁上,绘有过去七佛,天龙八部、护法神像及世俗书画等。大佛殿壁画内容庞杂,题材丰富,展现了河西多元文化共存的传统,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古刹遗珍
张掖大佛寺在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基于同一个信仰,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像一颗颗舍利子,闪烁着生命与火花的结晶,折射出时代和发展的进程。
金塔殿
地宫
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万寿金塔古台挖出金塔地宫,出土佛像和镇塔舍利宝物508件(块),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王贵督建万寿金塔殿,置原金塔于殿顶,铸三世铜佛供于殿中,并添舍利宝物2058件(块)入石函,镇于殿基地宫中。1970年11月,张掖大佛寺金塔殿殿基挖掘出埋藏于地下的舍利石函等文物,有玉饰件、金银器、玛瑙、钱币等600余件。1975年,这批瘗埋和传世的佛教文物大部分调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珍藏波斯萨珊王朝银币6枚,元代玉雕纹钮4件,明代鎏金三世佛3尊。
地宫石函 明代
高僧佛骨 明代
白玉海冬青攫天鹅纹纽
白玉灵芝蟠螭纹纽
青玉荷塘鹭鸶纹纽
青玉荷塘鹭鸶纹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金塔殿地宫出土文物
这几个钮收藏在张掖市博物馆,断代为元朝。
波斯库思老一世银币、波斯毕路斯银币
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
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地宫出土
嵬咩
西夏国皇族嵬咩氏(法号思能),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被封为西夏国师。碑碣记载,公元1098年,嵬咩等人听闻梵音,据地而得古卧佛像数尊,遂发愿建造宏刹,四方募资,引起西夏国主崇宗乾顺的重视。乾顺为了替母后梁氏祈求冥福,敕建卧佛寺。
双龙耳套环铜壶
清代(公元1636-1912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诞生佛铜塔
清代(公元1636--1912年)
张掖大佛寺遗藏
长颈龙首双耳铜壶
清代(公元1636--1912年)
张掖大佛寺遗藏
漆绘描金人物铜镜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1966年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
法器
佛教法器,是佛法敷传的象征。大佛寺遗存的诸类法器,或装藏于卧佛腹内,或出土于金塔地宫,或征集于民间,如金刚杵、铜塔、宝瓶、记事牌、佛珠等,形制多样造型别致,蕴涵着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融合了汉藏佛教和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是艺术与佛教义理的有机结合之物,是佛教文化在大佛寺弘传的有力见证。

法器种类
●庄严道场:佛堂、须弥坛、幡、盖、经幢等
●供养装藏:灯、花、香、香炉、衣械、阏伽器等
●梵呗赞诵:木鱼、钟、鼓、磐、云板等
●生活起居:钵、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
●收藏流传: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
甘州左卫僧纲丝铜印 明代
三足直耳铜鼎 清代
三足铜炉 明代
铜金刚杵 元代
琉璃佛珠
九银环金戒指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通宝铜钱
清代(公元1636—1912年)
土塔装藏物
明代(公元1368--1544年)
十三相轮铜塔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85年10月17日维修土塔时出土
绢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明万历(公元1572--1620年)
张掖大佛寺遗藏
藏文袈裟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张掖大佛寺遗藏
艺术厅参观完毕,出来再看看大佛殿背面。
继续前往经籍厅。

佛教经籍陈列厅
原大佛寺藏经殿,现为佛教经籍陈列厅。整个展览分为张掖金经、经柜梵夹、御赐北藏、坊刻佛经四个单元,集中展示了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朱祁镇颁赐的《北藏》佛经,其中,六百卷泥金手书《大般若经》,享有"张掖金经,稀世之珍"之美誉。
佛教经籍陈列
丝路西去,佛法东来。张掖作为佛教文化的必经之地,形成了连接西域与中原的佛教圣地,为佛教的东渐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佛教经籍文物作为大佛寺文物遗藏主要特色之一,藏经之浩瀚,世所罕见。现珍藏有各类佛经和经版8122卷(本、块),其中唐咸亨元年墨书写经1卷、《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官版5301卷、手抄补藏852卷、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58卷、金银书"五大部"佛经126卷、姑苏版五大部佛经132卷、金银书藏文写经140页、墨书藏文经212页、清银粉写经5卷及明清佛经雕版795块,品类齐全,版式多样,被誉为中华佛教的艺术瑰宝,佛陀思想的智慧宝库。
御赐北藏
《永乐北藏》,全名《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简称为《北藏》,明代宫廷刻本大藏经,明永乐十九年(公元一四二一年)开雕于北京。正统五年(公元一四四0年)完成后,英宗皇帝敕赐甘州卧佛寺一部。《北藏》共收经一千六百二十一部,六千三百六十一卷,分作六百三十六函,千字文编次,自『天』至『石』。每版分五折页,每折页为五行,每行共十七字,折装成卷。每帙卷首有五连页单线白描造像一帧,造像刀工隽秀、印制精美,堪称古代雕版印刷的珍品,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明代初刻初印本官版大藏经。
明正统十年御赐北藏圣旨
原件为双面蜡笺纸质,黄地黑字。全文一百二十字,正面以纯金勾云龙纹图案、背面撒金。内容为御赐《北藏》至大佛寺永充供养,闲杂人等不许私借观玩,否则将治重罪。圣旨书体工整,华美典雅,是大佛寺藏经系皇帝御赐最有力的历史依据。
二O0五年,张掖大佛寺委托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专家张旭光对原件进行修复。根据文物现状,选用特净皮宣纸,通过打胶矾水修补、加固去除污渍、折痕补修加固、涂蜡研光补字等数十道工序修复完成,用时一年。
此处陈列的圣旨为复制品。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千字文编次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四大家书"之一,梁代周兴嗣撰,用1000个不重复的文字,编成四字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大藏经以千字文编次,每1函10卷,编一个文字号,每卷文字后坠顺序号,从而使卷帙浩繁的经藏存放有序,便于检索。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星」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水」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纳」、「转」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永"“重”字函包袱墨书题记
清代(公元1636--1912年)
运经图
《北藏》于正统五年(公元一四四○年)刊印完工,正统六年初,首部《大般若经》辗转运至甘州卧佛寺。赐宝藏園融显密宗师播阳道深指导本地僧人掌握大藏经的相关知识,包括管理、检索等事宜。北京至甘州,跋山涉水,车引马驮,至正统十年(公元一四四五年)。《北藏》佛经全部运至甘州,英宗皇帝的赐经圣旨随即颁布。

墨书补藏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甘州回民米喇印率众起义,搜装锦甲之际,造成大佛寺900余卷《北藏》失毁。随后僧纲司和本寺组织僧行善信,或依本寺其它版本,或至武威罗什寺对照《北藏》补造齐备,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题记。
墨书补藏《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兰」宇函
清代(公元一大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墨书补藏《大唐西域记》「孰」字函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张掖金经
以绀青纸为本、金银泥书写的佛经是大佛寺藏经中的精品。主要有明正统六年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王贵集士书写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另有明万历年间的《华严经》、《涅槃经》、《金光明经》、《心地观经》和《报恩经》等五大部金银经。
写经场景
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四月,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召集书画名士,以《北藏》首部为蓝本,造金银书《大般若经》。从纸张用料到绫锦装潢,需经数十道工序。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王贵不幸离世,六百卷金银书《大般若经》的制作由左少监李贵继承,并于当年圆满完成。
历史缘起
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宫廷刻本大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于北京开刻,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英宗朱祁镇颁诏甘州卧佛寺。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北藏》首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由钦差讲经兼赐宝藏的圆融显密宗师道深运至张掖。钦差镇守陕西甘肃等处御马监兼尚宝监太监鲁安公王贵(法名朵尔只省巴)集地方名士以《北藏》首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蓝本,泥金恭笔书造了金银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柰」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光」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收」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宇」字函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线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降魔曼荼罗帛画(复制品)
曼荼罗
曼荼罗原指修佛法者所筑方形或圆形坛城及道场,或泛指诸佛、菩萨、圣者居住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在严格仪轨下绘画、制作的各种形式和类别的曼荼罗。内容主要有佛和菩萨画像的大曼荼罗、画佛或菩萨法器、印契的三昧耶曼荼罗、绘诸佛梵字象征图的种子字曼荼罗和绘佛、菩萨各种姿势与动作的揭摩曼荼罗等四大类。张掖大佛寺所藏曼荼罗相当丰富,以明代金经所附绘画曼荼罗最为著名,属稀世珍品。
五大部金经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五月,甘州左卫僧纲司督纲如松、署寺督纲藏卜省吉,号召当地信教官弁和群众,捐资助造金书五大部佛经﹣-《华严经》《涅槃经》《报恩经》《金光明经》《心地观经》,该经仿金银书《大般若经》而造,核定每卷成本用银二两,凡捐资者,署名于卷尾,流芳百世。参与本次活动的人达三百多人,为甘州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经书五大部佛经目录及彀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金银书《大方广佛华严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般涅槃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方便佛报恩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金光明最胜王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银书《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金粉书小楷写经册页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金粉书小楷写经册页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经柜梵夹
张掖大佛寺珍藏明代经柜十二个,其中十个大柜是《北藏》贮存专柜,两个小柜为金银书《大般若经》专柜。一九四一年,马步芳部队进驻大佛寺前,国民党张掖县党部书记长张声威与本寺妙显和尚商定,将所有经柜封存在藏经殿东排金柱之后,使佛经免遭破坏。
藏文写经
西夏建成卧佛寺之后,张掖大佛寺长
期作为河西藏传佛教的中枢寺院之一,所诵佛经以藏文经为主。明代后期汉传佛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藏文佛经不再普遍使用。目前保存的藏文佛经,多数为卧佛腹内的装藏经文。
墨印藏文经册页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藏文金书册页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藏文金书《金刚经》册页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永乐佛曲
分大小本两种,其中大本8本,小本4本,内容完整,均为蓝绢包背装。大本名为《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小本名为《诸佛如来菩萨名称歌曲》,质地白宣,墨本楷体竖排版式。内容有明成祖《御制感应序》、《神僧传序》、曼荼罗画、曲牌目录名称、曲牌正文和《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后序》等。无曲谱,仅有汉字填词。曲牌目录分南曲、北曲,其中南曲122首,北曲222首,共计344首。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诸佛如来菩萨名称歌曲》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佛经的形成
释迦牟尼初创佛教时,口授教义,不立文字,故无佛经。佛陀去世后,诸大弟子遂集众编纂佛语,先后历经四次集结,才形成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经是佛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佛为信徒制定的规则;论是佛弟子们阐明经的理论。"藏"有容纳收藏的涵义。佛教经典的流传大体经过了背诵、书写和印刷三个时代。自魏晋后,中国对印度和西域各国传入的写在贝叶上的各种佛经进行翻译,随后长期靠写本流传,直到唐代晚期,才出现佛经刻本,以后便开始大量刊印流通。
佛经的传播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刘庄遣中郎将蔡情等十八人出使西域中天竺大月氏,遇到古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得佛像和梵本经60万言,载以白马至洛阳,第二年,明帝敕建白马寺,开始翻译佛经。自东汉至西晋,古印度及西域来华高僧翻译了700余部零品断简。自后秦鸠摩罗什开始了系统的、大规模的佛经翻译,东晋以后的二百余年中,共译出佛经1000余部。唐代玄奘将译经事业推向高潮,奠定了中国佛教大藏经的基本框架。以后历代补充,至清代的《龙藏》中,共收经1669部,计7168卷。
佛经的管理
古代折装本佛经将十卷做为一帙,有相同的千字文编次和不同的序列号,每一帙经用一个经套,叫殻套,做法是用硬纸褚子裁成与帙同长、宽、厚的四块,再以布帛装裱连接,上下各有一块布作封头,包装起来后再以系带捆扎严实。经套正面有经名标签、千字文编次。为保护经套,外面再用包袱包裹,做法是用棉布剪成方块,锁边后任一角缝上系带,布角写上千字文编次。最后装入经柜的经匣之中,称一函经。经匣外也刻有千字文编次,如此保存,检索十分便利。
坊刻佛经
坊刻本佛经即民间印经坊印刷的佛经。大佛寺坊刻本主要是明代万历年间姑苏陈氏经坊刻印的《华严经》等五大部佛经。每分成五个半页,每半页五行,每行十五字,折装成卷。卷首有经变故事图画,内容丰富,经文字体有楷书,行书,多见戳印题记,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姑苏坊刻《大方广佛华严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姑苏坊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姑苏坊刻《金光明最胜王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姑苏坊刻《大般涅槃经》
明代(公元一三六﹣一六四四年)
刊印佛经
中国在宋代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直至清代,佛经印刷仍以整块木版或石版印刷为主,印出的整页经文折叠粘接后装订成册。早在明万历年间,弘仁寺已开始在大佛殿北侧的金塔殿刊刻经版,印刷流通。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弘仁寺组织僧信至凉州罗什寺补造佛经时,请来河南的刻经工匠,他们以甘州本地的梨木为材料,板子双面刨光后,反贴上写有经文或佛画的纸张,再刊刻成版。
佛经雕版
大佛寺藏有明清两代的佛经雕版795块,其规格不尽相同,内容丰富多样,书法工整,图像线条细密匀称,刀法娴熟。现存的经版有《法华经》、《金刚经》、《童子经》、《药师经》等,还有部分佛像、菩萨、童子、护法像和说法图等图案雕版,俱是稀世珍品。
接引佛雕版
佛经文字雕版
佛经文字雕版
清代
《药师经》五大菩萨扉画雕版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妙法莲华经》扉画雕版
清代(公元一六三六至一九一二年)
经籍厅终于也参观完毕,出来可见艺术厅背面。
继续往里就是土塔,旁边为姚氏尼姑雕塑。

千年古刹,历经沧桑,寺貌依然,万卷佛经,稀世之宝,旷日弥久,珍藏如初,若言功德之巨当推僧尼本觉,本觉者,俗姓姚,1901年生手甘州,1975年初(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火化圆寂骨粉葬于马蹄寺,年七十有四。
觉尼自少茹素,十八岁持名念佛,四十五岁受具足戒,严习毗尼,净念相继,日夜不旷。因之恩师道心法师托其赴永昌参禅,嘉其勤勉,四年后,法幢寺方丈谛贤委其代守张掖普门寺,其间。纤毫不犯,以至诚感信上师,年届五十二受命看护张掖大佛寺佛经至命终生西。
姚尼自受命守护佛经,自甘孤苦,雨更雪更,护持不怠,使《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经籍共1621部、636函、5795卷,至今完好无损,其守寺护经之功绩令人颂仰,兹勒石以彰。
金塔殿
原万寿金塔旧址,明清时期为大佛寺雕刻、印刷佛经场所。现殿中供奉明代铜铸鎏金三世佛像,后塑大佛寺创始人思能国师等五身塑像,绘"思能创建卧佛寺""正统皇帝赐真经"等壁。
土塔
始建于明代,原名弥陀千佛塔,喇嘛教式,高32.5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之上为三层须弥座,塔身四面开龛,上为十三相轮,顶置铜质宝瓶形塔刹,其造型风格堪与北京妙应寺白塔相媲美。
山西会馆在大佛寺的东北角,现归在大佛寺景区内。
山西会馆
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牌坊、厢房、大殿均保存完整,是张掖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清代古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木雕石刻精美,泥塑彩绘古朴,颇具三晋特色。
山西会馆简介及导览图
张掖山西会馆,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坐西面东。由山门、戏台、看楼、牌坊、钟鼓楼、碑亭、正殿(春秋楼)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1750平方米。是河西地区清代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甘肃保存不多的清代会馆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布局严谨,周圈布置的建筑围出一个狭窄的院落,以牌坊为中心分为前后院落,前院山门5间,重檐歇山顶,对内兼有戏台的功能。戏台两侧下建有南北对称的配殿各3间,进门通道从戏台楼板之下穿过。戏台两侧有两座二层的看楼南北对峙,上下两层。看楼西侧紧邻钟、鼓楼以及两楼相夹的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牌坊后的南北两面有5间厢房。后院中轴线上有卷棚碑亭、抱厦以及歇山顶春秋楼组成的正殿。山西会馆是清代晋商为促进山西与外地经济、文化交流所建的会馆建筑,建筑本身和装饰及彩绘、壁画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真实折射了晋商诚、信、忠、义的经商理念,它的建造为繁荣张掖经济、开展商贸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出入口。
正殿,即关帝庙。
牌坊。
戏台,其东为山门。
两侧看楼。
从戏台底回看正殿。
闸机,可能以前可从山门进出参观山西会馆,现已废弃。
参观完毕,返回入口,这是金塔殿西边的库房。
最后别忘了盖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