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国庆D2宝鸡人民公园、炎帝祠、北坡森林公园、咸阳安国寺、凤凰台、北平街

文摘   2024-12-14 00:07   宁夏  

到一个城市,我都想去看看这里最经典的公园,感受体验一下几十年前人们的休闲场所。于是,从中华石鼓园下来,我们坐上公车沿着渭河往西。


渭河上有水闸,还有人行桥。
来到人民公园下车。我从地图上看,路南边有个渭滨区博物馆,就特意过天桥想看看。
去到跟前发现实际并没有,只好原路返回,走了不少冤枉路。
公园门口广场可谓周城,有何尊,不知为何好像还有甲骨文。
祭礼
有关祭祀的典礼。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由于古人特别重视祭祀,所以把它列在"五礼"之首。这些项目可分为三大类:祭天神;祭地祗;祭人鬼。
本雕塑景观艺术旨在宣扬传统文化精髓,探究民族文化根脉,提升宝鸡文化旅游产业根派性优势。
毛公鼎
周穆王的八骏
何尊
周人创世
周祖后稷,其母姜原为帝喾元妃。因踏巨人足迹而孕,生子以为凶。弃之隘巷,马牛绕行;置之林中,猛兽护之;弃渠之冰,鸟以其翼覆之。姜原以为神,遂抚养成人。因初欲弃之,顾名曰弃。
稷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时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舜时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
虢季子白盘
散氏盘
西周刖刑奴隶守门方鬲
折觥
丰卣
鸟纹象尊
大盂鼎
墙盘
卫鼎
工坊
周俗文化工坊,作为集中展示民间工艺品的聚集地,各种皮影、木偶、剪纸、马勺脸谱、曲子等民间艺术家在这里展示古朴精湛的民间艺术,传播周礼之乡浓郁的民俗文化。
石羊等。
大雅
《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运用雕塑语言拂去三千年历史的尘埃,艺术化的表现周人开创礼乐天下的华夏先河。

小宝刚才在中华石鼓园还没敲够,继续在这儿玩。自己出来就这点好,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冠礼
华夏族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经书记载,实行于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古代冠扎在宗庙内举行,日期为二月。此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
乐坊
婚礼
从公园东南钻出来,这里有个乐团,门口有些乐舞雕塑。
埙吹秦女
埙是我国独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的一句话,意思是兄弟二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箫吹奏女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后方专指竖吹之笛,亦又有横吹笛子竖吹箫,区别于箫和笛子。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古筝演奏女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筝当属宫廷所用的乐器,常为宫廷,筵宴,和大礼时演奏。
舞伎
伎乐源于奴隶社会中的女乐,也就是乐舞奴隶,她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正是这些专业的乐女,创造了奴隶社会中灿烂的舞蹈艺术。伎乐舞者由专职的乐工舞技表演,由于所表演的主要是供人观赏的娱乐舞蹈,因此乐舞在文化发展历程中起着难以低估的作用。代表了我国古代舞蹈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和高度。
继续往东,是九龙广场。
排箫吹奏女
排箫是我国古老的编管乐器,形制美观,富有民族风格。古代,排箫俑编钟编磬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它在南北朝,隋,唐各代宫廷雅乐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在魏,晋,南北朝的石刻中,都会看到我国古代的排箫。
吹竽女
竽是古时期的黄()管乐器,形似笙而较大,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随之,等()唱诸乐皆和,在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像。
返回公园。
公园北面一溜儿封闭维修,只能远观。
动物园。
返回。
秦腔唱起来。
还要再敲一会儿钟。
北京很多的白皮松,这里也有。
毛公鼎,现在光线好些了。
八骏,描述介绍每匹马的名字和特征。
1、绝地:足不践土,火红色的马
2、翻羽:行越飞禽,纯黑色的马
3、奔宵:夜行万里,纯白色的马
4、超影:逐日而行,青紫色的马
5、逾辉:毛色炳耀,灰白色的马
6、超光:一形十形,鹅黄色的马
7、腾雾:乘云而奔黑,鬃黑尾的红马
8、扶翼:身有肉翅,青黄色的马
何尊。
离开公园,往南去宝鸡民俗博物馆。
沿途也有和人民公园东南一样的乐舞雕塑。

编钟演奏女
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古代用于宗庙祭祀和宴请宾客时使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八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可演奏。此乐女是边舞边奏。
宝鸡民俗博物馆到了。
详见另文。出来后,坐公车。
广元路转盘。
到达炎帝祠。
炎帝祠对公众免费开放,但需刷身份证进入。
东北方向可见宝鸡宝天铁路烈士陵园,其附近还有天主堂,与炎帝祠都不通,得从外面马路绕行。
北坡。
参观完毕,返回。
再看看碑廊。
炎帝的故事
前言
炎帝,曰"神农氏。姜姓部落首领,杰出的历史传说人物,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始祖之一。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今宝鸡渭水支流的姜水(今"清姜河"),因辨别药性,误尝"火焰子"(亦称"断肠草")而殁,葬于今宝鸡市南
的天台山(现移葬于常羊山")我们绘制了这幅《炎帝的故事》线刻图,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感怀始祖炎帝的生平和功德。
姜水诞圣 号称炎帝
《国语·晋语》记载:"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传说炎帝生于蒙峪,沐于九龙泉,长于瓦峪,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七天长出了牙齿。三年能下地种庄稼。超人而卓越的发明创造,被族人推举为姜炎族部落首锁,其"身号炎帝,世号神农氏"。
始作耒耜 教民稼耕
《周易.系辞下》曰: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以教天下"。记述炎帝发明了农耕工具﹣﹣耒和耜,培育出了粟(谷),教先民刀耕火种、播种五谷,创立了农业文明。因而,人们称他为"农业之神"。
遍尝百草 发明医药
《淮南子·修务训》:炎帝"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炎帝为了救治族人疾病,爬山涉水,攀上天台山,一棵草一棵草的品尝,将能治病的放进右袋里,不能治病的放进左袋里。一日复一日,发现了多种草药。于是,人们称他为"医药之神”。
日中为市 首倡交易
《周易.系辞下》:炎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传说炎帝为了满足先民的丰欠余缺,方便生活,加强人与人、族与族之间的联系,倡导人们正午时分,聚集在固定场地,一一太阳市,物物交换。这是今日集市贸易之滥觞。
治麻为布 始作衣裳
《商君书·画策》:炎帝"神农之世,公耕而食,妇织而衣。"《皇王大纪》亦载:炎帝"治其丝麻为之布也。"传说炎帝时代已有了简单的分工,男耕女织。纺织业的发明,衣裳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裹树叶、穿兽皮的蒙昧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
作陶为器 冶制斤斧
《逸周书.佚文》:炎帝"作陶、冶斤斧"。《路史》亦曰:炎帝"埏埴以为器"。传说炎帝耕而作陶,发明了陶器。陶器出现后,改变了原始先民的生活习俗和饮食结构,由过去的吃生食而变为吃熟食,对提高人们的饮食质量,保障健康。延长寿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弦木为弧 剡木为矢
《吴越春秋》载:炎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传说炎帝为了狩猎和保卫先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便发明了弓箭。这不仅对提高古人的狩猎和防御抵抗能力,保护部落财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后来长距离作战武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构木架屋 台榭而居
《竹书记年·前编》曰:炎帝"作明堂",《皇王大纪》又说:炎帝“台榭而居"。考古证明,炎帝时代已有了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大家以一个或几个氏族、部落相聚而住,有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社会形态已从母系向父系过渡,家庭婚姻已从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
削桐为琴 
练丝为弦
《新论.琴道篇》说:炎帝"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世本·作篇》亦说:"神农作琴"、"神农作瑟"。传说炎帝发明了音乐,开始有了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并创作了中国第一首歌曲《扶犁》(《扶持》),音乐的出现,反映了原始先民已开始有了精神生活。

符号记事 初创文字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考古资料表明,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众多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有人称此种文字为"陶文"。证明炎帝时代开始以符号记事,进步于结绳记事。陶文的产生,为后来文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炎黄结盟 奠基华夏
随着部族的不断繁衍和壮大,炎帝族以宝鸡渭河为基地,向四方迁徙。《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族分别在今河北的涿鹿和阪泉发生战争,黄帝三战而取得了胜利,"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从此,华夏联盟集团正式孕育和萌芽。经过数千年的融合、形成和发展,华夏族现已发展为拥有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炎帝世系示意图
参观完毕,坐公车去北坡。公交车上也贴满了宝鸡青铜器的图片,如秦公镈、单五父壶。
伯各卣。
我选的这个目的地是所谓北坡森林公园的北坡观景台。怎么上去呢,不知道搜出来的这条道是否可靠,甚至上面是否可以开放参观,都不太肯定,碰碰运气吧。到“西关”站下车,然后沿着这听起来比较靠谱的“上塬路”往山上走。
过“宝鸡峡引渭渠”,这条渠的名字在今天参观的过程中见过。
大概下午5点,开始登山。迎面山壁书写:金台森林公园→金顶春色。
偶尔有上下的游客,那就大胆继续前进。
学无止境雕塑,师碑,劝学文章,四端路,成蹊路等,都是教育主题的。
不到半小时,终于看到了北坡观景台,成功啦!
呃,从山路上来,到了车路,怎么上去呢?我问问旁边的本地游客,他说很久没来了,他也不知道,意思是这里也大变样了。
再走一走,在路边看到一对当地的母女从一个小坡打算爬下来,她们还问我背后是不是可以下山——看来我们刚才上山的路,连当地人都不一定很清楚呢。我也问她们,我们要上去,也得爬这坡吗?她们回答,如果不爬这坡,可得在这车路上绕好远。那好吧,我们互相帮助,拉拽藤条什么的,也爬上去啦。

上来一看,好家伙,挺热闹的!
看起来这附近有不少设施,不知道是否已建设完毕并对外开放。只不过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观景,看完就得赶紧下山,今晚还要赶火车去咸阳呢。
哇咔咔!
今天在这北坡看这巍巍秦岭,自然是比今天中午的石鼓山上视线更开阔了!
赫赫秦岭,汩汩渭河。
我们刚才走的登山道有部分土路,且到车路没有指示——严格来讲全程都未见指示。
刚才去的炎帝祠清晰可见。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事不宜迟。
原路下山。
下来后,匆匆忙忙买了一堆吃的,坐公车去宝鸡站。
站前地道。
刚才还能看到宝鸡站背后的金台观,现在看不到了。
宝鸡站,始于1936年,这在昨晚的陈仓老街就有介绍。
火车拉来的城市﹣﹣宝鸡站的建成与影响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地处陕、甘、川、宁等省区的结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交通要塞。在陇海铁路通达之前,宝鸡只是关中西部的一个小县。然而,陇海铁路的开通为宝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1936年12月,随着宝鸡站的建设和东部工商企业沿着陇海线的大量内迁,宝鸡逐渐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不仅为宝鸡铁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这座城市带来了蓬勃发展与无尽机遇。
宝天铁路开通运营﹣﹣宝鸡站迈入新纪元
1945年12月,宝天铁路通车,宝鸡站由此成为了区段站。新中国成立后,吹响了支援大西北的号角。1951年6月,铁道兵团组织4000余人开赴宝鸡,参加宝天铁路一期改建工程。后经三次修建后,于1958年全面建成通车。打开了通往甘肃和新疆的铁路大门,对于发展大西北经济、巩固国防和民族团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宝成铁路开通运营﹣﹣宝鸡站蜕变之旅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通车,作为山区干线铁路,工程艰巨复杂,在中国修建铁路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它不仅是新中国首条连接西北和西南的战略之路,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宝成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更是孕育出了"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铁路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代铁路人执着坚守、无海奉献,谱写着新时代铁路发展的新篇章。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起点﹣﹣电气化浪潮的起点
宝成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沟通西南与西北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破秦巴天堑,畅千年通途,它改变了"蜀道难"的交通困境。1975年7月,宝成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宝鸡站成为新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的起点。随着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建成,新站台、信号楼、电动转辙器等先进设备的引入,让宝鸡站焕发出崭新的魅力。自此,中国电气化铁路从这里走向全国。
吉祥广场
宝鸡乃周秦王朝发祥地,青铜器之乡,自古为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穿境而过,褒斜栈道、陈仓故道连接秦蜀。陇海、宝成铁路通往西北、西南。吉祥广场位于宝鸡火车站正前方,南北宽195米,东西长286米。中间圆形喷泉取材于宝鸡眉县出土的西周青铜国宝﹣﹣逨盘之形状,雕塑依据1974宝鸡市茹家庄强国墓地1号墓乙室出土的西周青铜酒器﹣﹣象尊造型设计而成。
逨盘因其铭文验证了司马迁《史记》关于周王世系之记载,被誉为青铜史书。象尊体态肥硕,鼻子高挑、鼻头翻卷,嘴巴微张、齿牙外露,两耳耸立,圆目突出,尾巴下垂,柱足粗壮,憨态可掬,呆萌可爱。广场命名"吉祥",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幸福安康之寓意。
逨盘
逨盘,西周周宣王时期青铜器,距今2800多年,国宝级文物。2003年出土于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千百年来逨盘的4只兽足默默地驮负着西周王朝及单氏家庭厚重的历史。衔环的兽首两眼圆睁,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之感。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器身斑驳的锈迹是它年代久远的见证。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使它成为"中华第一盘"。

象尊
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强国墓地1号墓乙室出土
盛酒器。尊体作象形,象体肥硕丰满。方形尊盖置于象背,盖面有两圆环,圆环上接以链环与器材相连。象鼻高挑,中空,以鼻为流,象口微张,齿牙外露,两圆目突出,圆耳耸起,四柱足较短粗,象尾自然下垂。器盖饰四组卷体蛇纹,象身饰以云雷纹衬地的凤鸟纹,中间填以三角形几何纹,该件象尊造型设计独特,纹饰布局巧妙。
进站前还觅得小吃街,继续补充食物。宝鸡站简直是我所去过最具有人间烟火气的火车站。
今晚从宝鸡去咸阳,一站直达。所以,虽然我俩的票隔了两个车厢,我还是把娃丢下各坐各位。
晚上内明外暗,基本拍不到什么景。途径陈仓区渭河大桥。
咸阳站到啦。这次国庆出行,宝鸡和咸阳都是我向往的目的地,都是第一次专门来。
9点多,还能赶上公交车。
小宝学写biang字所背的口诀: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我们现在终于逛上咸阳啦。
宾馆订在北平街附近。安顿好后,赶紧出来逛逛。
凤凰台。
安国寺。
安国寺为明万历重修,原存安国寺寂照和尚碑极有名。圣母行宫为*建筑,即俗传之娘娘庙。
凤凰台。
凤凰台,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在扩建渭水驿旧城时在原北门城墙基础上建台立庙的。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现存大殿4座。传说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箫史吹箫引凤至此;另一说是因其建筑形制颇似凤凰,故名凤凰台。台下现有附属建筑吕祖庙、药王庙两座。
凤凰台是市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处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
凤凰台
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最为著名的明清城中有文庙、凤凰台、安国寺、咸阳古渡、新兴油店、明清城墙等文物古迹,其中凤凰台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构成明清城重要的文化元素。
凤凰台位于咸阳市仪凤东、南街交汇处,与安国寺南北对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扩建渭水驿旧城时在原北门城墙基础上建台立庙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秦穆公爱女弄玉和萧史吹箫引凤至此,故为其筑台;另一说是其建筑形制颇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凤凰台。
凤凰台主体建筑由台墩、蹬道和大殿构成,台上东、西殿各为三间,中间两座殿前后纵排,前殿略高,台墩两侧有磴道,整体建筑形似凤凰。明清时每年有"二月二游百病"、"重阳节登高"之风俗,因此"凤凰高台城中建"又被列为咸阳八景之一,是威阳古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市区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一处革命旧址。凤凰台以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享誉省内外,是关中四大名台之一。
碑原埋在凤凰台西院地下,1988年10月挖地下水道时掘出。碑文依据秦穆公筑台,为公主弄玉吹萧引凤的传说,追溯凤凰台的由来及建筑特色。
重修风凰台碑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碑首有"皇清"两字。
碑文字大部无法辨识。
重修三皇、药王庙碑
清道光七年(1827)
钟楼
咸阳钟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中期重修。为了彰显古都历史遗韵,2009年咸阳市政府决定重修咸阳钟楼,设计为明清风格,基座四门,重檐二层,栏回檐舞,金碧交辉,蔚为壮观,重现了咸阳钟楼雄姿。

清渭楼
清渭楼始建于秦代,秦时名曰"咸阳楼",北宋景佑年间,时任咸阳知县的诗人黄孝先重修咸阳楼,更名为"清渭楼"。是一座集艺术品收藏、研究、交流、展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美术博物馆。

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咸阳市仪凤东街,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市区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195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咸阳市仪凤北街南口,始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1573)年间重修。1990年被渭城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院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1962年建馆并对外开放,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址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咸阳文庙,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旅游景区。

古渡遗址博物馆
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渭河北岸,"咸阳古渡"为丝绸之路上的要道,也是关中八景之一。古渡遗址博物馆,占地3000平米,真实展现咸阳古渡的历史和变迁。

古渡廊桥
古渡廊桥是咸阳市地标性建筑,其名源自关中八景之"咸阳古渡"。廊桥北起渭阳路,南至渭河南岸,与世纪大道相通,横跨渭河,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

咸阳湖景区
咸阳湖景区位于咸阳市渭河边,是西北最大的人工湖。国家4A级景区。"咸阳湖"使水系与南北两岸现代景观相交融,各个景观相互渗透,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现代生态景观。
山欲来风满楼?
北平街。
觅食来到这个肉夹馍馆。这种软馍馍加肉,小宝喜欢,可惜正巧碰上这家配方不同,放了辣的豆瓣酱,吃一吃又吃不下去了。
吃完回宾馆已经11点了。初来乍到,今晚好好休息,在咸阳且要待几天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