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中秋节D3张掖市博物馆(史前到魏晋)

文摘   2024-11-21 00:08   宁夏  
清晨6点多,我们打车去酒泉南站。要价20元,不讲价。酒泉南站,故地重游。
站台。
黄沙咀,离流动沙丘很近了。
过黑河。
到达张掖西站。张掖市区是河西四郡里我最后来到的一个,还是挺好奇的,所以舍弃了酒嘉的一些景点,也要安排到张掖来一趟。
张掖南站到张掖市博物馆其实非常近,不过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还是打了车过去,7元。

途径河西学院临床医学院。
博物馆。
附有简单的地图。张掖看来也挺小,没有武威大。
金张掖,银武威。一进博物馆,扑面而来的金光灿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张掖重要历史遗迹分布示意图
1张掖大佛寺
2骆驼城遗址及墓群
3马蹄寺石窟群
4黑水国遗址
5许三湾城及墓群
6文殊山石窟
7圆通寺塔
8张掖鼓楼
9西来寺
10张掖民勤会馆
11张掖山西会馆
12八卦营城址及墓群
13长城
14东灰山遗址
15草沟井城址
16甲子墩墓群
17西灰山遗址
18童子寺石窟
19张掖东仓
20张掖高总兵宅院
骆驼城遗址
高台县骆驼城始建于东晋陲安元年(397年)。是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另立年号建立的北凉国国都。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骆驼城不但是北凉初建时的国都,而且是汉代乐官县、唐代建康军的故址。
骆驼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西3公里处,面积29.92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城。城内地表遗存有汉一唐时代的砖、瓦、陶片,北城内有建筑遗迹9处。
骆驼城苦水口魏晋墓道
裁剪图 
车马出行图
放牧图 
耕地图
狩猎图 
厨房图
纪年棺板
魏(220-420年)
1996年张掖市小河乡东五村双墩子滩墓葬出土
张掖古代历史沿革简表

●夏(约前2100年一约前1600年)
分天下为九州,张掖属雍州之域,成羌居之。
●商、西周(约前1600年一前771年)
张掖为西戎地。
●春秋战国至秦(前770年一前207年)
张掖为乌孙、月氏所居。
●西汉(前206年一8年)
西汉初为匈奴右地。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领十县。
昭武始元二年(前85年),置张掖居延属国。
●新莽(8年﹣23年)
张掖郡改名为设屏郡,领八县。
●东汉(25年﹣220年)
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张掖郡及所领八县恢复原名。
●三国(220年﹣280年)
张掖郡属魏,建置同东汉。
●西晋(265年﹣316年)
西晋初改臊得为永平县,张掖郡领四县。
●东晋(317年﹣420年)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建北凉国,都建康。
北凉永安元年(401年),泪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永平为国都。
●北魏(386年﹣534年)
张掖属西凉州。
●西魏(535年﹣556年)
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始有甘州之称。甘州领二郡:张掖、酒泉。
●北周(557年﹣581年)
公元557年,西魏恭帝被废,张掖属北周,建置同西魏。
●隋(581年﹣618年)
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张掖郡,甘州领三县:永平、福禄、删丹。
开皇十七年(597年),改永平县名为酒泉县。
大业初年,改酒泉县为张掖县,始有张掖县之称。
大业三年(607年),罢甘州,置张掖郡。
●唐(618年﹣907年)
武德元年(618年),张掖郡改称甘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甘州为张掖郡。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又改张掖郡为甘州。同年,吐蕃攻陷甘州,置军镇。
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收复甘州,归唐。
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攻陷甘州,设牙帐。
●北宋(960年﹣1127年)
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李元昊灭甘州回鹘,置甘州军司、镇夷郡、宣化府。
●南宋(1127年﹣1279年)
理宗宝庆二年,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攻陷甘州,张掖隶属蒙古唐兀省。
宁宗庆元元年,西夏纯柘天庆二年(1195年),封安全(越王之子)为镇夷郡王,张掖置王府,直隶王室。
●元(1271年﹣1368年)
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州路总管府,隶中兴行省。
至元十四年(1277年),移行中书省于甘州,名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同年,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罢甘肃行中书省,立宣慰司,甘州中路隶宁夏行中书省。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徙宁夏行中书省于甘州,置"甘肃行省",省会甘州。
●明(1368年﹣1644年)
洪武五年(1372年),置甘肃卫于甘州,隶陕西都司。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甘肃卫为甘州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汉王朱楧为肃王,置肃王府于甘州。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司由庄浪(今永登)迁至甘州。
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甘肃行太仆寺于甘州,掌管马政。
永乐时期(1403年﹣1424年),置甘肃镇,派总兵驻甘州。
●清(1644年一1911年)
清初沿用明制,仍置甘肃镇、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
顺治七年(1650年),撤消甘州前卫、后卫。
康熙二年(1663年),置甘肃提督军门于甘州,节制甘肃、宁夏、西宁、安西四镇。
康熙十四年(1675年),撤销甘州中卫。
康熙十七年(1678年),甘肃提督由兰州移驻甘州。
雍正二年(1724年),撤消陕西行都司及卫、所,设甘州府。
乾隆八年(1743年),以张掖县丞分驻东乐,置东乐分县。
乾隆十五年(1750年),分张掖县置抚彝厅。
弱水溯源
史前至先秦 约公元前3000年-前221年
弱水是黑河的古称,张掖北倚合黎山、龙首山,南靠祁连山,黑河流过境内。《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弱水滋养了张掖的古代先民,她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拓进取,创造了璀璨的史前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迹,成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张掖的历史长河悠远深邃,欲知其源、欲知其长,不妨让我们逆流而上,追寻它最初的起源。
张掖境内远古文化与历史王朝的时序对照
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新石器时代
齐家文化、西城驿文化 四坝文化→夏代
shan马文化→商代
沙井文化→周代
马家窑文化
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三个连续发展的类型,距今约5000-4000年。2009年,在张掖市山丹县位奇镇二十里堡村采集到马家窑类型陶器。同年,在民乐六坝乡五坝村发现半山、马厂等文化类型墓群,共发掘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墓葬53座,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器等重要文物。

半山类型
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距今约4650-43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中期。
半山类型彩陶特征:红黑彩并用,常见纹样有旋涡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格纹等。典型特征是常以黑色锯齿纹带和红色条带构成各种连续的图案,纹饰繁丽,色彩绚烂。
陶器组合(陶罐4件、陶瓶1件)

民乐五坝墓群44号墓平面、剖面图
1.骨柄石刀2~4.骨料5~6.骨针
7.骨串饰8.骨珠9~10.骨笄
11.动物下颌骨12.骨13.骨锥
14.单耳瓶15.双耳大口彩陶罐
16~17.夹砂罐18.骨臂饰19.骨珠
20.骨牌饰21.单耳彩陶罐

民乐五坝墓群44号墓出土的半山类型陶器
1.双耳大口彩陶罐2.单耳瓶
3.单耳彩陶罐4.夹砂罐5.夹砂罐
马厂类型
1924年最先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属马家窑文化晚期。以黑彩为主,仍有少量的红彩。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网格纹回形纹、折带纹是马厂彩陶的典型纹样。

马厂类型晚期陶器(西城驿遗址一期H309出土)
单耳彩陶罐(剖面图)
半地穴式建筑(西城驿遗址一期西南至东北)
马厂类型骨铲(西城驿遗址一期出土)
灰坑
灰坑,考古学术语,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可能是垃圾坑、储物坑(或窖藏)、祭祀坑,其中包含物较之建筑遗迹、墓葬都更为丰富,留下了很多当时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的物品。

马厂类型灰坑(西城驿遗址一期H40、H43)
网格纹双耳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350﹣前2050年)
1999年大满镇城西闸村二社墓葬出土
马厂类型变形蛙纹双耳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网格纹双耳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1999年5月,甘州区大满镇西闸村出土。口径14厘米,底径6.6厘米,腹径18.5厘米,高14.9厘米。泥质红陶,敞口束颈,有桥形耳,鼓腹,平底。腹部主体纹饰以经纬细线交绘成网格纹。此彩陶罐的出土,是马家窑文化西渐发展的有力见证。

平行折线纹单耳彩陶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1987年11月,山丹县龙首山草场洼墓葬出土。泥质红陶,高12厘米,口径5.4厘米。单耳侈口,下腹微鼓,平底。杯身间绘三条折线纹和平行竖带纹,口沿内一周绘重弧纹。器物造型优美,纹饰鲜亮如新。现藏山丹县博物馆。
回形网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高台县红崖子乡古城村六洋坝遗迹出土。高15厘米,口径10.5厘米,一耳缺失。侈口,直颈,溜肩,鼓腹,平底。颈部饰三角纹,肩部饰竖条纹,腹部饰连续回纹,回纹内饰细密网纹。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菱形网格纹彩陶罐(四坝文化)
高9.4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7厘米。红陶,饰褐红彩。直口圆唇,鼓腹平底,颈部两侧有桥形双耳,口沿内外均饰三角纹,腹部饰菱形网格纹。现藏山丹县博物馆。
直线纹彩陶罐(四坝文化)
1958年,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高11.8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5.5厘米。泥质红陶,橙红色陶衣,黑彩,侈口,束颈,鼓腹,平底,腹下端有四个乳突。腹部饰直线纹,器型别致,为四坝文化典型器物。现藏民乐县博物馆。
齐家文化
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距今约4200-3700年,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特色鲜明,色彩多用黑彩,主要纹饰有折线纹、三角纹、菱格纹等。

民乐五坝墓群47号墓平面图
1.夹砂罐2.双耳彩陶罐3.泥质素面罐4.双耳彩陶罐5夹砂罐6.骨牌饰7.石刀

双耳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一前160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齐家文化陶器(甘州区西城驿遗址出土)

民乐五坝墓群47号墓随葬器物
1.泥质素面罐2-3.夹砂罐
4-5.双耳彩陶罐6.骨牌饰7.石刀

双耳陶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350年一前215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一前160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西城驿文化
西城驿文化以西城驿二期遗存为代表,分布范围东起甘肃古浪县,西抵新疆哈密市,北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达青海大通县。距今约4100-3600年,与齐家文化有共存关系,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也有学者称之为马厂类型向四坝文化的过渡类型。

西城驿遗址简介
西城驿遗址位于张掖市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2010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史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批有关河西走廊新石器﹣青铜时代文化序列及早期冶金技术的重要资料。结合遗存特征及层位关系,该遗址文化遗存大体分为三期,一期为马厂晚期遗存,二期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三期为四坝文化早期遗存。炭化小麦、土坯建筑、青铜冶炼遗存的发现是西城驿遗址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表明早在4000年前,河西走廊地区已与西方发生了频繁接触。
素面双耳陶罐、压印纹双耳彩陶罐、菱格纹双耳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西城驿文化(距今约4000年﹣3700年)
2016年张掖市甘州区西城驿遗址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

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一前1600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出土玉料
出土骨饰
西城驿遗址房址
祁连玉标本
新石器时代西城驿文化(距今约4000年﹣3700年)
2015年捐赠
西城驿遗址H267出土物

绿松石、骨针
新石器时代西城驿文化(距今约4000年﹣3700年)
2015年捐赠
鼓风管
铜器
石范
西城驿遗址M11墓葬
炉渣
炉壁残块
西城驿遗址考古成果
获得了马厂晚期一西城驿文化一四坝文化完整的地层序列,为全面揭示河西地区早期冶金技术及中国早期冶金技术起源研究获取了新的资料,进一步揭示了黑水河中游地区马厂类型晚期至四坝文化早期聚落形态及形成过程,为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

西城驿遗址出土的炭化农作物
炭化小麦粒
炭化大麦粒
炭化黍粒
炭化粟粒
碳化大麦小麦
新石器时代西城驿文化(距今约4000年﹣3700年)
2016年张掖市甘州区西城驿遗址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
四坝文化
1948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山丹县四坝滩遗址,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距今约3900-3500年,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民乐东灰山、西灰山、张掖西城驿遗址均为经过发掘的四坝文化代表性遗址。

东灰山遗址
陶器盖(W13:5)
陶器盖(M13:3)
陶双耳罐( W 13:10)
彩陶双耳罐(M13:9)
陶罐(M13:6)
陶壶(N13:8)
东灰山遗址文化层堆积
四坝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十分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较为接近,红陶黑彩,彩绘多凸起器表,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西城驿遗址三期墓葬M18

西城驿遗址三期房址(地面立柱建筑F75)
西城驿遗址三期房址(单间土坯建筑F78)
西城驿遗址四坝文化出土的权杖头石范与火烧沟墓地所见青铜权杖头的主体形状极为接近。
西城驿遗址权杖头石范(内面)
西城驿遗址权杖头石范(背面)
四首青铜权杖头(甘肃玉门市火烧沟墓地出土)
四坝文化石箭镞、石叶(西城驿遗址出土)
石叶、石斧、石刮器、石刀
shan马、沙井文化
2012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掖农场遗址、山丹过会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通过发掘,初步确定张掖农场是一处沙井文化遗存,山丹过会台遗址是一处(shan 马文化遗存。沙井文化、shan马文化在张掖地区的发现,改变了以往认为沙井文化仅分布在武威地区、shan马文化仅分布酒泉地区的认识。结合现有的调查、发掘资料,可以初步建立张掖地区史前文化序列,即马家窑一半山一马厂//齐家文化、西城驿文化//四坝文化//shan马及沙井文化。
西戎故墟
禹封雍州之域,据三秦之上流,控中原之扼塞,交戎虏之区,邀临西陲。西周时,戎、狄两族逐水草而徙;春秋战国之际,乌孙、月氏( zhi )两族杂居,民乐的永固城和临泽的昭武城,都是月氏人在黑河边营建的城堡。汉代初年,匈奴日益强大,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领地。

月氏族
关于月氏的来源,中外史学家看法不一。据中国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关于月氏的族属,中国古籍如《魏略》称其为羌,《旧唐书》称其为戎。
月氏王城
周秦之际,月氏人的统治中心在河西走廊中段的昭武城(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昭武城"前临山麓,地当水湄;材阜林椒,不啻仙源",三水环绕,一山背靠。月氏人在昭武城一带放马牧畜,逐渐发展壮大。
乌孙族
乌孙是春秋战国之际游牧于河西走廊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称"昆莫"或"昆弥"。现代人类学家研究古乌孙人遗骨后认为,乌孙在种族方面与塞种人接近。

乌孙西迁路线
春秋战国时期,乌孙和月氏杂处,在敦煌祁连间游牧,张掖一带是其活动的范围。西汉初年,乌孙在新疆伊犁河一带击败大月氏,此后建立"乌孙国"。

战国兔首形铜当卢(甘州区平顶山崖洞穴出土)
当卢是系于马额前的饰物,西周时期开始流行,多为圆体,上端分出两角,下边垂长方形重鼻,背面有横或竖系鼻,用以系于马头。
此当卢上大下小,呈马首正视形状。正面鼓凸,反面凹进,首部为圆形,饰圆点涡云纹。下边垂一长方形重鼻,凸面兔首纹,反面三个桥形带扣。此兔首形铜当卢秉承游牧民族粗犷写意之传统,反映出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铸造工艺和审美水平。
匈奴诸王驻牧地示意图
强大的匈奴击败了月氏,匈奴占领河西后,张掖一带成为匈奴浑邪王的领地。

匈奴族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花角铜麋鹿
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年)
1985年张掖县龙渠乡木龙坝村石崖洞穴内出土
匈奴鱼形铜饰
匈奴狐狸铜饰
匈奴鸟形铜饰
匈奴双驼双龙铜饰
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年)
张掖市山丹县博物馆收藏
兔首形铜当卢
战国(约公元前475一前221年)
1985年张掖县征集
云雷纹铜盉
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年)
1985年张掖县龙渠乡征集
匈奴虎铜饰
匈奴双马铜饰
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年)
张掖市山丹县博物馆收藏
青铜鹰首饰(复制品)
驼首青铜饰(复制品)
卧马铜饰(复制品)
战国(约公元前475一前221年)
原件藏张掖市临泽县博物馆
张国臂掖
两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220年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逾焉支山,击败匈奴,扬威觻得,浑邪、休屠二王降汉。公元前138年起,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凿通。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张掖为"河西四郡"之一,河西地区始纳入西汉王朝版图。
西汉出兵匈奴地图
简牍
河西之战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骡骑将军霍去病由陇西出击奴,至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西,歼敌近9000人。同年夏,霍去病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经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沿黄河北行,到达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沿弱水南进,向祁连山地区匈奴发起突然袭击,杀敌3万余人,重创匈奴右部。

霍去病雕像
霍去病(前140年一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史留"封狼居胥"的千古佳话。
骠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觻得。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白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隔绝南羌,匈奴。
--《汉书.地理志下》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歌》(选自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石雕
陕西兴平霍去病墓
元鼎置郡
张掖建郡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一方面修筑边防障塞,加强防卫,另一方面移民实边,发展农业,开挖千金渠,开始了对张掖及整个河西地区史无前例的开发。铁器生产工具的普及、中原内地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张掖农业经济的发展。至西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张掖郡计有人口24352户,88731人,是当时河西四郡中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郡。

西汉河西四郡示意图
南宋景定年间绘制的《汉西域诸国图》
张掖郡隶属十县列表
觻得:今张掖城西处,《地理志》:"张掖郡也,太初元年开,治觻得县"。
昭武:城东北四十里,在今板桥东南,古月氏城,而汉县因之。
删丹:今扁都口内,近马营墩地,以晓日初映,丹碧相间如删字。而县以此得名。
氐池: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今洪水城。
屋兰:城东五十里,今仁寿驿。
日勒:城东南百里许。
骊靬:今张掖东北。
番和:今永昌县西。
居延:今张掖东北,《唐书》陈子昂曰:"同城,当碛南口也"。
显美:永昌县城东的四十里铺。
汉代军屯组织系统表
移民屯田
西汉张掖的移民和屯田的士兵卒总数在几十万人以上,对巩固边防和发展生产影响巨大,张掖由游牧区逐渐变为农业区。郡县设置"农都尉"负责屯田,在屯区推广先进农具和"代田法"以增加产量。
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的基层组织为"里",军屯且耕且戍,以居延、番和的规模最为宏大。

《汉书.地理志》中关于"千金渠"的记载
千金渠
西汉时开始修渠发展农业生产,《汉书·地理志》记载:张掖郡赚得县(今张掖甘州区西北)有"千金渠,西至乐宫县(今高台县西),入泽中"。引羌谷水(今黑河)溉田。《汉书·百官志》:"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当时张掖郡的番和县(今永昌县)便是农都尉的治所。
青铜钫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90年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洪信村墓葬出土
带盖,方口内敛,外直微有弧度,"外圆内方"。腹部铸有两个带鼻衔环铺兽。通体素面无纹饰,盖为方形覆斗状,盖面四边沿略带弧度,盖顶饰方格纹、花瓣纹、箭头纹,中心有高弧纽,盖口直浅,与器口内径相合,器形小巧精致。
汉代河西丝绸之路示意图
张骞出使西域雕像
张骞出使西域图(莫高窟323窟)

张骞(前164年一前114年)
字子文,西汉著名外交使臣,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因功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
居延塞遗址
汉代邮传机构
五里设一邮
十里设一亭
三十里设一驿(置、传)

悬泉汉简《传置道里簿》局部
1974年居延出土的《里程简》和1990年悬泉置出土的《传置道里簿》,完整记录了汉代长安至张掖郡氏池再到敦煌的32个置之间的里程,是东西交通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文献。
八瓣连弧纹铜镜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90年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马均滩1号墓葬出土

铜镜、日月昭明镜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5年张掖县明永乡砖厂墓葬出土

连弧纹铭文铜镜、四乳蟠螭纹铜镜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移交

连弧纹铭文铜镜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91年张掖市征集
铜扁钟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移交
"长生无极"瓦当砚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移交
张掖属国
西汉置张掖属国都尉,候官左骑千人,以主蛮夷降者。太初三年(前102年),强弩都尉路博德屯居延,筑遮虏障。东汉更始元年(23年),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掌管河西五郡大将军职权,河西翕 然归之。

东汉时期六个属国
"属国"与"郡"平级。张掖属国是汉武帝为安置归降的匈奴人而设立的,最高长官为张掖属国都尉。
张掖属国 
张掖居延属国 犍为属国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辽东属国
东汉张掖属国位置图
东汉时,张掖属国领五城,张掖居延属国领一城。窦融主政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后汉书·孔奋传》:"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

窦融
(前16年﹣62年)
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名臣。窦融的高祖父曾为张掖太守,后窦融担任过张掖属国都尉、凉州牧。
东汉河西户口数
东汉建武三年(27年)窦融下发的俸谷令文书
(选自居延汉简 EPF 22:70-79)
汉代烽燧遗址(金山子烽燧)
汉塞简介
《吴子.论将第四》称:"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汉书.武帝纪六》颜师古注云:"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鄣也。"边境之鄣,阻隔敌之侵犯,以卫疆土,故在史书中常城鄣并书。

汉代张掖属国长城(位于今酒泉市金塔县)
汉代张掖属国长城(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居延塞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汉遮虏鄣,强弩都尉路博德之所筑。"据此,则路博德是在居延泽附近修筑遮虏鄣,后世称之为居延塞。
汉代烽火制度表
不同形制的居延汉简
出土于居延汉代甲渠候官遗址的汉简《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书写于建武三年(27年),记载了一个叫寇恩的人从居延到觻得(今张掖市区西北)贩卖5000条鱼的情况。
参考甘肃简牍博物馆:
20240915中秋节D1甘肃简牍博物馆(常展一简述丝路)
20240915中秋节D1甘肃简牍博物馆(常展二简牍时代、三边塞人家、四书于简帛)

王莽"一刀平五千"刀币
中国货币起源于夏、商、周,商代晚期,出现了金属铸币。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使用方形货币和各类刀币。秦统一后,确立了方孔圆钱的基本形式,开创了诸如半两、五铢等重量名称命名的单一货币时期。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托古改制,恢复布、刀、贝等货币,东汉又改成五铢。
王莽"一刀平五千"
新莽(8-23年)
2005年张掖市甘州市场建筑工地征集

宁夏博物馆也有:
20240921宁夏博物馆(主常展:史前到唐)
简牍
肩水金关组织结构示意图

张掖都尉棨信(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说文解字》棨字:"传信也。"棨信为出入边关时所持信物,可用丝帛制成,上面用墨书题写官号,其形式为悬挂于戟上的经幡。
此红色织物高21厘米,宽16厘米,上方正中缀系,墨笔篆书"张掖都尉棨信"六字。都尉在汉代是中高级武官,秩比二千石,掌管全郡的军事。此物是当时张掖都尉身份证明的一种符信,它的出土为研究汉代棨信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张掖都尉棨信",高21cm,宽16cm,是一种过关的文书,相当于护照。上方正中缀系,正面墨笔篆书"张掖都尉棨信"六字,居延出土。汉代出土的篆书墨迹罕有,此作结构方正,用笔细瘦方硬,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和李斯《泰山碑》齐名的绝美小篆书法。

参考:
20240915中秋节D1甘肃简牍博物馆(常展一简述丝路)
20240915中秋节D1甘肃简牍博物馆(常展二简牍时代、三边塞人家、四书于简帛)
肩水金关(东立面加固后)

肩水金关遗址
肩水金关是汉初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唯一关口,它的最高长官是肩水都尉,属于边郡职官,归张掖太守管辖。
肩水都尉设有肩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侯、千人、司马等。自都尉以下,有候官、候长、燧长三级,所居之地,大者曰城或鄣,小者曰燧。汉代有严密的烽火制度,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由燧长管理。
地湾城西墙(汉代肩水侯官所在地)
东大湾城北墙(汉代肩水都尉所在地)
行马画像砖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三闸乡(现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庚名村一社墓葬出土
天汉遗风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张掖黑水国遗址、甲子墩墓群、民乐八卦营、高台骆驼城、许三湾等地陆续出土了大批汉代遗物,这是汉代"事死如事生"观念下,厚葬之风的真实体现。

黑水国北城遗址
北城位于国道312线之北,距南城2.7公里。城址地处数米厚的河湖相红色粘土沉积层上,城垣亦就地挖取红色粘土筑成。城郭形制近似方形,墙基坍宽5~7m,顶宽1.5~2m,残高2~6.3m,夯层厚11~20cm。阎文儒先生考察后认为其修筑年代最晚筑于汉,直到唐时仍未废。结合正史及地湾城址(汉肩水候官治所)、汉金关遗址等出土汉简所记有关里程等史料考证,北城应为汉至隋代张掖郡治觻得县。
黑水国遗址位置示意图

绿釉陶砚
(1986年黑水国遗址南城墓葬出土)
圆形,红陶质,表面及底通身施绿釉,现台由上小下大两个圆盘相叠而成,中间凸起,器底有三个鹅冠足,足外撇,覆金形盖,顶端附加一立姿羊形纽,直口沿内敛,器形小巧玲珑,工艺精致。
羊纽盖绿釉陶砚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遗址墓葬出土
博山炉
(1986年黑水国二号墓出土)
又名薰炉、博山香薰,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早期的博山炉多为铜铸,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绿釉博山薰炉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2号墓葬出土
东汉永元十四年纪事砖
黑水国北城采集,残长32厘米,宽14.5厘米,厚4厘米,黑灰色,质地坚硬,刻划文字。砖面自右至左书写四行草隶文字:
永元十四年二十五日壬寅三月……
□□□少口王民好……
为得(或徂)仲道以任之日付仲成…….
任人月色好不好色徂仲……
黑水国汉代建筑遗址出土文物
绳纹瓦(拓片)麻窝纹筒瓦(拓片)
条纹瓦(拓片)铺首(摹)
云纹瓦当(摹)
刻纹陶(拓片) 解注瓶(摹)
"桓表门"砖(黑水国南城内出土)
此砖为东汉时期,软坯刻划,残长14.5厘米,宽14.5厘米,厚4厘米。描绘的是某城门的建筑形式,门上有重檐庑殿顶建筑物,第二层以上残失。右图所绘为完整城门的推测图。
素面灰陶豆、双耳灰陶鼎、素面灰陶豆、三足灰陶鼎、带栏灰陶井
模印瑞兽纹陶仓
东汉(25-220年)
1981年张掖县黑水国遗址墓葬出土
甲子墩汉墓群
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乡甲子墩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有20余座封土墓。夯筑封土,呈方形,地表散见子母砖和大量绳纹灰陶片。出土陶器有罐、壶、釜、案、耳杯等,还有木马、木牛、五铢钱等物。
东汉模印瑞兽陶仓楼(1970年甲子墩汉墓群出土)

啊,这不就是上面的实物吗?到底是甲子墩还是黑水国出土的?
双釡、四釡灰陶灶
单釡灰陶灶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移交

单釡灰陶灶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93年张掖县甘州区三闸镇庚名村七社墓葬出土

三釡灰陶灶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征集
民乐八卦营汉墓群
位于民乐县永固镇八卦营村东,墓群面积达246万平方米。墓室结构有单室、双室和三室,墓群出土器物比较丰富,有各类陶器、铜器、木器等物,随葬有陶灶、壶、盆、杯等和汉代钱币,为研究汉代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双墩滩墓群
位于张掖市小河乡东五村北,是一处汉晋墓群,面积约30万平方米。采集有釉陶耳杯、灰陶罐以及狩猎画像砖等,地表散见灰陶片及砖块。墓葬保存较好,对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铺首衔环灰陶壶、灰陶耳杯、灰陶勺
四灵神兽画像砖
东汉(25-220年)
1990年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1号墓葬出土
东汉四灵神兽图画像砖(1990年甘州区明永乡沤波村1号汉墓出土)

画像砖从东汉晚期开始流行,集民俗信仰和艺术造型为一体,兼具实用、装饰的功能。四灵神兽砖在其他地区多为一砖一兽,此砖作一砖四兽,且中心画区饰以柿蒂纹,极为罕见。
汉代推崇五行谶纬学说,以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朱雀代表南方、玄武代表北方,《三辅黄图·汉宫》说:"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是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将四灵神兽画像砖施于墓葬装饰的一种具体表现。
西五个疙瘩墓群
位于肃南县明花乡的戈壁荒滩上,因地面有5个高大的封土堆而得名。五座墓均用黄土夯筑,略呈方形,面积约1000平方米。地面散布大量的灰陶片,成器形的有瓮、罐、壶、盘、豆等,其器表纹饰有绳纹、水波纹、蓝()纹。出土陶器、铜器和金银器22件,其中朱雀纽盖青铜壶、猴形三足青铜案、金钱树(残)、金箔花饰为精品。
永固城墓群
汉至魏晋时期墓群。位于民乐县永固乡西面。墓群有高大封土堆10多个,俗称"大疙瘩",封土用黄土夯筑或土坯垒筑,墓葬为砖室结构。墓群遗存有砖块及灰色绳纹、蓝()纹陶片。
铺首衔环灰陶壶、灰陶仓
汉绿釉陶罐
波折纹绿釉陶罐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2号墓葬出土
汉绿釉陶鸡
绿釉陶鸡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2号墓葬出土
汉绿釉陶盆
绿釉陶盆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2号墓葬出土
汉绿釉浮雕龙虎纹器物座(外侧)
绿釉浮雕龙虎纹器物座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6年张掖县黑水国2号墓葬出土
釉陶
西汉中期以后,开始出现一种器表施铅釉的陶器,釉色有绿色、黄色、褐色等,釉层明亮、光泽照人。釉陶盛行于东汉,器类较多,有鼎、壶、盒等各类容器,还有博山炉、仓、灶、井、楼阁、院落及人物和动物雕塑等,多用作随葬品。

汉绿釉陶钟
绿釉陶钟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7年张掖县文化馆移交
军马牧苑
汉武帝时改太仆为仆,专管养马事务,下设太仆丞,以及下属马厩的令、巫或长、垂。同时在河西走廊大马营草原(今张掖山丹军马场)设牧师苑。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逾30万匹,为汉王朝开疆扩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后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

汉代管理牧苑的官方机构
中央级→
太仆
郡级→
边郡牧师苑令
县级→
牧师苑监
秺侯堡故址(位于今张掖甘州区碱滩乡)
秺侯堡故址
秺侯堡位于张掖市甘州区碱滩乡,为汉代张掖郡休屠王太子秺侯金日磾故址。金日磾,字翁叔,生于公元前134年,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霍去病两次西征后,浑邪王杀休屠王归汉,金日磾由王太子沦为汉宫奴,为汉武帝豢养御马,赐姓金,称为马监。因其忠心耿耿,逐渐晋升为侍中、附马都尉、光禄大夫、车骑将军,后成为托孤大臣之一,汉武帝临终遗诏,封其为侯。
金日磾画像
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刻中的金日磾(左)与休屠王

山丹军马场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54万亩,海拔2420一4933米。
青铜立马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9年张掖市沙井乡(现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收缴

青铜立马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89年张掖市沙井乡(现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收缴
汉代铜弩机
铜弩机出现于战国时期,是军队作战的必备武器。该弩机构件精巧别致,构造合理实用,是研究汉代弩机发展及其构造的实物材料。
铜弩机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年)
1993年张掖市汉墓出土
素面无纹,由弩郭、弦牙、扳机、悬刀、望山几部分构成,郭体呈平面,由大小长方孔和半圆形凹槽组成,用以安装弦牙、扳机、悬刀和望山,弦牙、悬刀固定弓弦,望山以瞄准,扳机制发箭。其构件精巧别致,构造合理实用。
弩机结构示意图
北凉风云
魏晋十六国时期317年-581年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段业建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骆驼城遗址)。北凉永安元年(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北魏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攻灭北凉,凉州治所移永平,称西凉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始有甘州之称。
魏晋光华
相对于战乱频仍的中原,偏安一隅的河西地区民生殷富。在张掖地区陆续发现的魏晋墓画像砖中,呈现纷纭世态,弥散千年遗韵,充分反映了当时多彩多姿的生产生活场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张掖政权简图
西晋
东晋十六国:
→前凉(317-376)
→前秦(376-386)
→后凉(386-397)
→北凉(397-439)
南北朝:
→北魏(439-534)
→西魏(535-556)544年始称甘州
→北周(557-581)

注:括号内为该政权在保的统治时间
魏晋画像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张掖高台县骆驼城、许三湾墓群陆续发现了数座魏晋时期彩绘画像砖墓。绘画内容主要为反映墓主人生产生活情景的主仆图、宴乐图、帐居图、狩猎图、进食图、车马出行图等,具有强烈的生活写实气息,被喻为魏晋壁画的艺术长廊。

高台骆驼城魏晋画像示意图
青灰色砖 
厚5厘米 白粉涂庭 丹砂饰边
高约20厘米 
墨线作画 丹砂填涂 长约40厘米

许三湾遗址
位于张掖市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西南。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4米,东西宽66米。墓葬群出土有魏晋时期的彩绘画像砖、模印砖、木牍、前秦时期的木俑、彩绘木板画、牵马俑以及各类陶器、木器等。
采桑图(骆驼城墓群出土)
骆驼城的魏晋画像砖在绘画技法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极具观赏价值,举凡人物、车马、动物、服饰等,寥寥数笔,形神兼备,与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一脉相承,颇有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春蚕吐丝,传神写照"笔法的神采。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彩绘束帛盘供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彩绘庖厨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彩绘三人图壁画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线描行马画像砖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1986年三闸乡(现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庚名村一社墓葬出士
彩绘羽人图壁画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彩绘二女图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彩绘劝归图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彩绘宴饮图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高台县博物馆收藏
模印狩猎纹画像砖
魏晋(220-420年)
1990年张掖市明永乡文化站征集
黑水梵音
北凉时期,张掖成为北方佛教的圣地之一。现存于张掖肃南马蹄寺石窟群的千佛洞石窟及金塔寺石窟,是佛教在河西走廊兴盛发展的标志。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具有较强的西域风格,对后世北魏、隋唐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凉疆域图
沮渠蒙逊(366年﹣433年)
临松(今甘肃肃南)卢水胡人,北凉国君。喜爱读书,颇晓天文,有谋略,善用兵。执政期间,能擢任贤才,劝课农桑,国势日强。

金塔寺石窟
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北凉建窟,石窟开凿在距地面60米高的红色砂岩崖壁上。现存造像229身,壁画近百平方米,金塔寺东西两窟都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特别是两窟内的"高浮雕彩塑飞天",全国独一无二,是十分罕见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东方飞天之精华"。
金塔寺东窟底层龛外北侧飞天
千佛洞1号窟中心柱南面佛立像
金塔寺东窟中心柱南侧飞天
金塔寺东窟底层龛外北侧飞天

 最新文章